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朱棣的話,郝風樓不由心裏一驚。
其實當楊士奇彈劾漢王的時候,郝風樓還覺得有些奇怪,以楊士奇的性子,是斷然不可能摻和這種事的,將漢王得罪到死,沒有好處。
即便是漢王獲罪,在漢王背後,卻是無數的功勳將領,這些人,看上去雖然被排擠出了權利核心圈之外,可是能量依舊驚人。
況且,離間天子父子之情,這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即便是解縉,也絕不敢在天子麵前,說漢王一句不是,偏幫太子,也隻是反反複複的說那麽一句立嫡以長而已。
而現如今,楊士奇彈劾了,而天子也是震怒,不出郝風樓所料,誰知現在,等人一走,朱棣卻突然如此詭異。
郝風樓覺得眼下的事,如一團亂麻,頓感壓力甚大,一時不知該如何接口。
卻聽朱棣繼續道:“其實……若朕是漢王,也會心有不服,這江山,有他的一份功勞,將軍們,也大多服氣他,太子呢,對他又很是忌憚,將來朕不在了,太子登基,會讓他好過麽?”
“朕當年做燕王,其實也是如此,情勢到了這個地步,做兒子的,既然沒有克繼大統的機會,那麽還不如效仿趙王那樣做個閑雲野鶴,漢王的功勞,確實是太大了啊,一個如此功勳卓著的兄弟在身邊,太子能睡的安麽?”
“所以漢王的心思,朕都明白,他做不了李世民,就連人都做不成了。”
“朕此番命他去大同,本意呢,就是讓他‘辦事不利’,朕到時候,少不了下旨狠狠責罰他,讓天下人知道,漢王是個糊塗蟲,如此一來,朕哪一天崩了,他也能獨善其身。即便他辦事得利,狠狠整肅一番軍鎮,也能讓那些曾經青睞他的將軍和他離心離德,這是一石二鳥之計,要嘛讓他自己剪除自己的黨羽,要嘛讓他獲罪,成為一個笑柄,無論哪一樣,都不會動搖太子的地位,如此一來,太子登基,為了‘兄弟’友愛,反而會給漢王厚遇……隻是可惜………漢王……太讓朕失望了啊。”
朱棣渾身上下,表現出徹骨的寒意,他的臉色極為冷酷,卻還是禁不住長歎:“隻是可惜,漢王還是讓朕失望了啊,他沒有選擇前者,也沒有選擇後者,偏偏想選的,卻是第三條路,他在邊鎮,與眾將整日飲宴,勾肩搭背,如魚得水。在這京師,又蓄養了如此多的三教九流,郝風樓,你認為他想做什麽?”
郝風樓苦笑:“兒臣不好說。”
這是實話,不好說三個字,其實就是撇清關係,為漢王說好話,假若到時漢王當真反了呢?要知道這個家夥可是有曆史前科的,曆史上的漢王,確實曾謀反,想玩第二次靖難之役。一旦漢王反了,自己在禦前說的這些話,立即就會成為郝風樓的汙點。可若是說壞話,又大大不妥,說到底,這其實就是朱棣的家事,自己牽涉越多,就可能將自己栽進去。
朱棣一反方才的態度,現在卻出奇的冷靜,搖搖頭,撫案道:“是啊,聰明人就不該說這麽多,這一次,楊士奇有些不聰明,而漢王,更是糊塗,他以為單憑那些邊鎮的軍將,憑借這些三教九流,就可以做李世民?他想做李世民,朕卻不是李淵,他想做當年的那個燕王,朕卻不是建文,他有心思沒有錯,朕也有心思,錯就錯在他太不聰明,或者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方才楊士奇的話,你聽清了麽?那個學拳的師傅,是從三平寺裏出來的,你還記得,漳州知府,是在哪裏拿住的‘朱允文’?”
郝風樓猛然想起這個關節,禁不住驚訝的道:“也是三平寺!”
朱棣不怒反笑:“這就是了,看來,朕那皇兒,不是省油的燈啊,或許……他早就和朱允文有了聯絡,甚至可能,早就勾結在了一起,朕的兒子,居然和建文勾搭,你說可笑麽?”
