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春收到扇子,見著扇麵上的字跡,一時心緒難平,坐在桌前久久不語。
童嬤嬤叫了聲姑娘,曼春卻情緒低落,“父親還送來了什麽?嬤嬤去看看吧。”
童嬤嬤便悄悄退了出去,又打發丫鬟們去了外頭屋裏。
眼淚大滴大滴的落在了裙子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跡。
姐姐在扇子上寫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要她放寬心,盡管前路艱難,障礙重重,但總會過去的。
姐姐和她……也不知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見麵。
人這一輩子怎麽就這麽難?
重活一世,雖然避免了被嫡母送去庵堂念經,卻又遇上了個太夫人。
若不是父親和舅舅不肯放棄她,她哪裏還有什麽活路?
庭前的丁香花期已過,枝幹虯曲,擋住了刺眼的陽光,陰影打在窗前,廊下籠子裏的鳥兒有一聲沒一聲的叫著。
曼春歎息一聲。
她們姐妹的際遇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身不由己這事兒,當真是身不由己。
她就這麽胡思亂想著,越想越是心中悲痛,恨上天不公,也恨自己怎麽就生在了唐家,若是父親和姨娘不把她生出來,她又何必來到這世上受苦!
伏在桌上哭得淚眼朦朧,悲到心底不平處,胡亂將桌麵一掃,扇子啪嗒一聲掉在地上,她怔愣了一下,手忙腳亂的拾起扇子,見沒有摔壞,抽噎了一聲,又沮喪起來。
真是沒出息。
這幾年姐姐待她如何?如今想來曆曆在目。
一絲羞恥湧上心頭,她忍不住捶了捶自己腦瓜。
低著頭擦擦扇子,一肘抵在桌邊,眼淚啪嗒啪嗒掉下來,為自己剛才生出的嫉妒而羞愧不已。
門外的丫鬟聽到了屋裏的動靜,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悄悄兒去找了童嬤嬤。
童嬤嬤看著眾人不安的目光,站起來,一個個的看過去,訓斥道,“慌什麽?”便叫她們去打熱水。
曼春哭了一場,聽見童嬤嬤隔著簾子問她要不要用點心,便壓著鼻音應了一聲。
服侍著洗了臉,童嬤嬤卻什麽也沒有問,叫了素蘭來給她重新梳頭,笑道,“除了過節的東西,老爺還叫人送了幾盆好花,並一個會養花的丫頭,聽說是從京郊莊子上挑來的,咱們這院子裏的花盆不少,卻沒人會剪枝子,老爺說,這幾天叫人來造個暖房,冬天天冷了就把花木搬到暖房裏去。”
曼春對著鏡子照了照,她的眉毛長得隨了父親,眉峰略重,雜眉也多,離近了瞧著亂糟糟的,童嬤嬤第一次幫她修眉時像是要把她所有的眉毛都拔光一樣,修成了一對細細彎彎的遠山眉,幾乎不剩幾根了,她受不了疼,便再也不肯讓童嬤嬤動手了。
素蘭在妝容上有一手,自從她來了,曼春便將梳頭的差事給了她,童嬤嬤一開始還擔心她年紀輕毛手毛腳的,後來見她做得頗像樣子,性子也柔順,這才撒開手。
