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這時,易九霄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些罡氣都來自他丹田中的那團混沌,如果持續使用會不會出現難以為繼的情形。


    任何東西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必須要進行補充。


    所以他不能一味地在使用罡氣,使用那團混沌,必須要進行補充和蓄積。


    而最好的補充和蓄積之法就是疏浚掌,疏浚掌會將體外的力量導引至混沌空間中。


    想到這裏,易九霄身形一縱,便朝著山上躍去,去修煉和補充。


    就在他一縱身之際,他發現自身的速度快了將近一倍。


    但很快速度又降了下來,就在護體罡氣消失的那個瞬間。


    他發現了奧秘,隨即又運轉了護體罡氣,發現速度再次提升了。


    三縱兩縱,他便來到了八千丈的位置。


    但是他並沒有在此停留,而是躍到了八千一百丈的位置。


    按理說他現在還來不了這裏,在八千丈的位置他還沒有將身體淬煉穩定。


    易九霄肯定不是冒失,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測試一番。


    罡風猛烈地切割著他幾乎*的肉體,一道道傷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皮膚上鼓起。


    他拚力地修煉著疏浚掌,將皮膚之外的力量,以及皮膚之中的淤積帶走。


    將其化成血氣的磅礴能量,順著經脈,導引至腹中的混沌空間之內。


    這是在蓄積,他雖然不知道蓄積的是什麽,但肯定能蓄積。


    雖然易九霄很拚命地修煉著,但是在一刻鍾之後,他周身已經傷痕累累。


    傷痕幾乎達到了極限,如果再堅持下去的話,皮膚很快將被切開。


    就在這時,易九霄突然停止了疏浚掌,罡氣瞬間就充斥到體外,將其包裹了起來。


    罡風被罡氣抵擋,力道頓時就減弱了一半,已經不再能傷到他的身體。


    同樣是罡氣,武道修煉者的罡氣和修真者的罡氣卻不同。


    修真者的罡氣乃是法力和法術所演化,就如同一個皮囊包裹在身體上。


    這個皮囊能徹底將外力阻擋,讓外力一絲一毫都傷害不到修真者的肉體。


    但這個皮囊也有極限,一旦被戳破,將會一泄千裏,一絲抵禦作用都沒有了。


    修真者的罡氣則不一樣,就如同是鎧甲,隻是部分抵消外力。


    也不存在戳破和不戳破的情況,隻是抵抗外力的程度不同而已。


    易九霄現在的罡氣也隻能抵擋一半的罡風之力,但這一半的抵擋也就夠了。


    因為不會產生新傷,舊傷的淤積很自然地被血脈帶走,不斷地在自我修複著。


    也就是一刻鍾的時間,他皮膚上的傷痕幾乎已全部修複,恢複到正常狀態。


    易九霄頓時收起了罡氣,重新運轉疏浚掌積蓄血氣,淬煉體膚。


    此後他便放一段時間罡氣,然後再修煉一段時間疏浚掌,交替進行著。


    當然,他也會有疲憊之時,隔上三天時間,便躲進混沌空間。


    在其中喝酒吃肉,休息和感悟兩個時辰。


    這幾日易九霄淬體的效果很好,從最初隻能支撐一刻鍾,到現在能支撐一個時辰。


    而且他發現了一個變化,就是混沌空間中的氣息比之前濃厚了不少。


    這或許跟他不斷地外放,再不斷地吸收,如此反複的吐故納新有關係。


    隨著淬煉,他釋放氣息的時間減少,吸收能量的時間增多,積蓄也會逐步地增多。


    此外他還發現,皮膚不斷地釋放罡氣和吸收氣息,淬煉的速度也在提高。


    看到修煉風遁術真的做對了,肯定會提升他的煉體速度。


    隻用了二十五天的時間,易九霄便徹底適應了八千一百丈的高度。


    在此位置,罡風已經不再能傷害到他,即便是不運轉疏浚掌。


    該離開這個位置了,時間太寶貴,根本容不得有太多停留和延滯。


    他再次向山頂方向奔去,這次停留的位置不是八千二百丈,而是八千三百丈。


    即便是易九霄忍耐著痛苦,跳躍式曆練,他修煉的速度也並非很快。


    從八千丈到九千丈,他還是用了八個月時間,越到後麵越難了。


    算起來,自進入到主峰以來,他已經用去了一年零八個月。


    他所剩下的時間隻有一年零四個月,到達萬長高還有一千丈的曆程。


    一千丈距離要是在低空,片刻時間就能夠到達。


    但是在在罡風之中,一千丈將是很遙遠的路程,甚至是難以到達。


    否則以大乘後期的強大,怎麽會不敢攀上峰頂守護道果園。


    九千丈的空中和八千丈又是大不相同,除了更為強烈的罡風之外,就是嚴寒。


    這種嚴寒已遠非冰雪所能比擬的,似乎能將任何東西都能瞬間凍住。


    在這極度的嚴寒之中,易九霄的血脈無時無刻地都奔流不息。


    也唯有急速地流動,才能化解這嚴寒之氣,不至於被凍成粉末。


    所以現在對他的考驗也不僅僅是罡風了,嚴寒的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易九霄對嚴寒向來也不陌生,他的幽寒箭本來就是冰係的寶物。


