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一條溝就叫封,在溝邊挖出來的土堆上種上樹就是建,合起來就是封建,也叫分封。但這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卻說法不一。根據史記記載,黃帝時代,“諸侯鹹來賓從”、“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封建製度。五帝三代時期不斷發展,到周朝時周公定禮之後,封建製度的完善程度達到頂峰。柳翼謀謂:“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即從堯、舜經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是封建製度。
秦始皇一統六國,廢除分封製,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製。漢初又兼采之,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封國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諸侯隻征收租稅,封國名存實亡。魏晉以後,曆代王朝也還有分封製,其性質不全相同,變的有名無實。然而在交通極其緩慢的時代,從中央發出的命令抵達邊境長的需要數月之久,以至於中央朝廷無法及時得知偏遠地區的情況,為了有效及時的處理邊遠地區的各種事宜,中央朝廷隻得放權給邊遠地區的各級行政官員,以至於他們除了人事權外可謂對地方有生殺大權。如此大權利在掌的官員所以也被叫做封疆大吏。
說到底,還是逃不出這個封字。中華的建立的在延續滿清的基礎上,那自然無法全麵變更千年以來的慣例――分封。而且秦始皇正是過於激勵的全麵撤掉分封製,也是引發地方豪族反抗的原因之一。既然有前史為鑒,那自然不重蹈覆轍。所以李明迴京的第一次會議就在討論分封天下,這也是接攏本朝新貴的機會。
分封的爵位是可以傳給後人,這也迎合了這個時代蔭福後人的想法。所以李明受到新貴們無比的擁戴,就在大家討論爵位名號之時。隻有李鴻章在反對,不對他反對不是封爵本身,而是反對封爵的時間。就如同他說自己一樣,還打算拿個上國公的封號呢。
分封的儀式被延後了,但分封的事情依然在繼續。很多分封的名號已經都確定了。比如李鴻章的齊國公、孫家鼐的吳國公、翁同龢的越國公等等,這批老臣將在封爵之後正式退出朝堂。因此李明特批了一批公爵作為獎賞。而正當年的嚴複等人最高爵位隻是侯爵,嚴複是閩官侯、唐紹儀是香山侯等等,文官基本都是以家鄉的名為侯爵。武官則不同,以號封侯。鄧世昌是致遠侯、吳德仁是靖海侯、王士珍是定襄侯等等。當然還有大量的伯、子、男等爵位。這些名號被“一不小心”流露了出去,這些跟著李明起家的臣子各個興奮異常,他們都知道,其實推遲封爵就是等打完這俄國這一仗。這一仗無論前方作戰還是後方補給,隻要出了紕漏這爵位就不一定跟自己有關了。所以為了爵位,各級臣工對戰事都非常上心。這也是前線戰事萬般順利的重要原因。
新貴要獎賞,舊貴也要安撫。在“泄露”出來的朝廷封爵名冊上就赫然寫著兩廣總督長沙侯譚鍾麟,這麽一位大病初愈、已經對新朝再無作用的老家夥都封爵為侯,其它人正當年的官員有沒有呢?
別看李鴻章體弱多病很少上朝,其實這一切都是李鴻章一手安排的。就像他跟李明說的那樣:皇上手握兵戈之威,再拿出爵位誘之以利,整頓全國上下使其一心方能於列強一拚。當然李鴻章做任何事都會帶點自己的小心思,他知道自己的幾個兒子不成器。隻希望皇上能看在他一心為國的份上,給他幾個不成器的兒子一個富貴的日子罷了。
這個當然要同意。人家老李都這麽為國拚命了,總要留點福蔭吧,但對其它舊臣就要開始清算了。在李鴻章的安排下,朝局正在微妙的變化著。
大年初七是正式上朝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次大朝會,在京各級官員都需臨朝晉見。依慣例這天朝會隻是君臣見個麵。說幾句祝福的話展望一下未來。真正的朝議是第二天大年初八的朝會。
這天朝會上,教育部副部長、中華皇家學院祭酒辜鴻銘啟奏吾皇:“全國教育普及已經過十年準備期,期間在京周邊推行順利,後擴展至全國大城市,在以此向國內富庶地區延伸均總體順利。經過十年的準備。全國各大高校已培養出足夠多的教師人員,至此已達到預期全麵推廣教育普及的基礎條件。特此奏請吾皇,全麵開始全國教育普及。”
帝點頭答曰:“準。”
責令禮部牽頭,戶部吏部配合開始中華第一次人口普查,以為全國教育普及做好數據準備。同時內務府開始撥劃資金,教育部著手在各地選址建立中小學堂。工部著手新建校舍,交通部參於對各學堂道路規劃。同地各地警察等治安部門著手布置學堂安全事宜。諸部通辦配合,不得有誤。欽此。
