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選擇的不是水路,若是大隊人馬,水路速度更快一些,可是隻帶著十幾個護衛,那麽最好的選擇就是快馬了。
最好的駿馬,一路揚塵南下,中途沒有絲毫的耽擱,就如當年行軍一般,即便是吃飯,也不過是在馬背上吃幾個炊餅,到了驛站,立即換馬,偶爾歇上一歇,一日三四百裏,果然不過五日功夫,便抵達了金陵。
這樣的路程,若是尋常人,即便是整個華北都是平原,隻要渡了江,便可抵達目的,可是相隔一千多裏地,沒有一月功夫,是不可能抵達的,假若同樣的路程是在水路密集和多山陵的江南和雲貴川等地,即便是三五月,怕也未必能抵達目的。
而這種不惜成本的趕路,五日功夫,已是極限,抵達目的的時候,丘福幾乎已經脫離。
抵達朝陽門,守門的兵丁見有一隊騎隊風塵仆仆而來,正待阻攔盤查,對方卻壓根就不理會,而是徑直策馬過去,那兵丁嚇得臉色發白,隻感覺自己的身側嗖的一下過去一匹健馬,還不等他開口痛罵,一個鞭子便狠狠的抽在他的腦袋上,那聲音也已經遠了:“狗東西,瞎了眼睛,左都督的大駕,也敢阻攔。”
丘福的突然到來,便如一場地震,立即在南京城傳開。
這種消息總是傳播的最快,丘福第一時間,便抵達了五軍都督府,而後與朱能洽商了一炷香,緊接著,一批武官便已到了,這些武官,平素都是丘福的老部曲,但凡是有官軍以來,就會有山頭,換句話來說,這些人就是丘福山頭的骨幹。
丘福倒是對他們沒有和顏悅色,直接便是痛斥一番,將這些罵的抬不起頭,說他們平時懈怠慣了,屍位素餐,若是再敢敷衍差事,立即革職拿辦,到時可怪不得不講恩情。
這些人自然是乖乖稱是,一個個大氣不敢出,挨了一通訓斥,便立即走了。
緊接著便是其他的將官前來拜見,對於這些‘外人’,如張輔人等,丘福的態度卻是和藹可親,宣讀了一下陛下命自己掌握五軍都督府,節製京畿軍馬的旨意,便勉力他們,要好生防範,不要出什麽差錯。
這些一舉一動,當然已經傳到了內閣,也傳到了東宮。
內閣那邊已經震動,解縉坐在值房裏,如往常一樣的票擬奏疏,這一切,他都顯得極為平靜,仿佛什麽事都不曾發生。
其他人見狀,自然也就安心了一些,各自辦公不提。
倒是過不了多久,突然有太監來內閣,這太監自然是極客氣的,隻是問:“翰林待詔陳風在不在?”
內閣裏頭,雖已有不少大臣,可是許多聖旨許多草擬,大臣們未必有閑,所以不免會讓幾個翰林在這候命,便是所謂的待詔,其實這種翰林,不但請貴,而且大多數,運氣都不會太差,一般都是當做內閣大臣的接班人培養。
陳編修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年輕,不過前程似錦,如今每日在內閣裏呆著,其實也沒什麽事,就是幫助大臣們做一些潤筆之類的雜事。
聽到有太監尋自己,陳編修有些奇怪,不免出來,對這太監道:“不知公公何事相詢。”
這太監依舊是笑,道:“大人出了內閣便知道。”
陳風覺得古怪,有些不肯,便不由去看幾處公房裏的內閣大臣,見那邊沒什麽動靜,便隻好道:“好吧。”
陳風一出去,外頭便有幾個魁梧的大漢將軍等著了,那太監目光一厲,大喝道:“陛下有旨,編修陳風,德行有虧,如何能高居廟堂,來,拿下,交大理寺查辦。”
幾個大漢將軍聽罷,早已準備妥當,一個扯住他,另一個摘了他的烏紗,其他幾人推推搡搡,陳風自然不服,口裏大叫:“我有何罪,爾等焉能如此?”
