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甚好!”


    “知易行難!”


    兵部堂官劉之綸拍拍崔含章的肩膀,轉身一瘸一拐的沿著宮道走了。


    “您倒是給個準信呐?”崔含章不死心追喊道,其實他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冒險之舉,交淺言深可謂官場大忌。


    “兵部沒有孬種!年輕人瞻前顧後便少了銳氣,北伐戰場上你可是有於萬軍之中刺殺秀狐的膽氣,現在囉裏囉嗦,幹就是了!”這是劉之綸腦後飄來的話音,當真是話糙理不糙。


    這話從頂頭上司兵部堂官口中說出來,聽的崔含章熱血沸騰,世人都說他劉之綸是寒門儒將,誰知文人爆粗口也是這般爽利。


    崔含章心頭熱乎乎的,朝政不乏有識之士,他慢慢的坐到漱蘭軒宮門的台階上,雖有霜凍但不覺冷。心理盤算著屋裏麵還有幾人可以拉攏,做事情提前要通氣會事半功倍,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這般爽利。


    崔含章可能還沒有想到,朝局變遷,日後這天下的大政都是出自身後的這座書房內,凡是能走入漱蘭軒的人,將來莫不是封侯拜相的。


    “既然綸帥都已經發話,想必江雲琅也不會有異議,這事情由兵部牽頭最合適不過,於公於理都站得住腳。”


    “廬陽王最近火氣大,還是不去觸他黴頭的好。倒是鼎國公可以接觸,這位老爺子人老心不老,辦起事情來爽利的狠呢,隻是臨時缺一位搭線的人。”


    “霍家老大這件事情上若要騎牆的話,就是不上道呐。”這邊崔含章心裏挨個捋一遍琢磨著,那邊大太監應九功掀簾子出來,看到眼前台階上坐著的崔含章。


    應九功悄悄走近,尖著嗓子說道:“地上多涼呐,可別凍壞了探花郎。”


    崔含章沉思中忽然被打擾,嚇了一跳,慌得站起來,結果看到應九功的老臉湊在跟前,趕緊起身抖落一身月色,作揖拜道:“勞公公費心了,屋裏太悶含章出來透口氣!”


    “請吧!聖上請你進屋議事!”應九功一甩拂塵,讓出一條道來。


    “不敢!公公請!”崔含章哪裏會在前走,便再次退後請他先行。


    兩人前後腳掀簾進屋,屋內熱的眾人額頭冒汗,都是各衙門說一不二的堂官,雖然嘴上吵的厲害,但都還顧及著臉麵。


    隻是這種為了一官半職的封賞而爭得麵紅耳赤的場麵在崔含章看來,跟西市菜市場裏為了一根蔥吵個不停地婦人們並無區別。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廟堂蠅營,皆為名來。


    他自知資曆淺薄,也沒膽量上前去跟各部主官爭個高下,再者聖上在北伐期間已經封賞了他,此時若再起念頭,那就是真不知天高地厚了。


    嘉隆帝雖然眯著眼睛在養神,但打他進屋便看到了,便招招手讓他到跟前來。


    “兵部這次傷筋動骨,朕看在眼裏,有什麽想法盡管提!”嘉隆帝一番話說的崔含章心旌蕩漾,一時間猜不透,“什麽叫盡管提?”


    “聖上體恤,微臣就不參與各位大人們的議事了,江大人已經擬好一份折子,請聖上過目!”崔含章一咬牙,想著過了這村沒這店,兵部兄弟們死的死,殘的殘,此時不要點實惠好處,以後再難有機會開口了。拉著江雲琅過來磕頭後直接掏出一折子遞上前。


    嘉隆帝臉上浮出意味深長的笑容,看也沒看便直接開口:“準了!”


    聖恩如海,這一下把兩人搞了個措手不及。心裏哪叫一個悔啊,早知道如此順利就該獅子大開口,如今倒好聖上根本沒有給他們討價還價的餘地,還是道行不夠深呐。


    便是穩重如江雲琅心中也是漣漪不斷,定了下心神壯起膽子順杆爬著問道:“這份折子是兵部自綸帥以下各位的請賞,綸帥光風霽月不求名利,但屬下們看不過去,臣鬥膽為綸帥請個賞!”


    說完這話兵部侍郎江雲琅擦了下額頭的汗水,一半是熱的,一半則是嚇得。


    “是該賞,沒有劉之綸就沒有右路軍,容朕想想。”


    嘉隆帝未置可否眼皮微闔算是應了下來,許是傷病未能痊愈,盞茶的功夫便一臉倦容。


    劉之綸身為兵部尚書已經是二品大員,若能再進一步則是本朝首位一品大員,而且看樣子嘉隆帝要給的還不止這些,否則的話也無須說要想想。


    嘉隆一朝前二十年秉承太祖遺誌重文輕武,北伐大戰後算是轉折點,武功方麵愈加昌盛,對外一改防守姿態,主動出擊威加四海。


    崔含章與江雲琅兩人對視一眼,彼此都感覺到了兵部的地位大大提升,實打實的戰績讓他們在今後的朝局中更有話語權。


    崔含章忽然間想明白了一個道理,聖上心中早有主意,但仍要丟出去一些魚餌,這樣才能看清楚每個人在想些什麽?


