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安番外
林駱閣老去世,身為女兒的林佑安哪怕是一國之母呢,自然也是想要送父親最後一程的,可她身為皇後,萬事不的自專。
所以等帝後一起出現在林家時,得到消息的林家人已經井井有條了。
看著伯父,叔叔們,看著弟弟妹妹們,一臉的悲戚的親人們,林佑安想想父親的慈和,心如刀絞,忍不住地淚如雨下。
父親啊父親,您怎麽就舍得丟下我們呢?
好容易在姑媽的勸說下,林佑安收住了眼淚,然後問起了父親走之前的情形。
林佑寧白著臉,一臉的羞慚,
“許是老爺早就有預料了,自打中秋歸家之後,老爺就絮絮叨叨地交代了不少,我便有了不詳之感,雖然一切都開始預備起來了,可到底是我私心作祟,覺得老爺身子硬朗,不至於的。可昨日晚飯之後,老爺使人找了他當日成親時穿的衣衫,放在自己身側,然後穿戴好太太之前未做好的那套新衫,告訴我他要去找母親了,我盡管心中後怕,可還是心存僥幸。”
“可今日早上,下人才發現……都怨我……”
林佑寧這話說完,所有人都泣不成聲,林皇後更甚,
“父親他如何這般狠心?竟是隻要母親一個,就連我們也不管不要了嗎?父親他明明最疼我的……”
這話可不一定有多少人服氣,可畢竟她是皇後,眾人又在傷悲之中,所以並未有誰會去想著反駁便是了。
“娘娘節哀,父親這幾日一直都放心不下娘娘,讓我轉告娘娘,人生一輩子,別讓規矩束縛住了,也別看外在,聽著你的心是怎麽想著,便怎麽去做。”
林佑安聽著這話,更是淚如泉湧,皇帝聞言,想想自己和皇後這幾年的情形,也是若有所思。
“好,我謹記父親之言。”
林佑安對著弟弟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帝後先後在林家待了兩個時辰不到,可即便如此,人們對著林家還是羨慕嫉妒的不行,這種明晃晃的寵愛,也唯有皇後娘娘才能得到,而且這麽多年下來,陛下為了皇後娘娘,所以頂著巨大的壓力沒有廣納後宮,偌大的後宮隻有皇後娘娘一個人。
盡管皇後娘娘為陛下誕下了兩個嫡子,兩個嫡女,皇後娘娘也是極為有主見的一位女性,可到底世人好妒,見不得別人好,所以這些年不知道皇後娘娘承受了多少的詆毀,將她描繪成為了以為妒婦,壓製著皇帝不讓他納新人,皇帝簡直就成了不少人心疼的小白菜的人物。
可即便如此,皇帝也不會在其他事情上妥協,所以漸漸地這些壓力就都歸結到林佑安的頭上去了。
清河帝盡管也知道妻子的這種委屈和壓力的,可他真的沒有什麽太好的法子,外加上真的有很多的事情忙著等他處理,漸漸地皇帝似乎忘記了一般。
時間是個很可怕的事情,林佑安從來都不是等著讓人保護的柔弱女子,有些事情她甚至比皇帝更加地能看的透情勢。
清河帝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的,並未受到過太大的挫折,現在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清河帝自然更加地沾沾自喜,盡管他並不是認為自己的功勞能堪比堯舜,能蓋過開國太、祖,可到底,比起自己的父皇,比起自己的兄長,他還是有的一比的。
難免的膨脹,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夫妻倆都不是會示弱之人,所以難免地就會產生些不愉快來。
皇帝覺得自己雖然愛著皇後,可皇後也應該知趣些,自己身為一國帝王,被人說成是懼內,說成是老婆奴,這是多大的犧牲,別說是帝王了,便是和大臣相比,又有幾個朝廷重臣沒有個小妾通房的?
自己都做出了這麽大的犧牲了,可皇後呢?
偏生還不知足,總是要拿喬,一天兩天是情趣,可是時間久了呢?
皇帝自然是受不住了。
帝後之間出現了矛盾,這是很多人都巴不得的,這樣一來,分而花之,大家的機會不就來了?
林家如何能這麽強盛,還不是因為他們家出了個皇後,若是沒有林皇後,便是靜孝駙馬再如何地能幹,能那麽快地入閣嗎?
即便他真的就是那麽能幹,可能獲得帝王好不懷疑的信任嗎?
所以說,林家人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他們本身就是靠著裙帶爬上去的,可偏生還要斷了大家的青雲路,這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後來若不是林駱閣老太過強勢,所以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隻怕當時皇後和皇帝之間就要生出風波了。
可到底現在一切都不同了,不是嗎?
盡管林駱閣老死後哀榮,帝後親至,又是“文忠公”的溢美諡號,可參天大樹倒下了,林家從上倒下丁憂三年,所以這三年的空白期便是大家最好的機會。
若是能扳倒皇後,那麽對於林家來說,可能算的上是個不小的打擊。
當然,這中間,行事一定要小心翼翼,萬不可露出任何的破綻來,哪怕是蛛絲馬跡也不行,要知道這位林皇後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所以絕對是不能讓她發現任何的端倪,不能給她迴神和反應的時間和準備。
這些人想的很好,當然,即便是事情敗露了,他們也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反正這替死鬼他們也早就想好了,絕對是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物。
林家迴京守喪,皇後林佑安自然也是要為父守喪的,外加上皇帝政務繁忙,難免地就會讓人鑽了空子。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一種非常玄妙的狀況,我信任你之時,你說太陽是打西邊兒升起來的我也信,可一旦這種信任被打破,你便是說太陽東升西落,可他仍舊是不會相信的。
林佑安她以為,經曆了苦難的夫妻倆是絕對不會走到相疑的地步的,哪怕是他們夫妻之間的恩愛不再,可至少也能將彼此當成是親人,當成是彼此之間可以相互扶持的夥伴。
反正她從來沒想過,自己和丈夫之間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正是因為她的這份兒自以為是,所以才導致發生了日後的一係列事情。
不過即便是如此,佑安還是覺得自己不會後悔,若是再來一次,她還是會這麽選擇,會這麽做。
皇後守孝的第二年,帝後之間終於爆發了他們從成親到生子,到現在,攜手十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爭吵,這很不同尋常,已經成為太子的路生想要為父母調解一二,可不僅僅是父皇沒有見他,便是一向疼自己入骨的母後,竟然也沒有見他。
帝後吵架了,朝野不少人簡直喜大普奔,他們奔走相告,簡直比過年還要歡喜上幾分,實在是讓人看不下去他們的那份兒嘴臉。
可即便如此,不得不說,帝後這次爭吵的影響力確實是無與倫比的。
這場風暴不知道因何而起,也不知道何時會平息,京城上下都緊緊地盯著皇城。
帝後吵架之後便開始分居了,皇帝住在了大明宮,皇後麽,自然繼續生活在坤寧宮。
看著太監送來的皇帝的起居注,讓皇後在上麵用印時,她終於徹底地失望了。
吵架,分居不過是半個月的時間罷了,夫婦倆就徹底地鬧成了這個樣子,盡管不是不知道這其中另有推手,可是皇後對於丈夫才更加地失望。
自己曾經和父親在丈夫登基前夕有過一次長談,聊的便是皇帝登基之後,會對著自己的生活產生什麽樣的變化,自己該如何地應對。
那個時候的自己雖然和父親嚴肅認真地談了一次,也嚴肅地討論了一旦發生了變故,自己該如何應對雲雲。
林佑安雖然嚴肅認真地聽著,也認可了父親的種種安排,可她並不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用上,之所以答應父親,之所以接受了這份兒安排,為的不過是父親的一片慈心罷了。
這才幾年呢?
