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胡此戰元氣大傷,王都燒成廢墟,十室九空,是比肩古時戰神刮骨療毒,單是這份心性就是罕見。
江雲朗這番豪情惹得太康一眾閨閣女子傾心愛慕,提親之人踏破了江府門檻,但都被老太太一一迴絕,言語之間說是已有意中人,待到班師迴朝後,便為兩人操辦大婚。一石激起千層浪,太康城裏各府女眷都在爭相討論,究竟是誰家姑娘能入江家玉樹法眼。崔韞當然也不例外,對這位江家木頭怨氣更重了,看的崔尚書與夫人又是好笑又是憂愁,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兵部衙門北伐一戰最是淒慘,主將瘸腿殘眼,澤康王下落不明,劉方景達盧象升等副將戰死,武選清吏司更是殘存不足三成,更別提後麵趕來送死的各位世家子,這幫子二世祖吃屎也沒趕上熱乎的,整個衙門成了神光朝的殘廢聚集地,堪稱最是慘烈,北胡民間嘴毒之人編出的對子便是:兵部大佬天殘地缺無一完人,衙門東開破銅爛鐵全是廢物。
但太康城無人敢嘲笑一句,更無人敢來問罪。眼裏容不得沙子是劉之綸與江雲琅的底線,兩位主官為了衙門餉銀沒少跟別人吹胡子瞪眼睛,更別提對上某些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怨氣頗重的京城門戶,撈軍功可以,但是要拿命來拚,兵部就是一條條命拚出來的衙門,不服就幹,反倒注定是未來幾十年內最為權柄煊赫的衙門。
屬下領命,收拾妥當,即刻出發。江雲琅起身立住,身若峙淵,深沉意重。
看的嘉隆帝不禁頷首,雖然還未見到佑杬,佑胤等人,但是他心中是滿意的,姚譽在旁也是微微一笑,
雲琅莫急,三千巧匠和一應物資尚需時間籌備,你先好好養傷。
恭喜聖上,此戰的收獲遠不止這些黃白之物,北伐練兵我神光朝後繼有人,劉之綸和平康王都是來,平康王也要駐守北境了,墨脫族歸化後,在聯通朔方與嘉桐關之間起到棧橋作用,此後也能防止北胡的突襲侵擾。崔含章順著樓嶽山的脈絡繼續分析,兩位師徒對於北境的形勢推演如親身經曆一般。
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兩位沿著脈絡分析時,卻怎麽也沒想到北胡兵聖鬼謀機變,親率大軍繞道夔陰山奪取了丱倫城,同時將夔陰山南麓與丱倫打通,大肆擴建城池,將夔陰山南麓變成天然馬場,後方以牧養戰,前方則進可攻入河間府劫掠物資,退可守入夔陰山隱匿潛蹤。
繡狐慕容嫣然當初既定戰略方針仍然在全力貫徹執行,而且規模和意圖更加宏大,北胡王庭都搬到了幽雲十二州,此時是舉帝國之力在推進。
陰謀偷襲不成,便來陽謀明搶。
幽雲城為戰略核心,丱倫城為南下跳板。雖然神光方麵組織了多次反撲,希望奪迴丱倫,但都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據說兵祖穀傾巢而出,全程參與到丱倫城的改造中去,這條兵家支脈已經滲透到北胡的方方麵麵了,如精密機器一般運轉開來,此時丱倫城雖然算不上固若金湯,但穆老頭坐鎮的大軍守得的四平八穩。
這番對峙局麵又是讓嘉隆帝在嘉桐關內一陣頭疼,該派誰去河間府,爭論不休。
都說兵祖穀是條支脈,可也沒見到祖庭正宗啊,傳承千年的兵家道統,不該是避走北境,扶龍胡夷。樓嶽山忽然話鋒一改,提到這兵祖穀,看來太康城裏已經對浮出水麵的北胡兵聖,梳理脈絡了。
弟子當初在遊騎軍曾結識了李青山將軍,此人一身本事層出不窮,聞土巡道,望風捕影,精通各種兵道奇謀,弟子能感覺到他凡事總有隱瞞,但又每每出人意料。軍中隱隱傳言李青山是兵家祖庭武當山入市弟子。崔含章聽到師傅樓嶽山的話,便想起了大胡子李青山。
