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清穿之四爺家的紈絝嫡次子 作者:癢癢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謝額涅。」
弘晙阿哥快速地穿好衣服,和阿瑪、額涅一起用完早膳,趁著太陽還沒全部出來的功夫,和他額涅啟程去白雲山。
白雲山,廣州第一高峰,峰蠻重疊,溪澗縱橫,周圍還有一些小瀑布。不光是風景美,關鍵是,它的山、水、石、林都融合一體,空氣特別好,也特別涼爽。
其濃厚的文化沉澱,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時期,秦末高士鄭安期隱居在白雲山採藥濟世,在白雲山「成仙而去」;晉代葛洪曾在白雲山煉丹,著有《抱樸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寺,是白雲山最早的寺廟,還留下「景泰僧歸」一景……
唐宋以後,更是文人墨客絡繹不絕,陸續有杜審言、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寓情於物,堪稱嶺南文化的地標之一。
蒲澗濂泉、飛瀑流彩,白雲曉望……更有古剎林立,山林密布,植被茂盛,各種大小動物聚集,好些都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小動物。弘晙阿哥和他額涅來到這裏,他額涅去拜佛,他就領著侍衛們,好像是魚入大海,鳥如林一樣的快樂。
風景是「白雲山上白雲飛,白雲山下白雲浮」,心情是「縱日幹坤裏,騰身霄漢中。」
弘晙阿哥沉浸在「摩星嶺」,「天南第一峰」的美景裏不可自拔,站在摩星嶺的最高處極目遠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開心的要飛起。
東望沙河鎮,南臨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觀黃婆洞,整個廣州的景色盡收眼底,星羅棋布的街道民居好像就在腳下,咳咳,當然弘晙阿哥沒有吟誦一首「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雅興,他隻是張大嘴巴衝著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大吼一聲。
聲震雲霄。
「啊啊啊」的迴聲迴蕩在整個白雲山。
就是四福晉在白雲寺裏麵拜佛,也隱隱約約地聽到兒子好像小虎崽一樣的吼聲。
白雲寺住持激動的麵色赤紅,抬手打一個佛號。
「阿彌陀佛。小阿哥天人之姿,今到白雲山,白雲山之幸也。」
四福晉知道兒子這是開心極了,心裏頭高興。可這裏乃是清淨之地,正覺得不大好意思,聽到住持的話,更是不好意思。
「小兒頑皮,打擾山門清淨。」
四福晉是謙虛地迴答。哪知道住持很是嚴肅地說道:「小阿哥這一聲,乃是山門之大幸。四福晉。」
四福晉……和她帶來的下人侍衛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著不光是白雲寺,白雲山的一座座古剎新廟,都敲起鍾聲。
悠長的銅鍾聲連綿不絕地響在耳朵裏,震耳發聵,清心淨心,但他們一個個的,都是目瞪口呆。
這是什麽情況?
不就是他們小四阿哥用內力吼了一嗓子嗎?
奈何佛家人最擅長一句「天機不可泄露」。
四福晉生怕兒子鬧出事情來,派侍衛到摩星嶺頂上一問,得知兒子在打坐練功,哭笑不得。
兒子一向不大喜歡佛門,對道門還好一點兒,到了山頂就是打坐練功?
