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第三天到了。華楓發現當時的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岩石球體行星,質量是地球的4倍,它是迄今發現太陽係外部最近的潛在宜居行星,距離地球僅14光年。
這顆“超級地球”行星被命名為沃爾夫 1061c,是由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發現的,此外還有兩顆行星環繞一顆叫做沃爾夫 1061的紅矮星運行。研究報告負責人、新南威爾士大學鄧肯-萊特(du
ca
w
ight)博士說:“這是一項令人非常興奮的發現!3顆低質量行星可能是岩石行星,具有固體表麵。”
沃爾夫 1061c位於行星軌道最中間,它處於恆星宜居地帶,可能存在著液態水,甚至是生命。這項發現具有重要意義,紅矮星沃爾夫 1061離我們很近,包含著一顆宜居行星。雖然天文學家曾在比沃爾夫 1061更近的恆星係統中發現一些行星,但是這些行星不適宜生命存活。
最新發現的3顆行星(軌道位置從內至外)環繞紅矮星沃爾夫 1061運行,公轉周期分別為5、18和67天,沃爾夫 1061是一顆體積較小、溫度相對較低的穩定恆星,它們的質量分別是地球的1.4、4.3和5.2倍。
沃爾夫 1061c位於宜居地帶邊緣,但它很可能是一顆岩石行星,相比之下,更接近主恆星的另一顆小型行星由於距離恆星過近,不適應生命存活。合著作者羅布-威滕米耶爾(rob witte
mye
)博士強調稱,3顆行星近距離環繞主恆星,意味著它們很可能跨越“恆星麵孔”,如果是這樣的話,未來研究它們的大氣層將有助於洞察是否有利於生命存活。
超級地球被發現引關注!據悉,這個地球的“大表哥”正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被命名為gj 536 b。大表哥質量是地球的5.4倍,距離地球僅32.7光年!約拿-伊薩-岡紮雷茲指出,gj 536 b環繞的主恆星比更小、溫度更低,但是它卻非常鄰近主恆星,並且非常明亮。
11月2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科學家又發現了一個“超級地球”,距離地球僅32.7光年,這個地球的“大表哥”正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被命名為gj 536 b。一旦發現類地行星,肯定會迴歸到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問題上,那這個超級地球上存在生命嗎?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60顆圍繞臨近太陽係的恆星係統運轉的新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表麵多岩石的“超級地球”。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2月14日報道,專家還發現了另外54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從而令發現的潛在“新世界”的數量增至114個。
其中一個名為“gliese 411b”的星球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據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稱,gliese 411b被描述為“具有岩石表麵的、熾熱的 超級地球 ”,它位於距離太陽第四近的恆星係統中,也令其成為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係統。gliese 411b圍繞恆星gliese 411運轉。
該大學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米科·圖奧米在接受本網站采訪時說,盡管擁有“超級地球”的名號,但是gliese 411b太熱了,生命無法在其表麵生存。
gliese se 411b距離地球8光年。
相比較而言,最近發現的、圍繞紅矮星“半人馬座比鄰星”運轉的類地行星比鄰星b距離地球約4光年。紅矮星是較為寒冷的小恆星。
英國《自然》雜誌、美國太空網4月19日共同發布消息稱,一顆溫度適中的岩態行星在經過小型恆星時發生淩星現象。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與主星的距離、岩石構成以及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使其成為目前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選擇。
在過去20年裏,數以千計的係外行星被發現,但絕大多數不符合“超級地球”的條件:不是太熱就是太冷,或無法擁有像地球一樣的自然環境。而此前“紅極一時”、被認為擁有7顆類地行星的trappist-1係統,最新研究顯示,它們可能受到頻繁和強烈的輻射,使原始生命難以立足,而且其中一顆也並非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
此次,美國哈佛—史密鬆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傑森·迪特曼及其同事報告,他們通過“mea
th-南”望遠鏡陣列,觀測到了一顆名為lhs 1140的m型矮恆星。這是銀河係中常見的星型,該恆星距離太陽約39光年,質量不到太陽的60%。團隊進一步發現,行星lhs 1140b運行經過lhs 1140時發生淩星現象,其圓形軌道可能在其形成時就已存在。
接著,他們使用了144項徑向速度測量數據,精確地給出了該行星的半徑(為地球的1.4倍)、質量(為地球的6.6倍)以及密度,確定其由岩石構成。而且該行星“日照”溫和,受主星輻射低,正位於主星的“宜居帶”——在這一範圍內水能以液態形式存在於行星表麵。科學家們認為,液態水是生命存活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迪特曼表示,這顆星是他在過去10年中看到的最令人激動的係外行星,下一步他們將用哈勃望遠鏡收集其大氣數據。
2019年1月,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
