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臉上有什麽東西嗎?”
秦凡被趙穎看得心裏有些發毛,不由在心中想到這個學姐該不會是看他有點小帥,對自己有什麽非分之想吧。
萬一她要是對自己提出什麽非分的要求,那可腫麽辦……
隻是如果趙穎會讀心術的話,肯定會一腳將秦凡這家夥給踹飛出去。
“誰在看你了,臭美。”趙穎冷哼一聲,滿臉傲嬌的別過頭去。
她身邊的追求有不少,其中不乏帥哥和氣質型男,不過秦凡顯然不屬於這一類。他是乍一看非常普通,掉進人堆裏找都找不出來,但越看越覺得順眼的耐看型。
然而要說趙穎對秦凡一見傾心卻是想多了,按照趙穎的擇偶觀,秦凡就不是她的菜。
秦凡嗬嗬一笑也沒有太在意,轉向趙誌洪問道,“趙大哥,你在電話裏的那件古玩到底是什麽東西?能不能拿出來讓我長長眼?”
“東西就在書房裏,你等一下。”
趙誌洪臉上掠過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轉身從書房中捧出一隻雍容華貴的黃色錦盒,珍而重之的將錦盒放在紫檀案子上。
“趙叔,這到底是什麽寶貝,這麽小心翼翼的。”趙穎烏黑的眼眸中滿是好奇,她隻知道趙誌洪對這件東西非常看重,平時都放在書房的保險箱裏,每次離開書房都要鎖門。不過錦盒裏到底是什麽東西,她也沒有見過。
“嗬嗬,等會打開就知道了,希望你們不要太吃驚。”
趙誌洪賣了個關係,看得出來黃色錦盒裏麵的東西必然十分貴重,否則他不可能如此鄭重對待。
秦凡見獵心喜,好奇心被勾了起來,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將黃色錦盒打開。
在黃色錦盒打開的一刹那,秦凡神色驟然一變,一抹雍容華貴的紫色寶光躍入眼瞳。
紫氣東來,這是皇家重寶!
隻見黃色錦盒中躺著一枚碧玉印璽,這枚玉璽四麵浮雕夔龍紋,印章上部精雕九龍騰飛於祥雲之間追逐寶珠的造型。
“好漂亮的碧玉!”
趙穎驚歎連連,眼眸中泛出異彩。她雖然對玉石的了解不深,但也知道這塊印璽絕非一般的玉石,肯定是大有來頭。
“竟然是寶璽!”
相比起趙穎,秦凡更加震驚。沒有想到趙誌洪竟然收藏了一枚皇家寶璽!
“寶璽是什麽?”趙穎小臉上滿是好奇,歪著腦袋看向秦凡,等著他解釋這枚皇家寶璽的來曆。
“通常那些古裝電視劇裏說的玉璽,專業稱謂就是寶璽。專門指古代皇帝的玉印,曆史上最有名的那枚寶璽,就是秦始皇命令李斯用和氏璧鐫刻的傳國寶璽。”
史書中記載,傳國寶璽以和氏璧鐫刻而成,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和信物。
這枚傳國玉璽在曆史上傳承千年,直至民國十三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複不見蹤影。當時馮玉祥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傳國玉璽,至今仍無下文。
“除了那枚傳國玉璽之外,凡是皇帝發布詔書或者其他文告時所用的印章都稱為寶璽。”
《明清帝後寶璽》記載,“寶璽者何?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無璽書則王言無以達四海,無印章則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於所屬。”
自秦始皇刻製傳國玉璽,秦朝所創立的寶璽製度完全被劉邦傳承了下來,形成了“秦漢八璽製”。這一製度也貫穿了古代曆史上各個朝代,直到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才將八璽製改為九璽製。
而後寶璽數量猛增,北宋增至十二寶,南宋則是十七寶。明朝有二十四寶,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寶外,還有著名的“盛京十寶”。
這些寶璽由皇帝親自下令製作,一般要經過選料、雕紐、選擇印文、書篆、呈皇帝禦覽、修改、刻製、磨光、進呈等程序,要求嚴格,做工精細。質地包括玉、石、木、骨、貴重金屬等,幾乎囊括了能夠製作印章的所有材料。
趙穎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照這麽說,這些寶璽不都應該藏在故宮裏嗎,怎麽會流落到民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明清兩代是中華印章文化的鼎盛時期。當時宮廷中製造了許多寶璽,但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寶璽都遺失了。”趙誌洪不無惋惜的歎了口氣,這些寶璽每一枚都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但是現在有很大一部分的流失到了國外,在外國人的博物館裏展出。
“趙大哥,這塊玉璽我能上手嗎?”
