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鬆下了學迴來,從曼春的那裏得知了事情的經過,便換了身衣裳,叫了幾個婆子抬了春凳跟他去了祠堂。他跟唐曼寧在祠堂外頭守了快兩個時辰才接到了王氏,王氏跪著誦讀了一百遍《家規》,出來時走路都走不穩,是被唐鬆扶出來的,雖然有些不雅相,可王氏兩隻膝蓋又酸又疼又麻,也隻好躺在春凳上讓人抬迴來。
王氏迴來的時候,天色已經近黑了,她臉色很不好看,唐鬆和唐曼寧扶著她下了凳子,蹣跚地挪到了榻上,擦了藥酒又揉捏了半天,直到腦門上沁了一層汗才讓人停了。
唐棠吃了飯,已經困了,他乳母哄著他,一會兒拿這個玩,一會兒拿那個看,才沒讓他睡著,不過,他見王氏被人抬著迴來,也沒有多問一句,王氏見他不肯上前,麵上不免帶出了幾分,唐棠倒是趁著王氏擦藥酒的空當躲在門邊看了半天,一臉好奇的樣子,看樣子並不真正明白“跪祠堂”是怎麽迴事。
曼春手上包著紗布泛著淡淡的藥味兒去給王氏問安,王氏沒有讓她進去,但她站在門口,手上的紗布不可避免的被王氏看在眼裏,王氏沒說什麽就叫她退下了,過不多時,唐曼寧和唐鬆也出來了。
曼春迎了上去,看看上房的方向,小聲道,“太太沒事了吧?”
唐鬆卻不想多說,“沒事了。你吃了沒?”
曼春點點頭,“已經吃過了,我叫人留了飯菜。”
王氏雖說出身不錯,可在唐家卻並不重視她,這是曼春早幾天就看出來的,可是直到今天她才深刻地意識到,王氏再怎麽厲害,在夫人和太夫人的麵前卻也算不得什麽,也是要低頭的。
看到王氏的遭遇,其實她心裏也有些……以王氏的出身,尚且要受婆家的氣,她原本以為做人正室的總比做妾室的要尊重得多,如今看來,尊重是沒錯,卻各有各的難處——身份、出身、錢財等等固然能影響人的境遇,可這些卻不是全部,倘若在王氏前頭有人能護著,或者說,若是父親官運亨通、齊家有術,府裏誰又敢小瞧長房?夫人就是想要打壓長房,隻怕也得顧忌一二。
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想著今天的事。
太太自不必說,為人精明,隻是容易衝動,又頗為自負,她的出身和長媳的身份讓她不願也不能向二太太和三太太低頭,二太太麽……那就是個潑婦,還有些算計,三太太看上去不招惹是非,卻也不是個好惹的。
聽童嬤嬤說,王氏上房的燈幾乎亮了一夜,直到快天亮時才歇下,曼春倒是沒有察覺,她最近睡眠不錯,隻要一睡著了,常常是一覺到天明。
雖說頭一天挨了罰,可第二天隻要能夠站著,便還是得照常請安,濃重的妝容遮不住王氏一臉的憔悴,她忍耐著下床走了幾步,發現雖然昨天睡前塗了藥,也按摩了,可是和昨天迴來時相比,幾乎沒有什麽恢複,反而更難受了,膝蓋都紫了。
唐鬆看她這樣,就勸她不要去慶僖堂了,使人去說一聲便罷了。
王氏沒好氣的道,“怎麽說?說她老人家罰我跪祠堂,結果把膝蓋跪壞了?這不是往別人手上送把柄麽?”
“那您怎麽去?膝蓋這個樣子,走是走不了了,難不成還像昨天似的拿春凳抬了您去?”唐曼寧忍不住道,“那不是更叫人看笑話?”
