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樂鋒在林州城同易九霄見麵之後,易九霄便向跟他保證過,每隔兩個月拿下一座州城。


    易九霄果然說到做到,在之後的三個月時間內,接連拿下了周國的兩座州城。


    其中一個是宜州以北的宛州,另一個是宜州以西的煙州,拿下之後都移交給了陳國軍隊。


    在給了樂鋒四座州城之後,易九霄告訴樂鋒,他不能再攻打州城了。


    樂鋒問其原因,易九霄說是陳國目前人馬太少,多了也無法守住,還不如暫停一下。


    這個說法樂鋒無法反駁,而且很認同,四座州城一分,他能動用的力量不多了。


    於是,他便派遣其中一名金丹,特地飛迴陳國催陳皇和太宰派兵。


    太宰宣中春一直關注著周國前線的動態,見捷報頻傳,內心很是得意,不斷在陳皇麵前遊說。


    那位送信金丹到了金州城之後,再次堅定了宣中春和陳皇的決心。


    宣中春在朝堂之上向陳皇提議,一次派遣二十萬大軍和十名金丹高手到周國前線。


    這是一個大手筆,也是大陸諸國出兵史上最多的一次,也隻有陳國這樣的強國才能派出。


    陳皇雖然無意去角逐霸主之位,但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便同意了宣中春的建議。


    這名傳信的金丹立即返迴到宛州城,樂鋒很快將信息傳遞給了易九霄,一起等待大軍的到來。


    陳國在調兵遣將,周國也在行動,接連丟了四座州城,周皇已經無法忍耐。


    東麵,洪良與費通在平州打得難分難解,十萬大軍死傷過半,卻也勝負難分。


    周皇隻能從北麵調兵,周國的北疆有近二十個州城,每個州城之中都有兩三萬兵馬。


    北疆與絕地相鄰,平常也無仗可打,兵馬和太守都是常規配置而已。


    周皇決定從北疆抽調十名太守,二十萬大軍,與都城雷州城的十名金丹會合後共赴南疆。


    這次周皇是下了天大的決心,他要一舉將陳國和易國的人馬給滅了。


    隻是周皇未能預料到,陳國同樣征集了二十萬大軍和十餘名金丹高手。


    一年後,陳國的二十萬大軍和十名金丹進入了周國境內,此時周國北疆人馬也在都城會合。


    因為人多勢眾,陳國大軍並未像前次那樣繞道而行,而是長驅直入。


    沿途輕鬆拿下了周國的兩個西南州城,其中一個就是樂鋒與易九霄討論過的巴州城。


    等到陳國兩支兵馬會合的時候,陳國已經占領了六座州城。


    陳國的大軍是早一步到達宛州城外的,比周國的兵馬要早上一個月時間。


    隻因周國北疆各州都是苦寒之地,道路崎嶇,行軍速度太慢所致。


    樂鋒不斷接到探子報告,說是周國的二十萬大軍正在南下移動中,距離宛州城四千餘裏。


    就在他緊張焦慮之際,易九霄來了,來得很是及時。


    “易大人,你來得正好,我已經接到探報,周國二十萬大軍,十幾名金丹正向宛州城移動。”


    易九霄微笑了一下,說道:“樂院長莫急,我來宛州城正是商議此事。”


    “我並非是著急,隻是想提前籌劃,不知易大人對此事有何高見?”


    “那就好!本來也不用著急,我兩國在此地的人馬三十多萬,有二十名金丹,怕他做甚!”


    易九霄說得胸有成竹,他把賬一算,己方有著絕對優勢,樂鋒還真放心了。


    樂鋒雖然修為高深,為人也很奸猾,但對於行軍打仗這些事,真是外行。


    因為他並不是兵部出身,也從未上過戰場,此次出征還是平生第一次。


    之前白撿了易九霄的四個州城,一度讓他自信心膨脹,認為自己也是軍事天才。


    但真正到了大軍壓境之際,渾然就沒了主意,而且頗為緊張和恐懼。


    “易大人你還沒說下一步如何安排?”


    易九霄知道樂鋒現在沒有主意,是在套自己的計謀,不由得心中暗笑。


    “陳國兵多將廣,自然以樂院長你的意見為主了。目前周軍尚遠,還不知道周軍從何處進攻。暫時隻能將二十萬大軍分八萬在宛州,林州和煙州各分六萬。金丹高手林州和煙州增加一名,其餘八位金丹都來宛州,樂院長你看如何?”


    樂鋒略一思索,點了點頭,說道:“我與易大人的想法差不多,那就先這樣安排。隻是易國這邊如何出兵?”