父親離世才有多久呢?
這一切,竟然就按著父親所預言的來了。
即便如此,皇後也並未輕舉妄動,她想要和皇帝談談,再最後一次地確認一下他的心思,是不是真的夫妻之間就要鬧到這個地步,到了無可挽迴的程度了。
想明白了的皇後梳妝好了,然後去了大明宮求見。
可惜的是,她的丈夫,愛戀了多年的枕邊人,即便是自己能聽到他在裏頭取樂也不願意見自己。
既然是這樣,那麽就把別怪自己了。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她隻要再稍微地堅持一會兒,皇帝就會心軟,就會讓她進去了。
盛怒上頭的林皇後盡管覺得自己心中非常地冷靜,並未有任何的傷心,可到底不一樣,她自己明白的。
可是這種決定一旦做了,就沒有退路可走了。
皇帝也沒想到,當初嶽父送給自己的百花樓的契紙竟然會成為了別人的墊腳石,會讓自己糊裏糊塗地就成為了太上皇。
皇帝退位,太子登基,傷心失望的太後拒不見任何人。
當然,太上皇也是一樣。
這個戲法到底是怎麽變的,誰也弄不明白,反正皇帝寫下了登基詔書,小雞崽子一樣地拎著兒子坐上了龍椅之後,整個人就消失不見了。
傻眼的不僅是朝臣們,還有太子殿下,喔,不,是新鮮出爐的新帝。
新皇的登基大典甚至比起他的父親更急地倉促,半個月的時間,禮部眾人忙成了狗,勉強地準備好了一切的儀式,在盡量的盛大中,讓新帝完成了登基儀式。
登基這日,太上皇和太後自然也是出現主持了這個儀式的,看著母後熱淚盈眶,皇父神色複雜難辨,路生其實是懵逼的,他完全弄不明白,為何父皇和母後不過是吵架而已,就弄出了這麽個結局來,實在是無法接受的。
可到底就算是他不能接受,如今也已經成為了事實。
接下來,成為了皇帝的路生才覺得自己虧大發了,看著母後留下的手劄,皇帝苦笑連連,自己能撂挑子不幹嗎?
他的父皇,母後,竟然出洋去了。
當然,事實的真相是,他的父皇,被母後挾持,然後離開了天、朝,去什麽歐羅巴大陸。
林佑安寫這封信的主要目的不止是告訴兒子這個真相,而是上麵列著一長串的名單,首位便是自己的堂侄兒明瑞。
這個侄子,真心蠢的不能再蠢了,難道他就不明白,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麽東西是免費的嗎?
想要得到,你總得先付出啊!
可惜的是,明瑞也不知道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所以才做出了這樣可笑之事來。
母後對於那位婉瑜姑姑有感情,念著舊情,讓自己斟酌著處理,可路生沒有那麽多的感情付出,不過是個不相幹的外人罷了,母後又何必費心呢?
想想這幾年,前廢太子的那位側妃娘娘的所作所為,她隻怕比誰都要厭惡明瑞吧。
不過饒是如此,他還是吩咐人去宣了明玉和明瑩兩位侄女兒過來,這事兒雖然她們二人沒有摻和過,可到底明瑞是她們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所以需要她們了解了解這其中的內情,省的再有這樣那樣的屁事兒出來。
皇帝不覺得自己有父皇母後的好脾氣,對著這些人念著舊情,寬和居多。
明瑞其實就是個拎不清形勢的膽小鬼罷了,好好兒地嚇唬嚇唬他,保準後半輩子都是老老實實的。
這次請了兩位侄女兒過來,為的便是她們心中有個數,好生地安慰一下在別院吃齋念佛的側妃娘娘。
明玉和明瑩簡直要給明瑞氣死了,母親一輩子精明,自己姐妹倆也不笨,所以到底怎麽生出了弟弟/哥哥這麽個蠢貨來
雖然皇帝的言辭還算平和,可明玉和明瑞倆人如何能掉以輕心?
明玉去請了自家大姨媽出馬去安撫母親,明瑩氣不過,去找明瑞對峙去了。
可惜的是,明瑞對於自己被人利用,做下的這些蠢事兒完全應下了,一點兒也沒有推辭,直接地將明瑩給氣了個半死。
不提路生如何地處置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單說已經離開了京城的皇帝和皇後,哦不,是太上皇和太後。
對於妻子這麽膽大包天,直接地軟禁了自己,模仿自己的筆跡,寫了禪位詔書,又逼著自己出席兒子的登基大典,皇帝自然是氣惱的。
對於清河帝來說,心中的悔意簡直無法描述,他恨不得殺了這個女人,膽大包天,罪該萬死。
可惜的是,現在的自己,萬事不得自專,即便是動手,他也打不過這個女人,更何況,他們現在是在茫茫大海上,這是否能平安抵達陸地都不知道,更何況是其他呢。
皇帝的氣兒消的差不多了之後,林佑安總算是才願意和他說話了。
之前夫妻倆待在各自的船艙,每天麵兒都不一定能見著一麵,皇後自己也是氣的半死,心中窩火的半死,怎麽可能會想著和他說話?