“怎麽說話呢?”唐鬆瞪了她一眼。
“你看看,你看看,這丫頭越長越迴去了,說起話來還不如小時候懂事。”
唐曼寧覺得自己本是好意,太太卻偏偏雞蛋裏挑骨頭,也生氣道,“我是為了您好,您倒把我當成了心存歹意的。”
唐鬆有些頭疼,“不要吵了——聽我的,派個人提前去老太太那裏說一聲,再去請個太醫來給瞧瞧。”
今日正好是官府休沐日,不僅僅是官府,學堂裏也休沐一天,不過因為昨天的那一場,今天來的人並不齊全,大太太沒來,三太太是被人扶著過來的,二太太和唐曼錦也沒有出現,不知道是不是還在祠堂裏跪著,底下小的們不敢多提也不敢多問,太夫人神色如故,和兒子說說笑笑,和氣又慈祥,侯爺和林夫人好像也不知道這迴事兒似的,連提都沒提。
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心寒。
半上午的時候,太醫請到了,是府裏常請的洪太醫,王氏的膝蓋自然是不能給他看的,韋嬤嬤代為轉述了王氏的病情,洪太醫隔著簾子給把了脈,開了方子,又叮囑了一番話才走了。
緊接著上房廊下便支起了小藥爐,韋嬤嬤親自看著藥罐,誰也不許碰。
曼春就約束著身邊的人,不叫她們往上房湊,免得生出事來。
這個時候就是別人請她去,她也不會湊上去。
她要忙的事多著呢。
那一百遍《女誡》和《孝經》可不是隨手幾筆就能寫出來的,《女誡》加上《孝經》四千多近五千個字,她算了算時間,一個月內抄完的話,每天至少要寫三到四遍,就是寫得快,不講究字的好壞,也得寫五個時辰,何況還要去家學,哪怕家學的課業不重,她也未必能擠的出來這麽多時間。
抄了兩遍以後,她便丟開了自己抄完的想法,問得林晏是從小讀書的,且素蘭也有一筆端正好字,她便將這兩人都叫了來,把自己抄好了的《女誡》和《孝經》分給她們,叫她們躲在屋裏照著摹寫,能寫多少是多少,關鍵是要寫得像——哪怕到了交罰的日子還差幾篇,到時候求求情,也總比讓人一眼看出找了槍手來得好。
讓她驚喜的是,這兩人抄的還挺快,比她料想的還快,雖說筆跡隻有七八成像,但許多字紙混在一起,倒也沒那麽容易看出來。
她們讀書的擷英閣就在清涼園裏,進了大門右拐,走上一段就能看到兩座挨得極近的院子,一個是擷英閣,旁邊的就是蘊秀軒。
薑先生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人,容貌清秀,皮膚白淨,說話做事不溫不火的很有條理,聽唐曼媛說,薑先生出身官宦人家,年輕時頗有才名,嫁的也是有名的才子,隻可惜才子是個福薄的,薑先生孀居後迴了娘家,因她年紀大了,再嫁已經不容易了,好在還有嫁妝,她父母也仍健在,能護得住她,太夫人知道了她的境況,慕她才名,就做主請了她來教姑娘們讀書。
擷英閣是一處頗為規整的院子,上房三間,左右耳房,兩側東西廂房,她們學習的地方在擷英閣上房東間,六張桌子,每排兩張,擺了三排,江漵坐在第一排靠窗處不用動,她身旁原是三姑娘唐曼錦的座位,隻是她自從兩日前被太夫人罰去了祠堂,直到今天都沒有再出現。
照著薑先生安排的座次,除了江漵外,唐曼錦和唐曼穎、唐曼媛都得往後退一排。
唐曼媛當即就將筆墨文具搬到了最後一排,爽快地讓了出來,唐曼穎卻有些不情願,“先生,能不能不換?坐在後頭我怕聽不清。”
唐曼瑗原本坐在第二排靠窗處,這裏光線好,這會兒極爽快的收拾文具起身讓座,唐曼寧和唐曼春也不是傻的,連忙向薑先生推辭,表示她們願意坐到後麵,“妹妹她們在這裏坐慣了,倒是不必挪動,我們坐後頭就是了。”
薑先生卻自有規矩,堅持讓她們按照排行定座次,唐曼穎這才不情不願的去了後麵一排坐下。
除了讀書作詩,琴棋書畫大家也都是要學的,薑先生問唐曼春和唐曼寧除了正經課業外還想學些什麽,許她們從琴棋書畫裏選一樣,雖然這些東西是大家都要學的,但總要分個輕重緩急,薑先生也隻許她們選一樣,“你們若是都選,我未必教不過來,你們卻是一定學不過來的。”
唐曼寧從小就被唐輜手把手的教看棋譜,又教她如何下棋,便選了打圍棋。
唐曼春則提出自己想學畫。
薑先生沒有叫她們讀書背書,而是給兩人分別列了書單子,讓她們通讀,又手把手的指點棋藝,教給曼春如何調色,如何布局,如何下筆。
薑先生的確是有本事的,講得很容易理解,曼春學得快,又有幾分靈性,薑先生雖然沒有直接誇獎她,卻也能看得出來對她還算滿意。
感覺似乎學了沒多大會兒,時間竟然就已經到了中午,幾人告辭了薑先生,就離開了擷英閣,從園子裏出來上了小轎,一路小顛著就迴來了。
中午吃了飯,小睡了兩刻鍾,曼春就被叫起來了,暈暈乎乎的起來洗臉刷牙梳頭換衣,直到下了轎子,人才略清醒了些,唐曼寧看她這樣子覺得有趣,笑著彈了她幾個腦崩兒,“還睡呢?太陽快落山了。”
曼春摸摸腦袋,嗔道,“知道啦,姐姐,不要彈了。”
王氏迴來的時候,天色已經近黑了,她臉色很不好看,唐鬆和唐曼寧扶著她下了凳子,蹣跚地挪到了榻上,擦了藥酒又揉捏了半天,直到腦門上沁了一層汗才讓人停了。
唐棠吃了飯,已經困了,他乳母哄著他,一會兒拿這個玩,一會兒拿那個看,才沒讓他睡著,不過,他見王氏被人抬著迴來,也沒有多問一句,王氏見他不肯上前,麵上不免帶出了幾分,唐棠倒是趁著王氏擦藥酒的空當躲在門邊看了半天,一臉好奇的樣子,看樣子並不真正明白“跪祠堂”是怎麽迴事。
曼春手上包著紗布泛著淡淡的藥味兒去給王氏問安,王氏沒有讓她進去,但她站在門口,手上的紗布不可避免的被王氏看在眼裏,王氏沒說什麽就叫她退下了,過不多時,唐曼寧和唐鬆也出來了。
曼春迎了上去,看看上房的方向,小聲道,“太太沒事了吧?”
