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說虛無縹緲,無跡可尋,按照陰陽士龐衍的推算,連海潮與崔含章文武二將都算是天之驕子,鍾天地之靈秀,冥冥中自有氣運加持。如今兩位死裏逃生脫離了戰場,北伐後事與他們已無關聯,但卻得以苟全性命,萬事萬物,一啄一飲,終有因果。如今,每日在太康城內觀風聽雨,不問世事。


    等到能下床走動,兩個人便由崔玄帶著出城閑逛,夷茅峰下的九月霜小店人去樓空,此時的崔含章眼光何等毒辣,看得的明白小店是經曆了刀兵之禍,窗欞櫃台上的刀斧砍痕明顯,現在迴想當初小店裏的種種古怪,推演複盤一下,的確頗有意思。


    又半月後,堪堪能坐起身的崔含章便決定帶著眾人迴建陽溪口,以兩人之傷的恢複狀況來看,沒個一年半載就別指望重返巔峰,牧神醫說的很直白,“北上必死”,也就是說北伐之戰兩人再無機會披掛上陣,無論是去前線掙軍功,還是去報仇雪恨,這些事情都離他們很遠了。


    憑君莫話封侯事,這兩位都是從鬼門關裏爬迴來的人,此時對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無情,深有體會。


    現如今,整個太康城內都陷入到神光北伐軍奪取幽雲城的喜悅中,甚至是狂躁,無人在意前線退下來的兩位傷兵。此間唯有雲嵐公主的貼身婢女來的比較勤快,帶了些宮裏的珍稀物,說是給崔探花補補身子。


    消息靈通的京城世家勳貴們,聽聞他因傷遠離前線後,都為崔探花扼腕歎息,白白的軍功放跑了,後麵殺到北胡王都,破城之日,說不準就是封王拜相時,各家各府都爭向往前線塞人。


    迴想起當初一身轉戰三千裏,流鸞城內刺殺繡狐的驚心動魄,現如今這些蠅營狗苟,實在提不起興趣,他倒是希望此戰定鼎神州,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人間如泥潭,處處有泥濘,行路難,歧路難,走在這泥裏的,誰又不是泥腿子呢?都是在泥潭中討生活的眾生而已,眾生皆苦,區別在於有的穿了鞋,有的光著腳……


    其實以當初的訊息傳遞效率,太康城那幫想著去前線撈軍功的世家子弟們,怎麽也想不到情勢變化如此之快,幾場鬥陣下來,死傷慘重,神光大軍已經逐漸抵擋不住王帳龍騎和鬼怯軍的夾擊,流鸞城,秀水城等均都交還出去,如今大軍退守幽雲城,能否穩住陣腳也未可知。


    北境寒潮驟襲,氣壓凝重,天凍不流雲。


    戰場形勢風雲變幻,當初攻破幽雲城也是機緣巧合,有些取巧,內外合擊,火燒幽雲城,導致十萬鐵騎無法展開陣勢對戰,尤其是碰上了初試鋒芒的神光重甲部隊,大戟士戰力著實驚豔,對輕騎呈現摧枯拉朽的橫掃事態,主帥慕容嫣然又生死不明,群龍無的背景下,才導致了部分將領認為大勢已去,隻能棄城而去,這可是整整數萬的騎兵無奈下放棄了幽雲城,故而才有桓檀一路上收編的大股大股的流軍,如今這些騎軍再次編入鬼怯軍陣營,從明轉暗,從四麵八方的對神光大軍起襲擊。


    況且穆老頭此次出征裹挾王上以令各路部族,打著孤注一擲的目的,拚光了北胡帝國的家底也再所不惜,王都內能上陣的精銳悉數帶走,也就是說現在帝國王都相當於一座不設防的空城。


    穆老頭更是手握北胡帝國鐵騎中最精銳的重甲部隊,王帳龍騎重甲軍,在與大戟士的初次對戰中便效果驚人,無論是騎兵膂力還是戰馬的爆力都更勝一籌,更加令嘉隆帝鬱悶的是,王帳龍騎重甲竟有一萬之數,遠神光大戟士的規模,這支萬人之師每次整齊劃一的衝鋒,借助熟悉野戰的鬼怯軍切割清道,重甲騎軍鑿陣讓神光大軍抵擋的頗為艱難。


    在騎兵作戰上,神光受製於上等馬匹的數量和瞬間爆力不足,二十多年辛苦攢下的家底才組建了大戟士重甲部隊,但也隻有八千之數,這八千重甲騎兵也是目前能供養的極限。而北境的優良甲等大馬爆力兇猛,負重極大,多年來神光開互市意圖引進涼馬進行雜交培育,提升南方馬匹的爆力,但苦於地理環境和北胡嚴格限製大馬品種貿易,一直以來,都沒有取得好效果。