現在,丈夫終於冷靜下來了,林佑安而已反省了一下自己的簡單粗暴,在徹底地離開了天、朝之後,才總算是坐在了一起。
盡管之前慪的半死,可是現在麽,再說起那些,反倒是沒意思了。
清河帝問起了自己夫婦的目的地,林佑安能知道多少?她不過是按著父親原先準備的路子再走而已,至於能走到哪兒,是不是會葬身大海這些,她統統都沒有考慮。
若不是後來很是偶然地發現皇帝不過是在用那種幼稚的手段氣自己的話,說不定離開的就隻是她自己,至於丈夫,留在京城做自己的皇帝好了。
不過就算是如此,可這一切還是倉促的很,不過人在盛怒之下,總會有種種不理智的作為,所以即便清河帝想說點什麽,他也隻能啞口。
這一次,他總算是明白了嶽父的老奸巨猾,這老頭,死了都不消停,竟然算計了自己一把。
當然,對於妻子的彪悍,他有了更加明確的了解。
夫婦倆盡管還各自地別扭著,可到底也算是有了很大的改變,算是好消息。
這條海上之路,其實是駱辰逸為自己,為林、駱兩家準備的後路。
不過是因著一直都沒用上,也是因為故土難離,所以最終也沒用上罷了。
不過他還是選擇了將這條路給留下,交到了女兒手上。
他擔心佑安會為了林家委屈自己,所以當初出了這麽個餿主意,在強大實力麵前,一切的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林佑安別的沒記住,偏生就記住了父親的這句話,盡管後來長大了,她也變的有些淑女了,可到底骨子裏還是那樣,絕對沒有任何的改變。
盡管林佑安是他的第一個閨女,可有照顧和教養駱婉慧的經驗值,所以駱辰逸不想讓自家閨女受欺負的話,就隻能將她往彪悍的路子上引。
現在,佑安終於再一次地露出了自己的本性。
清河帝看著這樣的她,心中忍不住地有些後怕,幸虧自己不過是做戲氣氣她,並沒有來真的,否則的話,這位惱羞之下是不是會將自己直接地給弄死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忍不住地慶幸啊。
當然,盡管對於做皇帝沒有多少的興致,可是這種被人逼迫和自己心甘情願讓出去的感覺真的是不一樣的,所以清河帝自己心中還是別扭了好多年。
林佑安當然知道他心裏不痛快,可隻要他不表露出來,自己就全當是沒看到吧。
在歐洲的林佑安,日子過的如魚得水,這裏的女性不像天、朝那般地壓抑,甚至還可以參政,也有女王,雖然不是天堂,可對於女性來說,比天、朝要自在的多。
接手了父親在這裏置辦的龐大產業之後,林佑安夫婦的歐洲生活也開始了。
她過的如魚得水,清河帝就不一定了,反倒是不適應的很,飲食啊,氣候啊,這些都是小事兒,可是歐羅巴大陸的飛速發展襯得自己跟土包子一樣。
他在懊惱氣餒的同時也生出了幾分危機感來。
想想這裏開始的機械化,再想想天。朝的那種模式,如何能不讓他擔心?
畢竟那是自己的帝國,呃現在應該說是兒子的帝國,可不管如何,他都不能撒手不管。
有了事情做,皇帝的不適應倒是少了許多。
林佑安想想父親的安排,帶著幾分狡黠地笑了。小樣兒,即便是我拿你沒辦法,可不見得父親也拿你沒辦法。
天、朝在這父子倆的精誠合作之下,開始了日新月異的改革發展。
機器代替了手工,女人進入了工廠,自然而然地就推動了女性的解放,為了生計,自然不會再將女子束縛在家宅後院了。
明瑩也終於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她五十歲時,終於成為了朝堂上的第一個女性官員,這其中,她自己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家庭,虧待了子女,可即便如此,她也不後悔。
明瑩心中的壓抑憤懣在這一刻消散的一幹二淨。
有了明瑩這個代表,有了更多的女性開始不甘心了。
反正隻要能完美地解決自己的事情,皇帝也不在乎對方的性別,進入了職場之後,性別就是可以忽略的一件事。
宮中的女官們是除了明瑩之外,第二批站在朝堂上的女性。
這些人站立在朝堂上,有了身後家族的支持,也能大大地緩解明瑩的壓力,皇帝對此表示滿意。
當然,明瑩對於表示感激。
她更感激的是自己的那位舅舅,即便是死了也不消停,也能折騰出一朵花兒來。
清河帝,林佑安夫婦倆在歐洲大陸上待了十來年的光景,兩人都是白發蒼蒼,滿臉的褶子了,自然是想起迴歸一事。
這麽多年的忙碌下來,清河帝心中的那點子怨懟自然是早就消失了,心平氣和了許多,甚至是對於嶽父的這一番安排帶著幾分感激的,畢竟如今的自己,真的可以和堯舜相提並論了。
哪怕是無人這樣說,可他心中還是這般地認定了。
皇帝帶著文武朝臣,與三月前就駐守在了進京的碼頭上,天天地盯著來往的船隻,希望能看到父母的身影。
可是這都三個月過去了,別說是船隻了,便是消息也沒有一個,簡直要著急死人了。
當然,皇帝絕對是不會承認,這是自己單方麵將時間提前了,他就想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父母。
終於熱辣辣的六月,看到了大大的王旗,看到了高高的龍船。
盡管兒子孝順是一件好事兒,可是這種勞民傷財之舉還是被自家父皇一頓批,皇帝隻顧著高興了,完全沒當迴事兒,罵吧,反正以後要罵的事情多了去了,自己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
皇帝的心態不錯,可別人就不一定了。
看著膩歪在一起的母子二人,清河帝隻覺得礙眼的很,借口自己累了,直接地將皇帝給攆了出去。
小心眼兒的男人,林佑安撇撇嘴,完全沒理他。
這麽多年的歐洲生活下來,迴到了天。朝,雖然覺得親切吧,可到底還是覺得有些不便的。
太上皇和太後一起出現在了朝堂上,聽政。
其實就是各種挑刺兒,給兒子添堵。
不過若是有人覺得這是有機可趁,能撈著好處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了,肯定會讓兩代帝王,甚至是太後給罵成狗。
他們並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隻是為了這個國家好,想讓天。朝能發展的更快,當然,這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能規避的自然是要早早地規避,總不能走上別人的老路吧?
太上皇和太後領銜的班子大部分都是從歐洲跟著迴來的,算是各行各業的代表,是個大雜燴的集體。
別的不好說,單單是挑刺兒,這些人簡直是一挑一個準兒,仗著太上皇和太後撐腰,便是皇帝他們也不怵的,更何況是大臣呢?
