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轟轟轟――”
“殺給給――”
身穿黑色士兵服的日軍如黑潮般湧過鴨綠江衝進清國的領土,鴨綠江西岸的灘頭陣地在連日的爭奪中早已經被夷為平地。失去了地形掩護的朝鮮士兵死傷慘重,雖說國王就在他們身後、雖說為了複國而士氣如虹,但必竟能活下去幹麽非要死呢?
鴨綠江上,朝日兩軍打了五天還是十天,李熙自己都記不得了。白天,日軍反複的衝擊朝軍陣地。入夜,又要防著日軍夜襲。前線力敵不支,他要親自帶衛隊上去打退日軍。留在城中之時,亂七八糟的事務都要他來處理,還要留心日本的炮彈。李熙早已是疲憊不堪,卻又不能不強打著精神。白天與黑夜對他來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至於日期已經不重要了。他明白,這是清國對他的一次考驗,如果他不能頂住日本的人攻擊,也就說明朝鮮沒有扶持的必要。所以,清國給了武器、給了彈藥、給了糧草,甚至給了大炮,就有沒有給一兵一卒。最終,還是配了一個炮兵連過來,那也是因為整個朝鮮跟本沒有對清國來說是合格的炮兵。
這個炮兵連在幫朝鮮教導炮兵的同時也完全聽朝鮮軍指揮,朝鮮軍要求打哪炮兵就打哪。經過最初幾日的火炮奢侈的炮擊,整個朝鮮軍很輕鬆的打退日本人的攻擊。那時整個朝鮮軍從他這個國王開始就對炮兵連的勸告置於腦後:炮彈是有數量的,我們不再有炮彈補充。
終於等到沒有炮彈的日子。李熙才知道節省炮彈的重要性。已經連續三日隻能用人命把日本人堵在江邊,每日翻倍的傷亡讓整個朝鮮軍隊士氣大跌。終於,李熙再也忍受不了每日嚴重的傷亡。他下令放棄灘頭陣地退守城內。希望還算堅固的城牆能減少傷亡。
錯了,犯了大錯。九連城城牆上,朝鮮國王李熙後悔的痛心疾首。誰能想到,原本還打的有模有樣的軍隊一接到撤退命令就沒了形。小鬼子跟在屁股後麵就直楞楞的殺了上來,各級主官連組織抵抗都沒有,跑得比士兵還快。灘頭陣地可以不要,九連城丟不得。
“命令衛兵集合。跟著本王把日本人給攔下來。” 李熙決定糾正自己的錯誤。
“大王身係朝鮮複國命運,萬不可輕身涉險。”衛隊長洪啟薰連忙站出來:“還是臣下去吧。萬一臣下抵擋不住,還請王上退迴奉天。再圖複國之策。”
退?退又怎樣。給你武器彈藥支援結果連隔著江防守日本人都守不住,那你們還能收複故國嗎?這樣一來大清上國就是簡慢朝鮮,即使將在在大清的幫助下複國,那朝鮮也隻能被大清徹底掌控。朝鮮不是琉球。朝鮮也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如果朝鮮自己組建的軍隊一無是處。那大清就會親自掌控朝鮮。這樣的朝鮮國不是他李熙想要的朝鮮國。退已無路可退。
“慢。”李熙出言攔住了轉身就要離開的洪啟薰:“上國皇帝答應過本王,如果本王戰死,世子李坧會是新的朝鮮王。朝鮮國是在本王手中丟掉的,如果不能親自奪迴來也隻有戰死沙場才能麵對列祖列宗。洪啟薰――”
“臣下在。”
“現在本王命你立刻趕去奉天侍奉世子左右。如果本王戰死,世子就拜托你了。”說完深深一鞠躬後的李熙轉頭下了城牆。留下了早已淚流滿麵的洪啟薰。
洪啟薰很忠心自然也很聽話,他很快帶上一排士兵轉頭朝奉天絕塵而去。
僅有一百七十人的王室衛隊,是整個朝鮮軍隊全部的後備兵力。在連日的激戰中,作為堵漏的曾經幾千人的王室衛隊就隻有眼前這點人了。李熙看著全是傷兵的衛隊。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話後轉身向城門走去:我想迴家。都是些被日本人趕出來的人,迴家誰不想呀。如今連日本人的都打不過。上國又不派援兵,這如何迴的了家。但這並不妨礙衛隊士兵跟在國王後麵走向戰場。
