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到達木星的路上,一聲響徹整個飛船的緊急廣播發出,驚醒了不少正在入睡和思考的學員。
緊急通知,航線修訂。木星之行取消,全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全速迴到地球參與鋼鐵長城計劃!目的地馬裏亞納海溝!具體任務我將發送到你們的個人電腦裏。末日浩劫比預想的來的更快!最先出現時空裂縫的就在海溝深處,坐標11°20′n,142°11.5′e。同學們,我們曙光學院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是時候檢驗我們的成果了!作為帶隊老師的孫行是此次廣播的發送者。
馬裏亞納海溝(ma
ia
at
e
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位於11°20′n,142°11.5′e,即菲律賓東北馬裏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黃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島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裏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據估計這條海溝已形成6000萬年。
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裏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
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將不能露出水麵。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瑪峰,但探測深海卻極其困難。1960年1月,科學家首次乘坐的裏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首次成功下潛至馬裏亞納海溝底進行科學考察。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對於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溫度隻有2c(極少數海底受地熱的影響水溫可高達380c)。
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深的海底,科學家們竟然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有的理論認為深海海溝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地殼的劇烈凹陷。
潛水員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見到過人們熟知的蝦烏賊章魚槍烏賊,還有抹香鯨等大型海獸類;在2000~3000米的水深處發現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發現僅18厘米大小的新魚種。在馬裏亞納海溝最深處則很少能看到動物了。
2014年12月,科學家在馬裏亞納海溝45米的海床上發現了一種魚類,這比先前紀錄深了將近500米。
參加研究計劃的科學家發現的這個奇特生物據信是獅子魚,當它遊泳時,看起來像有個奇怪的卡通狗鼻子背後浮動著濕紙巾。這種魚渾身成白色,頭大眼睛小沒有魚鱗,通常較人類的手掌稍長。
英國亞伯丁大學科學家傑米生博士表示:這種棲息深度很深的魚,不像我們所曾看過的東西,也不像我們已知的任何東西。
為適應深海環境,深海魚的生理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反映在深海魚的肌肉和骨骼上。由於深海環境的巨大水壓作用,魚的骨骼變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彎曲;肌肉組織變得特別柔韌,纖維組織變得出奇的細密。
更有趣的是,魚皮組織變得僅僅是一層非常薄的層膜,它能使魚體內的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保持體內外壓力的平衡。這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深海魚也不會被壓扁的原因。另外,深海魚類的眼睛也變得非常奇特。我們常見的金魚,不僅顏色非常鮮豔,兩隻眼睛特別大,而且好玩。
和金魚比較,生活在深海裏的魚類,其眼睛結構要比金魚眼豐富多了。一般魚的眼睛,多生長在頭的兩側,而生活在深海中的魚,眼睛卻長在頭部的背部。從正麵看,後魚的兩隻大眼框,簡直就像是豎起來的兩隻電燈泡。而從上往下看,兩隻眼睛又像兩個大圓圈,占據著頭部的要塞部位。更有趣的是,這種魚眼能上下左右活動,其眼球的組織結構和一架望遠鏡差不多,而且還能自如地調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結構,幾乎是深海魚的一個共同生理特征。
深海裏並不是風平浪靜的,裏麵有很多血腥與殺戮。科學家一直在尋找10米長以上的霸王烏賊就生活在這片終年不見天日的海底。還沒有人見過其真正的樣子,但是霸王烏賊的天敵是抹香鯨,科學家曾經在抹香鯨的肚子裏麵發現直徑有20厘米的巨型烏賊牙齒。科學家斷定這條烏賊就是霸王烏賊。然而霸王烏賊的天敵居然是抹香鯨,這就意味著深海裏他們一直在持續著血腥與殺戮。
2019年5月28日,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科考隊員在馬裏亞納海溝南側海山發現了近10片五彩斑斕的珊瑚林。林內各種珊瑚和柱星螅等集聚生長,猶如海底花園一般,實屬罕見。
2011年1月,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對馬裏亞納海溝的考察中發現那裏儲存著大量碳,這意味著海溝在調節地球環境方麵的作用比人們之前認識的更為重要。馬裏亞納海溝就像是個沉澱物收集器,被海溝裏細菌轉化的碳的量比6000米深的海底平原上的碳含量高。