又有明瑩領銜的娘子軍們對著他們的大力支持,他們的建議皇帝自然是會采納,慢慢的,這就像形成了一項製度,慢慢改變著皇帝一言九鼎的格局。
皇帝似乎是沒有發現這是在分自己的權,亦或者,因為對方是自己的父母,彼此之間可以包容,可以妥協,可以退讓,所以初期並未產生什麽太大的問題。
經過了漫長的嚐試,清河帝和林佑安兩人為自己領銜的團隊製定了種種的規章製度,當然,也少不了品級福利,他們成為朝廷官員的同時,也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
他們和朝臣們的對抗,成為了後來政黨的雛形。
盡管清河帝覺得自己出色,厲害的不要不要的,可也不得不承認,嶽父教導了幾年的兒子在胸懷這方麵比自己這個當父親的強多了。
可好麵子的清河帝自然是不明白承認這一點的,不過看著兒子的目光帶著無盡的驕傲,這就能說明很多的問題了。
年紀大了,不想動腦子的林佑安便退出了找茬團,成天地帶著孫子,孫女兒,外孫子,外孫女兒地在宮裏宮外地鬧騰,打發時間。
她的職位,由著明瑩頂替了上來。
不得不說,父親偏愛明瑩,也是有道理的,盡管明瑩也是一把年紀了,可她仍舊是精力充沛的女強人的形象,實在是令人佩服的不行。
明瑩在朝堂上忙碌的同時,仍舊不忘創辦女子學堂,進行新式教育,讓越來越多的女子從後宅解放出來。
雖然並不看好這種前景,可林佑安也沒有要攔著明瑩的打算,甚至她出資和募捐金錢,創辦了第一所的皇家女子書院,擔任了名義上的山長。
至於先生,除了國學外,教導女孩子們各種各樣的技能,培養她們讀書識字,開拓眼界,學習技能,為將來自己自立自強打下基礎,不用依附男人,有些人是歡喜滿意的,有些是遲疑否定的,不管如何,隻要走出了這第一步,林佑安是滿意的,當然,明瑩就是成就感爆棚了。
她總算是做出了一些成績出來,不再是籍籍無名的公主。
至於丈夫,子女,說實話,她也愛孩子的,可比起自己的事業來,對著自己帶著偏見和抵觸的丈夫孩子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皇後也不知道明瑩的這種選擇是否是壞,不過隻要她自己樂意就好了。
這樣的人生也未嚐不是一種人生呢?
林佑安是個心寬的不得了的女人,即便是自己的丈夫死了,她也一直地都活著,歡喜地活著,除了怔愣發呆的多了之外,其他的似乎一點兒都沒有改變。
林佑安一直活到了一百多歲,才搶先在自己的兒子離世的前半年走了。
他的兒子,天、朝曆史上最為偉大的帝王之一,因為母後的離世,打擊太大,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時候的天、朝,已經是兩黨輪流執政了,皇室作為吉祥物,高高在上,不摻和政事。
不過他們也不會吃喝等死混日子,每次在這個國家危難之際,總會有皇室挺身而出,為百姓,為這個國家指明方向,指出道路,抵抗外敵,保障天、朝百姓的安居樂業。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的林佑安,自然是傳奇中的傳奇,引起了許多人的研究,當然還有小女生的憧憬和崇拜。
畢竟皇帝為了她,不設後宮,為了她,拋下皇位,遠走他鄉,左右林佑安成為了人生贏家,是開掛的人生,疑似小說,影視劇中的穿越女主。
“這位敏仁皇後自小受寵,父母寵愛,兄長謙讓,幼時生活幸福美滿,她的父親文忠公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幾位能幹贅婿,她的母親是赫赫有名的才女,正是因為這樣優渥開明的家庭,所以才會造就培養這樣一位思維開闊,能力出眾,才貌雙全,文武俱全的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十八歲嫁給了當時皇帝的親弟弟,清河王,便是後來的清河帝。成婚之後,清河王帶著嬌妻出行,蜜月旅行,後來國人的蜜月旅行便是由此而來,盡管文獻上沒有記載,但是因著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所以盡管有英國人說這是他們的習俗,可在我國古代,近千年前,便有了這樣浪漫的舉動了。”
“兩年之後,當時的太子造反,清河王的皇兄心灰意冷之下,將帝位傳給了清河王,清河王登基,敏仁皇後成為了皇後,是曆史上唯一的一位不設後宮,受帝王獨寵的皇後,十多年的宮廷生活過去,許是因為過膩了枯燥乏味的宮廷生活,所以這位年過三十卻仍舊是略顯天真幼稚的皇後娘娘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抵達了歐洲的帝後開啟了他們傳奇的一生……”
聽著別人講述自己的故事,這到底是一種甚麽樣的體會和感受?
林佑安反正覺得挺神奇的,當然,這其中也有些啼笑皆非之感。
林佑安是又是林家的之女,不過這次父母不再是自己才貌雙全的父母了,而是另外一對兒略微有些老實,不過仍舊疼愛子女的父母。
不過她沒有去算計過自己到底是三個弟弟中誰的子孫後代,實在是怕自己心塞。
盡管林家傳承下來了,可是早就因為種種之故,所以斷了大多數的傳承,自己的父母又不是嫡支,自然是不會受到太多的重視,也沒有太多的資源培養自家閨女。
可因著林家的閨女一向比別人家的兒子金貴,所以林佑安這個長姐比起她的兩個弟弟更受寵,在家中說一不二,哪怕年紀再小的時候,隻要是她說的,父母都頗為地重視。
不過這並不代表林家嫡支沒有資源,所以打小兒就與眾不同的林佑安便得到了家族的大力培養。
當然,不管是文武還是現代的種種學科,林佑安都沒有讓家族失望過便是了。
她成為了林家這一支的領頭人物,就算是之前多麽敵視自己的同齡人,到最後也隻剩下了欽服。
不過林佑安永遠都是那麽地淡定,從不輕易地動容,唯獨說起林家先祖,傳奇家主林黛玉和林駱辰逸時,她才會驕傲,激動,一副與有榮焉之態。
當然,這也是林家所有孩子的表現,這是他們林家人所有人的驕傲,所以她的表現更加出眾,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如今大力培養之人,她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觸到家族的文獻,所以更加地了解林家能有今日,全賴那位贅婿,文忠公。
當然不能否認林家家主林黛玉的貢獻,可將林家發揚光大的,自然還是文忠公,還是林氏的這位贅婿。
所以大家對於他的敬佩自然是吸引了一大批的腦殘粉,家族中從來不缺崇拜者。
林佑安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吃了不少的苦頭,努力了不少日子,她覺得幸福的,至少在這個社會,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
林駱閣老去世,身為女兒的林佑安哪怕是一國之母呢,自然也是想要送父親最後一程的,可她身為皇後,萬事不的自專。
所以等帝後一起出現在林家時,得到消息的林家人已經井井有條了。
看著伯父,叔叔們,看著弟弟妹妹們,一臉的悲戚的親人們,林佑安想想父親的慈和,心如刀絞,忍不住地淚如雨下。
父親啊父親,您怎麽就舍得丟下我們呢?