啪……
一巴掌直接甩在了他的臉上。
那太監陰測測的道:“帶走……”
一巴掌早把陳風打了個萎靡不振,哪裏還有反抗之力。
………………………………………………………………………………………………………………………………………………………………………………………………………………………………………………………………………………………………………………………………
外頭這麽大的動靜,內閣誰聽不見,即便是解縉,也聽了個一清二楚,他依舊淡然,隻是握筆的手,微微顫了顫,那一雙眸子裏,複雜之中,掠過了一絲恐懼。
本該在奏疏裏擬的‘著戶部核實,再行定奪’幾個字,卻是筆頭一歪,寫成了再行斟酌……
內閣外頭,起了大風,風大似狂,卷著烏雲而來,天色,一下子黯淡了。
內閣很安靜,落針可聞,連平素偶爾的咳嗽聲,也沒了聲息。
解縉拿起了另一份奏疏,抱著手挪向油燈處去看,油燈冉冉,映的他那故作鎮定的臉色,多了幾分紅暈。看向奏疏的目光,卻也如外頭的天色,黯淡了。
……………………………………………………………………………………………………………………………………………………………………………………………………………………………………………………………………………………………………
東宮。
朱高熾已是得到了消息,他抱著茶盞,隻是這茶盞在微微顫抖,他勉強吃了一口,嚐不到其中的滋味,隻是靜靜端坐,紋絲不動。
“殿下,聖命來了。”
朱高熾一聲尨服,隻是微微點頭,便離座起身。
東宮這兒,開了中門,設了香案,早有傳旨的太監來了,這太監對太子還是客客氣氣的,先是上前行禮,朱高熾卻是不敢受,連忙側身避讓,旋即拜倒在地,道:“兒臣朱高熾,靜候聖旨。”
這太監討了個沒趣,卻也不慌不忙,去打開聖旨來,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朱高熾奉旨監國,素來勤懇,朕素知其孝心,今聞太子染病,朕憂心如焚,即令太醫檢視………………朕之天下,即爾之天下也,如今爾抱病在身,可是國事不可一日無主,京師軍政之事,仍舊托付於爾……”
太監一字一句念出這份‘恩旨’。
‘恩旨’的前頭,是對太子的關懷,便如尋常父親,關心自己的兒子,至於後頭,則是說明了利害,告訴朱高熾,國事為重,雖然身體不好,之事國家之事,不能委托他人,少不得這朱高熾,還得繼續監國。
如此恩旨,若是尋常時候,倒還好。可是現在……
跪在地上的朱高熾肥碩的身子微微一顫,旋即眼淚模糊,當聽到爾之天下時,他撐著身子的雙臂,開始有些軟弱無力、不受控製了,臉色早已蒼白如紙,汗如雨下。
“殿下……殿下……”
這太監念完了,卻見朱高熾整個人幾乎萎了下去,不禁低聲叫喚。
朱高熾這才迴過神來,抬起頭,臉色青紫,這才狼狽的站起來,勉強笑道:“兒臣……兒臣謝父皇恩典,父皇待兒臣,恩重如山……養育之恩,無以為報,唯有粉身碎骨,為君父分憂……”
他接了聖旨,送走了傳旨的太監,待那太監一走,整個人便打了個踉蹌。
東宮的內官一看不好,快步上去將朱高熾攙住,幾個人七手八腳,將朱高熾扶去寢殿歇息。
聖孫朱詹基聽了消息,已是連忙趕來,見到病榻上的朱高熾,隻是看一眼,便知道父親是真正病了,朱詹基淚如雨下,道:“父親,這……這是何必,何必如此……聖旨裏……”
朱高熾已是無力的揮揮手,屏退左右,深深看著朱詹基,道:“父子相疑到這個地步,到了這個地步……為父……為父……為父心寒,寒心透了。詹基,詹基……你來,為父要告訴你,要交代你,從今往後……這從今往後啊……為父的日子,不好過了……不能長久啊,長久不了了……哎……怎會到這個境地,怎麽會到這個境地,詹基……以後,安心在東宮讀書,不要出門,不要再去結交大臣,除了幾個授課的師傅,誰也不要見,從此以後,東宮要斷絕了和外頭的幹係……要出事……要出事……你等著看……父子……父子……咱們姓了朱,哪裏會有什麽父子……”