李熙堅持認為,這些讓朝軍獨立防守是清國對朝鮮的一次考驗。所以他要在上國麵前證明朝鮮人是能打仗的,他要讓上國皇帝清楚的認識到,朝鮮是有扶持的價值的。其實他想多了,光緒隻是想更多的消耗掉現有忠誠於李熙的軍隊,這也是為了將來掌控朝鮮軍隊做準備。就算是朝鮮人再廢材,光緒也必須要扶持他複國。這是作為宗主國的義務,也是地區政治需要。因為隻有這樣做,才能讓藩屬國安心。也隻能這樣做,才能讓脫離大清但卻心懷大清的曾經的藩屬國重新投迴中華的懷抱。
強大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強大不是用錢買出來的,國家的強大是軍隊在彈林彈雨中打出來。現在的清國還是一個弱國,遠遠還不是英法等國的對手。但是在東北這塊土地上兩線做戰,還能第一次與歐洲人作戰就是全殲的戰績。所以,想讓別人承認你,你就必需展示你自己的力量。是朋友要讓他知道你能保護他,是敵人就要讓他害怕。關鍵還是琉球,上國大清對琉球的一舉一動都被這些曾經的藩屬國看在眼裏,如今大清全殲的俄**隊,千年泱泱帝國的威嚴還在。所以不少曾經的藩屬國有了別樣的心思。
比如緬甸,當年皇上就說過:一但出兵緬甸,就要連路上每塊石頭是什麽樣子都要搞清楚。為了能達成這個目標,雲貴川三省總兵趙爾豐在練兵之餘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緬甸的偵察。如今在中情局的調度下,潛入印度勒德納吉裏以生意為名實刺探之實的特工外圍人員,竟無意間接觸到了緬甸貢榜王朝的末代國王錫袍。結果被專業特工給吹暈了的錫袍。相信了清國特工欲圖營救錫袍,恢複貢榜王朝的話,交出了曾經貢榜王朝忠誠老臣的名單。宗主國厚待琉球讓他們向往。現在。大清國戰勝俄國人給了他們無比的信心,這批原以為複國無望的貢榜老臣正為組建緬甸現代化軍隊出錢出力,請求清國幫他們培訓士兵的使者在趙爾豐的護送下,已經在向奉天進發了。
再比如安南,兩廣總兵、第二山地團團長劉永福發來密電:安南王阮福昭派密使請求晉見皇上。劉永福問,要把密使送到哪?
“皇上,依微臣看還是讓使者全部進京晉見吧。”唐紹儀想了想說:“上國應該要有上國的威嚴。”
“朕難道不明白在京城召見更合適。隻是朕迴去後……”光緒長歎了口氣。
這次迴去,該如何麵對滿朝的大臣?重新掌權是必然的,但為了防止再次發生反複。必然要對慈禧一黨的人有所動作。慈禧好辦,找個院子軟禁起來也就是了,但那些後黨官員們才是麻煩。慈禧之所以能掌握朝局,就是通過這些忠心於太後的官員辦到的。也就是因為有了這些官員。慈禧才能在去年末發動宮變。光緒明白隻有除掉這些官員,失去支撐的慈禧才能對光緒再無威脅。怎麽除?架空甚至是免去官職?沒用的,上次就是這麽幹的。要想真正一勞永逸隻有一個字――殺。光緒不是個屠夫,他不想大開殺戒。不管這些人如何反對光緒,他們在平亂和維護朝廷統治上還是有一定的功勞的。其實李鴻章一直在催皇上迴京主持與洋人交涉事宜,但光緒依然留在奉天就是想等這些人主動上折辭官,但一個都沒有。
這個道理唐紹儀也明白,參謀本部的人也明白。他們對殺人沒有顧慮,但不能明說。所以。唐紹儀說:“皇上,總是要迴去的。”
“是呀,總是要迴去的。既然躲不過,那就麵對吧。”光緒站了起來拍了拍手:“收拾收拾,這二天就迴去吧。對了,日本人打過了鴨綠江,他們應該很高興吧。”
“說實在的,在這種局勢下沒什麽可高興的。”
大山岩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平息了日軍前線指揮官們激動的心情。多日來的艱苦作戰終於有了結果,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再次踏上了清國土地。可是大山岩卻高興不起來,打敗的隻是朝鮮的軍隊而已,又不是清國的軍隊,實在沒有高興的必要。