唐鬆卻不想多說,“沒事了。你吃了沒?”
曼春點點頭,“已經吃過了,我叫人留了飯菜。”
王氏雖說出身不錯,可在唐家卻並不重視她,這是曼春早幾天就看出來的,可是直到今天她才深刻地意識到,王氏再怎麽厲害,在夫人和太夫人的麵前卻也算不得什麽,也是要低頭的。
看到王氏的遭遇,其實她心裏也有些……以王氏的出身,尚且要受婆家的氣,她原本以為做人正室的總比做妾室的要尊重得多,如今看來,尊重是沒錯,卻各有各的難處——身份、出身、錢財等等固然能影響人的境遇,可這些卻不是全部,倘若在王氏前頭有人能護著,或者說,若是父親官運亨通、齊家有術,府裏誰又敢小瞧長房?夫人就是想要打壓長房,隻怕也得顧忌一二。
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想著今天的事。
太太自不必說,為人精明,隻是容易衝動,又頗為自負,她的出身和長媳的身份讓她不願也不能向二太太和三太太低頭,二太太麽……那就是個潑婦,還有些算計,三太太看上去不招惹是非,卻也不是個好惹的。
聽童嬤嬤說,王氏上房的燈幾乎亮了一夜,直到快天亮時才歇下,曼春倒是沒有察覺,她最近睡眠不錯,隻要一睡著了,常常是一覺到天明。
雖說頭一天挨了罰,可第二天隻要能夠站著,便還是得照常請安,濃重的妝容遮不住王氏一臉的憔悴,她忍耐著下床走了幾步,發現雖然昨天睡前塗了藥,也按摩了,可是和昨天迴來時相比,幾乎沒有什麽恢複,反而更難受了,膝蓋都紫了。
唐鬆看她這樣,就勸她不要去慶僖堂了,使人去說一聲便罷了。
王氏沒好氣的道,“怎麽說?說她老人家罰我跪祠堂,結果把膝蓋跪壞了?這不是往別人手上送把柄麽?”
“那您怎麽去?膝蓋這個樣子,走是走不了了,難不成還像昨天似的拿春凳抬了您去?”唐曼寧忍不住道,“那不是更叫人看笑話?”