    據史書可查的記載中,北方遊牧民族的重甲騎軍自問世以來,未有敗績,尤其是對上南方的農耕文明訓練出的輕騎部隊,五十裏內基本是正麵碾壓,若是碰上步軍,一個衝鋒迴合即可擊潰。


    若非重甲騎兵對馬匹和騎兵的要求極高,渾身甲胄全覆蓋,供養成本奢侈至極,而且無法持久作戰的缺陷無法克服,北方的遊牧政權早就一統天下,即便神光太祖有通天能耐,麵對這種正麵碾壓的重甲部隊,也是毫無抵抗之力。


    幽雲城左倚青山,右傍黑水,整個城池呈現麵南壓迫式防禦形態,但在與北方諸城的聯通區域則是不設防地帶,當初北胡從前朝接手幽雲城,致力打造幽雲十二州攻防一體化,更是借助此地的種族混雜,經貿達優勢,嚐試著在十二州向農耕經濟展過渡,進而供養北方王都,民間俗語流傳著“小南廷”的說法,故而幽雲城對於神光朝而言是易守難攻,但對北胡而言,恰恰相反。


    若是給嘉隆帝十年時間,以河間府與嘉桐關的物資供應,也許可以改造好城防設施,並將之與嘉桐關、朔方等城聯通,構建一體化防禦體係,自然是無懼北胡的重甲鐵騎,到時候讓他們保管有來無迴,來多少就收多少。


    然而,時間不等人,北胡兵聖算準了神光大軍無法與重甲龍騎正麵交鋒,幽雲城的城防設施更是無法抵擋北方而來的進攻,這一場仗打的神光諸將鬱悶非常。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此時北胡鐵騎氣勢如虹,更是傳出繡狐慕容嫣然現身軍中的說法,使得窩了一肚子火氣的南征殘部都爭相拚命,嘉隆帝等人自然知曉這是北胡方麵激勵士氣,故布疑陣而已。


    北胡兵聖將王上挾帶登台,跟三軍將士說的坦白:“後方全境,直至王都俱是空城了,我等若死,妻兒為奴,亡國滅種。”


    “沒有退路,唯有死戰到底。”


    王上振臂一唿,台下十多萬大軍高聲唿應:


    “死戰!”


    “死戰!”


    “死戰!”


    聲入九霄,雲從影動。


    置之死地者,而後生。北胡帝國已無退路,若是不將來犯之敵趕出境內,必將在曆史的長河中煙消雲散,這神州大地便又是大一統的局麵。


    此戰穆老頭是押上了整個帝國,王都駐守的都是老弱殘兵,幾乎是不設防,臨行之前與北胡老太後一番促膝之談更是通透,


    “此戰帝國若不能傾其所有,挽迴頹勢,恐怕再也無法保持南北對峙的格局,幽雲十二州丟了,王都是必然守不住,即便守住了王都,也是孤城一座,早晚困死城內。”穆老頭說的輕描淡寫,但老太後可是聽的心驚肉跳。


    “難道堂堂強盛帝國,草原無敵之師,就沒轉圜的餘地了麽?”老太後反問道。


    “咱們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看天吃飯,您老人家慧眼,難道看不出這些年草原愈加幹旱,水草嚴重不足。況且百年的展,人口繁衍遠勝過牛羊產出,咱們鐵騎看似無敵,掃蕩草原各部,可這也是竭澤而漁的無奈之舉。”


    “若不是近二十年間,幽雲十二州的供養,恐怕這幾十萬無敵之師就要拖垮了帝國,南方的神光朝一十五州才是富庶繁華之地啊,與之相比,咱們北境也隻能算是苦寒邊塞,大片的土地是荒漠,半年時間都是風雪交加,不用外敵入侵,單單是爭奪糧草內耗,便足以壓垮帝國。”


    “這一戰神光朝積蓄二十多年,兵強馬壯,勢在必得,他們切斷邊境貿易,關閉互市便等於堵住了咱們得展向上之路,帝國隻能先製人,這才派小狐狸率軍進攻嘉桐關,實則目的是奪取河間府,十年經營,到時候就以河間府為跳板,逐步蠶食太康城以北的地界,徐徐圖之,不出二十年,便可滅掉神光朝。”


    “天算不如人算,那神光嘉隆帝是位雄主,二十年韜光養晦,但卻暗中練軍,你看那神光重甲大戟士戰力卓絕,應該是模仿咱們重甲龍騎軍而打造的,他卻把河間府經營的如鐵通一般,我國滲透計劃屢屢受挫,反倒是他意圖奪取幽雲城後對帝國采去蠶食計劃,一步一步把帝國逼迴更北的苦寒極地,最後一舉消滅。”


    “帝國已經輸了一陣,奪取河間府的計劃已經無法實施,綠水營諜報顯示,神光三路大軍分別進犯我境內,尕布湖馬場若非王帳龍騎跟隨護駕,恐怕也會被打個措手不及,沒了優良馬匹供應,北胡鐵騎算什麽?”