隨著聖旨的頒布,全國上下一片高喊皇上聖明。教化天下這是自古人文人士子的願望,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實現,如今在新朝有皇上的支持,如今算是看見希望了。各地禦史言官行動最為積極,他們本來就在全國各地巡迴督察官員,各地學堂更是他們檢查的重中之重。如今他們全部撲到偏遠地方實地考察,同時也帶去了皇上要教化天下的旨意。
自古讀書就是民間上升的唯一通道,隻有讀好書通過科舉才能獲得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地位。可讀書是一項需要極大開銷的事情,讀書也使家庭減少了勞力,所以大部分民眾還無力承擔龐大的讀書開支,這也導致了讀書一向是富人家的專利。如今皇恩浩蕩,天子代繳學費並出資提供學子一日三餐。消息傳來,各地民眾朝京城方向跪拜以謝皇恩。
有了民眾的支持,有了皇上旨意。禦史言官開始驅使各地官員上山下鄉,各地衙役在鄉間來迴統計,主簿們則需要匯總各種數據到深夜還不能休息。於是不少不配合的縣令被參。或待罪立功,或削職,甚至牽連了不少地府以至於巡府官員。殺頭依然是這個時代最有威懾力的辦法,然而麵對有大義在身的中央朝廷和行大功德之舉的教育普及工作而言,在民眾眼裏這些敢貪汙皇後娘娘脂粉錢的貪官汙吏們的確是死有餘辜。當然人也不能殺多了,凡事多了之後。意義就不大了。大部分官員要麽老實的迴家種地經商,要麽被調到毫無人脈的地方為官,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向皇上表達無比的忠心,再激情萬分的投入到建設新朝的新工作當中。
朝堂上也是歡聲一片,十年的積累讓新貴們早已籠絡了自己的人脈,前些年還顧及要朝局平穩,大量自己派係的人員還無用武之地,如今朝野為之一空,正是安插自己人的好時候。於是朝中各派係。文武之間暗潮流動。
這一切李明當然知道的很清楚,但他不能過問。這是朝局的潛規則之一,每個人想要做穩自己的位置,都需要獲得一些人的支持,那麽必然要給這些於一些好處。皇帝其實也不例外,李明他想坐穩皇位,也要得到這些新貴的支持。分封爵位也正是給出利益的一種方式。當然,作為國家最大的貴族――皇室。當然也有自己的人手需要安排。政治,一向講究妥協嘛。
新年剛過。全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人口普查。而在這之間被下職的各地官當然明白,這不過是朝廷借口人口普查展開的政治清洗。第一時間向皇上表忠心的人雖然大多沒有得到升遷,但依然牢牢的守著自己官位。那些晚一些的效忠的官員但凡有些能力的也留守著官位。隻有那些曾經想左右逢源未能也一直沒有表示忠心的官員被革職,曾經激烈反抗過的甚至被殺,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隻能吞下自己釀成的苦果。
全民正興高采烈準備歡迎即將到來的全國教育普及。一些地方富戶豪紳也為爭一個良善人家的名頭紛紛捐獻土地或者房舍。然而此時國內宣偉的風向卻在悄悄改變,一些地方報紙有意無意的開始提到還遠在非洲俄國遠東艦隊。必竟無論是火炮數量還是排水量均在中國海軍之上,同時正在遠海集結訓練的中國海軍也很長時間沒有消息傳出來。如果這些僅僅隻是擔憂的話,那俄國第二支艦隊從波羅的海出發的消息就是打破這片寧靜的石頭。
1905年2月19,中國黃帝4602年 乙巳年正月十六。隨著俄皇尼古拉二世的怒吼。諾伯加拖夫少將率領俄國第三太平洋艦隊從波羅的海出發,經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在克裏特島匯合黑海分艦隊。這支艦隊匯集了俄國最後的海軍力量,全部的三艘一級戰列艦和三艘二級戰列艦,以及多達十三艘各式老舊艦支和補給艦支。可以說,尼古拉二世為了進攻遠東,凡是國內所有艦船上裝著根炮管的東西都派出來了。且不說驅逐艦沒有足夠航程,更不用那些更小型的炮艇了。於是俄國第三太平洋艦隊浩浩蕩蕩的通過蘇伊士運河,於是紅河兩岸的人有幸的看著了這樣一支艦隊。作為海戰主力的戰列艦和重巡洋艦拉著驅逐艦,而驅逐艦又拉著更小型的炮艇,就如同老牛拉破車一樣步履艱難的在紅海上航行。
對於俄國舉全國海軍之力遠征太平洋,歐洲其它各國都是樂見其成的。這麽一支龐大的艦隊足以左右歐洲的局勢了,而尼古拉二世又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君主,他總想以挑戰世界來顯示斯拉夫人的尊嚴,就像他曾說過的那樣:俄羅斯帝國需要在每個海洋都有出海口。現在,這個瘋子把全部海軍力量派到東方去送死,那有什麽理由不同意呢?