這說明了海溝裏碳含量比研究人員此前認為的高,他們以前沒意識到深海裏還有這麽一個二氧化碳收集槽。科學家們下一步的想法是把研究結果量化,算出深海海溝裏的碳含量到底比其它海域多出多少,而細菌轉化的碳的量具體是多少,這些數據能幫助科研人員更好了解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麵的作用。
1957年蘇聯考察船維塔茲號(vityaz)迴報測得11034米(36201英尺)深度,將該處命名為馬裏亞納深凹;但該數據從未再測得,因此不作為標準值。
1951年英國皇家海軍挑戰者二號首度測量海溝,挑戰者二號以迴波定位方式於北緯11度19分,東經142度15分,測出當地深度為10900米。此方式是以探針通過漸層深度,反複發送聲波,再以耳機捕捉迴波,並將迴波器的速率,以手持碼表計時完成。因此正式提報新的最深距離時,按照謹慎的作法,應將所測深度減去一個尺度(20噚)較妥,從而得出5940噚(10863米)的數據。
1960年美國海軍的裏雅斯特號深潛器創造了潛入海溝10916米的世界記錄。
2012年3月,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乘坐潛艇深海挑戰者號,下潛近11千米,探底西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關島當地時間26日7:52,即北京時間5:52,卡梅隆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裏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當地時間26日上午返迴水麵。這是人類第二次探底馬裏亞納海溝,卡梅隆是單槍匹馬潛至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
活動合作方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說,卡梅隆於約兩小時後潛至10929米深處,探底馬裏亞納海溝。海溝底部是永恆黑暗,溫度隻有幾攝氏度,水壓相當於大約1000個大氣壓。卡梅隆在洋底探險3小時有餘,收集生物和地質樣本拍攝圖片和視頻。
涉淺水者見魚蝦,入深水者見蛟龍。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著探尋深海奧秘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正在通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一步步走進現實。
蛟龍號是我國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的重要高技術裝備。蛟龍號長8.2米寬3.0米高3.4米;空重不超過22噸,最大荷載是240公斤。最大速度為每小時25海裏,巡航每小時1海裏;當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68米。
2012年6月15日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進行了第一次試潛最終成功潛入水下6671米。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共進行了六次試潛,最大下潛深度7062.68米,這些均刷新了我國人造機械載人潛水最深記錄。
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裏亞納海溝海域開展了我國海洋科技發展史上第一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活動。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這次海鬥號不僅創造了我國水下機器人的最大下潛深度記錄,並為我國首次獲取了萬米以下深淵及全海深剖麵的溫鹽深數據。這是繼蛟龍號七千米海試成功後我國海洋科技又一裏程碑,標誌著我國的深潛科考開始進入萬米時代。從此萬米深海不再是我國海洋科技界的禁區!
2017年,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所首次實現馬裏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萬米錨係潛標長期連續觀測,獲取了世界上首個萬米海底人工地震剖麵。
2019年5月27日,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式開始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裏亞納海溝南側係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
1984年日本人將高能專業探測航具拓洋號(takuyyi)送入馬裏亞納海溝,以多窄波束迴波定位儀蒐集資料,測得最大深度為11040.41米(也記錄為10920±10米2)。國外一般則采用深10924米,如美國中央情報局及世界概況。
1992年,日本海洋科技中心耗資5000萬美元研製出海溝號水下機器人。海溝號長3米,重5.4噸,它是纜控式水下機器人,裝備有複雜的攝像機聲納和一對采集海底樣品的機械手。研製它就是考察查林傑海淵。
經過數次失敗後,1995年3月24日,海溝號機器人被12000米長的一次纜緩緩放向海底,母船操作室內的17個監視器顯示出潛水器發迴的圖象資料。經過三個半小時的行進,海溝號到達查林傑海淵底部,這時測深表顯示的水深值是10903.3米,修正水深為10911.4米。修正水深是根據水壓測定的值,通過含鹽量水溫資料修正後的深度。
海溝號創造了新的世界潛深紀錄,比原有紀錄深了15米。此後,海溝號還進行了試樣采集及拍攝等考察活動,人們從它傳迴的圖像中看到:茶色的海底泥土上,有一些白色的像海參一樣的生物在蠕動,旁邊還遊動著數條小魚。此前確認有魚的最深處是8370米
以上是這次任務的部分資料。雲夢看著華楓平靜的說道。
華楓環視雲夢,白鳳,也許,我們這次會是場惡戰。華楓細細迴味這一路走來,就像是做了一個很難醒來的夢,現在是麵對挑戰的時候了。
這時候,莫名的他想起了當初那個幫他渡過由弱變強階段的小狐狸——南宮離,不知道她現在如何,是否偶爾會想起他。
他知道自己不能後退,每一個擔負守護責任的人也一樣。因為身後就是家人,朋友,同胞,以及這個世界上所有留存他美好的地方。
全速前進的飛船像是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隻不過它的方向是衝著遠方一個深藍色的美麗星球而去!
