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易九霄便與法圓一起飛走,向靖海寺方向飛去。


    在去靖海寺的途中,易九霄不由得感慨萬分。


    到梵天大陸最初的時候,他便準備在靖海寺中修煉。


    誰知道之後誤打誤撞,卻進到了清心庵之中,做了一位女僧的弟子。


    要不是佛魔大戰,他恐怕還要一直被關在那座小亭子,難以自由。


    看來隻要有緣便能成真,幾年之後他又來到了靖海寺修煉。


    法圓直接帶著易九霄飛到了金剛殿的位置,落在了殿門外的空地之中。


    易九霄定睛一看,靖海寺的金剛殿跟金剛寺的那座幾乎一模一樣。


    無論是大殿的高度、縱橫尺寸以及外形,都極度地相似。


    他也不知道五大寺院的金剛像看起來是否一樣,反正將來他都會看得到。


    就在他思索之際,法圓開口說道:“道主大人,你自行進入到金剛殿中修煉吧,金剛殿我們也不準備拆了,你大可在其中修煉三年時間,直到地魔族入住到此地。”


    易九霄對著法圓躬身施禮,說道:“多謝住持成全!”


    隨後易九霄也沒有再停留耽擱,而是直接來到了金剛殿的門前。


    此刻大門緊閉,易九霄伸手一推門就進去了。


    在推門的刹那間,他心中還在疑惑,疑惑殿中的金剛是如何走出這座大殿的。


    以金剛的龐大體形,是不可能從這十丈高的門中出去的。


    要想出去,除非金剛的身體可以變小,縮小到十丈以內的尺寸。


    推開殿門之後,易九霄一步就跨入到金剛殿之中。


    瞬間無數宏大的願力就撲麵而來,嗡嗡之聲是不絕於耳。


    雖然他現今對願力認識還很膚淺,但也能感覺到這殿中的願力比金剛寺強了數倍。


    看來靖海寺中的願力積蓄深厚,如果不用來修煉真是可惜了。


    隨即他便運轉因果功法進行修煉,抵抗這濃鬱的願力對其識海的不斷侵襲。


    願力中含有海量的神魂氣息,若不對其進行疏導將會讓他識海有損傷。


    在修煉因果功法的同時,他也注意到了整個大殿之中空空如也。


    金剛像飛走之後,這殿中顯得空曠無比,隻剩下縈繞不去的願力了。


    很快易九霄就到達了入定的狀態,這是佛門功法修煉的特點,必須要沉浸在其中。


    修煉無歲月,時間一點一滴地在流逝,一晃就過去了一年。


    在這一年之內,易九霄未曾離開過金剛殿,甚至是一動都沒有動彈。


    他猶如一尊塑像站在金剛殿中,對外界已然毫無感應。


    但是他的內心之中卻是豐富多彩,世間萬象一幕一幕在他識海之中閃現。


    他看盡了無數的生與死、善與惡、愛與恨、真與假、對與錯。


    要想看清因果,必須要閱盡世事,真切地看盡人世間的一切一切。


    在這短短的一年之內,他所看到的人和事比此前兩世的總和都要多上無數倍。


    浮生若夢,世事如棋,這是他一年來閱盡滄桑的最深刻感受。


    一年間,易九霄看到的也僅僅是果,是無數已經發生和出現的果。


    果其實並不難看清,所有的果都是浮現在最表麵,就如同桃李在枝頭一般明顯。


    但是因又在哪裏,他卻無法辨別得出,他最多隻能看清一些零散的枝幹而已。


    那些藏在最深處的因就像是桃李的根,藏在了土地的最深處,交互和蔓延在一起。


    隻有極少數的因與果清晰明白,但大多數的因與果都很模糊雜亂。


    在長期地的因與果思索中,易九霄的識海變得很混亂,無數的因果都在其中盤旋。


    所有的因與果都在他識海中交錯,可謂是千絲萬縷,糾纏不清。


    此前的一年之前,他都是在看果,後麵他是在尋因。


    若要將每個能看見的果都找到因由,必須要解開千般糾纏,理順萬般牽扯。


    但是,要想解開因果又談何容易,這些因與果之間是剪不斷,理還亂。


    他忍不住地長歎了一聲,歎息聲久久迴蕩在空曠的金剛殿中。


    下一步該如何走,他並不清楚,因果神通之中並沒有給出任何的解答。


    佛家的功法太過晦澀奧義,其中很多表述都是含糊不清,有很大的歧義。


    一切都得靠悟,讓修煉者慢慢地將其中的道理悟出來。


    易九霄此刻就是在悟,他下意識地覺得必須要解開糾纏在識海中的因果。


    現今他也隻能是將這些糾纏解開,他想不到有什麽捷徑可走。


    一晃又過去半年時間了,糾纏非但沒有解開分毫,反而變得更為混亂了。


    原本相互並無瓜葛的因與果,被他在強拉硬扯之中,反而將其羈絆到了一起。


    他不由得變得急躁了起來,這要解析到何年何月才行。


    與佛門弟子不同,易九霄有太多的事要走,無法在這慢慢等待和消磨。


    可是他越是急躁就越是解不開,那些因與果變得更為混亂無章。


    易九霄感覺到很是彷徨,因果功法太難修煉了,他根本就耗不起時光。