而中國人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隨著一場場戰爭的勝利,如今的中國人越來越咄咄逼人,他們企圖恢複古老中國曾經的勢力範圍。他們正在開始主導整個南洋的次序,他們將腳插進中南半島,他們正努力的將手伸向澳大利亞,甚至他們的海軍進抵了太平洋中部與該死的夏威夷結成的事實上的盟友。然而他們並不滿足於現狀,借著打擊海盜的名義。他們的海軍頻繁的進出印度洋,如果不是英國人強勢予以拒絕,中國人還打算在蘇門答臘島最北端的班達齊亞修建一個中國人的海軍基地。這絕對不能容忍。
現在好了,中國人企圖挑戰俄國人遭到了俄國人最強力的報複。中國人海陸戰爭都是經驗豐富,但俄國人身強體壯、艦隊龐大,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就讓俄國人與中國人打生打死去吧。無論最後是誰贏了,他們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這們一來,他們這些人才能從中獲利。
然而對尼古拉二世而言,這仗他不得不打。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時代,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變革時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從19世紀末起,以重工業為中心的俄羅斯工業體係得到完善,而尼古拉二世的資本主義改革卻造成了俄國國內不小的社會矛盾。隨著俄國國內貧富差距擴大,大量農民破產。社會矛盾越來越激化。然而地方自治局的縣和州的管理機關的自由派曾希望新的統治者給予一個機會來緩和亞曆山大三世統治時期沙皇製度和人民之間的矛盾。但是,尼古拉二世對自由派這種溫和的請求完全置之不理。1904年12月,位於聖彼得堡的普梯洛夫工廠發生罷工,聖彼得堡各界認同罷工的民眾不斷增加,罷工人數攀升至八萬人。1905年1月22日清早,東正教神職人員蓋龐神父帶領一個為數約三萬人的工人組織到冬宮外廣場和平示威,目的是向沙皇遞交請願書,以表達勞工階層與社會底層人民的困苦。與遭受到的欺壓,請求沙皇進行社會改革與終止日俄戰爭。並期望不要有超時的工作與合理的待遇。然而尼古拉二世從1月8日起已移居在皇村,和平示威當天不在冬宮。當時負責守護宮廷的武士麵對已漸漸增加到二十萬人的聚集民眾,對空鳴槍示警,不久之後便向群眾射擊,民眾在驚慌中逃亡而爭相推擠,蓋龐神父也在混亂中身亡。雖然下令對民眾們開槍並非沙皇本人。但民眾已經將仇恨記在尼古拉二世身上了。
麵對這些情況,尼古拉二世從維護統治的角度出發,必需繼續對內改革。然而改革需要時間,關鍵是固執的尼古拉二世認為民眾這種溫和的請求是對他統治的威脅,他認為他的君權是“天賜”的。而他個人隻須對上帝負責。然而國內愈加尖銳的社會矛盾卻不得不讓尼古拉二世麵對這個事實。所以尼古拉二世選擇了對外擴張,他希望借著擴張和戰爭來緩和國內的矛盾,給自己爭取時間。這就是尼古拉二世不犧一切代價選擇遠征的根本原因。
而對於中國而言,這場戰爭也是必然的選擇。因為文化和地域的原因,中國最大的外部威脅就來自於北方。匈奴被漢朝趕跑了來就突厥,突厥被唐朝幹掉了來了蒙古,蒙古被明朝壓服了來了通古斯滿族,清朝終於平定的蒙古卻來了俄國。北方,這個始終正麵威脅中國安全的區域自始至終沒能真正平定。更何況俄國與中國都是大國,兩個大國直接接壤這不符合地緣政治的要求。誰都不願意自己的鄰居也同樣是一個強國,兩個龐然大物互相靠在一塊土地上,戰爭就是唯一的選擇了。這也是為什麽後世會有蒙古國和珍寶島戰爭的跟本原因。大國之間應該間隔著一些小的國家,作為兩個大國之間的緩衝和博弈的棋子才是硬道理。
有著先知先覺的李明自甲午戰爭結束後就開始謀劃北方攻略,隻不過因為日本局勢的反複著實耽誤了一些時間。然而鼓動南洋華人搞自治、攪動南洋局勢甚至把手伸進印度洋伸向澳大利亞,其實都是在為進兵北方打掩護。而此時的中國借著董福翔叛亂將兵鋒推進至西北,借著烏泰叛亂進兵蒙古,就是為徹底占據西伯利亞做準備,為此,整個中國高層謀劃了十年之久。
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當然要先下手為強。以有心對無心,準備充分的中**隊在誰也沒有料到的初冬發起了攻擊,一時間將俄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也讓世界各國目瞪口呆。加上俄國指揮層一再的失誤。讓整個局勢看起來全麵倒向中國,短短的一個月內,整個西伯利亞除了數個城鎮外全部被中國占領。