    至於那些個各部堂官爭得不可開交,實則也都是犄角旮旯的小意思,算盤打的溜,其實都是聽個響而已,但若不這樣爭一把恐怕還真不行,過場必須走一遍。宮裏宮外都是戲台,唱戲的角們爭奇鬥豔,台下的觀眾如癡如醉,誰搭的台子沒人關注了!


    窺見淵魚者,為大不祥。


    世風、民情、人心樣樣都是更甚於淵魚。


    兵部尚書劉之綸未嚐沒有看透,但又不說透,故而留下他們二人在此周旋,難怪他臨走時身形佝僂但話語硬氣。


    此時再迴頭看著那幫爭吵不休嬉笑夾雜的大臣們,則又是另外一番意味了,他們何嚐不知道有人看著笑話呢?


    甭管是被人點醒還是自己悟透,崔含章此時心情舒爽到靈魂酥麻一般,伴君猜聖意,看破不說破,果然點滴之間都是大學問呐!


    至此江雲琅與崔含章頓時心胸舒暢,毫無半點違和感的加入到封賞議政當中:“兵部拋頭顱灑熱血,拿命換來的前程,哪個也不能給頂了!”


    崔含章年紀最輕口無遮攔,說話衝可點但收效不錯,江雲琅則負責打圓場收拾局麵,兩人一唱一和倒也撐起了兵部這杆大旗,雖然被各路大佬斜視鄙夷,但言語之間也注意繞著兵部走。


    封賞議政吵了兩日才算塵埃落定,兵部尚書劉之綸加封柱國大將軍,官居一品,三路北伐大軍及嘉桐關邊軍校尉以上全都官升一級餉銀翻一番,所有戰死之士登記造冊追認英魂葬入夷茅峰北伐陵園。


    留守太康後勤保障的各部官員俸祿翻一番,各部除尚書侍郎外其餘屬官全都提升半級,按照虛職論級。


    各地方州府籌備糧草有功,聖旨嘉獎免除一年賦稅。


    兩位親王以及崔含章姚大觀等戰功卓越表現突出之人的封賞,已經於攻克幽雲城時頒布聖旨嘉獎,此時隻需錄入禮部卷宗檔案即可。


    嘉隆帝親自頒旨普天同慶與民同樂,太康城舉辦萬民宴席,各州府衙門休假三天,神光朝自上至下喜氣洋洋,經此封賞犒勞億兆子民士氣鼓舞。


    話說兵部尚書劉之綸一人溜達出宮,腦中卻不停的在迴想下屬崔含章所提的伏龍芝武堂的方案,老尚書嘴裏喃喃道:“文有太院,武有伏龍芝!很大膽的想法!”


    說起來籌建專業化軍事武堂與他著書立傳的想法不謀而合,他想把遊擊戰法傳下去發揚光大,而最佳的方式莫過於通過培養高級軍事指揮人才,然後讓這些火種去軍中撒播戰略思想,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開花結果即可。


    但他深知此事觸動太多人利益,越是天大的好事越要徐徐圖之,否則一個不慎便會引火燒身。


    寒門儒將劉之綸雖然北伐一戰成名,實則是幾十年來的潛心磨礪使然,他走過的橋自然比崔含章柏言秋走過的路還多,站位更高看事情的角度則更全麵,雖然他口中鼓勵下屬崔含章放開手腳幹,但暗中仍須他這個堂官去趟平坑坑窪窪。


    他腦中反複推演著伏龍芝武堂的利弊,事情雖大但尋一處小的切入口,則事半功倍。“自上一代武夫子仙遊後,太院有關軍事兵法的課業便日漸趨少。雖然當代十夫子中不乏當年那位武夫子門生,但武學造詣和軍事涵養方麵均都無法達到武夫子的高度,故而太院方麵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若是與秦院首接觸一下,也許是一個契機。”


    軍隊這邊隻要他一日不被收迴兵權,則仍然有足夠的話語權。說起來戰罷歸來他也該與篪麗街各府有個交代,畢竟當年若非他們點頭默許,寒門出身的劉之綸哪怕才華橫溢,也輪不到他去坐兵部尚書的位置。


    隻是今年尾牙宴的這頓飯恐怕是沒法好好吃的,北伐大戰神光朝不勝而勝,麵子裏子都算光彩,但其實損兵折將的厲害,便是他親自帶領的右路軍便有諸多將星隕落,更別提後期去前線送人頭的熱血青年一代了,都是各府的心頭好,如今也隻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