秦凡心癢難耐,好像有一隻貓在撓。古玩市場上的印章雖多,但從皇帝用過的寶璽卻是不多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假貨,用來蒙騙外行的。
好容易在趙誌洪這裏見到一枚寶璽,自然不能錯過。
“可以。”
趙誌洪叫秦凡過來就是想讓他掌掌眼,事實上在秦凡之前他請過不少鑒定專家來幫忙鑒定這枚寶璽,但得出的鑒定結果卻是不盡相同。
這枚寶璽的分量不輕,秦凡小心翼翼的捧著寶璽,將翻過來的時候看到在它的底部刻著“乾隆禦筆之寶”六字篆文。
據秦凡所知清朝十二位帝王中,無論質量和數量都是以乾隆寶璽為最,其一生共製印璽1800餘枚,其中遺失700餘枚,1000餘枚現藏於燕京故宮博物院。
遺失的寶璽中有不少由於戰爭的關係流落到了國外,如今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和一些國際拍賣會上偶爾會出現來自中國的傳承寶璽。
過了半天,秦凡才將手上這枚寶璽重新放入錦盒之中,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這枚夔龍紋碧玉寶璽應該是乾隆皇帝禦用寶璽不會有假,隻是這枚寶璽卻不是完整的,它的一角曾經斷裂過,讓人用碧綠色的玉石重新鑲嵌了上去。
但由於鑲嵌的技術太差,內行一看就能看出這其中的貓膩,讓這枚寶璽的價值下降了許多。
據他估算,若是完整的寶璽放在拍賣會上最後的成交價肯定不會少於一個億,但由於上麵的瑕疵,價格應該會打一個折扣。
“趙大哥,照我看這枚寶璽應該是出自乾隆皇帝之手的真品,隻不過它似乎被磕裂過,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上麵的裂痕。”
對於秦凡的鑒定結果,趙誌洪並沒有太意外。這枚碧玉寶璽對他來說不僅是一件收藏品那麽簡單,其中還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秦凡被趙穎看得心裏有些發毛,不由在心中想到這個學姐該不會是看他有點小帥,對自己有什麽非分之想吧。
萬一她要是對自己提出什麽非分的要求,那可腫麽辦……
隻是如果趙穎會讀心術的話,肯定會一腳將秦凡這家夥給踹飛出去。
“誰在看你了,臭美。”趙穎冷哼一聲,滿臉傲嬌的別過頭去。
她身邊的追求有不少,其中不乏帥哥和氣質型男,不過秦凡顯然不屬於這一類。他是乍一看非常普通,掉進人堆裏找都找不出來,但越看越覺得順眼的耐看型。
然而要說趙穎對秦凡一見傾心卻是想多了,按照趙穎的擇偶觀,秦凡就不是她的菜。
秦凡嗬嗬一笑也沒有太在意,轉向趙誌洪問道,“趙大哥,你在電話裏的那件古玩到底是什麽東西?能不能拿出來讓我長長眼?”
“東西就在書房裏,你等一下。”
趙誌洪臉上掠過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轉身從書房中捧出一隻雍容華貴的黃色錦盒,珍而重之的將錦盒放在紫檀案子上。
“趙叔,這到底是什麽寶貝,這麽小心翼翼的。”趙穎烏黑的眼眸中滿是好奇,她隻知道趙誌洪對這件東西非常看重,平時都放在書房的保險箱裏,每次離開書房都要鎖門。不過錦盒裏到底是什麽東西,她也沒有見過。
“嗬嗬,等會打開就知道了,希望你們不要太吃驚。”
趙誌洪賣了個關係,看得出來黃色錦盒裏麵的東西必然十分貴重,否則他不可能如此鄭重對待。
秦凡見獵心喜,好奇心被勾了起來,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將黃色錦盒打開。
在黃色錦盒打開的一刹那,秦凡神色驟然一變,一抹雍容華貴的紫色寶光躍入眼瞳。
紫氣東來,這是皇家重寶!
隻見黃色錦盒中躺著一枚碧玉印璽,這枚玉璽四麵浮雕夔龍紋,印章上部精雕九龍騰飛於祥雲之間追逐寶珠的造型。
“好漂亮的碧玉!”