    易九霄也假裝在思考,其實他早就胸有成竹,隻是做個樣子而已。


    “我易國定當全力以赴,隻是我的兵馬太少了,現在能動用的也隻有三萬禁軍,三位金丹。”


    他並沒有說謊,說謊也沒有用,彼此都有探馬,軍隊部署一清二楚。


    這一年時間,齊清茹在國內招募了十餘萬人馬,但易九霄並未調到前線來。


    易國要保存實力,到最終的時候才能亮出家底,不能為他人做嫁衣。


    “這麽少啊?”樂鋒假裝很吃驚地問,其實他清楚易九霄的兵馬數量。


    “少是少了點,可我的都是精兵啊,你陳國也可以派出禁軍試試。”


    易九霄說得很隨意,但無形中提醒了樂鋒,陳國也有禁軍,而且有八萬人,都是精銳。


    “我立馬修書給太宰,讓他加派禁軍過來,打仗還是禁軍有用。”


    易九霄點了點頭,說道:“樂院長總算知道了,我為何攻城神速,因為我帶的是禁軍。”


    這句話更堅定了樂鋒的決心,他現在很是緊張,增加兵馬能減少他的恐懼。


    於是當著易九霄的麵,給太宰宣中春寫了一封信。


    信中將前方的局勢說得很嚴重,讓他趕快加派四萬禁軍和幾名高手前來救援。


    寫完之後,立即叫來上次送信的那位金丹,讓他飛迴陳國金州城送信。


    安排完畢,樂鋒和易九霄繼續之前的話題。


    樂鋒又問道:“易大人,你的人馬是否也要開到宛州城內,與我們並肩作戰呢?”


    “如果樂院長認為這樣方便的話,易某可以接受安排,隻是易某有個主意。”


    易九霄故意賣個關子,將話語停頓了下來,吊一下樂鋒胃口。


    “易大人,有什麽好主意快請說出來,可以有其他選擇的。”


    易九霄見目的已達到,便說:“禁軍的優勢就是快速和靈活,如果在城中防守未必能發揮作用,我想讓他們在外圍遊離,隨時救援宛州、林州和煙州。”


    這並非是陰謀,而是陽謀,易九霄說的時候振振有詞,道理十足,容不得樂鋒辯駁。


    見樂鋒陷入沉思之中,易九霄繼續說道:“樂院長放心,易某今天來了便不走了,一直陪著大人戰鬥到底。”


    剛才樂鋒思慮的就是此事,他怕易九霄置身事外,不管不問,現在特殊時期,又不好翻臉。


    見易九霄如此說,樂鋒頓時大喜,所有擔心都煙消雲散了。


    “樂某早就看出易大人是誠信之人,果不其然,以後我們就並肩戰鬥,共禦周兵。”


    在樂鋒看來,隻要你易九霄在城中,我就不怕你不出兵,你總不能不顧自身安危吧。


    但是,他並不了解易九霄,隻是以己度人。


    為了保全三萬禁軍,為了保全易國的家底,易九霄寧願以身犯險,也不願意將三萬禁軍犧牲掉。


    況且,到易九霄想走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留得住他呢。


    探馬再次來報,周國已經踏入宛州境內,距離宛州城一千多裏。


    易九霄終於長籲了一口氣,來宛州便好辦了,如果攻打林州和煙州真有些難辦。


    這也幸虧易九霄,他讓樂鋒將二十萬大軍幾乎均分在三個州城。


    這樣均分布置,造成周軍的印象是打哪裏都沒有太多差別,沒有可挑選餘地。


    其實從易九霄來看,是有差別,宛州離宜州近,他的禁軍最方便增援。


    為什麽要打宛州城而非別處,是因為周國軍中意見不一所致。


    周軍軍士中的二十萬人全是從各州抽調的編隊,十位太守隻是平常的金丹初期修為。


    但是從都城雷州城派出的五人修為可不一般,其中有三位是金丹後期,全部是皇家長老。


    有兩位長老是金丹九層修為,名叫周孟飛和周廷瑞。還有一位長老是金丹八層修為,名叫周陌。


    另兩位乃是金丹中期高手,其一是官部尚書趙琪,金丹六層修為,另一是農部尚書林橫,金丹五層修為。


    這五人修為都很高深,放眼整個大陸,都能算得上高手了。


    但是這五人都隻是修真強者,並非行伍出身,對於行軍打仗並不精通。


    所以對於攻打哪一座州城,彼此之間爭議頗大,無奈之下就選擇了居中的宛州城。


    這幾位高手跟太宰冷無端不一樣,並沒有提前飛到前線探察軍情,而是躲在軍中修煉。


    所以探馬也難以摸清具體情況,對於周軍有多少金丹修士並不知曉,更不要說他們的修為了。


    也幸好探查不清,否則樂鋒估計嚇破了膽子,因為樂鋒自身隻有金丹七層。


    如果易九霄提前知道這些情況,同樣也會緊張,三名金丹後期真的非同小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魔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碼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碼者並收藏天魔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