第二章 鬥神之訣
他沒有多想,舉步朝前走去,走了不過幾步,甬道逐漸開闊,在道路兩旁,矗立著一尊尊石像,和外圍石像群的石像不一樣,這些石像一尊尊都和普通人一樣高,刀工不再粗獷,而是相當細膩,每尊石像神情不一,或淩厲,或柔和,或霸氣,但俱透著超然物外的氣勢。
在每尊石像的後方都有著數張壁畫,壁畫周邊還刻化著一些文字,方陵讀了幾行,便印證了心頭想法,這裏每一尊石像都是曆代的宗主,其後麵的壁畫和碑文乃是記載著他們的事跡,其中大部分都已經飛升天外界。
讀到這裏,倒是讓方陵心頭一喜,鬥神宗雖然在這封印四域中沒落,但是在天外界說不定依舊繁盛昌華。
朝著前麵走去,路過宗主石像群後,便來到了一間圓形的地穴之中,地穴的地麵上刻化著道道紋路,其中夾雜著不知名的咒符,顯然年代久遠,隻怕是建宗初期就已經設好的,在地穴中央還有一個蒲團,顯然是打坐練功的地方,這裏靈氣比外界不知道充足多少倍,顯然是個修煉場。
在地穴前方則有著一張供桌,桌上放著一個古樸的長盒,方陵大步走過去,發現這盒子上亦有著一個凹口,便拿著宗主令朝上一按,盒子上呈現一圈光紋,宛如漣漪般擴散開來,盒蓋自動彈起,露出裏麵的一層黃綢。
將黃綢掀開,便見到裏麵乃是一卷玉簡,方陵將玉簡拿出來,輸入一股先天之氣,簡上字句立刻映入腦海中。
玉簡所記載的文字無非就是鬥神訣,但是又和三位長老所傳授的鬥神訣有一些微妙的差異,顯然宗主所學的鬥神訣是最完整的版本,而其下長老所學則或多或少有所欠缺。
其實這種事情在各門派曆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宗主身為一門之主,其所學必定長於門人。
鬥神宗的初代宗主本是一介散人,所謂散人指的是沒有門派,學習的是散落在世間的修真法門的一些修真者,他們所學的修真法門所屬的門派要麽沒落,人丁凋零,要麽早就消失不見。
初代宗主在遊曆途中意外發現了這一片旺澤福地,就在禁地神山日夜修煉,有一日,他在這山顛之處目睹群雲異像,霞光沸騰,宛如群魔亂舞,天神降魔,即悟出了鬥神之訣,爾後經曆百年時間的持續參悟,對鬥神訣進行補充,因此有了鬥神訣的:上、中、下三篇。
餘後的百年時間裏,初代宗主又以鬥神訣為精髓延伸出了其他的法門,爾後便開宗立派,建立了鬥神宗。
鬥神訣的下篇衍生出了仙門弟子所學的各種基礎法門,中篇則衍生出了修真者所學的重要法門,並且籍由各大流派以自己的理念進行詮釋,象望月宗和長風宗的法門便是源自鬥神訣中篇,當然兩**門隻是中篇的延伸,並非是真正的中篇。
鬥神訣上篇,乃是宗派中得到宗主認可、並且位居高位的修真者才有資格修煉,也是傳說中鬥神宗最為精髓的核心。比起下篇和中篇,上篇真正展現著鬥神訣的威力。
鬥神訣是遵循萬物相生之理,以物養物,以氣養氣的高深法門,在修煉者體內同時存有二氣甚至是多氣,一氣為主,其餘氣息為次,諸者互為補足,使得先天之氣可源源不斷的生成。
無論是下篇還是中篇衍生,都隻講了一氣生成,唯有真正的中篇和上篇才開始講二氣或多氣相生的道理,正因為如此,兩大宗派門人的修為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鬥神宗的高度,其實力提升有限,門派勢力自然就相差甚遠了。
鬥神宗的門人之所以強大,便是因為根據這三篇循序漸進的修行,未能修行真正中篇和上篇的兩宗高手在實力上遠不及鬥神宗的先輩,這也是兩宗一直未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關於中篇和上篇的法門,三位長老早傳授給了方陵,由於其中博大精深,很多法門玄機尚未領悟清楚,這也是方陵在對付宋展之時未采取鬥神訣的主要原因,畢竟如此深奧的法門,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夠摸索清楚的。
然而,這本玉簡上所記載的鬥神訣卻共有四篇,除了上、中、下三篇之外,尚有一篇名為“始”。
始篇,記載著初代宗主最初體悟出的鬥神訣混沌法門,上中下三篇乃是根據這混沌法門衍生而來,這混沌法門不是文字的記載,而是一種純粹的意境,而且並非隻包含著初代宗主的體悟,還有著代代宗主各自領悟的內容,這些內容和文字全無關聯,就好象遊離於世間的混沌之氣,飄渺無蹤,似有似無,若思想和悟性沒有到達一定高度,是絕難領會到這其中蘊涵的內容。