    突然間他有些異想天開,他想將幽寒箭跟這高空中的嚴寒比較一下。


    於是意念一動,十支幽寒箭便被他從混沌空間取到了手中。


    在入手的那一刻,他感覺到幽寒箭竟然是暖暖的,就像放在水中煮熱的筷子一般。


    怪異!易九霄想不通這是為何。


    緊接著,他便看到更怪異的事了,讓他有些目瞪口呆。


    隻見罡風之中有氣息向著幽寒箭湧來,看不見顏色,但卻能感覺其在流動著。


    易九霄自從修煉了風遁術之後,對於氣息的流動比以前敏感了太多。


    而且他已將幽寒箭滴血認主了,幽寒箭中的一些變化他也能感應得到。


    他斷定這些氣息就是隱藏在罡風之中的寒氣,正在被幽寒箭貪婪地吸收著。


    過了有片刻,他不但感覺到手握的幽寒箭暖暖的,身前身後也同樣有暖暖的感覺。


    易九霄當即就猜到了,肯定是因為周邊的寒氣被幽寒箭吸收了。


    他根本就未曾想到,幽寒箭居然還有此功效,竟然能吸收天地間極寒之氣。


    既然如此,那以後就將幽寒箭放到外麵,讓其吸收寒氣。


    想到這裏之後,他便將十支幽寒箭分列在四周,形成了直徑為兩丈的圓弧。


    隨即收掉了身上的罡氣,在圓弧之中修煉起了疏浚掌。


    罡風依舊切割著他的體膚,但不再夾雜著刺骨的冰寒,而是暖暖的。


    看來幽寒箭真的能將周邊的寒氣都吸走了,而且吸收的速度非常之迅捷。


    易九霄不由得暗歎,天地神器果然就是神器,具有有此等之神效。


    他不清楚幽寒箭在吸收極寒之氣後會不會有變化,一切隻能拭目而待了。


    一個月之後,易九霄來到了九千一百丈的位置。


    他已經無法再跨越兩百丈曆練了,現在每差一百丈差距都很大。


    如果不是他有護體罡氣,恐怕隻能間隔五十丈曆練一段了。


    他的護體罡氣到了這個位置,已經難以防護保全他,畢竟還是太弱了。


    修煉之道,也是急不來的事,一切隻能是按部就班。


    他還是如過去一般,修煉一段時間疏浚掌,再放一陣子罡氣修複身體。


    十支幽寒箭始終被他擺在了四周,吸收著更為刺骨的極寒。


    在這個位置他花的時間長了一倍,用了兩個月才來到了九千兩百丈。


    在九千兩百丈用去的時間更加多了,花了三個月才到達了九千三百丈位置。


    到達萬丈峰頂還差七百丈,而他隻剩下僅僅十個月的時間。


    此時他已能用神念清晰地感覺到山頂,不過卻看不到天罡果樹的存在。


    這一點易九霄想得通,數百裏綿延的主峰,山頂定然不會太小。


    他估計山頂至少也有數十裏的大小,因為這座主峰很陡峭。


    而他的神念雖已達到方圓五十裏,單向也就二十餘裏,在強烈的罡風中還要減弱。


    隻有十個月的時間了,而他現在連天罡果樹在何處都看不到,真是憂心。


    他忽然想過了利用遮天甲抵抗罡風,直接到達天罡果園的位置。


    如此做肯定跟之前的煉體初衷有違背,但總比不能完成約定,被驅逐出巫山宗要好。


    於是就在這九千三百丈的位置,他用遮天甲將自己完全包裹了起來。


    僅僅向上衝了兩百丈的距離,來到了九千五百丈的位置。


    易九霄突然感應到了遮天甲器靈玄龜的意念,說它無法承受,很快將會崩潰。


    嚇得他趕緊退迴到九千三百丈的位置,將遮天甲重新化成了一條腰帶。


    變成腰帶之後,大多數罡風都由易九霄自身承受,遮天甲的壓力非常之小。


    細想一下,遮天甲承受不住九千丈罡風壓力也很正常,畢竟其隻是神器而已。


    像巫山宗這樣的數萬年的大宗門,豈能沒有衣服和鎧甲類神器。


    可以說是肯定地迴答,是有。


    即便是之前沒有此類神器,巫山宗的煉器師後來也可以煉製得出來。


    也不至於萬年來,天罡果果園無人看守,任由天風雀給吃掉。


    如此可以推斷得出來,神器在這九千丈以上的空中已經沒有了任何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魔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碼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碼者並收藏天魔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