好容易在姑媽的勸說下,林佑安收住了眼淚,然後問起了父親走之前的情形。
林佑寧白著臉,一臉的羞慚,
“許是老爺早就有預料了,自打中秋歸家之後,老爺就絮絮叨叨地交代了不少,我便有了不詳之感,雖然一切都開始預備起來了,可到底是我私心作祟,覺得老爺身子硬朗,不至於的。可昨日晚飯之後,老爺使人找了他當日成親時穿的衣衫,放在自己身側,然後穿戴好太太之前未做好的那套新衫,告訴我他要去找母親了,我盡管心中後怕,可還是心存僥幸。”
“可今日早上,下人才發現……都怨我……”
林佑寧這話說完,所有人都泣不成聲,林皇後更甚,
“父親他如何這般狠心?竟是隻要母親一個,就連我們也不管不要了嗎?父親他明明最疼我的……”
這話可不一定有多少人服氣,可畢竟她是皇後,眾人又在傷悲之中,所以並未有誰會去想著反駁便是了。
“娘娘節哀,父親這幾日一直都放心不下娘娘,讓我轉告娘娘,人生一輩子,別讓規矩束縛住了,也別看外在,聽著你的心是怎麽想著,便怎麽去做。”
林佑安聽著這話,更是淚如泉湧,皇帝聞言,想想自己和皇後這幾年的情形,也是若有所思。
“好,我謹記父親之言。”
林佑安對著弟弟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帝後先後在林家待了兩個時辰不到,可即便如此,人們對著林家還是羨慕嫉妒的不行,這種明晃晃的寵愛,也唯有皇後娘娘才能得到,而且這麽多年下來,陛下為了皇後娘娘,所以頂著巨大的壓力沒有廣納後宮,偌大的後宮隻有皇後娘娘一個人。
盡管皇後娘娘為陛下誕下了兩個嫡子,兩個嫡女,皇後娘娘也是極為有主見的一位女性,可到底世人好妒,見不得別人好,所以這些年不知道皇後娘娘承受了多少的詆毀,將她描繪成為了以為妒婦,壓製著皇帝不讓他納新人,皇帝簡直就成了不少人心疼的小白菜的人物。
可即便如此,皇帝也不會在其他事情上妥協,所以漸漸地這些壓力就都歸結到林佑安的頭上去了。
清河帝盡管也知道妻子的這種委屈和壓力的,可他真的沒有什麽太好的法子,外加上真的有很多的事情忙著等他處理,漸漸地皇帝似乎忘記了一般。
時間是個很可怕的事情,林佑安從來都不是等著讓人保護的柔弱女子,有些事情她甚至比皇帝更加地能看的透情勢。
清河帝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的,並未受到過太大的挫折,現在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清河帝自然更加地沾沾自喜,盡管他並不是認為自己的功勞能堪比堯舜,能蓋過開國太、祖,可到底,比起自己的父皇,比起自己的兄長,他還是有的一比的。
難免的膨脹,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夫妻倆都不是會示弱之人,所以難免地就會產生些不愉快來。
皇帝覺得自己雖然愛著皇後,可皇後也應該知趣些,自己身為一國帝王,被人說成是懼內,說成是老婆奴,這是多大的犧牲,別說是帝王了,便是和大臣相比,又有幾個朝廷重臣沒有個小妾通房的?
自己都做出了這麽大的犧牲了,可皇後呢?
偏生還不知足,總是要拿喬,一天兩天是情趣,可是時間久了呢?
皇帝自然是受不住了。
帝後之間出現了矛盾,這是很多人都巴不得的,這樣一來,分而花之,大家的機會不就來了?
林家如何能這麽強盛,還不是因為他們家出了個皇後,若是沒有林皇後,便是靜孝駙馬再如何地能幹,能那麽快地入閣嗎?
即便他真的就是那麽能幹,可能獲得帝王好不懷疑的信任嗎?
所以說,林家人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他們本身就是靠著裙帶爬上去的,可偏生還要斷了大家的青雲路,這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後來若不是林駱閣老太過強勢,所以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隻怕當時皇後和皇帝之間就要生出風波了。
可到底現在一切都不同了,不是嗎?
盡管林駱閣老死後哀榮,帝後親至,又是“文忠公”的溢美諡號,可參天大樹倒下了,林家從上倒下丁憂三年,所以這三年的空白期便是大家最好的機會。
若是能扳倒皇後,那麽對於林家來說,可能算的上是個不小的打擊。
當然,這中間,行事一定要小心翼翼,萬不可露出任何的破綻來,哪怕是蛛絲馬跡也不行,要知道這位林皇後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所以絕對是不能讓她發現任何的端倪,不能給她迴神和反應的時間和準備。
這些人想的很好,當然,即便是事情敗露了,他們也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反正這替死鬼他們也早就想好了,絕對是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物。
林家迴京守喪,皇後林佑安自然也是要為父守喪的,外加上皇帝政務繁忙,難免地就會讓人鑽了空子。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一種非常玄妙的狀況,我信任你之時,你說太陽是打西邊兒升起來的我也信,可一旦這種信任被打破,你便是說太陽東升西落,可他仍舊是不會相信的。
林佑安她以為,經曆了苦難的夫妻倆是絕對不會走到相疑的地步的,哪怕是他們夫妻之間的恩愛不再,可至少也能將彼此當成是親人,當成是彼此之間可以相互扶持的夥伴。
反正她從來沒想過,自己和丈夫之間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正是因為她的這份兒自以為是,所以才導致發生了日後的一係列事情。
不過即便是如此,佑安還是覺得自己不會後悔,若是再來一次,她還是會這麽選擇,會這麽做。
皇後守孝的第二年,帝後之間終於爆發了他們從成親到生子,到現在,攜手十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爭吵,這很不同尋常,已經成為太子的路生想要為父母調解一二,可不僅僅是父皇沒有見他,便是一向疼自己入骨的母後,竟然也沒有見他。
帝後吵架了,朝野不少人簡直喜大普奔,他們奔走相告,簡直比過年還要歡喜上幾分,實在是讓人看不下去他們的那份兒嘴臉。
可即便如此,不得不說,帝後這次爭吵的影響力確實是無與倫比的。
這場風暴不知道因何而起,也不知道何時會平息,京城上下都緊緊地盯著皇城。
帝後吵架之後便開始分居了,皇帝住在了大明宮,皇後麽,自然繼續生活在坤寧宮。
看著太監送來的皇帝的起居注,讓皇後在上麵用印時,她終於徹底地失望了。
吵架,分居不過是半個月的時間罷了,夫婦倆就徹底地鬧成了這個樣子,盡管不是不知道這其中另有推手,可是皇後對於丈夫才更加地失望。
自己曾經和父親在丈夫登基前夕有過一次長談,聊的便是皇帝登基之後,會對著自己的生活產生什麽樣的變化,自己該如何地應對。
那個時候的自己雖然和父親嚴肅認真地談了一次,也嚴肅地討論了一旦發生了變故,自己該如何應對雲雲。
林佑安雖然嚴肅認真地聽著,也認可了父親的種種安排,可她並不覺得自己有朝一日會用上,之所以答應父親,之所以接受了這份兒安排,為的不過是父親的一片慈心罷了。
這才幾年呢?