    “身後便是萬丈懸崖,如果按照神光皇帝的戰略意圖穩步推進,咱們隻能做困獸之鬥。這個時候就是要打亂神光皇帝穩紮穩打的如意算盤,他想趁著草原遭災的光景,以神光朝富庶的國力耗死咱們,那咱們就給他拚命,既然咱們贏不了了,就隻能爭取不輸,王都沒了可以重建,隻要您和王上仍在,這草原還是耶律家的。”


    “穆老,您有幾成把握?”老太後不是傻子,反而是精明強幹,否則也不會把持軍權,垂簾聽政,如今聽完穆老穀主的分析,便開始做下一步打算。


    “五五之數,咱們帝國眼饞南方富庶之地,他們神光更是舍不得安身立命的根基,唯有以瓦碎之心決戰玉器完璧,才能爭得一線生機。”北胡兵聖呷了一口茶後,悠悠的說道。


    若不是聽進去了這番話,老太後是不會答應撤離王都的,如今北胡大王率領所有兵力與神光朝決一死戰,勝負卻在五五之數。


    現如今整個北胡帝國就如繃緊的弓弦,不能鬆開,鬆開的後果是先把拉弓人崩傷,但也如俗語所言,弓弦不能繃太滿,太滿則易斷,若是神光大軍能抵擋住洶湧如潮水的進攻,僵持住的話,先覆滅的必然是北胡大軍。


    雙方在幽雲城激戰的第二個夜晚,北胡在扔下了上萬具屍的代價下終於攻進去了,神光大軍無奈隻能放棄了外城的爭奪,退守翁城,借助地勢和城牆拚命死守。


    先鋒遊騎迴報:“城外青山五十裏地,現大股軍隊激烈交戰,看軍旗像是右路軍主帥劉之綸,澤康王部與北胡精銳鬼怯軍。”


    原來右路軍在桓檀調走半數鬼怯軍後,劉之綸迅捕捉戰機,集合所有戰部對剩下的敵人展開了反撲,兩軍一路追逐廝殺,澤康王中箭昏迷不醒,已經與大部隊失散。劉之綸收攏部隊與鬼怯軍周旋了半月光景,雖然死死的咬住不放,但敵軍大將恪守軍令絕不貪功冒進,導致右路軍如鯁在喉,卻無力殲滅這三四萬之眾的鬼怯軍。


    後期敵方統軍大將更是調轉馬頭,率部直接殺向了幽雲城方向,等到劉之綸人馬反應過來後趕緊追趕,萬萬不能讓它與幽雲十二州的大部隊匯合,否則對中路大軍形成夾擊之勢,勢必打破幽雲城決戰的平衡局麵,這一路的你追我趕,時不時迴頭廝殺一陣,導致右路軍損失嚴重。


    如今總算把這支鬼怯軍,攔截在幽雲城青山外的五十裏地,此時對於城內鏖戰的雙方大軍而言,都已經知曉東邊城外五十裏地有兩支軍隊在拚命,救與不救在一念間,誰先救更是關鍵。


    “來人呐,傳令下去,著一千騎兵馬尾綁上樹枝,馬背上幫著全部軍旗,前去支援城外的鬼怯軍,務必要高聲支援,聲勢越大越好。”穆老頭坐在大帳床踏上,身上圍著羊皮被褥,縮成一團。


    “師父,一千兵馬是否少了點,給我一萬人必將帶迴來鬼怯軍四萬精銳。”桓檀聽著師傅的軍令,不放心的問道。


    “不少了,一千人馬足矣。你趕緊去抓緊攻勢,天黑一更時分,我要進內城守將府裏吃燙鍋羊肉,寒潮攆著咱們屁股追過來了。”穆老頭滿不在乎的搖頭,對著大徒弟交代任務。


    “聖上,城外廝殺的軍隊確認是右路軍劉之綸部,看樣子兩支軍隊都有強弩之末的跡象。”


