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曼寧覺得有些勞師動眾,就道,“大熱的天兒趕幾千裏路,也太折騰了,母親派個人送去就是了,任誰也不能挑您的不是。”
王氏一聽就不高興了,“你曾外祖母一直很疼小輩們,她過壽,我怎麽能不去?咱們離京的時候你年紀還小,對她老人家恐怕不記得多少了,每次來信,她總要問起你,心裏也是疼你,你竟一點也不體諒老人家的心。”
唐曼寧噎了一下,“我也不是不想孝順她老人家,您想想,明年就是我曾祖母的壽辰了,您今年為了曾外祖母和祖父祖母壽辰都特地迴京一趟,那麽曾祖母過壽的時候您無論如何是不能缺席的,她老人家的壽辰又在年底,您是先迴了泉州等到了明年這時候再去京城呢?還是在京城一氣兒待到我曾祖母過完壽辰再迴泉州?要是真那樣就到後年了,那——”
王氏皺眉打斷了她的話,“這些都不是事兒,這天底下的事孝字當先,你這做小輩的不去,別人要說閑話。”她看了一眼曼春,“你說呢?”
唐曼寧咬著唇,心裏有些委屈。
這把火到底還是燒到自己身上來了……曼春心底有些不以為然,麵上顯出幾分不自在,勉強笑道,“太太想的總比我們周詳,不過姐姐也是心疼太太,這麽大熱的天,路上太辛苦了。”
唐曼寧趕緊道,“就是嘛,母親你根本就誤會我了,幾千裏路——不是幾百裏,走幾天就到了——這一來一迴怎麽也得折騰幾個月……”
王氏瞥了一眼在她麵前總是略顯緊張的曼春,見有婆子在外頭探頭探腦的,沒好氣的問道,“是誰?”
那婆子束手束腳的在門外站定了,迴稟道,“是水月庵的老師傅想問太太一聲……”
王氏道,“知道了,叫她來吧。”
又對唐曼寧道,“你們先去裏頭待著,一會兒叫你們再出來。”
姐妹兩個就進了一旁的起居室,這起居室鋪設得富麗堂皇,有些東西雖舊了,可是能看得出來是好東西。
兩人坐在羅漢床上,中間的炕桌上擺了架木雕的桌屏,曼春見那桌屏雕了桃園三結義,外頭包漿油亮,心裏正在納悶,忽然聞到了一種沁人心脾的香氣,迴味了一下,吃了一驚,“是沉香?”
唐曼寧笑道,“有點兒眼光。”她悄悄道,“這是母親成親的時候曾外祖母給的,你別看它不起眼,這可是個好東西,有錢也買不來的。”
曼春歎道,“有這麽一座,就是拿個宅院也不換。”
唐曼寧還想說什麽,聽到外頭好像來了人,便閉口不言。
通明進來後雙手合十跟王氏見了禮,王氏請她坐了,上了茶,“庵主真是神龍見尾不見首,上迴你來,我本待多留你兩天,哪知你走得那樣急?我叫人去追都不知往哪兒追去!”
通明微微一笑,“夫人見諒,正巧收到故人來信,急於相見才走得匆忙,倒讓夫人誤會了。”
王氏一挑眉,“哦?不知是哪位?”
通明道,“是福州的一位老太太,先前發下宏願,立意要出家,她家裏子孫孝順,不忍她偌大年紀再進庵裏受那清修之苦,可巧她家裏正有位姑娘,頗有向佛之心,便以身代之,隨我迴來了。”
曼春看看姐姐,見她微微蹙眉正聽得入神,便也沒有吭聲。
王氏道,“倒是個孝順的。”她看外頭院子裏站了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沒剃頭,卻罩了件僧衣,就問通明,“是不是她?”
又叫丫鬟,“把外頭的小師傅叫進來。”
那小尼姑低著頭進來,觀她舉止倒的確是規矩人家的樣子,王氏見她年紀和唐曼寧差不多,就問她,“可有法號?”