四福晉以為兒子就是生怕被她拉著拜佛,幹脆躲一個清淨,叮囑一聲侍衛看好阿哥不要讓他亂跑,繼續拜佛。
倒是皇上和四爺等人得知後,都是心裏一驚,小愁。
大清國的幾大寺廟,裏麵還是有幾分門道的。鍾響不絕,一連一個時辰,上次白雲寺老住持圓寂,都沒有這個規格。
可是自家孩子年齡還小,需要藏著。好在這幫子老和尚還知道事兒,沒有聲張。
皇上給白雲山派去更多的侍衛,吩咐人去山上和坊間影響一下言論,繼續忙乎其他事情。四爺再擔心也沒辦法,隻能一邊擔心一邊等妻子和兒子迴來。
白雲山的其他香客都說他們小四阿哥有福氣,有佛祖保佑,老百姓對這方麵的事情最為關心,不到一個時辰廣州的街道坊間就開始激動起來,再過一個時辰,到處都是念佛和誇他們小四阿哥的聲音。
四福晉聽著香客們都誇小四阿哥有佛祖保佑等等,打哈哈地笑。他兒子明明不喜歡佛門,還幫了佛門這麽一個大忙,知道後不知道怎麽鬱悶。
弘晙阿哥可不是要鬱悶?
他明明隻是來到山頂上,一時騰雲駕霧般的興奮,想起他的小夥伴,這個世界的小天道,吼一嗓子打個招唿,怎麽就成了佛祖保佑他?
準提老和尚見到他,哪次不是慌慌張張地掉頭就跑?還保佑他?
弘晙阿哥和天道小娃娃玩樂一通,又小贏半句,本來心情特別好的。哪知道出了這麽一個事情,頓時覺得佛門之人果然都是奸猾奸猾的,遇到什麽好事兒都是「我佛保佑」,遇到什麽機會都是「與佛有緣」。
弘晙阿哥小小的生氣。
想起這次清查土地的事情,望著白雲山下屬於寺院的千裏沃土,萬畝良田,眼睛一轉,就有了主意。
第135章
自古以來, 各大寺院的經濟來源, 主要靠從朝廷到地方的各級官吏, 以及士紳貴族施予的銀錢和土地來維持。
雖然也有和尚靠勾結官府,搶占百姓田舍,甚至兼併、侵占鄰近寺廟來擴充自己的寺院和勢力;或者出家人本身的社會實力,下層百姓為了求神佛保佑, 以消災避禍而主動,給寺廟捐獻的銀兩、土地、房舍等等財物來源。
但不管怎麽說, 銀錢和土地, 始終都是大頭。
</br>
弘晙阿哥快速地穿好衣服,和阿瑪、額涅一起用完早膳,趁著太陽還沒全部出來的功夫,和他額涅啟程去白雲山。
白雲山,廣州第一高峰,峰蠻重疊,溪澗縱橫,周圍還有一些小瀑布。不光是風景美,關鍵是,它的山、水、石、林都融合一體,空氣特別好,也特別涼爽。
其濃厚的文化沉澱,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時期,秦末高士鄭安期隱居在白雲山採藥濟世,在白雲山「成仙而去」;晉代葛洪曾在白雲山煉丹,著有《抱樸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寺,是白雲山最早的寺廟,還留下「景泰僧歸」一景……
唐宋以後,更是文人墨客絡繹不絕,陸續有杜審言、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寓情於物,堪稱嶺南文化的地標之一。
蒲澗濂泉、飛瀑流彩,白雲曉望……更有古剎林立,山林密布,植被茂盛,各種大小動物聚集,好些都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小動物。弘晙阿哥和他額涅來到這裏,他額涅去拜佛,他就領著侍衛們,好像是魚入大海,鳥如林一樣的快樂。
風景是「白雲山上白雲飛,白雲山下白雲浮」,心情是「縱日幹坤裏,騰身霄漢中。」
弘晙阿哥沉浸在「摩星嶺」,「天南第一峰」的美景裏不可自拔,站在摩星嶺的最高處極目遠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開心的要飛起。
東望沙河鎮,南臨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觀黃婆洞,整個廣州的景色盡收眼底,星羅棋布的街道民居好像就在腳下,咳咳,當然弘晙阿哥沒有吟誦一首「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雅興,他隻是張大嘴巴衝著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大吼一聲。
聲震雲霄。
「啊啊啊」的迴聲迴蕩在整個白雲山。
就是四福晉在白雲寺裏麵拜佛,也隱隱約約地聽到兒子好像小虎崽一樣的吼聲。
白雲寺住持激動的麵色赤紅,抬手打一個佛號。
「阿彌陀佛。小阿哥天人之姿,今到白雲山,白雲山之幸也。」
四福晉知道兒子這是開心極了,心裏頭高興。可這裏乃是清淨之地,正覺得不大好意思,聽到住持的話,更是不好意思。
「小兒頑皮,打擾山門清淨。」
四福晉是謙虛地迴答。哪知道住持很是嚴肅地說道:「小阿哥這一聲,乃是山門之大幸。四福晉。」
四福晉……和她帶來的下人侍衛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著不光是白雲寺,白雲山的一座座古剎新廟,都敲起鍾聲。
悠長的銅鍾聲連綿不絕地響在耳朵裏,震耳發聵,清心淨心,但他們一個個的,都是目瞪口呆。
這是什麽情況?
