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違反此條禁令者,都會被宗門廢除修為,最後被驅逐出神州宗。
當然,在神州宗修煉武道,比自行修煉優越了許多,成長速度也快了很多。
易九霄和董正這些年親傳了很多弟子,他們都在宗門內任職,負責指導新進弟子。
而且神州宗內不但有開天經中的功法,而且還有辟地書中的一些戰技。
易九霄在陽州城平常並沒有多少事,政事上有董正,宗門日常事務有杜五處理。
於是他便跟董正和杜五商議,想去不歸海那邊曆練一下。
曾經易九霄聽董正講過在不歸海之中的經曆,他很是好奇,很想找到那個使用金銀的海島。
另外他隱隱地感覺到不歸海中藏著巨大的秘密,至於是什麽,就需要自己去探尋了。
隻是這些年一直忙於在凡人區域建國,忙於傳播武道,這些想法都沒有成行。
現在建國之事大局已定,後麵幾乎不用太操心,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
聽到易九霄的想法後,杜五沒有什麽意見,他沒到過不歸海中,印象裏隻有好奇。
董正的態度是堅決反對,曾經他在不歸海中的那些經曆,即便是現在還是心有餘悸。
但是易九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其一他可以飛,這一點跟修真者大有不同。
其二,到了他現在的境界,如果不外出曆練,隻是每日靜修,將會很難進階。
最終董正和杜五被易九霄說服,同意了他的想法。
或許有一日,當董正和杜五修煉到武皇境界,也會去不歸海曆練。
臨行之前,易九霄將到武皇這一階段的戰技都留給了二人,這是辟地書之中的。
開天經中的功法二人都已學過,也就是開天拳、疏浚掌、煉神訣,隻要勤學苦練即可。
除此之外,易九霄還做了一些準備,他的儲物戒指中放入了大量的酒食。
他現在依然要吃東西,在不歸海中闖蕩,水、食物、酒必須要準備充足才行。
這次他準備得比之前都重複,兩隻手上各戴了一枚儲物戒指。
左邊儲物戒放的是酒,右邊儲物戒放的是水和食物。
如果這些人間煙火被修真者看到,肯定吃驚得連眼球都會掉下來,修真者隻會帶丹藥。
跟董正和杜五告別之後,易九霄便向東飛去,一直飛到了不歸海邊。
到了不歸海之濱,他沒有立即入海,因為他找一份不歸海的地圖。
之前在博山集市他買過一份滄海地圖,但是那張海圖很不完整,不包含不歸海區域。
在那份海圖中不歸海隻有一個名字,其餘一點都沒有標注。
也難怪,這份地圖乃是修真者所繪製,修真者根本就不敢深入到不歸海區域。
那些誤入到不歸海區域的人,最終都化為了凡人,就像董正一般,不再是修真者了。
真正熟悉不歸海風貌的並非是修真者,而是世代生活在海邊的凡人漁民。
在不歸海沿岸,居住著很多漁民,這些人常年都在海中打魚為生,經常會出海。
易九霄在海邊尋得了一個碼頭,此地名叫定海灣,其中居住著上千戶漁民。
這裏是陽州中書省幾萬裏海岸線上最大的碼頭,不僅有漁民,還有商人,一片繁華景象。
在集市之上,易九霄找了客棧住了下來,他是第一次來此,一切都很陌生。
接下來的日子,他便是逛市場,接觸那些漁民,了解不歸海中的情形。
這跟行軍打仗一樣,也需要知己知彼,不能一無所知地貿然進入。
經過數日的了解,那些漁民還是提供了很多情況,也很有價值。
其中之一就是,在這不歸海中並無妖獸存在,海中隻有普通的魚類。
但是漁民所能到達的海域不過幾百裏而已,至於再往縱深位置也說不準了。
這種說法與滄海之中不同,之前易九霄聽散修魯止說過滄海中的妖獸很多,而且修為很高。
其二,在這滄海之中,島嶼極少,漁民在幾百裏的海域並未發現有島嶼。
偶爾能見到的不過是小島礁,麵積極其小,根本無法住人。
這一點讓易九霄很為疑惑,董正曾說見到過一個大島,其中住了許多人。
但仔細一想,也有可能,董正流落到的位置應該是極遠,是普通漁民所不能達到的地方。
至於說不歸海中風浪很多,而且風浪極為兇猛,這些易九霄認為都是正常。
隻要是海域,沒有不存在風浪的,如果一直風平浪靜,那也不是海了。