郝風樓眯著眼,道:“陛下的意思是,朱允文被拿住之後,所以外朝放出的那些消息,也極有可能是京師某些黨羽放出來的,他們的目的……”郝風樓深吸一口氣:“當朱允文被拿下,消息肯定會急報漢王,漢王和朱允文早有聯絡,必定心又如焚,讓京師裏的一些人,四處打探,或者,他們不需要打探,隻需要根據陛下的性子進行推測,比如……比如人拿住,以陛下的性子,必定要給朱允文一個妥善的安置之處,其他地方都不保險,唯有那紫金山,最是穩妥,紫金山裏的秘密,別人或許不知道,可是漢王卻多少能知道一些蹊蹺,即便不知神武衛的存在,可是多少,也知道那麽點兒內情。因此他們放出消息,將朱允炆的消息透露出去,以微臣來看,多半是要穩住朱允炆,以防止他泄露出什麽機密。隻要朱允炆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他才能安心,絕不會吐露出一字半句。”
“微臣倒是想起來了,朱允炆的那些隨扈,倒是招認,說是朱允炆在三平寺,與什麽重要的人物在聯絡,對方的來頭,似乎不小,隻是具體是誰,他們卻是一概不知,想來此事極為隱秘,即便是他們,也隻是略知一二,咳咳……當然,這隻是微臣的無端猜測,事實如何,微臣卻並不清楚,此事,隻怕還要徹查之後,再做定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棣手撫著案牘,慢悠悠的道:“一個朱允炆,一個漢王,朕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竟然勾結在了一起,真是想想,就讓人心寒啊。”
郝風樓倒是能理解朱棣的感受,隻得寬慰道:“眼下什麽眉目都沒有,或許,當真是那楊士奇構陷也未可知。”
朱棣笑的更冷:“這些話,糊弄別人可以,可是糊弄的了你,糊弄的了朕麽?”
方才,天子還在痛斥楊士奇,痛罵他離間自己父子,可是轉眼之間卻突然問出這麽一句話,實在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卻聽朱棣繼續道:“朕之所以拿辦楊士奇,這其一,是為了防止打草驚蛇,楊士奇彈劾漢王謀逆,朕若是不對楊士奇用點手段,那些心懷鬼胎之人,會怎麽樣?”
郝風樓一聽,頓時什麽都明白了,忍不住道:“陛下的意思是,若是楊士奇安然無恙,那些人必然會懷疑陛下聽信了楊士奇的話,因而狗急跳牆,倉促起事,這些雖然隻是一群烏合之眾,可是既然決心狗急跳牆,就不免會為禍天下,陛下動楊士奇,是想向外傳達信息,告訴這些人,這些話陛下一點都不相信,先安住他們的心?”
朱棣麵露深沉,那深邃的眸子誰也看不到任何的感情波動,慢悠悠的道:“此外,朕將楊士奇下詔獄,也是為了他好,漢王身邊的黨羽,睚眥必報,豈肯輕易罷休,到時候,誰知道會針對楊士奇,做出什麽事,別人不敢對朕的閣臣動手,可是有些人,朕卻是知道,他們真要急了,是什麽事都敢做的,在詔獄裏,有你看著,大抵不會有什麽差錯。等風平浪靜之後,朕再請他出來吧。”
郝風樓這才恍然大悟,不禁苦笑,道:“父皇的苦心,那楊士奇若是知道,必定感恩戴德。”
朱棣帶著幾分悲涼的道:“朕的苦心,何止是對楊士奇,朕對漢王……罷……朕不想說這些,楊士奇所彈劾之事,錦衣衛就不要插手了,錦衣衛之中,有不少,都和漢王有些關聯,還是用東廠吧,讓東廠去查查看,若是果然查有實據,朕……”
朱棣臉色很是難看,最後苦笑搖頭:“朕能做的,也唯有大義滅親了。或許,這就是報應吧……”
漢王的事,郝風樓還真不想插手,天子要讓東廠去查,正對他的胃口,現如今東廠是大不如前了,掌印太監倒是換了個,郝風樓覺得陌生,平時看此人,也不甚出彩,反正隻要對方不得罪自己,自己倒也不會去刻意為難,那個學拳師傅的案子,其實要順藤摸瓜,卻也容易,自己置身事外,最好不過。
朱棣顯得落落寡歡,最後道:“至於錦衣衛所拿辦的讀書人,朕也知道你的心思,如今謠言四起,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建文身上,你讓錦衣衛大肆拿人,一方麵,是先堵住一些人的嘴巴,另一方麵,那些堵不住嘴巴的,正好把矛頭對準錦衣衛,是不是?你的苦心,朕是知道的,所以方才大臣們彈劾,朕幫你壓住,可是你要明白,有些東西,即便是朕,也不好招惹,家國的大事,斷然不是拿幾百個人,就能解決,自然,這些由著你,你自己思量吧。”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
其實當楊士奇彈劾漢王的時候,郝風樓還覺得有些奇怪,以楊士奇的性子,是斷然不可能摻和這種事的,將漢王得罪到死,沒有好處。
即便是漢王獲罪,在漢王背後,卻是無數的功勳將領,這些人,看上去雖然被排擠出了權利核心圈之外,可是能量依舊驚人。
況且,離間天子父子之情,這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即便是解縉,也絕不敢在天子麵前,說漢王一句不是,偏幫太子,也隻是反反複複的說那麽一句立嫡以長而已。
而現如今,楊士奇彈劾了,而天子也是震怒,不出郝風樓所料,誰知現在,等人一走,朱棣卻突然如此詭異。
郝風樓覺得眼下的事,如一團亂麻,頓感壓力甚大,一時不知該如何接口。
卻聽朱棣繼續道:“其實……若朕是漢王,也會心有不服,這江山,有他的一份功勞,將軍們,也大多服氣他,太子呢,對他又很是忌憚,將來朕不在了,太子登基,會讓他好過麽?”