修好了眉,麵上撲了一層薄薄的茉莉粉,曼春道,“造那東西要不少銀子呢。”
以前富裕人家都願意用明瓦,後來有了海上運來的西洋玻璃,從宮裏的第一座暖房開始,各家紛紛效仿。安平侯府裏就有一座為慶賀太夫人壽辰建的大暖房,一水兒的富寶齋的西洋彩玻璃,聽說花了一萬多兩銀子。
這麽奢侈的東西,她這裏哪怕隻蓋一間,也不用什麽西洋彩玻璃,就用最尋常的玻璃片,隻怕也要幾百兩銀子。
曼春不太想花這個錢,雖說暖房蓋好了付賬的肯定是父親。
可是等她看到新送來的幾盆花木,又猶豫了。
那滿樹齊開的丹桂秋色,照得整個院子都熱鬧起來。
能開的這麽好,瞧著也是精心侍弄過的,若是冬天凍死了,就太可惜了。
她叫人將那幾盆新送來的花盆放到廊前,打開窗戶就能看見。
曼春歪在榻上,什麽也不想做,手裏有一下沒一下的扇著扇子,童嬤嬤做著針線,才縫了沒兩針,外邊兒就來報說孫家派了安嬤嬤來送節禮。
曼春便請了安嬤嬤進來說話。
安嬤嬤今日穿的頗為體麵,耳環鐲子戒指一樣不缺,發髻後頭還簪了朵巴掌大的絹花,蟹爪菊的樣式,醬紫色的花瓣,鵝黃的花蕊,做得跟真的似的,顯得人特別精神。
童嬤嬤湊趣讚了兩句,安嬤嬤笑道,“我這把年紀了,戴金戴銀都不如年輕時頭上隻戴朵花兒!我們二爺叫人從南邊弄了些好頭花兒來,是貢上的‘花兒劉’家的東西,特地給姑娘挑了些上好的來,姑娘戴著玩玩,或是賞人也行——姑娘在這邊兒還住得慣麽?”
曼春道,“勞你費心想著,這邊兒倒還清淨。前些日子多有叨擾,一直沒機會道謝,心裏總是不安,嬤嬤迴去了,替我轉告一聲吧。”
安嬤嬤忙道,“姑娘客氣什麽呢?兩家是幾輩子的交情了,我們二爺看姑娘就跟自家妹妹似的,姑娘一時有個不便,我們二爺還能眼看著姑娘受委屈不成?再沒有那樣的道理。姑娘隻管安心,我們明白姑娘的難處,可別說什麽謝不謝的。”
寒暄了一番,安嬤嬤便起身告辭了,曼春挽留不住,就讓童嬤嬤去送她,又叫人拿了個一兩的紅封給安嬤嬤。
安嬤嬤送來的東西可不少,童嬤嬤拿著禮單給她看,除了那兩匣子堆紗花兒,綢緞若幹,還有一車果品時鮮,“南貨十二樣,京郊產的各樣果子四簍,月餅十斤,且不少呢,還有兩簍螃蟹,個個賽碗口大小,膏黃都是滿的,到底是節令物,不如趁著還鮮活叫廚房蒸了姑娘嚐嚐?”
螃蟹這東西於曼春而言無可無不可,她也不愛動手剝,嫌它紮手,“這東西越擱越瘦,一氣兒都蒸了吧,小丫頭們嘴饞,先前在府裏時不好要這要那的,也不必等到正日子了,給大家分了。”
童嬤嬤笑道,“那可不少呢,兩大簍!哪裏分得完?這東西性寒,也不好頓頓吃,依我看倒不如勻出一些,再湊些果品魚肉,給舅老爺府上送去,雖不值什麽,到底是個心意。我記得姑娘愛吃蟹肉燒麥,不如叫他們取了蟹黃蟹肉包餃子做燒麥?剩下的分一分,人人都還能分上兩三隻,大家也都吃得高興!”
聽出童嬤嬤有意哄她開心,曼春暫且將煩心事丟在一邊,柔聲道,“我這幾天憊懶得很,嬤嬤多擔待著些,十五那天拜月的東西也備好,咱們才剛出來,大家心裏想必都不好過,既然過節,就熱熱鬧鬧的,別弄個掃興。”
孫家這迴送來的東西雖說談不上多貴重,卻樣樣精細,還禮的時候就得仔細掂量掂量,曼春問,“莊子上什麽時候來送收成?”