那小尼姑搖了搖頭,並不說話,通明道,“還不到時候。”
曼春跟姐姐耳語幾句,唐曼寧微微點頭。
王氏和通明說了幾句,見女兒掀開簾子探頭偷看,瞪了她一眼,招招手,“還不出來?”
唐曼寧笑著和通明打了招唿,又好奇地看了一眼那小尼姑,見她身形羸弱,弱不勝衣,就問,“你俗家叫什麽名字?”
那小尼姑一雙秀目眼角微微向額上翹著,拘謹地抬頭看了她一眼又立即低下頭,咬著唇猶豫了下才道,“俗家姓林,學名一個晏字。”
唐曼寧奇道,“既有學名,那就是讀過書的咯?”
對方點了點頭,“五歲開蒙,讀過幾年書。”
不等通明開口,唐曼寧就笑道,“母親,我看這個妹妹親切得很!留她住兩天吧?”
王氏嗔道,“胡鬧!”眼睛卻看向通明。
通明微微一笑,沒有點頭,也沒有推辭,而是道,“剛才夫人說上迴給大姑娘看相……?”
王氏道,“你上迴說的,我心裏總有些不安穩,還想請你細講講。”就拉了唐曼寧挨著自己坐下,麵對麵正對著通明。
通明盯著唐曼寧細細打量了一番,看得她有些不自在的移開了視線,才道:“貴府姑娘的命格是極好的……”
王氏不理會曼春,她也無所謂尷尬不尷尬,就在一旁輕聲和那林晏說話,“你是姓雙木林?名字怎麽寫?是哪個字?”
林晏答道,“是上日下安的晏。”
曼春點點頭,讚道,“好名字,天清日晏,河清海晏。”
林晏笑了笑,連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
曼春前世沒見過這個林晏,水月庵也不曾有過這麽一個小尼姑,雖然不知道是因為什麽而讓事情發生了變化,但她還是能夠看出這林晏並不像是心甘情願跟著老庵主出家。
她眼角餘光瞧見通明正在和王氏細說姐姐的命格,無暇顧及這邊,便小聲而篤定地問了句,“你不願意做尼姑?”
林晏臉上一瞬間露出驚色,她飛快地睃了一眼上首坐著的老庵主,“這……”
曼春給她使了個眼色,緊接著又問她,“你常看的有什麽書?”說著,便把她往一邊引去。
兩人坐在靠牆的一排靠背椅上,裝作說悄悄話的樣子,曼春問明白了這個林晏原本是鄉紳之女,父親亡故,母親改嫁,自己在親戚家寄人籬下,前幾日被親戚介紹給了老庵主,老庵主就收她做了徒弟,她也是沒有別的法子,才隻能跟了老庵主來了此處。
曼春心裏有些沉重,如果老庵主和她記憶裏一樣早早的亡故,水月庵陷入無人領頭的混亂,被那等惡人鳩占鵲巢,為惡一方,這姑娘恐怕就要和她前世似的,落得個沒下場。
“二丫頭,說什麽呢?”王氏問道。
曼春抬頭看看王氏,有些拘謹的笑笑,“我們在講繡花的事,林晏說她喜歡繡喜鵲登枝。”
“過來,讓通明師傅也給你看看。”
“是。”
曼春轉身輕輕撫了撫衣裳,避過王氏和通明給林晏使了個眼色,無聲的動了動嘴唇。
林晏看得分明,她是在說:“留下來。”
唐曼寧到底是纏著王氏開了口,跟通明再次提起要把林晏留下來住幾天,通明想了想,笑道,“隻要太太不嫌煩,焉有不從之理?這幾天貧尼還要往幾位檀越那裏走動走動,暫且讓她在府上服侍著。”轉而囑咐林晏,“要好生守規矩,不要淘氣。”
林晏應下了。
王氏道,“時辰不早了,我叫人給師傅做了素齋。”要留通明吃飯。
通明謝過了,領了林晏下去用飯。
王氏冷笑著對曼春道,“剛才給你批的命你聽見了?”