    “報,北胡帝國派出援兵趕赴城外青山五十裏地,看不清具體人數,但隻見煙塵滾滾,戰馬嘶鳴,怕是萬人規模。”帳內正在議事,又一遊騎進來跪報。


    “反應好快啊,看來北胡大王對城外的這幾萬鬼怯軍很看重啊?陛下,澤康王殿下也在右路軍中,從夔陰山北麓一路打到幽雲城外,恐怕雙方都是在死撐,就看哪一方的援軍先到。”姚譽一向是老成持重,聽到這軍報也是一驚。


    “諸位愛卿,有誰願意出城消滅這支鬼怯軍。”嘉隆帝眉頭一展,直接詢問在座眾將。


    “末將願領兵一萬前去支援綸帥。”姚大觀第一個出列請命。


    “給你三萬精銳,帶好糧草器械,務必要把他們安全帶迴,不必入城,你部原地整編入右路軍陣營,作為側翼繼續拱衛中路大軍,記住告訴劉之綸,保持陣型。”


    “右路軍為北伐大業貢獻甚大,朕要他們安全歸隊。”嘉隆帝心中對澤康王佑胤的情況較為擔心,半月前牛馬欄曾傳迴佑胤中箭的消息,現在越是近在眼前,越是擔心。


    “得令。”姚大觀大步流星的走出賬外,清點兵馬,從後門殺出去急支援右路軍。


    “聖上看來是擔心幽雲城守不住了。”姚譽何等精明,一眼便看得出嘉隆帝軍事部署,若說姚家邊軍進攻不足,但防禦能力整個神光大軍中,無出其右者。


    “為今之計,三路大軍中隻有佑杬那邊存有變數,眼前的兩路戰況已經明朗,唯有死守幽雲城才能奪取北伐勝利。”嘉隆帝對全盤局勢看的清楚,自然也明白今日之戰至關重要,傳令諸將,穩定軍心。


    “啟稟穆帥,神光大軍分出去大股部隊救援城外五十裏地,從青山上觀察,應該有二三萬之多。”斥候急慌慌跑進帳內,夾帶著一股寒風襲來。


    “好,傳令桓檀,集結全部精銳攻城,用火攻,把全部的硝石硫磺都用上,炸也給我炸開,務必拿下翁城。”穆老穀主眼中精光閃現,他賭的就是嘉隆帝愛子情深,與他對弈竟然敢分兵三萬出去救援,真是天賜良機啊。


    “兵者,詭道也,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北胡兵聖用兵虛虛實實,鬼神莫測。


    話說幽雲城青山外五十裏地的戰場上,劉之綸拖著殘腿身先士卒的拚殺,當他看到鬼怯軍身後的煙塵滾滾時,心裏便涼了半截,想著今日就是戰死也算精忠報國了。


    誰知情況突然峰迴路轉,隻見對麵旌旗招展,煙塵滾滾,但不見大軍衝殺過來,反倒是隨後姚大觀率領三萬大軍殺了過來,形勢瞬間轉換,鬼怯軍一觸即潰,立刻敗走,神光兩股部隊合二為一,趁勢掩殺三十裏。


    當他們追殺鬼怯軍三十裏之時,幽雲城內再次火光衝天,偌大的火球被彈石機轟入城內,更是伴隨著無窮無盡的箭雨射殺,寒潮與殺氣攪渾在一起,殺聲震天,天地間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姚大觀與劉之綸傳話後便領軍原地整編,


    “停止追擊,前鋒變後軍警戒殿後,邊軍側翼護衛,帶好拒馬樁,高柵欄,向聖上中軍主力靠攏。”劉之綸不愧是軍事鬼才,對戰場形勢判斷精準,自他看明白鬼怯軍的故布疑陣,到姚大觀三萬邊軍趕來支援合擊追殺,他基本明白了嘉隆帝的顧慮,更懂得了此次北伐戰爭關鍵轉折點的到來。


    翻遍史料記載,幽雲城在極短時間內被兩國大軍交換易手的事情難尋一例,從來都是一方唱罷,一方登場,各領風騷幾十年,像如今神光北伐大軍從北胡鐵騎手中奪來尚未滿月,便再度易手交還出去的情形是絕無僅有的。


    後世兵家絞盡腦汁,反複推演,麵對這無解的局麵,也隻能長歎一聲,天不亡北胡。


    一場北伐大戰,打了足足半年有餘,最終又迴到了原點。神光大軍退守嘉桐關,北胡鐵騎駐守幽雲城,兩國對峙的局麵,當嘉隆帝不甘心的最後下令火燒翁城時,後軍已經徹底搬空了幽雲城內的物資,堅壁清野,留給了北胡兵聖一座空蕩蕩的幽雲城。


    神光北伐,勝而不勝……


    北胡南征,不敗而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貳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菖蒲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菖蒲君並收藏貳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