父親離世才有多久呢?
這一切,竟然就按著父親所預言的來了。
即便如此,皇後也並未輕舉妄動,她想要和皇帝談談,再最後一次地確認一下他的心思,是不是真的夫妻之間就要鬧到這個地步,到了無可挽迴的程度了。
想明白了的皇後梳妝好了,然後去了大明宮求見。
可惜的是,她的丈夫,愛戀了多年的枕邊人,即便是自己能聽到他在裏頭取樂也不願意見自己。
既然是這樣,那麽就把別怪自己了。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她隻要再稍微地堅持一會兒,皇帝就會心軟,就會讓她進去了。
盛怒上頭的林皇後盡管覺得自己心中非常地冷靜,並未有任何的傷心,可到底不一樣,她自己明白的。
可是這種決定一旦做了,就沒有退路可走了。
皇帝也沒想到,當初嶽父送給自己的百花樓的契紙竟然會成為了別人的墊腳石,會讓自己糊裏糊塗地就成為了太上皇。
皇帝退位,太子登基,傷心失望的太後拒不見任何人。
當然,太上皇也是一樣。
這個戲法到底是怎麽變的,誰也弄不明白,反正皇帝寫下了登基詔書,小雞崽子一樣地拎著兒子坐上了龍椅之後,整個人就消失不見了。
傻眼的不僅是朝臣們,還有太子殿下,喔,不,是新鮮出爐的新帝。
新皇的登基大典甚至比起他的父親更急地倉促,半個月的時間,禮部眾人忙成了狗,勉強地準備好了一切的儀式,在盡量的盛大中,讓新帝完成了登基儀式。
登基這日,太上皇和太後自然也是出現主持了這個儀式的,看著母後熱淚盈眶,皇父神色複雜難辨,路生其實是懵逼的,他完全弄不明白,為何父皇和母後不過是吵架而已,就弄出了這麽個結局來,實在是無法接受的。
可到底就算是他不能接受,如今也已經成為了事實。
接下來,成為了皇帝的路生才覺得自己虧大發了,看著母後留下的手劄,皇帝苦笑連連,自己能撂挑子不幹嗎?
他的父皇,母後,竟然出洋去了。
當然,事實的真相是,他的父皇,被母後挾持,然後離開了天、朝,去什麽歐羅巴大陸。
林佑安寫這封信的主要目的不止是告訴兒子這個真相,而是上麵列著一長串的名單,首位便是自己的堂侄兒明瑞。
這個侄子,真心蠢的不能再蠢了,難道他就不明白,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麽東西是免費的嗎?
想要得到,你總得先付出啊!
可惜的是,明瑞也不知道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所以才做出了這樣可笑之事來。
母後對於那位婉瑜姑姑有感情,念著舊情,讓自己斟酌著處理,可路生沒有那麽多的感情付出,不過是個不相幹的外人罷了,母後又何必費心呢?
想想這幾年,前廢太子的那位側妃娘娘的所作所為,她隻怕比誰都要厭惡明瑞吧。
不過饒是如此,他還是吩咐人去宣了明玉和明瑩兩位侄女兒過來,這事兒雖然她們二人沒有摻和過,可到底明瑞是她們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所以需要她們了解了解這其中的內情,省的再有這樣那樣的屁事兒出來。
皇帝不覺得自己有父皇母後的好脾氣,對著這些人念著舊情,寬和居多。
明瑞其實就是個拎不清形勢的膽小鬼罷了,好好兒地嚇唬嚇唬他,保準後半輩子都是老老實實的。
這次請了兩位侄女兒過來,為的便是她們心中有個數,好生地安慰一下在別院吃齋念佛的側妃娘娘。
明玉和明瑩簡直要給明瑞氣死了,母親一輩子精明,自己姐妹倆也不笨,所以到底怎麽生出了弟弟/哥哥這麽個蠢貨來
雖然皇帝的言辭還算平和,可明玉和明瑞倆人如何能掉以輕心?
明玉去請了自家大姨媽出馬去安撫母親,明瑩氣不過,去找明瑞對峙去了。
可惜的是,明瑞對於自己被人利用,做下的這些蠢事兒完全應下了,一點兒也沒有推辭,直接地將明瑩給氣了個半死。
不提路生如何地處置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單說已經離開了京城的皇帝和皇後,哦不,是太上皇和太後。
對於妻子這麽膽大包天,直接地軟禁了自己,模仿自己的筆跡,寫了禪位詔書,又逼著自己出席兒子的登基大典,皇帝自然是氣惱的。
對於清河帝來說,心中的悔意簡直無法描述,他恨不得殺了這個女人,膽大包天,罪該萬死。
可惜的是,現在的自己,萬事不得自專,即便是動手,他也打不過這個女人,更何況,他們現在是在茫茫大海上,這是否能平安抵達陸地都不知道,更何況是其他呢。
皇帝的氣兒消的差不多了之後,林佑安總算是才願意和他說話了。
之前夫妻倆待在各自的船艙,每天麵兒都不一定能見著一麵,皇後自己也是氣的半死,心中窩火的半死,怎麽可能會想著和他說話?