按大山岩的意思,既然朝鮮事變時跑了朝鮮國王,既然俄國海陸兩軍已經失敗。那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就應當立刻退迴漢江以南,恢複開戰前的日清局勢。再輔以外交手段,利用英國也不希望日本被清國徹底打敗的外交優勢,讓英國出麵脅迫清國不能越過漢江,從而保住日本崛起的基石。而不應該向山縣有朋說的那樣去窮追猛打,希望用陸戰的勝利來換取對清國談判的籌碼。
大山岩痛苦的搖了搖頭,別說是現在的日軍已經不是清國的對手,其實甲午年的日軍實力也不是清國的對手。隻是那年的清國有個草包統帥,在他的帶領下全軍跑路才有大日本的勢破如竹。豈不見遼河邊上清國皇帝不再退後的清**隊,是如何一戰就將大日本帝國的軍隊打的一蹶不振。
現在的日軍實力不僅依然還不是清國的對手,而且距離還越來越大了。日軍使用的還是甲午年間的武器,還好有大量在甲午年繳獲的清國武器武裝了帝**隊,不然單發步槍和青銅火炮還將是日本軍隊的主要武器。帝國付出了未來的十年而換來的資金全部投到了海軍上麵。現在清軍已經開始整師的裝備大口徑火炮,而日本能分給陸軍的資金卻隻能維持現有的規模。
在正麵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敗一次清國是大山岩的夢想,可惜沒有機會。那次差點包圍清軍第七師,也是因為他側翼的朝軍敗的太快,使得第七師來不及後撤而已。堂堂正正的從正麵突破一次由清國皇帝率領的清國皇家陸軍的防線,難道就這麽難嗎?
大山岩無奈的舉起了望遠鏡,看著江這邊渡河的日軍密集的已經看不見江水了。看著戰場的可不止大山岩一個,江那邊的山坡上還有一群。
“師長,我看可以了。”師參謀放下望遠鏡說。
“不急,等日本人攻到城下再說。” 雷震春知道自己的獨立炮兵師已經準備就緒,但他認為還可以放一些日軍進來。
“差不多就行了,放多了這不是加大自己的傷亡嘛。”壽山很不滿意的說道:“我們第四師搞的跟救火隊員一樣,怎麽一說到增援好像就是第四師的活一樣。”
“可以了,最起碼你還有仗可打。沒看到第六師,增援奉天沒趕上,鐵嶺沒趕上,好不易才跑到四平人家俄軍直投降了。沒看到皇上讓聶士成帶隊去海參崴時,聶士成眼睛都紅了。” 雷震春放下的望遠鏡,在嬉笑聲音中下達了炮擊的命令。
“步炮協同嘛,讓第四師也開始進攻吧。”壽山也下達了攻擊命令。
人家的增援都是用火速來形容,爭分奪秒,生怕晚了時間。李熙的增援隻能用悲壯來形容,不到二百人的衛隊邁著淩亂的步伐總算是走到城門邊上了。還想出城與日軍血戰呢,他們還沒到城門邊上,日軍已經先到了。出城增援已經是不可能了,那就上城牆作戰吧。還沒等李熙才張口說話,唿嘯的炮彈聲就把他的聲音給徹底淹沒了。
“轟轟轟轟轟……”鋪天蓋地的炮彈砸向地麵,巨大的煙塵籠罩了整個灘頭。
哪裏來的炮彈?李熙和大山岩都想知道,所以他們一個衝上城頭,一個衝上觀察位。隻見炮彈全部落在日軍陣地中,兩人都明白,如此猛烈的炮火隻意味一個可能――清軍的主力部隊到了。
李熙笑了,這就意味著他用不著上去拚命了,也就意味著他將得到清國的支持而收複朝鮮,也就意味著可以繼續當朝鮮國王。但大山岩哭了,此時日軍已經超過半數渡過了鴨綠江,尤其是人擠人的鴨綠江上,一顆炮彈就能殺死一大片。清軍的炮擊徹底斷絕了過河日軍的最後的退路,當江那邊清軍進攻時的殺聲震天,意味著過了河的日軍即將全軍覆沒。
收迴所有能收迴的兵力,大山岩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當最後一個離開鴨綠江邊的大山岩,哭著喊道:“山縣有朋,這就是你要的結果嗎?”