曼春低聲答道,“是。”
“迴頭就去請一尊菩薩來吧!念念經總是好的。”
姐妹兩個從王氏院子裏出來,唐曼寧安慰妹妹,“別聽那老尼姑胡扯,我要是富貴命,早就帶擎著父親升官兒了,什麽父母緣分淺!這不是咒父親母親麽?我看她還是沒死心——”話說到這兒,唐曼寧忽然住了口,她輕咳兩聲,“總之不必把她說的當迴事兒,父親早就說過了,這等人就靠著一張嘴皮子幾分歪心思,你若不信,便什麽事兒也不會有。”
等迴了曼春的院子,她打發人去接那林晏,又問曼春,“人我是給你留下來了,你還沒告訴我留她做什麽呢。”
曼春自是不好告訴她實情,就道,“我看她有幾分眼熟,仿佛從前在哪裏見過似的,就想留她說說話也好。”
唐曼寧歎了一聲,“天呢——幾千裏路可怎麽熬?”她翻了個身,“你還記不記得咱們從京城來泉州時的情形?”
那麽久遠的事曼春哪裏會記得。
曼春知她是為了迴京的事犯愁,“要是迴去了,肯定要待到明年下半年給曾祖母過完壽,到那時河水封凍,海上也不知好不好走,說不定要再等過了年天暖和了才迴來,總不能來來迴迴的把力氣都使在路上吧?”
唐曼寧也不是真問她,仰麵歎了口氣,“你那時候還小,自然是不記得的,我可記得呢,先是坐馬車,後來乘船走運河,再是馬車,就好像有走不完的路似的,一開始我穿著夾襖,等到後來換了單衫還覺得熱呢,到了這邊,家裏好些人都水土不服,幸虧從京城帶了土來,泡水喝了才好了。”
曼春看出她對長途跋涉實在怵頭,笑了笑,想起前世老庵主領著她一路上京,有時坐車,有時乘船,吃的是幹糧,喝的是涼水,隻有順著大路走才可能找到打尖住店的地方,有幾次錯過宿頭,其間辛苦就更不用提了。
看著姐姐鴨蛋似的白淨麵龐,兩道秀眉微微蹙著,曼春緩緩道,“我迴不迴去其實並沒什麽,京城的親戚們未必能想得起我,跟父親求一求,多半就留下了,不過,姐姐你就不好說了,”她扭頭看看對方,微微一笑,小聲道,“太太興許是想給你在京城說親事,總要讓婆家見見你吧。”
唐曼寧臉一熱,撓她癢癢,“死丫頭,胡說什麽呢!”
姐妹兩個笑鬧了一番,唐曼寧白了她一眼,“哼!不跟你說了!”
林晏被人領了來,曼春瞧著她那身灰撲撲的僧衣就忍不住皺眉,指著姚氏對林晏道,“你跟這位姚媽媽去洗個澡,我叫人給你找一身幹淨衣裳先換上,在我這兒就不要穿這個了。”
林晏洗了澡,姚氏給她用篦子通了頭,因她身量瘦些,身高倒是和唐曼寧差不多,就找了件曼春現在正穿的夏衫,又借了唐曼寧的一條半舊裙子,裏頭穿的小衣倒是全新的,是曼春新做的還沒上過身。
林晏坐在廊下晾頭發,好奇地看著院子裏支起來的遮陽棚,她洗去了身上的塵土,又換了身鮮亮衣裳,眉目間的鬱色去了不少,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曼春取了幾塊果子喂給籠子裏的鸚哥兒和太平——那兩隻鸚哥兒一直沒有取名字,唐曼寧沒給取過,曼春也忘了,後來大家就都習慣了。
曼春喂了鳥兒,順手把剩下的一塊丟給欄杆上趴著曬太陽的花狸奴,轉身來到廊下,看了林晏一會兒,問道,“你若是能不做尼姑,暫時做個伺候人的丫鬟行不行?”