現在,丈夫終於冷靜下來了,林佑安而已反省了一下自己的簡單粗暴,在徹底地離開了天、朝之後,才總算是坐在了一起。
盡管之前慪的半死,可是現在麽,再說起那些,反倒是沒意思了。
清河帝問起了自己夫婦的目的地,林佑安能知道多少?她不過是按著父親原先準備的路子再走而已,至於能走到哪兒,是不是會葬身大海這些,她統統都沒有考慮。
若不是後來很是偶然地發現皇帝不過是在用那種幼稚的手段氣自己的話,說不定離開的就隻是她自己,至於丈夫,留在京城做自己的皇帝好了。
不過就算是如此,可這一切還是倉促的很,不過人在盛怒之下,總會有種種不理智的作為,所以即便清河帝想說點什麽,他也隻能啞口。
這一次,他總算是明白了嶽父的老奸巨猾,這老頭,死了都不消停,竟然算計了自己一把。
當然,對於妻子的彪悍,他有了更加明確的了解。
夫婦倆盡管還各自地別扭著,可到底也算是有了很大的改變,算是好消息。
這條海上之路,其實是駱辰逸為自己,為林、駱兩家準備的後路。
不過是因著一直都沒用上,也是因為故土難離,所以最終也沒用上罷了。
不過他還是選擇了將這條路給留下,交到了女兒手上。
他擔心佑安會為了林家委屈自己,所以當初出了這麽個餿主意,在強大實力麵前,一切的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林佑安別的沒記住,偏生就記住了父親的這句話,盡管後來長大了,她也變的有些淑女了,可到底骨子裏還是那樣,絕對沒有任何的改變。
盡管林佑安是他的第一個閨女,可有照顧和教養駱婉慧的經驗值,所以駱辰逸不想讓自家閨女受欺負的話,就隻能將她往彪悍的路子上引。
現在,佑安終於再一次地露出了自己的本性。
清河帝看著這樣的她,心中忍不住地有些後怕,幸虧自己不過是做戲氣氣她,並沒有來真的,否則的話,這位惱羞之下是不是會將自己直接地給弄死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忍不住地慶幸啊。
當然,盡管對於做皇帝沒有多少的興致,可是這種被人逼迫和自己心甘情願讓出去的感覺真的是不一樣的,所以清河帝自己心中還是別扭了好多年。
林佑安當然知道他心裏不痛快,可隻要他不表露出來,自己就全當是沒看到吧。
在歐洲的林佑安,日子過的如魚得水,這裏的女性不像天、朝那般地壓抑,甚至還可以參政,也有女王,雖然不是天堂,可對於女性來說,比天、朝要自在的多。
接手了父親在這裏置辦的龐大產業之後,林佑安夫婦的歐洲生活也開始了。
她過的如魚得水,清河帝就不一定了,反倒是不適應的很,飲食啊,氣候啊,這些都是小事兒,可是歐羅巴大陸的飛速發展襯得自己跟土包子一樣。
他在懊惱氣餒的同時也生出了幾分危機感來。
想想這裏開始的機械化,再想想天。朝的那種模式,如何能不讓他擔心?
畢竟那是自己的帝國,呃現在應該說是兒子的帝國,可不管如何,他都不能撒手不管。
有了事情做,皇帝的不適應倒是少了許多。
林佑安想想父親的安排,帶著幾分狡黠地笑了。小樣兒,即便是我拿你沒辦法,可不見得父親也拿你沒辦法。
天、朝在這父子倆的精誠合作之下,開始了日新月異的改革發展。
機器代替了手工,女人進入了工廠,自然而然地就推動了女性的解放,為了生計,自然不會再將女子束縛在家宅後院了。
明瑩也終於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她五十歲時,終於成為了朝堂上的第一個女性官員,這其中,她自己付出了多少,犧牲了家庭,虧待了子女,可即便如此,她也不後悔。
明瑩心中的壓抑憤懣在這一刻消散的一幹二淨。
有了明瑩這個代表,有了更多的女性開始不甘心了。
反正隻要能完美地解決自己的事情,皇帝也不在乎對方的性別,進入了職場之後,性別就是可以忽略的一件事。
宮中的女官們是除了明瑩之外,第二批站在朝堂上的女性。
這些人站立在朝堂上,有了身後家族的支持,也能大大地緩解明瑩的壓力,皇帝對此表示滿意。
當然,明瑩對於表示感激。
她更感激的是自己的那位舅舅,即便是死了也不消停,也能折騰出一朵花兒來。
清河帝,林佑安夫婦倆在歐洲大陸上待了十來年的光景,兩人都是白發蒼蒼,滿臉的褶子了,自然是想起迴歸一事。
這麽多年的忙碌下來,清河帝心中的那點子怨懟自然是早就消失了,心平氣和了許多,甚至是對於嶽父的這一番安排帶著幾分感激的,畢竟如今的自己,真的可以和堯舜相提並論了。
哪怕是無人這樣說,可他心中還是這般地認定了。
皇帝帶著文武朝臣,與三月前就駐守在了進京的碼頭上,天天地盯著來往的船隻,希望能看到父母的身影。
可是這都三個月過去了,別說是船隻了,便是消息也沒有一個,簡直要著急死人了。
當然,皇帝絕對是不會承認,這是自己單方麵將時間提前了,他就想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父母。
終於熱辣辣的六月,看到了大大的王旗,看到了高高的龍船。
盡管兒子孝順是一件好事兒,可是這種勞民傷財之舉還是被自家父皇一頓批,皇帝隻顧著高興了,完全沒當迴事兒,罵吧,反正以後要罵的事情多了去了,自己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
皇帝的心態不錯,可別人就不一定了。
看著膩歪在一起的母子二人,清河帝隻覺得礙眼的很,借口自己累了,直接地將皇帝給攆了出去。
小心眼兒的男人,林佑安撇撇嘴,完全沒理他。
這麽多年的歐洲生活下來,迴到了天。朝,雖然覺得親切吧,可到底還是覺得有些不便的。
太上皇和太後一起出現在了朝堂上,聽政。
其實就是各種挑刺兒,給兒子添堵。
不過若是有人覺得這是有機可趁,能撈著好處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了,肯定會讓兩代帝王,甚至是太後給罵成狗。
他們並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隻是為了這個國家好,想讓天。朝能發展的更快,當然,這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能規避的自然是要早早地規避,總不能走上別人的老路吧?
太上皇和太後領銜的班子大部分都是從歐洲跟著迴來的,算是各行各業的代表,是個大雜燴的集體。
別的不好說,單單是挑刺兒,這些人簡直是一挑一個準兒,仗著太上皇和太後撐腰,便是皇帝他們也不怵的,更何況是大臣呢?