或許大山岩哭的不是已經失去的部隊,或許他哭的還有自己的命運。遊弋在對馬海峽的清國北洋艦隊已經將他們迴國的道路徹底隔斷,清國的海軍陸戰隊正從釜山殺向由商販師團駐守的漢城。就算退,他們又能退到哪裏?其實,退已無路可退。(未完待續。。)
“殺給給――”
身穿黑色士兵服的日軍如黑潮般湧過鴨綠江衝進清國的領土,鴨綠江西岸的灘頭陣地在連日的爭奪中早已經被夷為平地。失去了地形掩護的朝鮮士兵死傷慘重,雖說國王就在他們身後、雖說為了複國而士氣如虹,但必竟能活下去幹麽非要死呢?
鴨綠江上,朝日兩軍打了五天還是十天,李熙自己都記不得了。白天,日軍反複的衝擊朝軍陣地。入夜,又要防著日軍夜襲。前線力敵不支,他要親自帶衛隊上去打退日軍。留在城中之時,亂七八糟的事務都要他來處理,還要留心日本的炮彈。李熙早已是疲憊不堪,卻又不能不強打著精神。白天與黑夜對他來說不過是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至於日期已經不重要了。他明白,這是清國對他的一次考驗,如果他不能頂住日本的人攻擊,也就說明朝鮮沒有扶持的必要。所以,清國給了武器、給了彈藥、給了糧草,甚至給了大炮,就有沒有給一兵一卒。最終,還是配了一個炮兵連過來,那也是因為整個朝鮮跟本沒有對清國來說是合格的炮兵。
這個炮兵連在幫朝鮮教導炮兵的同時也完全聽朝鮮軍指揮,朝鮮軍要求打哪炮兵就打哪。經過最初幾日的火炮奢侈的炮擊,整個朝鮮軍很輕鬆的打退日本人的攻擊。那時整個朝鮮軍從他這個國王開始就對炮兵連的勸告置於腦後:炮彈是有數量的,我們不再有炮彈補充。
終於等到沒有炮彈的日子。李熙才知道節省炮彈的重要性。已經連續三日隻能用人命把日本人堵在江邊,每日翻倍的傷亡讓整個朝鮮軍隊士氣大跌。終於,李熙再也忍受不了每日嚴重的傷亡。他下令放棄灘頭陣地退守城內。希望還算堅固的城牆能減少傷亡。
錯了,犯了大錯。九連城城牆上,朝鮮國王李熙後悔的痛心疾首。誰能想到,原本還打的有模有樣的軍隊一接到撤退命令就沒了形。小鬼子跟在屁股後麵就直楞楞的殺了上來,各級主官連組織抵抗都沒有,跑得比士兵還快。灘頭陣地可以不要,九連城丟不得。
“命令衛兵集合。跟著本王把日本人給攔下來。” 李熙決定糾正自己的錯誤。
“大王身係朝鮮複國命運,萬不可輕身涉險。”衛隊長洪啟薰連忙站出來:“還是臣下去吧。萬一臣下抵擋不住,還請王上退迴奉天。再圖複國之策。”
退?退又怎樣。給你武器彈藥支援結果連隔著江防守日本人都守不住,那你們還能收複故國嗎?這樣一來大清上國就是簡慢朝鮮,即使將在在大清的幫助下複國,那朝鮮也隻能被大清徹底掌控。朝鮮不是琉球。朝鮮也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如果朝鮮自己組建的軍隊一無是處。那大清就會親自掌控朝鮮。這樣的朝鮮國不是他李熙想要的朝鮮國。退已無路可退。
“慢。”李熙出言攔住了轉身就要離開的洪啟薰:“上國皇帝答應過本王,如果本王戰死,世子李坧會是新的朝鮮王。朝鮮國是在本王手中丟掉的,如果不能親自奪迴來也隻有戰死沙場才能麵對列祖列宗。洪啟薰――”
“臣下在。”
“現在本王命你立刻趕去奉天侍奉世子左右。如果本王戰死,世子就拜托你了。”說完深深一鞠躬後的李熙轉頭下了城牆。留下了早已淚流滿麵的洪啟薰。
洪啟薰很忠心自然也很聽話,他很快帶上一排士兵轉頭朝奉天絕塵而去。
僅有一百七十人的王室衛隊,是整個朝鮮軍隊全部的後備兵力。在連日的激戰中,作為堵漏的曾經幾千人的王室衛隊就隻有眼前這點人了。李熙看著全是傷兵的衛隊。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話後轉身向城門走去:我想迴家。都是些被日本人趕出來的人,迴家誰不想呀。如今連日本人的都打不過。上國又不派援兵,這如何迴的了家。但這並不妨礙衛隊士兵跟在國王後麵走向戰場。