戰場上表現的一塌糊塗的俄**隊讓尼古拉二世惱羞成怒,他傾盡全部海上力量強行遠征中國,並叫囂著要集結百萬大軍從陸地上進攻中國。而事實上,尼古拉二世也確確實實的新征召了六十多萬軍隊。隻是淒涼的俄國經濟無法支持如此龐大的軍事開銷。而主要貸款國法國在將款項貸給俄國時卻要求俄國在其西部邊境上增加二十萬陸軍,幫法國分擔來自德國的壓力,無可奈何的尼古拉二世為了拿到貸款隻能答應。截止到1905年3月初,集結在鄂木斯克一線的俄軍已經達30萬人,更有10萬大軍正在陸續通過秋明,而在國內還有近10萬人正在整編等待開赴戰場。加上南線由紮魯巴耶夫指揮的軍隊也被擴充到5萬人,西伯利亞各地駐軍還有接近5萬人,整個俄軍總兵力達到了近60萬之多。
反觀整個進入西伯利亞的中**隊僅有20萬人,其中8個師約10萬人在新西伯利亞城一帶布防。其它各軍都在對俄軍進行包圍。還有就是經新疆與俄國對峙的聶士成的3萬人而已。
雖然中**隊人數少。但中國近年來戰事不斷也培養了一大批曆經戰火的軍隊和軍人。雖然在體型和耐力上比不了俄國人,但戰爭又不是打群架。對於戰爭的理解和適應力,這不是俄國那些剛剛從田裏征召的民夫可以比的。而且中**隊有著更精良的武器和保障係統,戰略戰術更是更勝一籌。至於人數上的劣勢,這對中國來說算是問題嗎?且不說中國是第一人口大國,而且中國還有藩屬國可以調動。於是,正在向西伯利亞增援的第二批部隊中就包括二個琉球師、六個朝鮮師和第八旅。剛建國不久的阿努依共和國為了表達對中央朝廷的忠誠,也將僅有一個陸軍團都派來西伯利亞參戰。
然而此戰關係到中國未來戰略。對中國來說也是隻許贏不許輸的局麵。為了增加必勝的概率,駐守日本的劉盛休的第六兵團3萬人被調到新疆。加強南線力量。同時向日本政府提出,由中國政府提供等同於朝鮮部隊的待遇,從日本征召三個師的兵力協同作戰。
消息傳出,英美等國紛紛提出反對意見。在他們看來,中國這種行為等同於要求日本藩屬,這是不能同意的。既然不能直接拉部隊。中國駐日公使的努力下,中國駐日各地領事館就在大門口掛出征召誌願兵的旗號,人家自願來的你總不能阻擋吧。被中英等國殘酷剝削下的日本人民紛紛衝向中國各地領事館報名。
英美等國這下沒轍了,還撈了一身騷。因為中國征召的誌願兵的待遇比之朝鮮兵的待遇少了一截,朝鮮兵的待遇是月餉10元而征召的日本誌願兵僅有7元。理由是他們是誌願兵。不能等同於正規軍。但每個月累死累活也隻能賺到4龍元的日本人,無法抵擋提供食宿和月餉7元的誌願兵待遇。更不提表現優異的可轉入中國正規軍等其它福利,要知道中國正規軍普通士兵每個月的軍餉最低的都是12龍元呀。就邊日本國防自衛軍司令黑川通軌,通過運作直接將重新改編為防守製的原日本第四師團、現日本大阪第四鎮全員編為誌願兵。這樣本來僅有的5萬個名額僅剩下了3萬多點,為爭得這可憐的名額,日本人為不惜大打出手。以至於短短一周之內就有十餘萬人報名,這還不算正在從農村紛紛趕往城市的農民們。最後在黑川通軌的努力下,中國政府同意再追加一萬個名額。經過清挑細選,新年剛過,第一批日本誌願兵登上運輸船進入中國。
“一定要區分對各藩屬**隊的使用方式。”李明再三強調這個問題:“朝鮮人戰鬥力差,絕不可用於前線主力決戰之時,但朝鮮人對中國的忠誠是可以肯定的,更多的讓他們駐守後方維持占領地的次序還是很好的。朝鮮人就是根棒槌,他們一定會在新占地進行搶劫等事件,先不用管他們,讓他們鬧。等戰事結束需要整頓地方次序之時拉幾個朝鮮人砍了還可以收買當地民心。至於日本人,他們在武士道精神的裝備下,戰鬥力是強大的而且絕對聽從命令,日本人可以當主戰部他使用,需要死戰強攻的地方把日本人送上去。但這不包括日本第四鎮,這些人看自己的命比較重,跟本就不會去打仗,但讓他們從事後勤保障卻是第一流的。同時要注意,對日本軍餉的發放交給日本政府來完成。日本政府裏一定會有貪汙的現象,戰後我們就可以借此對日本內政進行幹涉。說到琉球師,這次一定要讓他們見見血,著實的打上幾仗,這對以後琉球人幫我們管理投降的和其它地方部隊有好處。”
對於阿努依**隊,在接見阿努依團團長蘇我英樹朝見時,李明看了眼卻對身邊的李鴻章說道:“整個阿努依族也就四萬多人,這次他們出動一個團三千餘人可以說是舉盡全族壯年男子。讓各部隊確實保證他們的安全,確保這支部隊不能有險,跟在我軍後麵打打順風仗就好了。阿努依人已經不多了,給他們留下發展族群的種子吧。”這句話很快傳迴阿努依國內,讓整個阿努依族淚灑滿襟。