王氏一聽就不高興了,“你曾外祖母一直很疼小輩們,她過壽,我怎麽能不去?咱們離京的時候你年紀還小,對她老人家恐怕不記得多少了,每次來信,她總要問起你,心裏也是疼你,你竟一點也不體諒老人家的心。”
唐曼寧噎了一下,“我也不是不想孝順她老人家,您想想,明年就是我曾祖母的壽辰了,您今年為了曾外祖母和祖父祖母壽辰都特地迴京一趟,那麽曾祖母過壽的時候您無論如何是不能缺席的,她老人家的壽辰又在年底,您是先迴了泉州等到了明年這時候再去京城呢?還是在京城一氣兒待到我曾祖母過完壽辰再迴泉州?要是真那樣就到後年了,那——”
王氏皺眉打斷了她的話,“這些都不是事兒,這天底下的事孝字當先,你這做小輩的不去,別人要說閑話。”她看了一眼曼春,“你說呢?”
唐曼寧咬著唇,心裏有些委屈。
這把火到底還是燒到自己身上來了……曼春心底有些不以為然,麵上顯出幾分不自在,勉強笑道,“太太想的總比我們周詳,不過姐姐也是心疼太太,這麽大熱的天,路上太辛苦了。”
唐曼寧趕緊道,“就是嘛,母親你根本就誤會我了,幾千裏路——不是幾百裏,走幾天就到了——這一來一迴怎麽也得折騰幾個月……”
王氏瞥了一眼在她麵前總是略顯緊張的曼春,見有婆子在外頭探頭探腦的,沒好氣的問道,“是誰?”
那婆子束手束腳的在門外站定了,迴稟道,“是水月庵的老師傅想問太太一聲……”
王氏道,“知道了,叫她來吧。”
又對唐曼寧道,“你們先去裏頭待著,一會兒叫你們再出來。”
姐妹兩個就進了一旁的起居室,這起居室鋪設得富麗堂皇,有些東西雖舊了,可是能看得出來是好東西。
兩人坐在羅漢床上,中間的炕桌上擺了架木雕的桌屏,曼春見那桌屏雕了桃園三結義,外頭包漿油亮,心裏正在納悶,忽然聞到了一種沁人心脾的香氣,迴味了一下,吃了一驚,“是沉香?”
唐曼寧笑道,“有點兒眼光。”她悄悄道,“這是母親成親的時候曾外祖母給的,你別看它不起眼,這可是個好東西,有錢也買不來的。”
曼春歎道,“有這麽一座,就是拿個宅院也不換。”
唐曼寧還想說什麽,聽到外頭好像來了人,便閉口不言。
通明進來後雙手合十跟王氏見了禮,王氏請她坐了,上了茶,“庵主真是神龍見尾不見首,上迴你來,我本待多留你兩天,哪知你走得那樣急?我叫人去追都不知往哪兒追去!”
通明微微一笑,“夫人見諒,正巧收到故人來信,急於相見才走得匆忙,倒讓夫人誤會了。”
王氏一挑眉,“哦?不知是哪位?”
通明道,“是福州的一位老太太,先前發下宏願,立意要出家,她家裏子孫孝順,不忍她偌大年紀再進庵裏受那清修之苦,可巧她家裏正有位姑娘,頗有向佛之心,便以身代之,隨我迴來了。”
曼春看看姐姐,見她微微蹙眉正聽得入神,便也沒有吭聲。
王氏道,“倒是個孝順的。”她看外頭院子裏站了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沒剃頭,卻罩了件僧衣,就問通明,“是不是她?”
又叫丫鬟,“把外頭的小師傅叫進來。”
那小尼姑低著頭進來,觀她舉止倒的確是規矩人家的樣子,王氏見她年紀和唐曼寧差不多,就問她,“可有法號?”