“朕當年做燕王,其實也是如此,情勢到了這個地步,做兒子的,既然沒有克繼大統的機會,那麽還不如效仿趙王那樣做個閑雲野鶴,漢王的功勞,確實是太大了啊,一個如此功勳卓著的兄弟在身邊,太子能睡的安麽?”
“所以漢王的心思,朕都明白,他做不了李世民,就連人都做不成了。”
“朕此番命他去大同,本意呢,就是讓他‘辦事不利’,朕到時候,少不了下旨狠狠責罰他,讓天下人知道,漢王是個糊塗蟲,如此一來,朕哪一天崩了,他也能獨善其身。即便他辦事得利,狠狠整肅一番軍鎮,也能讓那些曾經青睞他的將軍和他離心離德,這是一石二鳥之計,要嘛讓他自己剪除自己的黨羽,要嘛讓他獲罪,成為一個笑柄,無論哪一樣,都不會動搖太子的地位,如此一來,太子登基,為了‘兄弟’友愛,反而會給漢王厚遇……隻是可惜………漢王……太讓朕失望了啊。”
朱棣渾身上下,表現出徹骨的寒意,他的臉色極為冷酷,卻還是禁不住長歎:“隻是可惜,漢王還是讓朕失望了啊,他沒有選擇前者,也沒有選擇後者,偏偏想選的,卻是第三條路,他在邊鎮,與眾將整日飲宴,勾肩搭背,如魚得水。在這京師,又蓄養了如此多的三教九流,郝風樓,你認為他想做什麽?”
郝風樓苦笑:“兒臣不好說。”
這是實話,不好說三個字,其實就是撇清關係,為漢王說好話,假若到時漢王當真反了呢?要知道這個家夥可是有曆史前科的,曆史上的漢王,確實曾謀反,想玩第二次靖難之役。一旦漢王反了,自己在禦前說的這些話,立即就會成為郝風樓的汙點。可若是說壞話,又大大不妥,說到底,這其實就是朱棣的家事,自己牽涉越多,就可能將自己栽進去。
朱棣一反方才的態度,現在卻出奇的冷靜,搖搖頭,撫案道:“是啊,聰明人就不該說這麽多,這一次,楊士奇有些不聰明,而漢王,更是糊塗,他以為單憑那些邊鎮的軍將,憑借這些三教九流,就可以做李世民?他想做李世民,朕卻不是李淵,他想做當年的那個燕王,朕卻不是建文,他有心思沒有錯,朕也有心思,錯就錯在他太不聰明,或者說,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方才楊士奇的話,你聽清了麽?那個學拳的師傅,是從三平寺裏出來的,你還記得,漳州知府,是在哪裏拿住的‘朱允文’?”
郝風樓猛然想起這個關節,禁不住驚訝的道:“也是三平寺!”
朱棣不怒反笑:“這就是了,看來,朕那皇兒,不是省油的燈啊,或許……他早就和朱允文有了聯絡,甚至可能,早就勾結在了一起,朕的兒子,居然和建文勾搭,你說可笑麽?”