要置辦迴禮就得花錢,如今她手裏存的銀子用一分就少一分,能賺錢的隻有針線鋪子和父親新給她置辦的莊子。
下半年裏有中秋、重陽、冬至、臘八,還有過年,一個節接著一個節,正是街市上生意興旺的時候,尤其年前那一個月,若是不能趕在臘月之前備足了貨,到時候可不就抓瞎了?所以上半年針線鋪子的流水有多少是多少,都拿去置辦新貨了。
童嬤嬤道,“今年天好,糧食收的早,沒準兒他們能在十五之前來給姑娘磕個頭呢。”
曼春歎了口氣,“隻是咱們如今人手不夠。”莊子那邊兒到現在都還沒來得及安排出人手去看看,隻知道一年能有幾百兩銀子的出息,也不知莊子上都種的什麽,那莊子的地契房契,還有莊頭一家的身契,父親已經給了她,今年是第一年,還是應該有個明白人去瞧瞧才是。
童嬤嬤遲疑了一下,“要不……找人去給老爺送個信兒問問?撥兩個人來?”
“……也行,要是父親那邊人手不夠,就找舅母借個懂行的。”
“總之給孫家的迴禮還是早些送過去吧,比照他家送的再添兩分。”
童嬤嬤應下了。
“她還說什麽了沒?”
曼春隻是隨口一問,童嬤嬤想起剛才安嬤嬤的話,便有些猶豫。
“怎麽?”
童嬤嬤道,“原也不過是些客氣話,說他們家二爺這陣子早出晚歸應酬多,不然早就打發她來給姑娘請安了。”
“臨走的時候她又問咱們這邊兒缺不缺人手,我說如今家裏人手夠用——雖說的確還缺幾個力氣大的,不過家裏的事兒到底和他們說不著,我就沒提。”
翰林胡同住的多是品級不高的清貴官員,大多家資並不豐厚,又因為臨近皇城,治安一向不錯,所以幾乎沒有賊來光顧,也少有鄰裏糾紛,因此唐輜才能夠放心的將女兒安排在這裏。
【後文多贈送字數接作者有話要說】
童嬤嬤叫了聲姑娘,曼春卻情緒低落,“父親還送來了什麽?嬤嬤去看看吧。”
童嬤嬤便悄悄退了出去,又打發丫鬟們去了外頭屋裏。
眼淚大滴大滴的落在了裙子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跡。
姐姐在扇子上寫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要她放寬心,盡管前路艱難,障礙重重,但總會過去的。
姐姐和她……也不知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見麵。
人這一輩子怎麽就這麽難?
重活一世,雖然避免了被嫡母送去庵堂念經,卻又遇上了個太夫人。
若不是父親和舅舅不肯放棄她,她哪裏還有什麽活路?
庭前的丁香花期已過,枝幹虯曲,擋住了刺眼的陽光,陰影打在窗前,廊下籠子裏的鳥兒有一聲沒一聲的叫著。
曼春歎息一聲。
她們姐妹的際遇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身不由己這事兒,當真是身不由己。
她就這麽胡思亂想著,越想越是心中悲痛,恨上天不公,也恨自己怎麽就生在了唐家,若是父親和姨娘不把她生出來,她又何必來到這世上受苦!