那小尼姑搖了搖頭,並不說話,通明道,“還不到時候。”
曼春跟姐姐耳語幾句,唐曼寧微微點頭。
王氏和通明說了幾句,見女兒掀開簾子探頭偷看,瞪了她一眼,招招手,“還不出來?”
唐曼寧笑著和通明打了招唿,又好奇地看了一眼那小尼姑,見她身形羸弱,弱不勝衣,就問,“你俗家叫什麽名字?”
那小尼姑一雙秀目眼角微微向額上翹著,拘謹地抬頭看了她一眼又立即低下頭,咬著唇猶豫了下才道,“俗家姓林,學名一個晏字。”
唐曼寧奇道,“既有學名,那就是讀過書的咯?”
對方點了點頭,“五歲開蒙,讀過幾年書。”
不等通明開口,唐曼寧就笑道,“母親,我看這個妹妹親切得很!留她住兩天吧?”
王氏嗔道,“胡鬧!”眼睛卻看向通明。
通明微微一笑,沒有點頭,也沒有推辭,而是道,“剛才夫人說上迴給大姑娘看相……?”
王氏道,“你上迴說的,我心裏總有些不安穩,還想請你細講講。”就拉了唐曼寧挨著自己坐下,麵對麵正對著通明。
通明盯著唐曼寧細細打量了一番,看得她有些不自在的移開了視線,才道:“貴府姑娘的命格是極好的……”
王氏不理會曼春,她也無所謂尷尬不尷尬,就在一旁輕聲和那林晏說話,“你是姓雙木林?名字怎麽寫?是哪個字?”
林晏答道,“是上日下安的晏。”
曼春點點頭,讚道,“好名字,天清日晏,河清海晏。”
林晏笑了笑,連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
曼春前世沒見過這個林晏,水月庵也不曾有過這麽一個小尼姑,雖然不知道是因為什麽而讓事情發生了變化,但她還是能夠看出這林晏並不像是心甘情願跟著老庵主出家。
她眼角餘光瞧見通明正在和王氏細說姐姐的命格,無暇顧及這邊,便小聲而篤定地問了句,“你不願意做尼姑?”
林晏臉上一瞬間露出驚色,她飛快地睃了一眼上首坐著的老庵主,“這……”
曼春給她使了個眼色,緊接著又問她,“你常看的有什麽書?”說著,便把她往一邊引去。
兩人坐在靠牆的一排靠背椅上,裝作說悄悄話的樣子,曼春問明白了這個林晏原本是鄉紳之女,父親亡故,母親改嫁,自己在親戚家寄人籬下,前幾日被親戚介紹給了老庵主,老庵主就收她做了徒弟,她也是沒有別的法子,才隻能跟了老庵主來了此處。
曼春心裏有些沉重,如果老庵主和她記憶裏一樣早早的亡故,水月庵陷入無人領頭的混亂,被那等惡人鳩占鵲巢,為惡一方,這姑娘恐怕就要和她前世似的,落得個沒下場。
“二丫頭,說什麽呢?”王氏問道。
曼春抬頭看看王氏,有些拘謹的笑笑,“我們在講繡花的事,林晏說她喜歡繡喜鵲登枝。”
“過來,讓通明師傅也給你看看。”
“是。”
曼春轉身輕輕撫了撫衣裳,避過王氏和通明給林晏使了個眼色,無聲的動了動嘴唇。
林晏看得分明,她是在說:“留下來。”
唐曼寧到底是纏著王氏開了口,跟通明再次提起要把林晏留下來住幾天,通明想了想,笑道,“隻要太太不嫌煩,焉有不從之理?這幾天貧尼還要往幾位檀越那裏走動走動,暫且讓她在府上服侍著。”轉而囑咐林晏,“要好生守規矩,不要淘氣。”
林晏應下了。
王氏道,“時辰不早了,我叫人給師傅做了素齋。”要留通明吃飯。
通明謝過了,領了林晏下去用飯。
王氏冷笑著對曼春道,“剛才給你批的命你聽見了?”