“怎麽說話呢?”唐鬆瞪了她一眼。
“你看看,你看看,這丫頭越長越迴去了,說起話來還不如小時候懂事。”
唐曼寧覺得自己本是好意,太太卻偏偏雞蛋裏挑骨頭,也生氣道,“我是為了您好,您倒把我當成了心存歹意的。”
唐鬆有些頭疼,“不要吵了——聽我的,派個人提前去老太太那裏說一聲,再去請個太醫來給瞧瞧。”
今日正好是官府休沐日,不僅僅是官府,學堂裏也休沐一天,不過因為昨天的那一場,今天來的人並不齊全,大太太沒來,三太太是被人扶著過來的,二太太和唐曼錦也沒有出現,不知道是不是還在祠堂裏跪著,底下小的們不敢多提也不敢多問,太夫人神色如故,和兒子說說笑笑,和氣又慈祥,侯爺和林夫人好像也不知道這迴事兒似的,連提都沒提。
這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心寒。
半上午的時候,太醫請到了,是府裏常請的洪太醫,王氏的膝蓋自然是不能給他看的,韋嬤嬤代為轉述了王氏的病情,洪太醫隔著簾子給把了脈,開了方子,又叮囑了一番話才走了。
緊接著上房廊下便支起了小藥爐,韋嬤嬤親自看著藥罐,誰也不許碰。
曼春就約束著身邊的人,不叫她們往上房湊,免得生出事來。
這個時候就是別人請她去,她也不會湊上去。
她要忙的事多著呢。
那一百遍《女誡》和《孝經》可不是隨手幾筆就能寫出來的,《女誡》加上《孝經》四千多近五千個字,她算了算時間,一個月內抄完的話,每天至少要寫三到四遍,就是寫得快,不講究字的好壞,也得寫五個時辰,何況還要去家學,哪怕家學的課業不重,她也未必能擠的出來這麽多時間。
抄了兩遍以後,她便丟開了自己抄完的想法,問得林晏是從小讀書的,且素蘭也有一筆端正好字,她便將這兩人都叫了來,把自己抄好了的《女誡》和《孝經》分給她們,叫她們躲在屋裏照著摹寫,能寫多少是多少,關鍵是要寫得像——哪怕到了交罰的日子還差幾篇,到時候求求情,也總比讓人一眼看出找了槍手來得好。
讓她驚喜的是,這兩人抄的還挺快,比她料想的還快,雖說筆跡隻有七八成像,但許多字紙混在一起,倒也沒那麽容易看出來。
她們讀書的擷英閣就在清涼園裏,進了大門右拐,走上一段就能看到兩座挨得極近的院子,一個是擷英閣,旁邊的就是蘊秀軒。
薑先生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人,容貌清秀,皮膚白淨,說話做事不溫不火的很有條理,聽唐曼媛說,薑先生出身官宦人家,年輕時頗有才名,嫁的也是有名的才子,隻可惜才子是個福薄的,薑先生孀居後迴了娘家,因她年紀大了,再嫁已經不容易了,好在還有嫁妝,她父母也仍健在,能護得住她,太夫人知道了她的境況,慕她才名,就做主請了她來教姑娘們讀書。
擷英閣是一處頗為規整的院子,上房三間,左右耳房,兩側東西廂房,她們學習的地方在擷英閣上房東間,六張桌子,每排兩張,擺了三排,江漵坐在第一排靠窗處不用動,她身旁原是三姑娘唐曼錦的座位,隻是她自從兩日前被太夫人罰去了祠堂,直到今天都沒有再出現。
照著薑先生安排的座次,除了江漵外,唐曼錦和唐曼穎、唐曼媛都得往後退一排。
唐曼媛當即就將筆墨文具搬到了最後一排,爽快地讓了出來,唐曼穎卻有些不情願,“先生,能不能不換?坐在後頭我怕聽不清。”
唐曼瑗原本坐在第二排靠窗處,這裏光線好,這會兒極爽快的收拾文具起身讓座,唐曼寧和唐曼春也不是傻的,連忙向薑先生推辭,表示她們願意坐到後麵,“妹妹她們在這裏坐慣了,倒是不必挪動,我們坐後頭就是了。”
薑先生卻自有規矩,堅持讓她們按照排行定座次,唐曼穎這才不情不願的去了後麵一排坐下。
除了讀書作詩,琴棋書畫大家也都是要學的,薑先生問唐曼春和唐曼寧除了正經課業外還想學些什麽,許她們從琴棋書畫裏選一樣,雖然這些東西是大家都要學的,但總要分個輕重緩急,薑先生也隻許她們選一樣,“你們若是都選,我未必教不過來,你們卻是一定學不過來的。”
唐曼寧從小就被唐輜手把手的教看棋譜,又教她如何下棋,便選了打圍棋。
唐曼春則提出自己想學畫。
薑先生沒有叫她們讀書背書,而是給兩人分別列了書單子,讓她們通讀,又手把手的指點棋藝,教給曼春如何調色,如何布局,如何下筆。
薑先生的確是有本事的,講得很容易理解,曼春學得快,又有幾分靈性,薑先生雖然沒有直接誇獎她,卻也能看得出來對她還算滿意。
感覺似乎學了沒多大會兒,時間竟然就已經到了中午,幾人告辭了薑先生,就離開了擷英閣,從園子裏出來上了小轎,一路小顛著就迴來了。
中午吃了飯,小睡了兩刻鍾,曼春就被叫起來了,暈暈乎乎的起來洗臉刷牙梳頭換衣,直到下了轎子,人才略清醒了些,唐曼寧看她這樣子覺得有趣,笑著彈了她幾個腦崩兒,“還睡呢?太陽快落山了。”
曼春摸摸腦袋,嗔道,“知道啦,姐姐,不要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