地球,我來了!華楓輕聲說。
緊急通知,航線修訂。木星之行取消,全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全速迴到地球參與鋼鐵長城計劃!目的地馬裏亞納海溝!具體任務我將發送到你們的個人電腦裏。末日浩劫比預想的來的更快!最先出現時空裂縫的就在海溝深處,坐標11°20′n,142°11.5′e。同學們,我們曙光學院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是時候檢驗我們的成果了!作為帶隊老師的孫行是此次廣播的發送者。
馬裏亞納海溝(ma
ia
at
e
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位於11°20′n,142°11.5′e,即菲律賓東北馬裏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黃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島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裏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據估計這條海溝已形成6000萬年。
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裏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
如果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放在溝底,峰頂將不能露出水麵。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瑪峰,但探測深海卻極其困難。1960年1月,科學家首次乘坐的裏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首次成功下潛至馬裏亞納海溝底進行科學考察。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對於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溫度隻有2c(極少數海底受地熱的影響水溫可高達380c)。
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深的海底,科學家們竟然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有的理論認為深海海溝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地殼的劇烈凹陷。
潛水員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見到過人們熟知的蝦烏賊章魚槍烏賊,還有抹香鯨等大型海獸類;在2000~3000米的水深處發現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發現僅18厘米大小的新魚種。在馬裏亞納海溝最深處則很少能看到動物了。
2014年12月,科學家在馬裏亞納海溝45米的海床上發現了一種魚類,這比先前紀錄深了將近500米。
參加研究計劃的科學家發現的這個奇特生物據信是獅子魚,當它遊泳時,看起來像有個奇怪的卡通狗鼻子背後浮動著濕紙巾。這種魚渾身成白色,頭大眼睛小沒有魚鱗,通常較人類的手掌稍長。
英國亞伯丁大學科學家傑米生博士表示:這種棲息深度很深的魚,不像我們所曾看過的東西,也不像我們已知的任何東西。
為適應深海環境,深海魚的生理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反映在深海魚的肌肉和骨骼上。由於深海環境的巨大水壓作用,魚的骨骼變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彎曲;肌肉組織變得特別柔韌,纖維組織變得出奇的細密。
更有趣的是,魚皮組織變得僅僅是一層非常薄的層膜,它能使魚體內的生理組織充滿水分,保持體內外壓力的平衡。這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深海魚也不會被壓扁的原因。另外,深海魚類的眼睛也變得非常奇特。我們常見的金魚,不僅顏色非常鮮豔,兩隻眼睛特別大,而且好玩。
和金魚比較,生活在深海裏的魚類,其眼睛結構要比金魚眼豐富多了。一般魚的眼睛,多生長在頭的兩側,而生活在深海中的魚,眼睛卻長在頭部的背部。從正麵看,後魚的兩隻大眼框,簡直就像是豎起來的兩隻電燈泡。而從上往下看,兩隻眼睛又像兩個大圓圈,占據著頭部的要塞部位。更有趣的是,這種魚眼能上下左右活動,其眼球的組織結構和一架望遠鏡差不多,而且還能自如地調整焦距。奇特的眼睛結構,幾乎是深海魚的一個共同生理特征。
深海裏並不是風平浪靜的,裏麵有很多血腥與殺戮。科學家一直在尋找10米長以上的霸王烏賊就生活在這片終年不見天日的海底。還沒有人見過其真正的樣子,但是霸王烏賊的天敵是抹香鯨,科學家曾經在抹香鯨的肚子裏麵發現直徑有20厘米的巨型烏賊牙齒。科學家斷定這條烏賊就是霸王烏賊。然而霸王烏賊的天敵居然是抹香鯨,這就意味著深海裏他們一直在持續著血腥與殺戮。
2019年5月28日,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科考隊員在馬裏亞納海溝南側海山發現了近10片五彩斑斕的珊瑚林。林內各種珊瑚和柱星螅等集聚生長,猶如海底花園一般,實屬罕見。
2011年1月,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對馬裏亞納海溝的考察中發現那裏儲存著大量碳,這意味著海溝在調節地球環境方麵的作用比人們之前認識的更為重要。馬裏亞納海溝就像是個沉澱物收集器,被海溝裏細菌轉化的碳的量比6000米深的海底平原上的碳含量高。
這說明了海溝裏碳含量比研究人員此前認為的高,他們以前沒意識到深海裏還有這麽一個二氧化碳收集槽。科學家們下一步的想法是把研究結果量化,算出深海海溝裏的碳含量到底比其它海域多出多少,而細菌轉化的碳的量具體是多少,這些數據能幫助科研人員更好了解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麵的作用。