郝風樓眯著眼,道:“陛下的意思是,朱允文被拿住之後,所以外朝放出的那些消息,也極有可能是京師某些黨羽放出來的,他們的目的……”郝風樓深吸一口氣:“當朱允文被拿下,消息肯定會急報漢王,漢王和朱允文早有聯絡,必定心又如焚,讓京師裏的一些人,四處打探,或者,他們不需要打探,隻需要根據陛下的性子進行推測,比如……比如人拿住,以陛下的性子,必定要給朱允文一個妥善的安置之處,其他地方都不保險,唯有那紫金山,最是穩妥,紫金山裏的秘密,別人或許不知道,可是漢王卻多少能知道一些蹊蹺,即便不知神武衛的存在,可是多少,也知道那麽點兒內情。因此他們放出消息,將朱允炆的消息透露出去,以微臣來看,多半是要穩住朱允炆,以防止他泄露出什麽機密。隻要朱允炆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他才能安心,絕不會吐露出一字半句。”
“微臣倒是想起來了,朱允炆的那些隨扈,倒是招認,說是朱允炆在三平寺,與什麽重要的人物在聯絡,對方的來頭,似乎不小,隻是具體是誰,他們卻是一概不知,想來此事極為隱秘,即便是他們,也隻是略知一二,咳咳……當然,這隻是微臣的無端猜測,事實如何,微臣卻並不清楚,此事,隻怕還要徹查之後,再做定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棣手撫著案牘,慢悠悠的道:“一個朱允炆,一個漢王,朕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竟然勾結在了一起,真是想想,就讓人心寒啊。”
郝風樓倒是能理解朱棣的感受,隻得寬慰道:“眼下什麽眉目都沒有,或許,當真是那楊士奇構陷也未可知。”
朱棣笑的更冷:“這些話,糊弄別人可以,可是糊弄的了你,糊弄的了朕麽?”
方才,天子還在痛斥楊士奇,痛罵他離間自己父子,可是轉眼之間卻突然問出這麽一句話,實在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卻聽朱棣繼續道:“朕之所以拿辦楊士奇,這其一,是為了防止打草驚蛇,楊士奇彈劾漢王謀逆,朕若是不對楊士奇用點手段,那些心懷鬼胎之人,會怎麽樣?”
郝風樓一聽,頓時什麽都明白了,忍不住道:“陛下的意思是,若是楊士奇安然無恙,那些人必然會懷疑陛下聽信了楊士奇的話,因而狗急跳牆,倉促起事,這些雖然隻是一群烏合之眾,可是既然決心狗急跳牆,就不免會為禍天下,陛下動楊士奇,是想向外傳達信息,告訴這些人,這些話陛下一點都不相信,先安住他們的心?”
朱棣麵露深沉,那深邃的眸子誰也看不到任何的感情波動,慢悠悠的道:“此外,朕將楊士奇下詔獄,也是為了他好,漢王身邊的黨羽,睚眥必報,豈肯輕易罷休,到時候,誰知道會針對楊士奇,做出什麽事,別人不敢對朕的閣臣動手,可是有些人,朕卻是知道,他們真要急了,是什麽事都敢做的,在詔獄裏,有你看著,大抵不會有什麽差錯。等風平浪靜之後,朕再請他出來吧。”
郝風樓這才恍然大悟,不禁苦笑,道:“父皇的苦心,那楊士奇若是知道,必定感恩戴德。”
朱棣帶著幾分悲涼的道:“朕的苦心,何止是對楊士奇,朕對漢王……罷……朕不想說這些,楊士奇所彈劾之事,錦衣衛就不要插手了,錦衣衛之中,有不少,都和漢王有些關聯,還是用東廠吧,讓東廠去查查看,若是果然查有實據,朕……”
朱棣臉色很是難看,最後苦笑搖頭:“朕能做的,也唯有大義滅親了。或許,這就是報應吧……”
漢王的事,郝風樓還真不想插手,天子要讓東廠去查,正對他的胃口,現如今東廠是大不如前了,掌印太監倒是換了個,郝風樓覺得陌生,平時看此人,也不甚出彩,反正隻要對方不得罪自己,自己倒也不會去刻意為難,那個學拳師傅的案子,其實要順藤摸瓜,卻也容易,自己置身事外,最好不過。
朱棣顯得落落寡歡,最後道:“至於錦衣衛所拿辦的讀書人,朕也知道你的心思,如今謠言四起,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建文身上,你讓錦衣衛大肆拿人,一方麵,是先堵住一些人的嘴巴,另一方麵,那些堵不住嘴巴的,正好把矛頭對準錦衣衛,是不是?你的苦心,朕是知道的,所以方才大臣們彈劾,朕幫你壓住,可是你要明白,有些東西,即便是朕,也不好招惹,家國的大事,斷然不是拿幾百個人,就能解決,自然,這些由著你,你自己思量吧。”
……………………………………………………………………………………………………………………………………………………………………………………………………………………………………………………
第二章送到,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