見父親語無倫次,朱詹基連忙抓住朱高熾的手,道:“事情並沒有這樣糟糕……還沒糟糕到這個地步……陛下隻是受小人蒙蔽而已,陛下聖明,遲早會幡然悔悟。”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最好的駿馬,一路揚塵南下,中途沒有絲毫的耽擱,就如當年行軍一般,即便是吃飯,也不過是在馬背上吃幾個炊餅,到了驛站,立即換馬,偶爾歇上一歇,一日三四百裏,果然不過五日功夫,便抵達了金陵。
這樣的路程,若是尋常人,即便是整個華北都是平原,隻要渡了江,便可抵達目的,可是相隔一千多裏地,沒有一月功夫,是不可能抵達的,假若同樣的路程是在水路密集和多山陵的江南和雲貴川等地,即便是三五月,怕也未必能抵達目的。
而這種不惜成本的趕路,五日功夫,已是極限,抵達目的的時候,丘福幾乎已經脫離。
抵達朝陽門,守門的兵丁見有一隊騎隊風塵仆仆而來,正待阻攔盤查,對方卻壓根就不理會,而是徑直策馬過去,那兵丁嚇得臉色發白,隻感覺自己的身側嗖的一下過去一匹健馬,還不等他開口痛罵,一個鞭子便狠狠的抽在他的腦袋上,那聲音也已經遠了:“狗東西,瞎了眼睛,左都督的大駕,也敢阻攔。”
丘福的突然到來,便如一場地震,立即在南京城傳開。
這種消息總是傳播的最快,丘福第一時間,便抵達了五軍都督府,而後與朱能洽商了一炷香,緊接著,一批武官便已到了,這些武官,平素都是丘福的老部曲,但凡是有官軍以來,就會有山頭,換句話來說,這些人就是丘福山頭的骨幹。
丘福倒是對他們沒有和顏悅色,直接便是痛斥一番,將這些罵的抬不起頭,說他們平時懈怠慣了,屍位素餐,若是再敢敷衍差事,立即革職拿辦,到時可怪不得不講恩情。
這些人自然是乖乖稱是,一個個大氣不敢出,挨了一通訓斥,便立即走了。
緊接著便是其他的將官前來拜見,對於這些‘外人’,如張輔人等,丘福的態度卻是和藹可親,宣讀了一下陛下命自己掌握五軍都督府,節製京畿軍馬的旨意,便勉力他們,要好生防範,不要出什麽差錯。
這些一舉一動,當然已經傳到了內閣,也傳到了東宮。
內閣那邊已經震動,解縉坐在值房裏,如往常一樣的票擬奏疏,這一切,他都顯得極為平靜,仿佛什麽事都不曾發生。
其他人見狀,自然也就安心了一些,各自辦公不提。
倒是過不了多久,突然有太監來內閣,這太監自然是極客氣的,隻是問:“翰林待詔陳風在不在?”
內閣裏頭,雖已有不少大臣,可是許多聖旨許多草擬,大臣們未必有閑,所以不免會讓幾個翰林在這候命,便是所謂的待詔,其實這種翰林,不但請貴,而且大多數,運氣都不會太差,一般都是當做內閣大臣的接班人培養。
陳編修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年輕,不過前程似錦,如今每日在內閣裏呆著,其實也沒什麽事,就是幫助大臣們做一些潤筆之類的雜事。
聽到有太監尋自己,陳編修有些奇怪,不免出來,對這太監道:“不知公公何事相詢。”
這太監依舊是笑,道:“大人出了內閣便知道。”
陳風覺得古怪,有些不肯,便不由去看幾處公房裏的內閣大臣,見那邊沒什麽動靜,便隻好道:“好吧。”
陳風一出去,外頭便有幾個魁梧的大漢將軍等著了,那太監目光一厲,大喝道:“陛下有旨,編修陳風,德行有虧,如何能高居廟堂,來,拿下,交大理寺查辦。”
幾個大漢將軍聽罷,早已準備妥當,一個扯住他,另一個摘了他的烏紗,其他幾人推推搡搡,陳風自然不服,口裏大叫:“我有何罪,爾等焉能如此?”