不過,方陵天資卓越,悟性奇高,其卓越之才絕不下於曆代宗主之下,一接觸到這始篇,便豁然象眼前展開了一扇通向至高顛峰的大門,千百種想法從腦海裏源源不斷的冒出來,各代宗主耗費上千年才領會到的意境被細細解讀,將方陵朝著更高的高度推動著。
隨著對意境的理解,對鬥神訣最精髓部分的解讀和悟通,方陵對自身的修煉方式有了一個新的方向。
天元素體之身,本就是千萬修真之道的基礎,這具肉身,即可以修煉人修者法門,又可以修煉獸族法門,甚至靈修法門,鬼修法門。方陵正是靠著這肉身,修煉獸族法門,才有今時今日的成就。
但是,修真之道亦是相生相克,每一種修真道路都有其瓶頸和弱點,就拿獸修之道來說,獸修者的肉身雖然強悍,但是所有的攻擊幾乎都是憑借著爆發性,體能的損耗十分嚴重,若是普通一對一的戰鬥,那倒不怕,但若是群體作戰,麵對成百上千的敵人,前期肯定勢如猛虎,但到了後期就難說了,而一旦使用獸化,獸化的一時強橫帶來的後果卻是疲憊不堪的肉軀。
和獸修者相比,鬼修者的優勢就在於他們不僅擅長近身作戰,同時精通法器,擅長施展各種大型的法術,因此在眾多修真道中穩穩占在第一位上。
由於修煉獸族法門,方陵的人修者法門遭到全麵壓製,幾乎在任何戰鬥中都不曾發揮過作用,使得修行的法術頗有幾分浪費的感覺,更浪費了這天元素體之身的資質。
但是,由於鬥神訣講求的是以物養物,以氣養氣的高深法門,而通過對曆代宗主理念的解讀,方陵更想到了,是否有兩種不同的法門互為補足的可能。
兩種法門互為補足,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下界的時候,方陵便同時修煉過日融月解之術和弦月訣,但是,互補的前提是這兩種法門都是人修者的法門,然而方陵的想法,則是將鬥神訣和熊族法門同修!
若是有人知道方陵有如此想法,隻怕會認為他是瘋了,因為這兩種法門乃是屬於不同的修煉之道,一直以來,方陵的獸族法門都處於強勢狀態,壓製著體內的長風宗法門夕月訣,就算方陵重生了金丹,夕月訣的修煉仍然處於停滯狀態,怕的就是兩種法門之間會起衝突,導致自身受損,不同的修煉之道會對肉身產生不同的變化,若是兩種修煉之道大盛,肉身一旦承受不住,隻怕會爆體而亡。
然而如今卻不一樣,方陵有著將這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條件,一則他具備天元素體之身,完美的肉身可以承受得起兩種不同性質的修煉之道導致的變化,當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四靈試煉中所帶來的強化力量,使得肉身經過千萬次的錘煉,早就不同於普通修真者。
二則是鬥神訣的法門恰恰蘊涵著雙生之理,剩下來的,便是如何將兩種法門融合在一起,一旦成功,方陵便可以隨時轉換人修者和獸修者的攻擊方式,近戰和遠戰的完美結合,將會擁有媲美甚至超越鬼修者的實力。
方陵沉浸在悟道之中,鬥神宗遺址內,三位長老也履行諾言,開始傳授鬥神訣。
由於早先便曾說過,在鬥神宗內必須遵守宗派法規,言行舉止都得有所分寸,眾人亦早有心理準備,畢竟入鄉隨俗,守規矩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再加上大勢所趨,眾人雖然忘記不了兩派的血仇,但是亦都沒有主動去挑起任何的衝突。
於是,包括耿青雲等首腦人物在內,在修煉之時都要互稱同道,同時三位長老更是根據諸人修煉的進度,將兩派中人分為各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都有兩派的門人,相互切磋學習,領悟大道,如此一來,倒勾起不少人仙門弟子時期的迴憶。
要知道,大部分的弟子都是幾歲就入了仙門,情同手足的成長,隻是後來因為理念不同,流派差異而各自為主,為了各自門派的利益漸漸將兄弟之情拋之腦後,然而如今這同修同煉,同吃同住,仿佛又迴到了千年之前的弟子時期,往日曆曆在目,多少感動多少情懷,雖然短時間內並未打開心扉,但是記憶之門一旦開啟,心頭的裂痕就要開始複原。