探聽清楚這些情況之後,易九霄便不再猶疑,決定出海了。
他之前最為擔心的便是妖獸,特別是化神以上的妖獸,如果存在將是很危險。
如果沒有妖獸,其他困難都不是問題,因為他不是乘船,而是飛行。
但他還是買了兩條木船,都是小船,三丈長短,四五尺寬度。
他將兩條小船裝進一隻戒指之中,然後將戒指戴在了手上,如此他手上便有三隻儲物戒了。
買船他也是自有想法,因為海中的島嶼很少,有了船之後他可以在海上略作歇息。
雖然現在他的力量充足,神念也足夠,但是也不可以無極限地飛行。
誰知道這不歸海到底有多大,至今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修真者不知道,普通凡人就更不知道了。
準備妥當之後,易九霄便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飛向了不歸海,一直朝東飛去。
剛離開海岸,不歸海看起來很美麗,湛藍的海水倒映著藍天,隻有極小的波浪。
海鷗在海麵成群地飛舞著,潔白的身姿給了天海不一樣的顏色,顯得很是祥和美麗。
易九霄一看這近海場景,根本不覺的也有多可怕,甚至是有些喜歡。
這哪裏有眾人所說的兇險,分明就是天地間的美景。
但是,離開海岸兩百裏之後,景色就開始變換了,風浪漸漸地增大,海鳥也變得稀少。
再往前飛,風浪越來越大,海水也由湛藍變得幽深,幾乎成了黑色。
此時易九霄才能理解董正當年的處境,在涅變成凡人之後,是多麽的艱難和恐懼。
他真的難以想象董正是如何穿越這片海域,這需要多大的運氣和福氣。
但是這些風浪對易九霄的影響倒是不大,他飛在空中千丈之高。
有一點漁民說的是真的,不歸海中的島嶼的確很少,不是一般的少。
易九霄飛行了二千裏,就沒有見過一個像樣的島嶼,偶遇一兩個島礁也不過數丈大小。
整個不歸海之中沒有任何標識,所見幾乎都一樣,看不出多少差別。
看著眼前的一望無際海麵,易九霄有些迷茫了,不知身在何地,又去向何方。
但是他很快又堅定了信心,隻要方向正確,一直朝前走,肯定會有不同。
接連飛了三天時間,他飛得不快,沒用鵬翔術,遮天翼也隻是展開了少許。
在這海麵之上,他不需要快,他需要的是穩,前方並沒有急於要到達的目標。
三天時間,他一直飛在空中,估計飛了有一萬五千裏。
隻是他沒有見到任何島嶼,更別說是有什麽人和物了,所見的隻有風浪。
董正當初所遇的島嶼應該不在他這個方向,否則應該是到了。
不歸海海域實在是太大,可以說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到了第四日的時候,易九霄遇到了風暴,是他過去連想都想不到的風暴。
在遇到此次風暴之後,他才知道,之前所見的幾丈高的風浪其實隻能算是風平浪靜。
風暴來臨之前,天空突然暗了下了,如濃墨般的烏雲在空中翻滾,其中還夾雜著黃雲。
如此突變,易九霄一開始還以為是天劫到來,這種恐怖場景比天劫不遑多讓。
當然,他不認為是自己渡劫,他根本就沒有到渡劫之時,沒有渡劫的理由。
很快他也否定了是別人在渡劫,風暴跟天劫還是差異很大,因為其中並沒劫雷。
甚至他連閃電都沒看到,隻是他突然被一股巨力卷到了空中,幾千丈的高空。
他根本不能空中立身,哪怕是他可以使出幾萬斤的力道,但是在這風暴之中毫無用武之地。
就像一枚弱小的樹葉般,隨著颶風飛揚到了高空,連鵬翔術都無法使出。
片刻之後,颶風又將他從空中拋下,是迅捷地拋下,根本就不由自主。
他被拋到了海麵,被數十丈的高的海浪所淹沒,蹤影全無。
雖然被這風暴吹得暈頭轉向,但易九霄的意識還是很清楚,否則他也就完了。
進入到海水之後,風暴的巨力逐漸消失,他身形一鬆,便一個縱身就衝了上去。
剛衝出海麵幾十丈,他再度便颶風卷起,飛揚到了幾千丈的高空之上。
他想在空中穩住身形,喘息一下,但是根本就無法做到。
同樣在片刻之間,他再度被風暴從高空之中拋了下來,拋在了滔天巨浪中。
風越來越大,海浪也愈來愈激烈,易九霄已經數十次被拋上拋下。
兩個時辰過去了,他筋疲力盡,全身就像散了架一樣,沒有一處不疼痛。