你說的這個人我知道,要是不死,的確是顆大材,可如今傳言他跟北胡大將桓檀同歸於盡,連個屍體也找不到了。
師傅您這是包打聽啊,消息靈通的很呢,我總覺得李青山不會死,以他那嘴賤惜命的個性,坑死桓檀我信,若說他也死了我是不信的。
崔含章與樓師仔細的聊了李青山的點滴,不管是遊騎校尉時的神通廣大,還是統領遊騎軍時的奇謀,乃至與之切磋拳腳,激發崔含章梳理出燒窯把式真義,都讓人無法相信,如此奇男子會早夭。
按照你所述,他倒是讓我想起當年燕北王身邊的軍師東良,此人手無縛雞之力但卻奇謀詭計,無所不出,曾經一人對弈太祖七幕僚,硬是逼的對方求和,若非後期軍師東良被構陷離間,莫名失蹤,恐怕燕北王飲馬龍沅江是大概率的事。後世也有傳言,軍師東良是武當山下來的入世弟子,至死也未能返迴祖庭。樓嶽山翻起了老黃曆,提起百年前神光太祖與燕北王爭霸中原的故事。
李青山這人武藝非凡,曾以五行拳打的我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火裏栽金蓮這一招,讓人如墜烘爐,煆燒心神,熬不下來則心神俱滅。現在迴想起來,遊騎營中若不是他喂拳時的壓榨逼迫,徒弟的窯把式還是繡花枕頭一包草。說起被李青山收拾的糗事,崔含章倒也坦然,更何況都是換過命的交情,彼此信得過。
每逢亂世,天下氣機紊亂,山上修士無法安心修行,順應大勢便會下山扶龍,爭取一份氣運,看來軍師東良與李青山應該是有瓜葛的,至於和北胡兵祖穀是不是一脈傳承就不得而知了。倒是這一年來,天心廟出了位陰陽先生龐衍,此人如今在太康可是聲名鵲起,能掐會算,無不應驗,達官貴人但凡有個應求,都往天心廟奔。兩人一番閑聊,不知不覺間日落西山,鄉間狗吠聲起,暮靄沉沉四處彌漫。
漢胡兩家人,三分明月夜。
崔含章目送樓師離去後,便倚窗獨自向外看去,山腳下燈火點點,點綴在蜿蜒的溪水上,月色很美,但卻少了一起賞月的人。
山山水水不曾變,而物是人非。崔含章出去兜兜轉轉了一大圈,衝鋒陷陣殺了不少人,悲歡離合死裏又逃生,迴到溪口千煙洲還是孤身一人。
江雲朗這番豪情惹得太康一眾閨閣女子傾心愛慕,提親之人踏破了江府門檻,但都被老太太一一迴絕,言語之間說是已有意中人,待到班師迴朝後,便為兩人操辦大婚。一石激起千層浪,太康城裏各府女眷都在爭相討論,究竟是誰家姑娘能入江家玉樹法眼。崔韞當然也不例外,對這位江家木頭怨氣更重了,看的崔尚書與夫人又是好笑又是憂愁,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兵部衙門北伐一戰最是淒慘,主將瘸腿殘眼,澤康王下落不明,劉方景達盧象升等副將戰死,武選清吏司更是殘存不足三成,更別提後麵趕來送死的各位世家子,這幫子二世祖吃屎也沒趕上熱乎的,整個衙門成了神光朝的殘廢聚集地,堪稱最是慘烈,北胡民間嘴毒之人編出的對子便是:兵部大佬天殘地缺無一完人,衙門東開破銅爛鐵全是廢物。
但太康城無人敢嘲笑一句,更無人敢來問罪。眼裏容不得沙子是劉之綸與江雲琅的底線,兩位主官為了衙門餉銀沒少跟別人吹胡子瞪眼睛,更別提對上某些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怨氣頗重的京城門戶,撈軍功可以,但是要拿命來拚,兵部就是一條條命拚出來的衙門,不服就幹,反倒注定是未來幾十年內最為權柄煊赫的衙門。
屬下領命,收拾妥當,即刻出發。江雲琅起身立住,身若峙淵,深沉意重。
看的嘉隆帝不禁頷首,雖然還未見到佑杬,佑胤等人,但是他心中是滿意的,姚譽在旁也是微微一笑,
雲琅莫急,三千巧匠和一應物資尚需時間籌備,你先好好養傷。
恭喜聖上,此戰的收獲遠不止這些黃白之物,北伐練兵我神光朝後繼有人,劉之綸和平康王都是來,平康王也要駐守北境了,墨脫族歸化後,在聯通朔方與嘉桐關之間起到棧橋作用,此後也能防止北胡的突襲侵擾。崔含章順著樓嶽山的脈絡繼續分析,兩位師徒對於北境的形勢推演如親身經曆一般。