    為了修煉因果功法,他已經有一年半時間都沒有修煉武道了。


    他覺得還是將因果功法放一下,先修煉一下武道功法再說。


    如果再不修煉,他的身體肯定都要生鏽了,到時候真的變成了一尊塑像。


    想到這裏,他不自覺地醒轉了過來,睜開了緊閉的雙目。


    隨即他便開始修煉開天拳,他便沒有出去修煉,就在這充滿願力的金剛殿中。


    修煉完開天拳之後,他又開始修煉疏浚掌。


    漸漸地,糾纏在識海中的那些因與果都消散了,識海變得一片清明。


    可能是他之前太過於沉浸和癡迷了吧,易九霄心中暗想。


    修煉完疏浚掌之後,他便開始修煉煉神訣,同樣是在這金剛殿。


    在修煉煉神訣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到自己的神念變強了許多。


    想要解開那些糾纏在一起的因果,隻能靠神念不斷地撩撥和剝離。


    可以說在此前一年半的修煉過程中,神念幾乎一直在動作,很少有停息。


    或許就是在不斷使用和消耗之中,神念才得以增強。


    看來修煉因果功法也不是一無所獲,即便至今尚未真正入門,但對神念大有裨益。


    這種收獲猶如是種瓜得豆,易九霄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此前他過度沉迷在修煉因果功法之中,未曾注意到神念的變化。


    其實神念對修煉者尤為重要,不僅是用來探查外物,更為重要的是能控製兵器。


    甚至神念能用來殺人,他曾經在夢幻之中就用神念擊潰過很多人的識海。


    雖然那隻不過是一場夢,但是他感覺很真切,而且很可行。


    突然之間,易九霄有了一個奇怪又大膽的想法。


    他想到能否將神念化成一把刀,將那些千絲萬縷糾纏不清的因果統統斬斷。


    既然自己無法將之前識海中的那些因果解開,不如將其統統斬斷。


    或許在斬斷之間,將其重新抽取出來,那樣就能理得清。


    這個想法很突然也很無端,他不知道能否可行。


    但是他並沒有任何的恐懼之感,大不了修煉不成這因果功法。


    他也無法再這樣耗下去,如此幾百年也未必修煉出結果。


    想清楚之後,易九霄就開始運轉因果功法。


    幾息之間,大量的因果再次出現在他的識海之中,如之前一般糾纏不清。


    看到這些因果就心煩,不如斬了!易九霄痛下決心。


    他開始凝聚自己的神念,將其化作了一柄彎刀狀。


    隨即彎刀便斬向了因果之間的盤絲錯節,但是並沒有如同所願,將因果一刀斬斷。


    甚至是連一根因果都未曾斬斷,因與果之間的牽扯隻是被拉長了許多。


    不知是因果之間的連接太過柔軟堅韌,還是他所凝聚的神識之刃太鈍了。


    最終易九霄判定,是自己的神識之刃不夠鋒利。


    那就再來一次吧,想到這裏,他便再次凝聚了神識之刃。


    這一次的神識之刃比上一次凝練了許多,隻是依然不能將因果的連接斬斷。


    易九霄沒有放棄,他堅定地認為因果連接可以斷開。


    所以他決然在神念之刃上想法子,一絲都不懷疑是自身的方法有問題。


    一次不行就來第二次,兩次不行就來十次,十次不行便來百次。


    凝聚神念之刃非常消耗神念,以他神念之強,一日之間也隻不過能凝聚數十次而已。


    在神念快要耗盡之時,易九霄便停止凝聚神念之刃,開始修煉武道功法。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他都花在了凝聚神念斬斷因果之中。


    無數次失敗,無數次嚐試,他鍥而不舍,絕不放棄。


    他不知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其實他也沒有多想,既然選擇了就無所謂對與錯了。


    就如同他選擇了武道,這本來就是一條艱難坎坷之路,而且身負重任。


    但是他還是要堅定地向前走下去,因為他已經沒有迴頭路。


    半年時間過去了,經曆了上萬次的凝練,他的神念之刃變得鋒利無比。


    終於一刀下去,他斬斷了幾十根因果連接。


    他欣喜得都歡唿了出來,但空蕩蕩的大殿之中隻有他自己聽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魔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碼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碼者並收藏天魔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