曼春低聲答道,“是。”
“迴頭就去請一尊菩薩來吧!念念經總是好的。”
姐妹兩個從王氏院子裏出來,唐曼寧安慰妹妹,“別聽那老尼姑胡扯,我要是富貴命,早就帶擎著父親升官兒了,什麽父母緣分淺!這不是咒父親母親麽?我看她還是沒死心——”話說到這兒,唐曼寧忽然住了口,她輕咳兩聲,“總之不必把她說的當迴事兒,父親早就說過了,這等人就靠著一張嘴皮子幾分歪心思,你若不信,便什麽事兒也不會有。”
等迴了曼春的院子,她打發人去接那林晏,又問曼春,“人我是給你留下來了,你還沒告訴我留她做什麽呢。”
曼春自是不好告訴她實情,就道,“我看她有幾分眼熟,仿佛從前在哪裏見過似的,就想留她說說話也好。”
唐曼寧歎了一聲,“天呢——幾千裏路可怎麽熬?”她翻了個身,“你還記不記得咱們從京城來泉州時的情形?”
那麽久遠的事曼春哪裏會記得。
曼春知她是為了迴京的事犯愁,“要是迴去了,肯定要待到明年下半年給曾祖母過完壽,到那時河水封凍,海上也不知好不好走,說不定要再等過了年天暖和了才迴來,總不能來來迴迴的把力氣都使在路上吧?”
唐曼寧也不是真問她,仰麵歎了口氣,“你那時候還小,自然是不記得的,我可記得呢,先是坐馬車,後來乘船走運河,再是馬車,就好像有走不完的路似的,一開始我穿著夾襖,等到後來換了單衫還覺得熱呢,到了這邊,家裏好些人都水土不服,幸虧從京城帶了土來,泡水喝了才好了。”
曼春看出她對長途跋涉實在怵頭,笑了笑,想起前世老庵主領著她一路上京,有時坐車,有時乘船,吃的是幹糧,喝的是涼水,隻有順著大路走才可能找到打尖住店的地方,有幾次錯過宿頭,其間辛苦就更不用提了。
看著姐姐鴨蛋似的白淨麵龐,兩道秀眉微微蹙著,曼春緩緩道,“我迴不迴去其實並沒什麽,京城的親戚們未必能想得起我,跟父親求一求,多半就留下了,不過,姐姐你就不好說了,”她扭頭看看對方,微微一笑,小聲道,“太太興許是想給你在京城說親事,總要讓婆家見見你吧。”
唐曼寧臉一熱,撓她癢癢,“死丫頭,胡說什麽呢!”
姐妹兩個笑鬧了一番,唐曼寧白了她一眼,“哼!不跟你說了!”
林晏被人領了來,曼春瞧著她那身灰撲撲的僧衣就忍不住皺眉,指著姚氏對林晏道,“你跟這位姚媽媽去洗個澡,我叫人給你找一身幹淨衣裳先換上,在我這兒就不要穿這個了。”
林晏洗了澡,姚氏給她用篦子通了頭,因她身量瘦些,身高倒是和唐曼寧差不多,就找了件曼春現在正穿的夏衫,又借了唐曼寧的一條半舊裙子,裏頭穿的小衣倒是全新的,是曼春新做的還沒上過身。
林晏坐在廊下晾頭發,好奇地看著院子裏支起來的遮陽棚,她洗去了身上的塵土,又換了身鮮亮衣裳,眉目間的鬱色去了不少,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
曼春取了幾塊果子喂給籠子裏的鸚哥兒和太平——那兩隻鸚哥兒一直沒有取名字,唐曼寧沒給取過,曼春也忘了,後來大家就都習慣了。
曼春喂了鳥兒,順手把剩下的一塊丟給欄杆上趴著曬太陽的花狸奴,轉身來到廊下,看了林晏一會兒,問道,“你若是能不做尼姑,暫時做個伺候人的丫鬟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