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兩位沿著脈絡分析時,卻怎麽也沒想到北胡兵聖鬼謀機變,親率大軍繞道夔陰山奪取了丱倫城,同時將夔陰山南麓與丱倫打通,大肆擴建城池,將夔陰山南麓變成天然馬場,後方以牧養戰,前方則進可攻入河間府劫掠物資,退可守入夔陰山隱匿潛蹤。
繡狐慕容嫣然當初既定戰略方針仍然在全力貫徹執行,而且規模和意圖更加宏大,北胡王庭都搬到了幽雲十二州,此時是舉帝國之力在推進。
陰謀偷襲不成,便來陽謀明搶。
幽雲城為戰略核心,丱倫城為南下跳板。雖然神光方麵組織了多次反撲,希望奪迴丱倫,但都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據說兵祖穀傾巢而出,全程參與到丱倫城的改造中去,這條兵家支脈已經滲透到北胡的方方麵麵了,如精密機器一般運轉開來,此時丱倫城雖然算不上固若金湯,但穆老頭坐鎮的大軍守得的四平八穩。
這番對峙局麵又是讓嘉隆帝在嘉桐關內一陣頭疼,該派誰去河間府,爭論不休。
都說兵祖穀是條支脈,可也沒見到祖庭正宗啊,傳承千年的兵家道統,不該是避走北境,扶龍胡夷。樓嶽山忽然話鋒一改,提到這兵祖穀,看來太康城裏已經對浮出水麵的北胡兵聖,梳理脈絡了。
弟子當初在遊騎軍曾結識了李青山將軍,此人一身本事層出不窮,聞土巡道,望風捕影,精通各種兵道奇謀,弟子能感覺到他凡事總有隱瞞,但又每每出人意料。軍中隱隱傳言李青山是兵家祖庭武當山入市弟子。崔含章聽到師傅樓嶽山的話,便想起了大胡子李青山。
你說的這個人我知道,要是不死,的確是顆大材,可如今傳言他跟北胡大將桓檀同歸於盡,連個屍體也找不到了。
師傅您這是包打聽啊,消息靈通的很呢,我總覺得李青山不會死,以他那嘴賤惜命的個性,坑死桓檀我信,若說他也死了我是不信的。
崔含章與樓師仔細的聊了李青山的點滴,不管是遊騎校尉時的神通廣大,還是統領遊騎軍時的奇謀,乃至與之切磋拳腳,激發崔含章梳理出燒窯把式真義,都讓人無法相信,如此奇男子會早夭。
按照你所述,他倒是讓我想起當年燕北王身邊的軍師東良,此人手無縛雞之力但卻奇謀詭計,無所不出,曾經一人對弈太祖七幕僚,硬是逼的對方求和,若非後期軍師東良被構陷離間,莫名失蹤,恐怕燕北王飲馬龍沅江是大概率的事。後世也有傳言,軍師東良是武當山下來的入世弟子,至死也未能返迴祖庭。樓嶽山翻起了老黃曆,提起百年前神光太祖與燕北王爭霸中原的故事。
李青山這人武藝非凡,曾以五行拳打的我毫無還手之力,尤其是火裏栽金蓮這一招,讓人如墜烘爐,煆燒心神,熬不下來則心神俱滅。現在迴想起來,遊騎營中若不是他喂拳時的壓榨逼迫,徒弟的窯把式還是繡花枕頭一包草。說起被李青山收拾的糗事,崔含章倒也坦然,更何況都是換過命的交情,彼此信得過。
每逢亂世,天下氣機紊亂,山上修士無法安心修行,順應大勢便會下山扶龍,爭取一份氣運,看來軍師東良與李青山應該是有瓜葛的,至於和北胡兵祖穀是不是一脈傳承就不得而知了。倒是這一年來,天心廟出了位陰陽先生龐衍,此人如今在太康可是聲名鵲起,能掐會算,無不應驗,達官貴人但凡有個應求,都往天心廟奔。兩人一番閑聊,不知不覺間日落西山,鄉間狗吠聲起,暮靄沉沉四處彌漫。
漢胡兩家人,三分明月夜。
崔含章目送樓師離去後,便倚窗獨自向外看去,山腳下燈火點點,點綴在蜿蜒的溪水上,月色很美,但卻少了一起賞月的人。
山山水水不曾變,而物是人非。崔含章出去兜兜轉轉了一大圈,衝鋒陷陣殺了不少人,悲歡離合死裏又逃生,迴到溪口千煙洲還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