1957年蘇聯考察船維塔茲號(vityaz)迴報測得11034米(36201英尺)深度,將該處命名為馬裏亞納深凹;但該數據從未再測得,因此不作為標準值。
1951年英國皇家海軍挑戰者二號首度測量海溝,挑戰者二號以迴波定位方式於北緯11度19分,東經142度15分,測出當地深度為10900米。此方式是以探針通過漸層深度,反複發送聲波,再以耳機捕捉迴波,並將迴波器的速率,以手持碼表計時完成。因此正式提報新的最深距離時,按照謹慎的作法,應將所測深度減去一個尺度(20噚)較妥,從而得出5940噚(10863米)的數據。
1960年美國海軍的裏雅斯特號深潛器創造了潛入海溝10916米的世界記錄。
2012年3月,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乘坐潛艇深海挑戰者號,下潛近11千米,探底西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關島當地時間26日7:52,即北京時間5:52,卡梅隆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裏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當地時間26日上午返迴水麵。這是人類第二次探底馬裏亞納海溝,卡梅隆是單槍匹馬潛至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
活動合作方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說,卡梅隆於約兩小時後潛至10929米深處,探底馬裏亞納海溝。海溝底部是永恆黑暗,溫度隻有幾攝氏度,水壓相當於大約1000個大氣壓。卡梅隆在洋底探險3小時有餘,收集生物和地質樣本拍攝圖片和視頻。
涉淺水者見魚蝦,入深水者見蛟龍。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著探尋深海奧秘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正在通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一步步走進現實。
蛟龍號是我國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的重要高技術裝備。蛟龍號長8.2米寬3.0米高3.4米;空重不超過22噸,最大荷載是240公斤。最大速度為每小時25海裏,巡航每小時1海裏;當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68米。
2012年6月15日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進行了第一次試潛最終成功潛入水下6671米。蛟龍號在馬裏亞納海溝共進行了六次試潛,最大下潛深度7062.68米,這些均刷新了我國人造機械載人潛水最深記錄。
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裏亞納海溝海域開展了我國海洋科技發展史上第一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活動。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這次海鬥號不僅創造了我國水下機器人的最大下潛深度記錄,並為我國首次獲取了萬米以下深淵及全海深剖麵的溫鹽深數據。這是繼蛟龍號七千米海試成功後我國海洋科技又一裏程碑,標誌著我國的深潛科考開始進入萬米時代。從此萬米深海不再是我國海洋科技界的禁區!
2017年,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所首次實現馬裏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萬米錨係潛標長期連續觀測,獲取了世界上首個萬米海底人工地震剖麵。
2019年5月27日,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式開始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裏亞納海溝南側係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
1984年日本人將高能專業探測航具拓洋號(takuyyi)送入馬裏亞納海溝,以多窄波束迴波定位儀蒐集資料,測得最大深度為11040.41米(也記錄為10920±10米2)。國外一般則采用深10924米,如美國中央情報局及世界概況。
1992年,日本海洋科技中心耗資5000萬美元研製出海溝號水下機器人。海溝號長3米,重5.4噸,它是纜控式水下機器人,裝備有複雜的攝像機聲納和一對采集海底樣品的機械手。研製它就是考察查林傑海淵。
經過數次失敗後,1995年3月24日,海溝號機器人被12000米長的一次纜緩緩放向海底,母船操作室內的17個監視器顯示出潛水器發迴的圖象資料。經過三個半小時的行進,海溝號到達查林傑海淵底部,這時測深表顯示的水深值是10903.3米,修正水深為10911.4米。修正水深是根據水壓測定的值,通過含鹽量水溫資料修正後的深度。
海溝號創造了新的世界潛深紀錄,比原有紀錄深了15米。此後,海溝號還進行了試樣采集及拍攝等考察活動,人們從它傳迴的圖像中看到:茶色的海底泥土上,有一些白色的像海參一樣的生物在蠕動,旁邊還遊動著數條小魚。此前確認有魚的最深處是8370米
以上是這次任務的部分資料。雲夢看著華楓平靜的說道。
華楓環視雲夢,白鳳,也許,我們這次會是場惡戰。華楓細細迴味這一路走來,就像是做了一個很難醒來的夢,現在是麵對挑戰的時候了。
這時候,莫名的他想起了當初那個幫他渡過由弱變強階段的小狐狸——南宮離,不知道她現在如何,是否偶爾會想起他。
他知道自己不能後退,每一個擔負守護責任的人也一樣。因為身後就是家人,朋友,同胞,以及這個世界上所有留存他美好的地方。
全速前進的飛船像是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隻不過它的方向是衝著遠方一個深藍色的美麗星球而去!
地球,我來了!華楓輕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