好在身上有遮天甲的防護,要不他會更慘,或許已經被摔死在洶湧的海浪中。
當然,在神州宗修煉武道,比自行修煉優越了許多,成長速度也快了很多。
易九霄和董正這些年親傳了很多弟子,他們都在宗門內任職,負責指導新進弟子。
而且神州宗內不但有開天經中的功法,而且還有辟地書中的一些戰技。
易九霄在陽州城平常並沒有多少事,政事上有董正,宗門日常事務有杜五處理。
於是他便跟董正和杜五商議,想去不歸海那邊曆練一下。
曾經易九霄聽董正講過在不歸海之中的經曆,他很是好奇,很想找到那個使用金銀的海島。
另外他隱隱地感覺到不歸海中藏著巨大的秘密,至於是什麽,就需要自己去探尋了。
隻是這些年一直忙於在凡人區域建國,忙於傳播武道,這些想法都沒有成行。
現在建國之事大局已定,後麵幾乎不用太操心,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
聽到易九霄的想法後,杜五沒有什麽意見,他沒到過不歸海中,印象裏隻有好奇。
董正的態度是堅決反對,曾經他在不歸海中的那些經曆,即便是現在還是心有餘悸。
但是易九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其一他可以飛,這一點跟修真者大有不同。
其二,到了他現在的境界,如果不外出曆練,隻是每日靜修,將會很難進階。
最終董正和杜五被易九霄說服,同意了他的想法。
或許有一日,當董正和杜五修煉到武皇境界,也會去不歸海曆練。
臨行之前,易九霄將到武皇這一階段的戰技都留給了二人,這是辟地書之中的。
開天經中的功法二人都已學過,也就是開天拳、疏浚掌、煉神訣,隻要勤學苦練即可。
除此之外,易九霄還做了一些準備,他的儲物戒指中放入了大量的酒食。
他現在依然要吃東西,在不歸海中闖蕩,水、食物、酒必須要準備充足才行。
這次他準備得比之前都重複,兩隻手上各戴了一枚儲物戒指。
左邊儲物戒放的是酒,右邊儲物戒放的是水和食物。
如果這些人間煙火被修真者看到,肯定吃驚得連眼球都會掉下來,修真者隻會帶丹藥。
跟董正和杜五告別之後,易九霄便向東飛去,一直飛到了不歸海邊。
到了不歸海之濱,他沒有立即入海,因為他找一份不歸海的地圖。
之前在博山集市他買過一份滄海地圖,但是那張海圖很不完整,不包含不歸海區域。
在那份海圖中不歸海隻有一個名字,其餘一點都沒有標注。
也難怪,這份地圖乃是修真者所繪製,修真者根本就不敢深入到不歸海區域。
那些誤入到不歸海區域的人,最終都化為了凡人,就像董正一般,不再是修真者了。
真正熟悉不歸海風貌的並非是修真者,而是世代生活在海邊的凡人漁民。
在不歸海沿岸,居住著很多漁民,這些人常年都在海中打魚為生,經常會出海。
易九霄在海邊尋得了一個碼頭,此地名叫定海灣,其中居住著上千戶漁民。
這裏是陽州中書省幾萬裏海岸線上最大的碼頭,不僅有漁民,還有商人,一片繁華景象。
在集市之上,易九霄找了客棧住了下來,他是第一次來此,一切都很陌生。
接下來的日子,他便是逛市場,接觸那些漁民,了解不歸海中的情形。
這跟行軍打仗一樣,也需要知己知彼,不能一無所知地貿然進入。
經過數日的了解,那些漁民還是提供了很多情況,也很有價值。
其中之一就是,在這不歸海中並無妖獸存在,海中隻有普通的魚類。
但是漁民所能到達的海域不過幾百裏而已,至於再往縱深位置也說不準了。
這種說法與滄海之中不同,之前易九霄聽散修魯止說過滄海中的妖獸很多,而且修為很高。
其二,在這滄海之中,島嶼極少,漁民在幾百裏的海域並未發現有島嶼。
偶爾能見到的不過是小島礁,麵積極其小,根本無法住人。
這一點讓易九霄很為疑惑,董正曾說見到過一個大島,其中住了許多人。
但仔細一想,也有可能,董正流落到的位置應該是極遠,是普通漁民所不能達到的地方。
至於說不歸海中風浪很多,而且風浪極為兇猛,這些易九霄認為都是正常。
隻要是海域,沒有不存在風浪的,如果一直風平浪靜,那也不是海了。
探聽清楚這些情況之後,易九霄便不再猶疑,決定出海了。
他之前最為擔心的便是妖獸,特別是化神以上的妖獸,如果存在將是很危險。