李熙堅持認為,這些讓朝軍獨立防守是清國對朝鮮的一次考驗。所以他要在上國麵前證明朝鮮人是能打仗的,他要讓上國皇帝清楚的認識到,朝鮮是有扶持的價值的。其實他想多了,光緒隻是想更多的消耗掉現有忠誠於李熙的軍隊,這也是為了將來掌控朝鮮軍隊做準備。就算是朝鮮人再廢材,光緒也必須要扶持他複國。這是作為宗主國的義務,也是地區政治需要。因為隻有這樣做,才能讓藩屬國安心。也隻能這樣做,才能讓脫離大清但卻心懷大清的曾經的藩屬國重新投迴中華的懷抱。
強大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強大不是用錢買出來的,國家的強大是軍隊在彈林彈雨中打出來。現在的清國還是一個弱國,遠遠還不是英法等國的對手。但是在東北這塊土地上兩線做戰,還能第一次與歐洲人作戰就是全殲的戰績。所以,想讓別人承認你,你就必需展示你自己的力量。是朋友要讓他知道你能保護他,是敵人就要讓他害怕。關鍵還是琉球,上國大清對琉球的一舉一動都被這些曾經的藩屬國看在眼裏,如今大清全殲的俄**隊,千年泱泱帝國的威嚴還在。所以不少曾經的藩屬國有了別樣的心思。
比如緬甸,當年皇上就說過:一但出兵緬甸,就要連路上每塊石頭是什麽樣子都要搞清楚。為了能達成這個目標,雲貴川三省總兵趙爾豐在練兵之餘從來沒有放棄過對緬甸的偵察。如今在中情局的調度下,潛入印度勒德納吉裏以生意為名實刺探之實的特工外圍人員,竟無意間接觸到了緬甸貢榜王朝的末代國王錫袍。結果被專業特工給吹暈了的錫袍。相信了清國特工欲圖營救錫袍,恢複貢榜王朝的話,交出了曾經貢榜王朝忠誠老臣的名單。宗主國厚待琉球讓他們向往。現在。大清國戰勝俄國人給了他們無比的信心,這批原以為複國無望的貢榜老臣正為組建緬甸現代化軍隊出錢出力,請求清國幫他們培訓士兵的使者在趙爾豐的護送下,已經在向奉天進發了。
再比如安南,兩廣總兵、第二山地團團長劉永福發來密電:安南王阮福昭派密使請求晉見皇上。劉永福問,要把密使送到哪?
“皇上,依微臣看還是讓使者全部進京晉見吧。”唐紹儀想了想說:“上國應該要有上國的威嚴。”
“朕難道不明白在京城召見更合適。隻是朕迴去後……”光緒長歎了口氣。
這次迴去,該如何麵對滿朝的大臣?重新掌權是必然的,但為了防止再次發生反複。必然要對慈禧一黨的人有所動作。慈禧好辦,找個院子軟禁起來也就是了,但那些後黨官員們才是麻煩。慈禧之所以能掌握朝局,就是通過這些忠心於太後的官員辦到的。也就是因為有了這些官員。慈禧才能在去年末發動宮變。光緒明白隻有除掉這些官員,失去支撐的慈禧才能對光緒再無威脅。怎麽除?架空甚至是免去官職?沒用的,上次就是這麽幹的。要想真正一勞永逸隻有一個字――殺。光緒不是個屠夫,他不想大開殺戒。不管這些人如何反對光緒,他們在平亂和維護朝廷統治上還是有一定的功勞的。其實李鴻章一直在催皇上迴京主持與洋人交涉事宜,但光緒依然留在奉天就是想等這些人主動上折辭官,但一個都沒有。
這個道理唐紹儀也明白,參謀本部的人也明白。他們對殺人沒有顧慮,但不能明說。所以。唐紹儀說:“皇上,總是要迴去的。”
“是呀,總是要迴去的。既然躲不過,那就麵對吧。”光緒站了起來拍了拍手:“收拾收拾,這二天就迴去吧。對了,日本人打過了鴨綠江,他們應該很高興吧。”
“說實在的,在這種局勢下沒什麽可高興的。”
大山岩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平息了日軍前線指揮官們激動的心情。多日來的艱苦作戰終於有了結果,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再次踏上了清國土地。可是大山岩卻高興不起來,打敗的隻是朝鮮的軍隊而已,又不是清國的軍隊,實在沒有高興的必要。