伏在桌上哭得淚眼朦朧,悲到心底不平處,胡亂將桌麵一掃,扇子啪嗒一聲掉在地上,她怔愣了一下,手忙腳亂的拾起扇子,見沒有摔壞,抽噎了一聲,又沮喪起來。
真是沒出息。
這幾年姐姐待她如何?如今想來曆曆在目。
一絲羞恥湧上心頭,她忍不住捶了捶自己腦瓜。
低著頭擦擦扇子,一肘抵在桌邊,眼淚啪嗒啪嗒掉下來,為自己剛才生出的嫉妒而羞愧不已。
門外的丫鬟聽到了屋裏的動靜,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悄悄兒去找了童嬤嬤。
童嬤嬤看著眾人不安的目光,站起來,一個個的看過去,訓斥道,“慌什麽?”便叫她們去打熱水。
曼春哭了一場,聽見童嬤嬤隔著簾子問她要不要用點心,便壓著鼻音應了一聲。
服侍著洗了臉,童嬤嬤卻什麽也沒有問,叫了素蘭來給她重新梳頭,笑道,“除了過節的東西,老爺還叫人送了幾盆好花,並一個會養花的丫頭,聽說是從京郊莊子上挑來的,咱們這院子裏的花盆不少,卻沒人會剪枝子,老爺說,這幾天叫人來造個暖房,冬天天冷了就把花木搬到暖房裏去。”
曼春對著鏡子照了照,她的眉毛長得隨了父親,眉峰略重,雜眉也多,離近了瞧著亂糟糟的,童嬤嬤第一次幫她修眉時像是要把她所有的眉毛都拔光一樣,修成了一對細細彎彎的遠山眉,幾乎不剩幾根了,她受不了疼,便再也不肯讓童嬤嬤動手了。
素蘭在妝容上有一手,自從她來了,曼春便將梳頭的差事給了她,童嬤嬤一開始還擔心她年紀輕毛手毛腳的,後來見她做得頗像樣子,性子也柔順,這才撒開手。
修好了眉,麵上撲了一層薄薄的茉莉粉,曼春道,“造那東西要不少銀子呢。”
以前富裕人家都願意用明瓦,後來有了海上運來的西洋玻璃,從宮裏的第一座暖房開始,各家紛紛效仿。安平侯府裏就有一座為慶賀太夫人壽辰建的大暖房,一水兒的富寶齋的西洋彩玻璃,聽說花了一萬多兩銀子。
這麽奢侈的東西,她這裏哪怕隻蓋一間,也不用什麽西洋彩玻璃,就用最尋常的玻璃片,隻怕也要幾百兩銀子。
曼春不太想花這個錢,雖說暖房蓋好了付賬的肯定是父親。
可是等她看到新送來的幾盆花木,又猶豫了。
那滿樹齊開的丹桂秋色,照得整個院子都熱鬧起來。
能開的這麽好,瞧著也是精心侍弄過的,若是冬天凍死了,就太可惜了。
她叫人將那幾盆新送來的花盆放到廊前,打開窗戶就能看見。
曼春歪在榻上,什麽也不想做,手裏有一下沒一下的扇著扇子,童嬤嬤做著針線,才縫了沒兩針,外邊兒就來報說孫家派了安嬤嬤來送節禮。
曼春便請了安嬤嬤進來說話。
安嬤嬤今日穿的頗為體麵,耳環鐲子戒指一樣不缺,發髻後頭還簪了朵巴掌大的絹花,蟹爪菊的樣式,醬紫色的花瓣,鵝黃的花蕊,做得跟真的似的,顯得人特別精神。
童嬤嬤湊趣讚了兩句,安嬤嬤笑道,“我這把年紀了,戴金戴銀都不如年輕時頭上隻戴朵花兒!我們二爺叫人從南邊弄了些好頭花兒來,是貢上的‘花兒劉’家的東西,特地給姑娘挑了些上好的來,姑娘戴著玩玩,或是賞人也行——姑娘在這邊兒還住得慣麽?”
曼春道,“勞你費心想著,這邊兒倒還清淨。前些日子多有叨擾,一直沒機會道謝,心裏總是不安,嬤嬤迴去了,替我轉告一聲吧。”
安嬤嬤忙道,“姑娘客氣什麽呢?兩家是幾輩子的交情了,我們二爺看姑娘就跟自家妹妹似的,姑娘一時有個不便,我們二爺還能眼看著姑娘受委屈不成?再沒有那樣的道理。姑娘隻管安心,我們明白姑娘的難處,可別說什麽謝不謝的。”
寒暄了一番,安嬤嬤便起身告辭了,曼春挽留不住,就讓童嬤嬤去送她,又叫人拿了個一兩的紅封給安嬤嬤。
安嬤嬤送來的東西可不少,童嬤嬤拿著禮單給她看,除了那兩匣子堆紗花兒,綢緞若幹,還有一車果品時鮮,“南貨十二樣,京郊產的各樣果子四簍,月餅十斤,且不少呢,還有兩簍螃蟹,個個賽碗口大小,膏黃都是滿的,到底是節令物,不如趁著還鮮活叫廚房蒸了姑娘嚐嚐?”