不就是他們小四阿哥用內力吼了一嗓子嗎?
奈何佛家人最擅長一句「天機不可泄露」。
四福晉生怕兒子鬧出事情來,派侍衛到摩星嶺頂上一問,得知兒子在打坐練功,哭笑不得。
兒子一向不大喜歡佛門,對道門還好一點兒,到了山頂就是打坐練功?
四福晉以為兒子就是生怕被她拉著拜佛,幹脆躲一個清淨,叮囑一聲侍衛看好阿哥不要讓他亂跑,繼續拜佛。
倒是皇上和四爺等人得知後,都是心裏一驚,小愁。
大清國的幾大寺廟,裏麵還是有幾分門道的。鍾響不絕,一連一個時辰,上次白雲寺老住持圓寂,都沒有這個規格。
可是自家孩子年齡還小,需要藏著。好在這幫子老和尚還知道事兒,沒有聲張。
皇上給白雲山派去更多的侍衛,吩咐人去山上和坊間影響一下言論,繼續忙乎其他事情。四爺再擔心也沒辦法,隻能一邊擔心一邊等妻子和兒子迴來。
白雲山的其他香客都說他們小四阿哥有福氣,有佛祖保佑,老百姓對這方麵的事情最為關心,不到一個時辰廣州的街道坊間就開始激動起來,再過一個時辰,到處都是念佛和誇他們小四阿哥的聲音。
四福晉聽著香客們都誇小四阿哥有佛祖保佑等等,打哈哈地笑。他兒子明明不喜歡佛門,還幫了佛門這麽一個大忙,知道後不知道怎麽鬱悶。
弘晙阿哥可不是要鬱悶?
他明明隻是來到山頂上,一時騰雲駕霧般的興奮,想起他的小夥伴,這個世界的小天道,吼一嗓子打個招唿,怎麽就成了佛祖保佑他?
準提老和尚見到他,哪次不是慌慌張張地掉頭就跑?還保佑他?
弘晙阿哥和天道小娃娃玩樂一通,又小贏半句,本來心情特別好的。哪知道出了這麽一個事情,頓時覺得佛門之人果然都是奸猾奸猾的,遇到什麽好事兒都是「我佛保佑」,遇到什麽機會都是「與佛有緣」。
弘晙阿哥小小的生氣。
想起這次清查土地的事情,望著白雲山下屬於寺院的千裏沃土,萬畝良田,眼睛一轉,就有了主意。
第135章
自古以來, 各大寺院的經濟來源, 主要靠從朝廷到地方的各級官吏, 以及士紳貴族施予的銀錢和土地來維持。
雖然也有和尚靠勾結官府,搶占百姓田舍,甚至兼併、侵占鄰近寺廟來擴充自己的寺院和勢力;或者出家人本身的社會實力,下層百姓為了求神佛保佑, 以消災避禍而主動,給寺廟捐獻的銀兩、土地、房舍等等財物來源。
但不管怎麽說, 銀錢和土地, 始終都是大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