啪……
一巴掌直接甩在了他的臉上。
那太監陰測測的道:“帶走……”
一巴掌早把陳風打了個萎靡不振,哪裏還有反抗之力。
………………………………………………………………………………………………………………………………………………………………………………………………………………………………………………………………………………………………………………………………
外頭這麽大的動靜,內閣誰聽不見,即便是解縉,也聽了個一清二楚,他依舊淡然,隻是握筆的手,微微顫了顫,那一雙眸子裏,複雜之中,掠過了一絲恐懼。
本該在奏疏裏擬的‘著戶部核實,再行定奪’幾個字,卻是筆頭一歪,寫成了再行斟酌……
內閣外頭,起了大風,風大似狂,卷著烏雲而來,天色,一下子黯淡了。
內閣很安靜,落針可聞,連平素偶爾的咳嗽聲,也沒了聲息。
解縉拿起了另一份奏疏,抱著手挪向油燈處去看,油燈冉冉,映的他那故作鎮定的臉色,多了幾分紅暈。看向奏疏的目光,卻也如外頭的天色,黯淡了。
……………………………………………………………………………………………………………………………………………………………………………………………………………………………………………………………………………………………………
東宮。
朱高熾已是得到了消息,他抱著茶盞,隻是這茶盞在微微顫抖,他勉強吃了一口,嚐不到其中的滋味,隻是靜靜端坐,紋絲不動。
“殿下,聖命來了。”
朱高熾一聲尨服,隻是微微點頭,便離座起身。
東宮這兒,開了中門,設了香案,早有傳旨的太監來了,這太監對太子還是客客氣氣的,先是上前行禮,朱高熾卻是不敢受,連忙側身避讓,旋即拜倒在地,道:“兒臣朱高熾,靜候聖旨。”
這太監討了個沒趣,卻也不慌不忙,去打開聖旨來,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朱高熾奉旨監國,素來勤懇,朕素知其孝心,今聞太子染病,朕憂心如焚,即令太醫檢視………………朕之天下,即爾之天下也,如今爾抱病在身,可是國事不可一日無主,京師軍政之事,仍舊托付於爾……”
太監一字一句念出這份‘恩旨’。
‘恩旨’的前頭,是對太子的關懷,便如尋常父親,關心自己的兒子,至於後頭,則是說明了利害,告訴朱高熾,國事為重,雖然身體不好,之事國家之事,不能委托他人,少不得這朱高熾,還得繼續監國。
如此恩旨,若是尋常時候,倒還好。可是現在……
跪在地上的朱高熾肥碩的身子微微一顫,旋即眼淚模糊,當聽到爾之天下時,他撐著身子的雙臂,開始有些軟弱無力、不受控製了,臉色早已蒼白如紙,汗如雨下。
“殿下……殿下……”
這太監念完了,卻見朱高熾整個人幾乎萎了下去,不禁低聲叫喚。
朱高熾這才迴過神來,抬起頭,臉色青紫,這才狼狽的站起來,勉強笑道:“兒臣……兒臣謝父皇恩典,父皇待兒臣,恩重如山……養育之恩,無以為報,唯有粉身碎骨,為君父分憂……”
他接了聖旨,送走了傳旨的太監,待那太監一走,整個人便打了個踉蹌。
東宮的內官一看不好,快步上去將朱高熾攙住,幾個人七手八腳,將朱高熾扶去寢殿歇息。
聖孫朱詹基聽了消息,已是連忙趕來,見到病榻上的朱高熾,隻是看一眼,便知道父親是真正病了,朱詹基淚如雨下,道:“父親,這……這是何必,何必如此……聖旨裏……”
朱高熾已是無力的揮揮手,屏退左右,深深看著朱詹基,道:“父子相疑到這個地步,到了這個地步……為父……為父……為父心寒,寒心透了。詹基,詹基……你來,為父要告訴你,要交代你,從今往後……這從今往後啊……為父的日子,不好過了……不能長久啊,長久不了了……哎……怎會到這個境地,怎麽會到這個境地,詹基……以後,安心在東宮讀書,不要出門,不要再去結交大臣,除了幾個授課的師傅,誰也不要見,從此以後,東宮要斷絕了和外頭的幹係……要出事……要出事……你等著看……父子……父子……咱們姓了朱,哪裏會有什麽父子……”
見父親語無倫次,朱詹基連忙抓住朱高熾的手,道:“事情並沒有這樣糟糕……還沒糟糕到這個地步……陛下隻是受小人蒙蔽而已,陛下聖明,遲早會幡然悔悟。”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