中國陸續向中俄前線增兵至17萬,各俄軍據點外的兵力也逐漸增加。截止到3月底,中國投入中俄戰爭的陸軍總兵力達到41萬。
四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對於西伯利亞也是冰雪消融的開始。世界各國也都閉上了嘴巴等待這場大戰的結果。中俄兩國磨刀霍霍,大戰一觸即發。(未完待續。)
秦始皇一統六國,廢除分封製,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製。漢初又兼采之,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封國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諸侯隻征收租稅,封國名存實亡。魏晉以後,曆代王朝也還有分封製,其性質不全相同,變的有名無實。然而在交通極其緩慢的時代,從中央發出的命令抵達邊境長的需要數月之久,以至於中央朝廷無法及時得知偏遠地區的情況,為了有效及時的處理邊遠地區的各種事宜,中央朝廷隻得放權給邊遠地區的各級行政官員,以至於他們除了人事權外可謂對地方有生殺大權。如此大權利在掌的官員所以也被叫做封疆大吏。
說到底,還是逃不出這個封字。中華的建立的在延續滿清的基礎上,那自然無法全麵變更千年以來的慣例――分封。而且秦始皇正是過於激勵的全麵撤掉分封製,也是引發地方豪族反抗的原因之一。既然有前史為鑒,那自然不重蹈覆轍。所以李明迴京的第一次會議就在討論分封天下,這也是接攏本朝新貴的機會。
分封的爵位是可以傳給後人,這也迎合了這個時代蔭福後人的想法。所以李明受到新貴們無比的擁戴,就在大家討論爵位名號之時。隻有李鴻章在反對,不對他反對不是封爵本身,而是反對封爵的時間。就如同他說自己一樣,還打算拿個上國公的封號呢。
分封的儀式被延後了,但分封的事情依然在繼續。很多分封的名號已經都確定了。比如李鴻章的齊國公、孫家鼐的吳國公、翁同龢的越國公等等,這批老臣將在封爵之後正式退出朝堂。因此李明特批了一批公爵作為獎賞。而正當年的嚴複等人最高爵位隻是侯爵,嚴複是閩官侯、唐紹儀是香山侯等等,文官基本都是以家鄉的名為侯爵。武官則不同,以號封侯。鄧世昌是致遠侯、吳德仁是靖海侯、王士珍是定襄侯等等。當然還有大量的伯、子、男等爵位。這些名號被“一不小心”流露了出去,這些跟著李明起家的臣子各個興奮異常,他們都知道,其實推遲封爵就是等打完這俄國這一仗。這一仗無論前方作戰還是後方補給,隻要出了紕漏這爵位就不一定跟自己有關了。所以為了爵位,各級臣工對戰事都非常上心。這也是前線戰事萬般順利的重要原因。
新貴要獎賞,舊貴也要安撫。在“泄露”出來的朝廷封爵名冊上就赫然寫著兩廣總督長沙侯譚鍾麟,這麽一位大病初愈、已經對新朝再無作用的老家夥都封爵為侯,其它人正當年的官員有沒有呢?
別看李鴻章體弱多病很少上朝,其實這一切都是李鴻章一手安排的。就像他跟李明說的那樣:皇上手握兵戈之威,再拿出爵位誘之以利,整頓全國上下使其一心方能於列強一拚。當然李鴻章做任何事都會帶點自己的小心思,他知道自己的幾個兒子不成器。隻希望皇上能看在他一心為國的份上,給他幾個不成器的兒子一個富貴的日子罷了。
這個當然要同意。人家老李都這麽為國拚命了,總要留點福蔭吧,但對其它舊臣就要開始清算了。在李鴻章的安排下,朝局正在微妙的變化著。
大年初七是正式上朝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次大朝會,在京各級官員都需臨朝晉見。依慣例這天朝會隻是君臣見個麵。說幾句祝福的話展望一下未來。真正的朝議是第二天大年初八的朝會。
這天朝會上,教育部副部長、中華皇家學院祭酒辜鴻銘啟奏吾皇:“全國教育普及已經過十年準備期,期間在京周邊推行順利,後擴展至全國大城市,在以此向國內富庶地區延伸均總體順利。經過十年的準備。全國各大高校已培養出足夠多的教師人員,至此已達到預期全麵推廣教育普及的基礎條件。特此奏請吾皇,全麵開始全國教育普及。”
帝點頭答曰:“準。”
責令禮部牽頭,戶部吏部配合開始中華第一次人口普查,以為全國教育普及做好數據準備。同時內務府開始撥劃資金,教育部著手在各地選址建立中小學堂。工部著手新建校舍,交通部參於對各學堂道路規劃。同地各地警察等治安部門著手布置學堂安全事宜。諸部通辦配合,不得有誤。欽此。