如果沒有妖獸,其他困難都不是問題,因為他不是乘船,而是飛行。
但他還是買了兩條木船,都是小船,三丈長短,四五尺寬度。
他將兩條小船裝進一隻戒指之中,然後將戒指戴在了手上,如此他手上便有三隻儲物戒了。
買船他也是自有想法,因為海中的島嶼很少,有了船之後他可以在海上略作歇息。
雖然現在他的力量充足,神念也足夠,但是也不可以無極限地飛行。
誰知道這不歸海到底有多大,至今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修真者不知道,普通凡人就更不知道了。
準備妥當之後,易九霄便在一個晴朗的日子飛向了不歸海,一直朝東飛去。
剛離開海岸,不歸海看起來很美麗,湛藍的海水倒映著藍天,隻有極小的波浪。
海鷗在海麵成群地飛舞著,潔白的身姿給了天海不一樣的顏色,顯得很是祥和美麗。
易九霄一看這近海場景,根本不覺的也有多可怕,甚至是有些喜歡。
這哪裏有眾人所說的兇險,分明就是天地間的美景。
但是,離開海岸兩百裏之後,景色就開始變換了,風浪漸漸地增大,海鳥也變得稀少。
再往前飛,風浪越來越大,海水也由湛藍變得幽深,幾乎成了黑色。
此時易九霄才能理解董正當年的處境,在涅變成凡人之後,是多麽的艱難和恐懼。
他真的難以想象董正是如何穿越這片海域,這需要多大的運氣和福氣。
但是這些風浪對易九霄的影響倒是不大,他飛在空中千丈之高。
有一點漁民說的是真的,不歸海中的島嶼的確很少,不是一般的少。
易九霄飛行了二千裏,就沒有見過一個像樣的島嶼,偶遇一兩個島礁也不過數丈大小。
整個不歸海之中沒有任何標識,所見幾乎都一樣,看不出多少差別。
看著眼前的一望無際海麵,易九霄有些迷茫了,不知身在何地,又去向何方。
但是他很快又堅定了信心,隻要方向正確,一直朝前走,肯定會有不同。
接連飛了三天時間,他飛得不快,沒用鵬翔術,遮天翼也隻是展開了少許。
在這海麵之上,他不需要快,他需要的是穩,前方並沒有急於要到達的目標。
三天時間,他一直飛在空中,估計飛了有一萬五千裏。
隻是他沒有見到任何島嶼,更別說是有什麽人和物了,所見的隻有風浪。
董正當初所遇的島嶼應該不在他這個方向,否則應該是到了。
不歸海海域實在是太大,可以說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到了第四日的時候,易九霄遇到了風暴,是他過去連想都想不到的風暴。
在遇到此次風暴之後,他才知道,之前所見的幾丈高的風浪其實隻能算是風平浪靜。
風暴來臨之前,天空突然暗了下了,如濃墨般的烏雲在空中翻滾,其中還夾雜著黃雲。
如此突變,易九霄一開始還以為是天劫到來,這種恐怖場景比天劫不遑多讓。
當然,他不認為是自己渡劫,他根本就沒有到渡劫之時,沒有渡劫的理由。
很快他也否定了是別人在渡劫,風暴跟天劫還是差異很大,因為其中並沒劫雷。
甚至他連閃電都沒看到,隻是他突然被一股巨力卷到了空中,幾千丈的高空。
他根本不能空中立身,哪怕是他可以使出幾萬斤的力道,但是在這風暴之中毫無用武之地。
就像一枚弱小的樹葉般,隨著颶風飛揚到了高空,連鵬翔術都無法使出。
片刻之後,颶風又將他從空中拋下,是迅捷地拋下,根本就不由自主。
他被拋到了海麵,被數十丈的高的海浪所淹沒,蹤影全無。
雖然被這風暴吹得暈頭轉向,但易九霄的意識還是很清楚,否則他也就完了。
進入到海水之後,風暴的巨力逐漸消失,他身形一鬆,便一個縱身就衝了上去。
剛衝出海麵幾十丈,他再度便颶風卷起,飛揚到了幾千丈的高空之上。
他想在空中穩住身形,喘息一下,但是根本就無法做到。
同樣在片刻之間,他再度被風暴從高空之中拋了下來,拋在了滔天巨浪中。
風越來越大,海浪也愈來愈激烈,易九霄已經數十次被拋上拋下。
兩個時辰過去了,他筋疲力盡,全身就像散了架一樣,沒有一處不疼痛。
好在身上有遮天甲的防護,要不他會更慘,或許已經被摔死在洶湧的海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