按大山岩的意思,既然朝鮮事變時跑了朝鮮國王,既然俄國海陸兩軍已經失敗。那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就應當立刻退迴漢江以南,恢複開戰前的日清局勢。再輔以外交手段,利用英國也不希望日本被清國徹底打敗的外交優勢,讓英國出麵脅迫清國不能越過漢江,從而保住日本崛起的基石。而不應該向山縣有朋說的那樣去窮追猛打,希望用陸戰的勝利來換取對清國談判的籌碼。
大山岩痛苦的搖了搖頭,別說是現在的日軍已經不是清國的對手,其實甲午年的日軍實力也不是清國的對手。隻是那年的清國有個草包統帥,在他的帶領下全軍跑路才有大日本的勢破如竹。豈不見遼河邊上清國皇帝不再退後的清**隊,是如何一戰就將大日本帝國的軍隊打的一蹶不振。
現在的日軍實力不僅依然還不是清國的對手,而且距離還越來越大了。日軍使用的還是甲午年間的武器,還好有大量在甲午年繳獲的清國武器武裝了帝**隊,不然單發步槍和青銅火炮還將是日本軍隊的主要武器。帝國付出了未來的十年而換來的資金全部投到了海軍上麵。現在清軍已經開始整師的裝備大口徑火炮,而日本能分給陸軍的資金卻隻能維持現有的規模。
在正麵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敗一次清國是大山岩的夢想,可惜沒有機會。那次差點包圍清軍第七師,也是因為他側翼的朝軍敗的太快,使得第七師來不及後撤而已。堂堂正正的從正麵突破一次由清國皇帝率領的清國皇家陸軍的防線,難道就這麽難嗎?
大山岩無奈的舉起了望遠鏡,看著江這邊渡河的日軍密集的已經看不見江水了。看著戰場的可不止大山岩一個,江那邊的山坡上還有一群。
“師長,我看可以了。”師參謀放下望遠鏡說。
“不急,等日本人攻到城下再說。” 雷震春知道自己的獨立炮兵師已經準備就緒,但他認為還可以放一些日軍進來。
“差不多就行了,放多了這不是加大自己的傷亡嘛。”壽山很不滿意的說道:“我們第四師搞的跟救火隊員一樣,怎麽一說到增援好像就是第四師的活一樣。”
“可以了,最起碼你還有仗可打。沒看到第六師,增援奉天沒趕上,鐵嶺沒趕上,好不易才跑到四平人家俄軍直投降了。沒看到皇上讓聶士成帶隊去海參崴時,聶士成眼睛都紅了。” 雷震春放下的望遠鏡,在嬉笑聲音中下達了炮擊的命令。
“步炮協同嘛,讓第四師也開始進攻吧。”壽山也下達了攻擊命令。
人家的增援都是用火速來形容,爭分奪秒,生怕晚了時間。李熙的增援隻能用悲壯來形容,不到二百人的衛隊邁著淩亂的步伐總算是走到城門邊上了。還想出城與日軍血戰呢,他們還沒到城門邊上,日軍已經先到了。出城增援已經是不可能了,那就上城牆作戰吧。還沒等李熙才張口說話,唿嘯的炮彈聲就把他的聲音給徹底淹沒了。
“轟轟轟轟轟……”鋪天蓋地的炮彈砸向地麵,巨大的煙塵籠罩了整個灘頭。
哪裏來的炮彈?李熙和大山岩都想知道,所以他們一個衝上城頭,一個衝上觀察位。隻見炮彈全部落在日軍陣地中,兩人都明白,如此猛烈的炮火隻意味一個可能――清軍的主力部隊到了。
李熙笑了,這就意味著他用不著上去拚命了,也就意味著他將得到清國的支持而收複朝鮮,也就意味著可以繼續當朝鮮國王。但大山岩哭了,此時日軍已經超過半數渡過了鴨綠江,尤其是人擠人的鴨綠江上,一顆炮彈就能殺死一大片。清軍的炮擊徹底斷絕了過河日軍的最後的退路,當江那邊清軍進攻時的殺聲震天,意味著過了河的日軍即將全軍覆沒。
收迴所有能收迴的兵力,大山岩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當最後一個離開鴨綠江邊的大山岩,哭著喊道:“山縣有朋,這就是你要的結果嗎?”
或許大山岩哭的不是已經失去的部隊,或許他哭的還有自己的命運。遊弋在對馬海峽的清國北洋艦隊已經將他們迴國的道路徹底隔斷,清國的海軍陸戰隊正從釜山殺向由商販師團駐守的漢城。就算退,他們又能退到哪裏?其實,退已無路可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