又有明瑩領銜的娘子軍們對著他們的大力支持,他們的建議皇帝自然是會采納,慢慢的,這就像形成了一項製度,慢慢改變著皇帝一言九鼎的格局。
皇帝似乎是沒有發現這是在分自己的權,亦或者,因為對方是自己的父母,彼此之間可以包容,可以妥協,可以退讓,所以初期並未產生什麽太大的問題。
經過了漫長的嚐試,清河帝和林佑安兩人為自己領銜的團隊製定了種種的規章製度,當然,也少不了品級福利,他們成為朝廷官員的同時,也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
他們和朝臣們的對抗,成為了後來政黨的雛形。
盡管清河帝覺得自己出色,厲害的不要不要的,可也不得不承認,嶽父教導了幾年的兒子在胸懷這方麵比自己這個當父親的強多了。
可好麵子的清河帝自然是不明白承認這一點的,不過看著兒子的目光帶著無盡的驕傲,這就能說明很多的問題了。
年紀大了,不想動腦子的林佑安便退出了找茬團,成天地帶著孫子,孫女兒,外孫子,外孫女兒地在宮裏宮外地鬧騰,打發時間。
她的職位,由著明瑩頂替了上來。
不得不說,父親偏愛明瑩,也是有道理的,盡管明瑩也是一把年紀了,可她仍舊是精力充沛的女強人的形象,實在是令人佩服的不行。
明瑩在朝堂上忙碌的同時,仍舊不忘創辦女子學堂,進行新式教育,讓越來越多的女子從後宅解放出來。
雖然並不看好這種前景,可林佑安也沒有要攔著明瑩的打算,甚至她出資和募捐金錢,創辦了第一所的皇家女子書院,擔任了名義上的山長。
至於先生,除了國學外,教導女孩子們各種各樣的技能,培養她們讀書識字,開拓眼界,學習技能,為將來自己自立自強打下基礎,不用依附男人,有些人是歡喜滿意的,有些是遲疑否定的,不管如何,隻要走出了這第一步,林佑安是滿意的,當然,明瑩就是成就感爆棚了。
她總算是做出了一些成績出來,不再是籍籍無名的公主。
至於丈夫,子女,說實話,她也愛孩子的,可比起自己的事業來,對著自己帶著偏見和抵觸的丈夫孩子就沒有那麽重要了。
皇後也不知道明瑩的這種選擇是否是壞,不過隻要她自己樂意就好了。
這樣的人生也未嚐不是一種人生呢?
林佑安是個心寬的不得了的女人,即便是自己的丈夫死了,她也一直地都活著,歡喜地活著,除了怔愣發呆的多了之外,其他的似乎一點兒都沒有改變。
林佑安一直活到了一百多歲,才搶先在自己的兒子離世的前半年走了。
他的兒子,天、朝曆史上最為偉大的帝王之一,因為母後的離世,打擊太大,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個時候的天、朝,已經是兩黨輪流執政了,皇室作為吉祥物,高高在上,不摻和政事。
不過他們也不會吃喝等死混日子,每次在這個國家危難之際,總會有皇室挺身而出,為百姓,為這個國家指明方向,指出道路,抵抗外敵,保障天、朝百姓的安居樂業。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的林佑安,自然是傳奇中的傳奇,引起了許多人的研究,當然還有小女生的憧憬和崇拜。
畢竟皇帝為了她,不設後宮,為了她,拋下皇位,遠走他鄉,左右林佑安成為了人生贏家,是開掛的人生,疑似小說,影視劇中的穿越女主。
“這位敏仁皇後自小受寵,父母寵愛,兄長謙讓,幼時生活幸福美滿,她的父親文忠公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幾位能幹贅婿,她的母親是赫赫有名的才女,正是因為這樣優渥開明的家庭,所以才會造就培養這樣一位思維開闊,能力出眾,才貌雙全,文武俱全的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十八歲嫁給了當時皇帝的親弟弟,清河王,便是後來的清河帝。成婚之後,清河王帶著嬌妻出行,蜜月旅行,後來國人的蜜月旅行便是由此而來,盡管文獻上沒有記載,但是因著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所以盡管有英國人說這是他們的習俗,可在我國古代,近千年前,便有了這樣浪漫的舉動了。”
“兩年之後,當時的太子造反,清河王的皇兄心灰意冷之下,將帝位傳給了清河王,清河王登基,敏仁皇後成為了皇後,是曆史上唯一的一位不設後宮,受帝王獨寵的皇後,十多年的宮廷生活過去,許是因為過膩了枯燥乏味的宮廷生活,所以這位年過三十卻仍舊是略顯天真幼稚的皇後娘娘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抵達了歐洲的帝後開啟了他們傳奇的一生……”
聽著別人講述自己的故事,這到底是一種甚麽樣的體會和感受?
林佑安反正覺得挺神奇的,當然,這其中也有些啼笑皆非之感。
林佑安是又是林家的之女,不過這次父母不再是自己才貌雙全的父母了,而是另外一對兒略微有些老實,不過仍舊疼愛子女的父母。
不過她沒有去算計過自己到底是三個弟弟中誰的子孫後代,實在是怕自己心塞。
盡管林家傳承下來了,可是早就因為種種之故,所以斷了大多數的傳承,自己的父母又不是嫡支,自然是不會受到太多的重視,也沒有太多的資源培養自家閨女。
可因著林家的閨女一向比別人家的兒子金貴,所以林佑安這個長姐比起她的兩個弟弟更受寵,在家中說一不二,哪怕年紀再小的時候,隻要是她說的,父母都頗為地重視。
不過這並不代表林家嫡支沒有資源,所以打小兒就與眾不同的林佑安便得到了家族的大力培養。
當然,不管是文武還是現代的種種學科,林佑安都沒有讓家族失望過便是了。
她成為了林家這一支的領頭人物,就算是之前多麽敵視自己的同齡人,到最後也隻剩下了欽服。
不過林佑安永遠都是那麽地淡定,從不輕易地動容,唯獨說起林家先祖,傳奇家主林黛玉和林駱辰逸時,她才會驕傲,激動,一副與有榮焉之態。
當然,這也是林家所有孩子的表現,這是他們林家人所有人的驕傲,所以她的表現更加出眾,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如今大力培養之人,她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觸到家族的文獻,所以更加地了解林家能有今日,全賴那位贅婿,文忠公。
當然不能否認林家家主林黛玉的貢獻,可將林家發揚光大的,自然還是文忠公,還是林氏的這位贅婿。
所以大家對於他的敬佩自然是吸引了一大批的腦殘粉,家族中從來不缺崇拜者。
林佑安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吃了不少的苦頭,努力了不少日子,她覺得幸福的,至少在這個社會,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