他沒有多想,舉步朝前走去,走了不過幾步,甬道逐漸開闊,在道路兩旁,矗立著一尊尊石像,和外圍石像群的石像不一樣,這些石像一尊尊都和普通人一樣高,刀工不再粗獷,而是相當細膩,每尊石像神情不一,或淩厲,或柔和,或霸氣,但俱透著超然物外的氣勢。
在每尊石像的後方都有著數張壁畫,壁畫周邊還刻化著一些文字,方陵讀了幾行,便印證了心頭想法,這裏每一尊石像都是曆代的宗主,其後麵的壁畫和碑文乃是記載著他們的事跡,其中大部分都已經飛升天外界。
讀到這裏,倒是讓方陵心頭一喜,鬥神宗雖然在這封印四域中沒落,但是在天外界說不定依舊繁盛昌華。
朝著前麵走去,路過宗主石像群後,便來到了一間圓形的地穴之中,地穴的地麵上刻化著道道紋路,其中夾雜著不知名的咒符,顯然年代久遠,隻怕是建宗初期就已經設好的,在地穴中央還有一個蒲團,顯然是打坐練功的地方,這裏靈氣比外界不知道充足多少倍,顯然是個修煉場。
在地穴前方則有著一張供桌,桌上放著一個古樸的長盒,方陵大步走過去,發現這盒子上亦有著一個凹口,便拿著宗主令朝上一按,盒子上呈現一圈光紋,宛如漣漪般擴散開來,盒蓋自動彈起,露出裏麵的一層黃綢。
將黃綢掀開,便見到裏麵乃是一卷玉簡,方陵將玉簡拿出來,輸入一股先天之氣,簡上字句立刻映入腦海中。
玉簡所記載的文字無非就是鬥神訣,但是又和三位長老所傳授的鬥神訣有一些微妙的差異,顯然宗主所學的鬥神訣是最完整的版本,而其下長老所學則或多或少有所欠缺。
其實這種事情在各門派曆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宗主身為一門之主,其所學必定長於門人。
鬥神宗的初代宗主本是一介散人,所謂散人指的是沒有門派,學習的是散落在世間的修真法門的一些修真者,他們所學的修真法門所屬的門派要麽沒落,人丁凋零,要麽早就消失不見。
初代宗主在遊曆途中意外發現了這一片旺澤福地,就在禁地神山日夜修煉,有一日,他在這山顛之處目睹群雲異像,霞光沸騰,宛如群魔亂舞,天神降魔,即悟出了鬥神之訣,爾後經曆百年時間的持續參悟,對鬥神訣進行補充,因此有了鬥神訣的:上、中、下三篇。
餘後的百年時間裏,初代宗主又以鬥神訣為精髓延伸出了其他的法門,爾後便開宗立派,建立了鬥神宗。
鬥神訣的下篇衍生出了仙門弟子所學的各種基礎法門,中篇則衍生出了修真者所學的重要法門,並且籍由各大流派以自己的理念進行詮釋,象望月宗和長風宗的法門便是源自鬥神訣中篇,當然兩**門隻是中篇的延伸,並非是真正的中篇。
鬥神訣上篇,乃是宗派中得到宗主認可、並且位居高位的修真者才有資格修煉,也是傳說中鬥神宗最為精髓的核心。比起下篇和中篇,上篇真正展現著鬥神訣的威力。
鬥神訣是遵循萬物相生之理,以物養物,以氣養氣的高深法門,在修煉者體內同時存有二氣甚至是多氣,一氣為主,其餘氣息為次,諸者互為補足,使得先天之氣可源源不斷的生成。
無論是下篇還是中篇衍生,都隻講了一氣生成,唯有真正的中篇和上篇才開始講二氣或多氣相生的道理,正因為如此,兩大宗派門人的修為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鬥神宗的高度,其實力提升有限,門派勢力自然就相差甚遠了。
鬥神宗的門人之所以強大,便是因為根據這三篇循序漸進的修行,未能修行真正中篇和上篇的兩宗高手在實力上遠不及鬥神宗的先輩,這也是兩宗一直未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關於中篇和上篇的法門,三位長老早傳授給了方陵,由於其中博大精深,很多法門玄機尚未領悟清楚,這也是方陵在對付宋展之時未采取鬥神訣的主要原因,畢竟如此深奧的法門,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夠摸索清楚的。
然而,這本玉簡上所記載的鬥神訣卻共有四篇,除了上、中、下三篇之外,尚有一篇名為“始”。
始篇,記載著初代宗主最初體悟出的鬥神訣混沌法門,上中下三篇乃是根據這混沌法門衍生而來,這混沌法門不是文字的記載,而是一種純粹的意境,而且並非隻包含著初代宗主的體悟,還有著代代宗主各自領悟的內容,這些內容和文字全無關聯,就好象遊離於世間的混沌之氣,飄渺無蹤,似有似無,若思想和悟性沒有到達一定高度,是絕難領會到這其中蘊涵的內容。