隨著聖旨的頒布,全國上下一片高喊皇上聖明。教化天下這是自古人文人士子的願望,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實現,如今在新朝有皇上的支持,如今算是看見希望了。各地禦史言官行動最為積極,他們本來就在全國各地巡迴督察官員,各地學堂更是他們檢查的重中之重。如今他們全部撲到偏遠地方實地考察,同時也帶去了皇上要教化天下的旨意。
自古讀書就是民間上升的唯一通道,隻有讀好書通過科舉才能獲得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地位。可讀書是一項需要極大開銷的事情,讀書也使家庭減少了勞力,所以大部分民眾還無力承擔龐大的讀書開支,這也導致了讀書一向是富人家的專利。如今皇恩浩蕩,天子代繳學費並出資提供學子一日三餐。消息傳來,各地民眾朝京城方向跪拜以謝皇恩。
有了民眾的支持,有了皇上旨意。禦史言官開始驅使各地官員上山下鄉,各地衙役在鄉間來迴統計,主簿們則需要匯總各種數據到深夜還不能休息。於是不少不配合的縣令被參。或待罪立功,或削職,甚至牽連了不少地府以至於巡府官員。殺頭依然是這個時代最有威懾力的辦法,然而麵對有大義在身的中央朝廷和行大功德之舉的教育普及工作而言,在民眾眼裏這些敢貪汙皇後娘娘脂粉錢的貪官汙吏們的確是死有餘辜。當然人也不能殺多了,凡事多了之後。意義就不大了。大部分官員要麽老實的迴家種地經商,要麽被調到毫無人脈的地方為官,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向皇上表達無比的忠心,再激情萬分的投入到建設新朝的新工作當中。
朝堂上也是歡聲一片,十年的積累讓新貴們早已籠絡了自己的人脈,前些年還顧及要朝局平穩,大量自己派係的人員還無用武之地,如今朝野為之一空,正是安插自己人的好時候。於是朝中各派係。文武之間暗潮流動。
這一切李明當然知道的很清楚,但他不能過問。這是朝局的潛規則之一,每個人想要做穩自己的位置,都需要獲得一些人的支持,那麽必然要給這些於一些好處。皇帝其實也不例外,李明他想坐穩皇位,也要得到這些新貴的支持。分封爵位也正是給出利益的一種方式。當然,作為國家最大的貴族――皇室。當然也有自己的人手需要安排。政治,一向講究妥協嘛。
新年剛過。全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人口普查。而在這之間被下職的各地官當然明白,這不過是朝廷借口人口普查展開的政治清洗。第一時間向皇上表忠心的人雖然大多沒有得到升遷,但依然牢牢的守著自己官位。那些晚一些的效忠的官員但凡有些能力的也留守著官位。隻有那些曾經想左右逢源未能也一直沒有表示忠心的官員被革職,曾經激烈反抗過的甚至被殺,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隻能吞下自己釀成的苦果。
全民正興高采烈準備歡迎即將到來的全國教育普及。一些地方富戶豪紳也為爭一個良善人家的名頭紛紛捐獻土地或者房舍。然而此時國內宣偉的風向卻在悄悄改變,一些地方報紙有意無意的開始提到還遠在非洲俄國遠東艦隊。必竟無論是火炮數量還是排水量均在中國海軍之上,同時正在遠海集結訓練的中國海軍也很長時間沒有消息傳出來。如果這些僅僅隻是擔憂的話,那俄國第二支艦隊從波羅的海出發的消息就是打破這片寧靜的石頭。
1905年2月19,中國黃帝4602年 乙巳年正月十六。隨著俄皇尼古拉二世的怒吼。諾伯加拖夫少將率領俄國第三太平洋艦隊從波羅的海出發,經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在克裏特島匯合黑海分艦隊。這支艦隊匯集了俄國最後的海軍力量,全部的三艘一級戰列艦和三艘二級戰列艦,以及多達十三艘各式老舊艦支和補給艦支。可以說,尼古拉二世為了進攻遠東,凡是國內所有艦船上裝著根炮管的東西都派出來了。且不說驅逐艦沒有足夠航程,更不用那些更小型的炮艇了。於是俄國第三太平洋艦隊浩浩蕩蕩的通過蘇伊士運河,於是紅河兩岸的人有幸的看著了這樣一支艦隊。作為海戰主力的戰列艦和重巡洋艦拉著驅逐艦,而驅逐艦又拉著更小型的炮艇,就如同老牛拉破車一樣步履艱難的在紅海上航行。
對於俄國舉全國海軍之力遠征太平洋,歐洲其它各國都是樂見其成的。這麽一支龐大的艦隊足以左右歐洲的局勢了,而尼古拉二世又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君主,他總想以挑戰世界來顯示斯拉夫人的尊嚴,就像他曾說過的那樣:俄羅斯帝國需要在每個海洋都有出海口。現在,這個瘋子把全部海軍力量派到東方去送死,那有什麽理由不同意呢?