    今夜篪麗街尾的折府內燈火輝煌,六進三折的大宅內處處都是懸掛大紅燈籠,折家大夫人親自作陪宴請街上各府近鄰。


    正堂內大果紫檀雕花木的八仙桌上擺滿了大澤山野中的珍稀野味,更有琥珀酒兮雕胡飯。


    “給我十年,還諸位一代將才!”劉之綸三杯酒下肚後,熱血豪邁的說出這番話。


    一時間在場的諸位都默不作聲,便是力挺他劉之綸的幾府也都沒有接話,盯著杯中琥珀酒在相麵,都是修煉多年的老狐狸,最不樂意看到有人擱這演聊齋。


    “劉瘸子,坐下說話,站著不嫌腿疼了?”夏侯諄撮了一口酒水後悠悠說道,頂著上柱國名號的夏侯府如今人丁稀薄,便是最有前途的唯一血脈也葬送在幽雲城大戰中了,一腔的恨意邪火無處發泄。


    “如今綸帥手握兵權,但手下能用之人不足,有此想法倒也不稀奇,隻是這事與我們有何幹係?”關府大房家的明知故問。


    “諸位可知伏龍芝武堂一旦建立起來,就意味著我朝將改變長期以來的重文輕武國策。文有太院,武有伏龍芝,武堂弟子亦是天子門生,結業後可直入軍中任職,最低校尉起步,咱們篪麗街各府可有五十個名額免試入武堂學習。”劉之綸此話一出無異於當場扔下一顆黑火雷,炸的席間各位腦中嗡嗡作響,尤其是那句文有太院武有伏龍芝,說的太讓人神往了。


    “若真如此,我霍家願意助綸帥一臂之力。”霍雲龍知道此時不能在裝傻了,崔含章提前與他通過氣,這個時候他必須為盟友搖旗呐喊,再添一把柴把火燒旺了。


    “劉瘸子五十個名額未免太小氣了,咱們篪麗街諸多府第不夠分的,少說也得一百個。”有人趁機獅子大開口,索要更多名額,想來也是如此,各府第雖然損失了一批直係子弟,但門生故吏何其多,姻親關係的也不在少數,故而五十個名額確實略顯不足。


    “我劉之綸出身寒微,但是個站著撒尿的爺們,一口唾沫一顆釘,今天把話說出去了,那就一百個名額。”劉之綸趕緊把話咬死,事到臨頭不能退。


    說完之後,劉之綸端起酒杯慢條斯理的喝掉後,停頓了一口氣,再次說道:“劉某雖然掛帥出征,但能跟著在下上陣拚殺的都不是外人,刀頭舔血的征戰若不是信任劉某,誰會如此齊心用命。別人不清楚,劉某心理明白,各府都是幾輩子人埋在了軍中,風吹草動更是瞞不過篪麗街,望諸公明白伏龍芝武堂才是長遠之計呐!”


    劉之綸的這番話算是說到在座各人的心坎裏了,篪麗街哪一府不是在軍中經營了三代有餘,如今將校以上官員便有半數出自他們門下,如果籠絡不住他們,誰也別想指揮的動。


    上代靈武侯柏巨闕可謂權勢滔天,根本原因也在於篪麗街各家奉柏巨闕為首,整個篪麗街擰成一股繩,在朝局中誰也不敢小覷。如今這頓尾牙宴兵部尚書兼柱國大將軍劉之綸攜帶北伐大捷之戰功,各府能來捧場基本就是認可了這位折府三姑爺。


    “在座諸位都是言秋的叔伯長輩,小侄也是上過北伐戰場的,僥幸不死。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小侄舉雙手讚同綸帥提議的籌建伏龍芝武堂,相比北胡的騎兵戰術素養和高效機動能力,咱們神光朝的大軍在即戰力和中下層指揮上存在很大不足,尤其是騎軍與步軍的協調作戰能力,這就體現了咱們帶兵的將領們指揮能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中層將官奇缺,相比於篪麗街各府自家那點兵法戰陣,藏著掖著就沒意思了,我靈武侯府決定拿出家傳兵法與諸位共參詳。”柏言秋也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著這麽一幫各府長輩把話挑明了說,也真是隻有他這個愣頭青了!


    此時看到有人陸續聲援支持侄女婿劉之綸,坐在高位的折家大夫人拄著拐杖站起身來笑著開口道:“於國有利,於篪麗街各府有利,便是件好事情,咱們就都幫襯著之綸些,兵部尚書的位置不好坐呐!”


    “該是如此!”


    “何須見外,都是自己人!”隨即便有人附和著說道。


    “如此以來,此事交由之綸與太院秦院首再行商議,爭取獲得太院的支持,千萬不能搞對立!”


    “劉某忝居兵部仰仗的都是諸位扶持,但某不打無把握之仗,春節後複印還朝前保證與秦院首談妥此事,十夫子中爭取半數支持伏龍芝武堂。”劉之綸此時心中有數,當場便誇下海口。


    “誰都不能慫!幹了這碗酒,咱們就得把伏龍芝武堂給立起來!”折大夫人巾幗不讓須眉,意氣風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貳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菖蒲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菖蒲君並收藏貳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