螃蟹這東西於曼春而言無可無不可,她也不愛動手剝,嫌它紮手,“這東西越擱越瘦,一氣兒都蒸了吧,小丫頭們嘴饞,先前在府裏時不好要這要那的,也不必等到正日子了,給大家分了。”
童嬤嬤笑道,“那可不少呢,兩大簍!哪裏分得完?這東西性寒,也不好頓頓吃,依我看倒不如勻出一些,再湊些果品魚肉,給舅老爺府上送去,雖不值什麽,到底是個心意。我記得姑娘愛吃蟹肉燒麥,不如叫他們取了蟹黃蟹肉包餃子做燒麥?剩下的分一分,人人都還能分上兩三隻,大家也都吃得高興!”
聽出童嬤嬤有意哄她開心,曼春暫且將煩心事丟在一邊,柔聲道,“我這幾天憊懶得很,嬤嬤多擔待著些,十五那天拜月的東西也備好,咱們才剛出來,大家心裏想必都不好過,既然過節,就熱熱鬧鬧的,別弄個掃興。”
孫家這迴送來的東西雖說談不上多貴重,卻樣樣精細,還禮的時候就得仔細掂量掂量,曼春問,“莊子上什麽時候來送收成?”
要置辦迴禮就得花錢,如今她手裏存的銀子用一分就少一分,能賺錢的隻有針線鋪子和父親新給她置辦的莊子。
下半年裏有中秋、重陽、冬至、臘八,還有過年,一個節接著一個節,正是街市上生意興旺的時候,尤其年前那一個月,若是不能趕在臘月之前備足了貨,到時候可不就抓瞎了?所以上半年針線鋪子的流水有多少是多少,都拿去置辦新貨了。
童嬤嬤道,“今年天好,糧食收的早,沒準兒他們能在十五之前來給姑娘磕個頭呢。”
曼春歎了口氣,“隻是咱們如今人手不夠。”莊子那邊兒到現在都還沒來得及安排出人手去看看,隻知道一年能有幾百兩銀子的出息,也不知莊子上都種的什麽,那莊子的地契房契,還有莊頭一家的身契,父親已經給了她,今年是第一年,還是應該有個明白人去瞧瞧才是。
童嬤嬤遲疑了一下,“要不……找人去給老爺送個信兒問問?撥兩個人來?”
“……也行,要是父親那邊人手不夠,就找舅母借個懂行的。”
“總之給孫家的迴禮還是早些送過去吧,比照他家送的再添兩分。”
童嬤嬤應下了。
“她還說什麽了沒?”
曼春隻是隨口一問,童嬤嬤想起剛才安嬤嬤的話,便有些猶豫。
“怎麽?”
童嬤嬤道,“原也不過是些客氣話,說他們家二爺這陣子早出晚歸應酬多,不然早就打發她來給姑娘請安了。”
“臨走的時候她又問咱們這邊兒缺不缺人手,我說如今家裏人手夠用——雖說的確還缺幾個力氣大的,不過家裏的事兒到底和他們說不著,我就沒提。”
翰林胡同住的多是品級不高的清貴官員,大多家資並不豐厚,又因為臨近皇城,治安一向不錯,所以幾乎沒有賊來光顧,也少有鄰裏糾紛,因此唐輜才能夠放心的將女兒安排在這裏。
【後文多贈送字數接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