而中國人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隨著一場場戰爭的勝利,如今的中國人越來越咄咄逼人,他們企圖恢複古老中國曾經的勢力範圍。他們正在開始主導整個南洋的次序,他們將腳插進中南半島,他們正努力的將手伸向澳大利亞,甚至他們的海軍進抵了太平洋中部與該死的夏威夷結成的事實上的盟友。然而他們並不滿足於現狀,借著打擊海盜的名義。他們的海軍頻繁的進出印度洋,如果不是英國人強勢予以拒絕,中國人還打算在蘇門答臘島最北端的班達齊亞修建一個中國人的海軍基地。這絕對不能容忍。
現在好了,中國人企圖挑戰俄國人遭到了俄國人最強力的報複。中國人海陸戰爭都是經驗豐富,但俄國人身強體壯、艦隊龐大,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就讓俄國人與中國人打生打死去吧。無論最後是誰贏了,他們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這們一來,他們這些人才能從中獲利。
然而對尼古拉二世而言,這仗他不得不打。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時代,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變革時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從19世紀末起,以重工業為中心的俄羅斯工業體係得到完善,而尼古拉二世的資本主義改革卻造成了俄國國內不小的社會矛盾。隨著俄國國內貧富差距擴大,大量農民破產。社會矛盾越來越激化。然而地方自治局的縣和州的管理機關的自由派曾希望新的統治者給予一個機會來緩和亞曆山大三世統治時期沙皇製度和人民之間的矛盾。但是,尼古拉二世對自由派這種溫和的請求完全置之不理。1904年12月,位於聖彼得堡的普梯洛夫工廠發生罷工,聖彼得堡各界認同罷工的民眾不斷增加,罷工人數攀升至八萬人。1905年1月22日清早,東正教神職人員蓋龐神父帶領一個為數約三萬人的工人組織到冬宮外廣場和平示威,目的是向沙皇遞交請願書,以表達勞工階層與社會底層人民的困苦。與遭受到的欺壓,請求沙皇進行社會改革與終止日俄戰爭。並期望不要有超時的工作與合理的待遇。然而尼古拉二世從1月8日起已移居在皇村,和平示威當天不在冬宮。當時負責守護宮廷的武士麵對已漸漸增加到二十萬人的聚集民眾,對空鳴槍示警,不久之後便向群眾射擊,民眾在驚慌中逃亡而爭相推擠,蓋龐神父也在混亂中身亡。雖然下令對民眾們開槍並非沙皇本人。但民眾已經將仇恨記在尼古拉二世身上了。
麵對這些情況,尼古拉二世從維護統治的角度出發,必需繼續對內改革。然而改革需要時間,關鍵是固執的尼古拉二世認為民眾這種溫和的請求是對他統治的威脅,他認為他的君權是“天賜”的。而他個人隻須對上帝負責。然而國內愈加尖銳的社會矛盾卻不得不讓尼古拉二世麵對這個事實。所以尼古拉二世選擇了對外擴張,他希望借著擴張和戰爭來緩和國內的矛盾,給自己爭取時間。這就是尼古拉二世不犧一切代價選擇遠征的根本原因。
而對於中國而言,這場戰爭也是必然的選擇。因為文化和地域的原因,中國最大的外部威脅就來自於北方。匈奴被漢朝趕跑了來就突厥,突厥被唐朝幹掉了來了蒙古,蒙古被明朝壓服了來了通古斯滿族,清朝終於平定的蒙古卻來了俄國。北方,這個始終正麵威脅中國安全的區域自始至終沒能真正平定。更何況俄國與中國都是大國,兩個大國直接接壤這不符合地緣政治的要求。誰都不願意自己的鄰居也同樣是一個強國,兩個龐然大物互相靠在一塊土地上,戰爭就是唯一的選擇了。這也是為什麽後世會有蒙古國和珍寶島戰爭的跟本原因。大國之間應該間隔著一些小的國家,作為兩個大國之間的緩衝和博弈的棋子才是硬道理。
有著先知先覺的李明自甲午戰爭結束後就開始謀劃北方攻略,隻不過因為日本局勢的反複著實耽誤了一些時間。然而鼓動南洋華人搞自治、攪動南洋局勢甚至把手伸進印度洋伸向澳大利亞,其實都是在為進兵北方打掩護。而此時的中國借著董福翔叛亂將兵鋒推進至西北,借著烏泰叛亂進兵蒙古,就是為徹底占據西伯利亞做準備,為此,整個中國高層謀劃了十年之久。
既然戰爭不可避免,那當然要先下手為強。以有心對無心,準備充分的中**隊在誰也沒有料到的初冬發起了攻擊,一時間將俄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也讓世界各國目瞪口呆。加上俄國指揮層一再的失誤。讓整個局勢看起來全麵倒向中國,短短的一個月內,整個西伯利亞除了數個城鎮外全部被中國占領。