趙穎驚歎連連,眼眸中泛出異彩。她雖然對玉石的了解不深,但也知道這塊印璽絕非一般的玉石,肯定是大有來頭。
“竟然是寶璽!”
相比起趙穎,秦凡更加震驚。沒有想到趙誌洪竟然收藏了一枚皇家寶璽!
“寶璽是什麽?”趙穎小臉上滿是好奇,歪著腦袋看向秦凡,等著他解釋這枚皇家寶璽的來曆。
“通常那些古裝電視劇裏說的玉璽,專業稱謂就是寶璽。專門指古代皇帝的玉印,曆史上最有名的那枚寶璽,就是秦始皇命令李斯用和氏璧鐫刻的傳國寶璽。”
史書中記載,傳國寶璽以和氏璧鐫刻而成,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和信物。
這枚傳國玉璽在曆史上傳承千年,直至民國十三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複不見蹤影。當時馮玉祥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傳國玉璽,至今仍無下文。
“除了那枚傳國玉璽之外,凡是皇帝發布詔書或者其他文告時所用的印章都稱為寶璽。”
《明清帝後寶璽》記載,“寶璽者何?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無璽書則王言無以達四海,無印章則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於所屬。”
自秦始皇刻製傳國玉璽,秦朝所創立的寶璽製度完全被劉邦傳承了下來,形成了“秦漢八璽製”。這一製度也貫穿了古代曆史上各個朝代,直到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才將八璽製改為九璽製。
而後寶璽數量猛增,北宋增至十二寶,南宋則是十七寶。明朝有二十四寶,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寶外,還有著名的“盛京十寶”。
這些寶璽由皇帝親自下令製作,一般要經過選料、雕紐、選擇印文、書篆、呈皇帝禦覽、修改、刻製、磨光、進呈等程序,要求嚴格,做工精細。質地包括玉、石、木、骨、貴重金屬等,幾乎囊括了能夠製作印章的所有材料。
趙穎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照這麽說,這些寶璽不都應該藏在故宮裏嗎,怎麽會流落到民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明清兩代是中華印章文化的鼎盛時期。當時宮廷中製造了許多寶璽,但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寶璽都遺失了。”趙誌洪不無惋惜的歎了口氣,這些寶璽每一枚都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但是現在有很大一部分的流失到了國外,在外國人的博物館裏展出。
“趙大哥,這塊玉璽我能上手嗎?”
秦凡心癢難耐,好像有一隻貓在撓。古玩市場上的印章雖多,但從皇帝用過的寶璽卻是不多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假貨,用來蒙騙外行的。
好容易在趙誌洪這裏見到一枚寶璽,自然不能錯過。
“可以。”
趙誌洪叫秦凡過來就是想讓他掌掌眼,事實上在秦凡之前他請過不少鑒定專家來幫忙鑒定這枚寶璽,但得出的鑒定結果卻是不盡相同。
這枚寶璽的分量不輕,秦凡小心翼翼的捧著寶璽,將翻過來的時候看到在它的底部刻著“乾隆禦筆之寶”六字篆文。
據秦凡所知清朝十二位帝王中,無論質量和數量都是以乾隆寶璽為最,其一生共製印璽1800餘枚,其中遺失700餘枚,1000餘枚現藏於燕京故宮博物院。
遺失的寶璽中有不少由於戰爭的關係流落到了國外,如今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和一些國際拍賣會上偶爾會出現來自中國的傳承寶璽。
過了半天,秦凡才將手上這枚寶璽重新放入錦盒之中,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這枚夔龍紋碧玉寶璽應該是乾隆皇帝禦用寶璽不會有假,隻是這枚寶璽卻不是完整的,它的一角曾經斷裂過,讓人用碧綠色的玉石重新鑲嵌了上去。
但由於鑲嵌的技術太差,內行一看就能看出這其中的貓膩,讓這枚寶璽的價值下降了許多。
據他估算,若是完整的寶璽放在拍賣會上最後的成交價肯定不會少於一個億,但由於上麵的瑕疵,價格應該會打一個折扣。
“趙大哥,照我看這枚寶璽應該是出自乾隆皇帝之手的真品,隻不過它似乎被磕裂過,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上麵的裂痕。”
對於秦凡的鑒定結果,趙誌洪並沒有太意外。這枚碧玉寶璽對他來說不僅是一件收藏品那麽簡單,其中還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