不過,方陵天資卓越,悟性奇高,其卓越之才絕不下於曆代宗主之下,一接觸到這始篇,便豁然象眼前展開了一扇通向至高顛峰的大門,千百種想法從腦海裏源源不斷的冒出來,各代宗主耗費上千年才領會到的意境被細細解讀,將方陵朝著更高的高度推動著。
隨著對意境的理解,對鬥神訣最精髓部分的解讀和悟通,方陵對自身的修煉方式有了一個新的方向。
天元素體之身,本就是千萬修真之道的基礎,這具肉身,即可以修煉人修者法門,又可以修煉獸族法門,甚至靈修法門,鬼修法門。方陵正是靠著這肉身,修煉獸族法門,才有今時今日的成就。
但是,修真之道亦是相生相克,每一種修真道路都有其瓶頸和弱點,就拿獸修之道來說,獸修者的肉身雖然強悍,但是所有的攻擊幾乎都是憑借著爆發性,體能的損耗十分嚴重,若是普通一對一的戰鬥,那倒不怕,但若是群體作戰,麵對成百上千的敵人,前期肯定勢如猛虎,但到了後期就難說了,而一旦使用獸化,獸化的一時強橫帶來的後果卻是疲憊不堪的肉軀。
和獸修者相比,鬼修者的優勢就在於他們不僅擅長近身作戰,同時精通法器,擅長施展各種大型的法術,因此在眾多修真道中穩穩占在第一位上。
由於修煉獸族法門,方陵的人修者法門遭到全麵壓製,幾乎在任何戰鬥中都不曾發揮過作用,使得修行的法術頗有幾分浪費的感覺,更浪費了這天元素體之身的資質。
但是,由於鬥神訣講求的是以物養物,以氣養氣的高深法門,而通過對曆代宗主理念的解讀,方陵更想到了,是否有兩種不同的法門互為補足的可能。
兩種法門互為補足,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下界的時候,方陵便同時修煉過日融月解之術和弦月訣,但是,互補的前提是這兩種法門都是人修者的法門,然而方陵的想法,則是將鬥神訣和熊族法門同修!
若是有人知道方陵有如此想法,隻怕會認為他是瘋了,因為這兩種法門乃是屬於不同的修煉之道,一直以來,方陵的獸族法門都處於強勢狀態,壓製著體內的長風宗法門夕月訣,就算方陵重生了金丹,夕月訣的修煉仍然處於停滯狀態,怕的就是兩種法門之間會起衝突,導致自身受損,不同的修煉之道會對肉身產生不同的變化,若是兩種修煉之道大盛,肉身一旦承受不住,隻怕會爆體而亡。
然而如今卻不一樣,方陵有著將這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條件,一則他具備天元素體之身,完美的肉身可以承受得起兩種不同性質的修煉之道導致的變化,當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四靈試煉中所帶來的強化力量,使得肉身經過千萬次的錘煉,早就不同於普通修真者。
二則是鬥神訣的法門恰恰蘊涵著雙生之理,剩下來的,便是如何將兩種法門融合在一起,一旦成功,方陵便可以隨時轉換人修者和獸修者的攻擊方式,近戰和遠戰的完美結合,將會擁有媲美甚至超越鬼修者的實力。
方陵沉浸在悟道之中,鬥神宗遺址內,三位長老也履行諾言,開始傳授鬥神訣。
由於早先便曾說過,在鬥神宗內必須遵守宗派法規,言行舉止都得有所分寸,眾人亦早有心理準備,畢竟入鄉隨俗,守規矩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再加上大勢所趨,眾人雖然忘記不了兩派的血仇,但是亦都沒有主動去挑起任何的衝突。
於是,包括耿青雲等首腦人物在內,在修煉之時都要互稱同道,同時三位長老更是根據諸人修煉的進度,將兩派中人分為各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都有兩派的門人,相互切磋學習,領悟大道,如此一來,倒勾起不少人仙門弟子時期的迴憶。
要知道,大部分的弟子都是幾歲就入了仙門,情同手足的成長,隻是後來因為理念不同,流派差異而各自為主,為了各自門派的利益漸漸將兄弟之情拋之腦後,然而如今這同修同煉,同吃同住,仿佛又迴到了千年之前的弟子時期,往日曆曆在目,多少感動多少情懷,雖然短時間內並未打開心扉,但是記憶之門一旦開啟,心頭的裂痕就要開始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