戰場上表現的一塌糊塗的俄**隊讓尼古拉二世惱羞成怒,他傾盡全部海上力量強行遠征中國,並叫囂著要集結百萬大軍從陸地上進攻中國。而事實上,尼古拉二世也確確實實的新征召了六十多萬軍隊。隻是淒涼的俄國經濟無法支持如此龐大的軍事開銷。而主要貸款國法國在將款項貸給俄國時卻要求俄國在其西部邊境上增加二十萬陸軍,幫法國分擔來自德國的壓力,無可奈何的尼古拉二世為了拿到貸款隻能答應。截止到1905年3月初,集結在鄂木斯克一線的俄軍已經達30萬人,更有10萬大軍正在陸續通過秋明,而在國內還有近10萬人正在整編等待開赴戰場。加上南線由紮魯巴耶夫指揮的軍隊也被擴充到5萬人,西伯利亞各地駐軍還有接近5萬人,整個俄軍總兵力達到了近60萬之多。
反觀整個進入西伯利亞的中**隊僅有20萬人,其中8個師約10萬人在新西伯利亞城一帶布防。其它各軍都在對俄軍進行包圍。還有就是經新疆與俄國對峙的聶士成的3萬人而已。
雖然中**隊人數少。但中國近年來戰事不斷也培養了一大批曆經戰火的軍隊和軍人。雖然在體型和耐力上比不了俄國人,但戰爭又不是打群架。對於戰爭的理解和適應力,這不是俄國那些剛剛從田裏征召的民夫可以比的。而且中**隊有著更精良的武器和保障係統,戰略戰術更是更勝一籌。至於人數上的劣勢,這對中國來說算是問題嗎?且不說中國是第一人口大國,而且中國還有藩屬國可以調動。於是,正在向西伯利亞增援的第二批部隊中就包括二個琉球師、六個朝鮮師和第八旅。剛建國不久的阿努依共和國為了表達對中央朝廷的忠誠,也將僅有一個陸軍團都派來西伯利亞參戰。
然而此戰關係到中國未來戰略。對中國來說也是隻許贏不許輸的局麵。為了增加必勝的概率,駐守日本的劉盛休的第六兵團3萬人被調到新疆。加強南線力量。同時向日本政府提出,由中國政府提供等同於朝鮮部隊的待遇,從日本征召三個師的兵力協同作戰。
消息傳出,英美等國紛紛提出反對意見。在他們看來,中國這種行為等同於要求日本藩屬,這是不能同意的。既然不能直接拉部隊。中國駐日公使的努力下,中國駐日各地領事館就在大門口掛出征召誌願兵的旗號,人家自願來的你總不能阻擋吧。被中英等國殘酷剝削下的日本人民紛紛衝向中國各地領事館報名。
英美等國這下沒轍了,還撈了一身騷。因為中國征召的誌願兵的待遇比之朝鮮兵的待遇少了一截,朝鮮兵的待遇是月餉10元而征召的日本誌願兵僅有7元。理由是他們是誌願兵。不能等同於正規軍。但每個月累死累活也隻能賺到4龍元的日本人,無法抵擋提供食宿和月餉7元的誌願兵待遇。更不提表現優異的可轉入中國正規軍等其它福利,要知道中國正規軍普通士兵每個月的軍餉最低的都是12龍元呀。就邊日本國防自衛軍司令黑川通軌,通過運作直接將重新改編為防守製的原日本第四師團、現日本大阪第四鎮全員編為誌願兵。這樣本來僅有的5萬個名額僅剩下了3萬多點,為爭得這可憐的名額,日本人為不惜大打出手。以至於短短一周之內就有十餘萬人報名,這還不算正在從農村紛紛趕往城市的農民們。最後在黑川通軌的努力下,中國政府同意再追加一萬個名額。經過清挑細選,新年剛過,第一批日本誌願兵登上運輸船進入中國。
“一定要區分對各藩屬**隊的使用方式。”李明再三強調這個問題:“朝鮮人戰鬥力差,絕不可用於前線主力決戰之時,但朝鮮人對中國的忠誠是可以肯定的,更多的讓他們駐守後方維持占領地的次序還是很好的。朝鮮人就是根棒槌,他們一定會在新占地進行搶劫等事件,先不用管他們,讓他們鬧。等戰事結束需要整頓地方次序之時拉幾個朝鮮人砍了還可以收買當地民心。至於日本人,他們在武士道精神的裝備下,戰鬥力是強大的而且絕對聽從命令,日本人可以當主戰部他使用,需要死戰強攻的地方把日本人送上去。但這不包括日本第四鎮,這些人看自己的命比較重,跟本就不會去打仗,但讓他們從事後勤保障卻是第一流的。同時要注意,對日本軍餉的發放交給日本政府來完成。日本政府裏一定會有貪汙的現象,戰後我們就可以借此對日本內政進行幹涉。說到琉球師,這次一定要讓他們見見血,著實的打上幾仗,這對以後琉球人幫我們管理投降的和其它地方部隊有好處。”
對於阿努依**隊,在接見阿努依團團長蘇我英樹朝見時,李明看了眼卻對身邊的李鴻章說道:“整個阿努依族也就四萬多人,這次他們出動一個團三千餘人可以說是舉盡全族壯年男子。讓各部隊確實保證他們的安全,確保這支部隊不能有險,跟在我軍後麵打打順風仗就好了。阿努依人已經不多了,給他們留下發展族群的種子吧。”這句話很快傳迴阿努依國內,讓整個阿努依族淚灑滿襟。
中國陸續向中俄前線增兵至17萬,各俄軍據點外的兵力也逐漸增加。截止到3月底,中國投入中俄戰爭的陸軍總兵力達到41萬。
四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對於西伯利亞也是冰雪消融的開始。世界各國也都閉上了嘴巴等待這場大戰的結果。中俄兩國磨刀霍霍,大戰一觸即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