a
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
a
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歐洲空間局的赫歇爾太空望遠鏡發現另一個恆星係統中外圍龐大小天體(彗星等)集群並不是罕見的,在2013年早些時候,該望遠鏡也對著名的北落師門恆星係統進行觀測。使用紅外波段的觀測技術可透過外圍厚厚的塵埃盤,天文學家可以估計該恆星係統中有多少顆彗星在進入內側軌道後被摧毀。
科學家也假設了恆星係統中運行在軌道上的行星與彗星發生碰撞的事件,通過這些模型得出北落師門外圍厚厚盤狀物質帶存在萬億顆小彗星,而太陽係外圍的奧爾特雲中的彗星數量被認為與此相類似。這項觀測也對行星上演化出海洋進行推測,擴展了類地行星的可居住性和潛在的可居住係外行星。
在缺乏大質量氣態行星(諸如土星和木星)的恆星係統中,位於內側軌道的行星可避免大質量彗星的轟擊,相反的是,較小的類海王星天體可使內側軌道行星保持穩定的小型流星雨襲擊。正因為如此,格利澤581與室女座61恆星係統正在受到外層盤狀物質群中大量小彗星長期的“圍攻”。考慮到格利澤581恆星係統已經有近20億年的演化史,那麽內側軌道行星可能蘊藏著相當大貯備的“水資源”。
大小合適、位置合適”,美聯社19日發文稱,開普勒-62行星係統距地球約1200光年,位於天琴座。在該係統中,5顆行星圍繞一顆比太陽更小、更冷、更老的恆星運行,開普勒-62e和開普勒-62f是其最外圍的兩顆,它們的體積分別為地球的1.6倍和1.4倍,受到的熱量輻射也隻是地球的1.2倍和0.4倍,公轉周期分別為天。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科學家說,開普勒-62e的溫度“可能就像5月的華盛頓”。研究人員猜測,這兩顆行星主要由岩石或冰構成,隻有在獲得相關大氣頻譜特性後,才能清楚它們是否真的“宜居”,“如果上麵有生命,肯定非常高級”。
另一顆“新地球”開普勒-69c位於開普勒-69行星係統,在天鵝座,離地球約2700光年,體積為地球的1.7倍,公轉周期為242天,構成材質尚不確定。除此之外,這兩個行星係統的其餘4顆行星公轉周期隻有十多天,意味著它們非常熱,不適合人類生存。
歐洲南方天文台2013年6月26日發布消息稱,德國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太陽係附近有三顆適宜生命繁衍的“超級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這三顆行星圍繞天蠍座的一顆恆星運行,距離地球僅22光年。按照天文單位計算,堪稱與地球是鄰居。
這顆“超級地球”行星被命名為沃爾夫 1061c,是由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發現的,此外還有兩顆行星環繞一顆叫做沃爾夫 1061的紅矮星運行。研究報告負責人、新南威爾士大學鄧肯-萊特(du
ca
w
ight)博士說:“這是一項令人非常興奮的發現!3顆低質量行星可能是岩石行星,具有固體表麵。”
沃爾夫 1061c位於行星軌道最中間,它處於恆星宜居地帶,可能存在著液態水,甚至是生命。這項發現具有重要意義,紅矮星沃爾夫 1061離我們很近,包含著一顆宜居行星。雖然天文學家曾在比沃爾夫 1061更近的恆星係統中發現一些行星,但是這些行星不適宜生命存活。
最新發現的3顆行星(軌道位置從內至外)環繞紅矮星沃爾夫 1061運行,公轉周期分別為5、18和67天,沃爾夫 1061是一顆體積較小、溫度相對較低的穩定恆星,它們的質量分別是地球的1.4、4.3和5.2倍。
沃爾夫 1061c位於宜居地帶邊緣,但它很可能是一顆岩石行星,相比之下,更接近主恆星的另一顆小型行星由於距離恆星過近,不適應生命存活。合著作者羅布-威滕米耶爾(rob witte
mye
)博士強調稱,3顆行星近距離環繞主恆星,意味著它們很可能跨越“恆星麵孔”,如果是這樣的話,未來研究它們的大氣層將有助於洞察是否有利於生命存活。
超級地球被發現引關注!據悉,這個地球的“大表哥”正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被命名為gj 536 b。大表哥質量是地球的5.4倍,距離地球僅32.7光年!約拿-伊薩-岡紮雷茲指出,gj 536 b環繞的主恆星比更小、溫度更低,但是它卻非常鄰近主恆星,並且非常明亮。
11月2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科學家又發現了一個“超級地球”,距離地球僅32.7光年,這個地球的“大表哥”正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被命名為gj 536 b。一旦發現類地行星,肯定會迴歸到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問題上,那這個超級地球上存在生命嗎?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60顆圍繞臨近太陽係的恆星係統運轉的新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表麵多岩石的“超級地球”。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2月14日報道,專家還發現了另外54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從而令發現的潛在“新世界”的數量增至114個。
其中一個名為“gliese 411b”的星球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據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稱,gliese 411b被描述為“具有岩石表麵的、熾熱的 超級地球 ”,它位於距離太陽第四近的恆星係統中,也令其成為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係統。gliese 411b圍繞恆星gliese 411運轉。
該大學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米科·圖奧米在接受本網站采訪時說,盡管擁有“超級地球”的名號,但是gliese 411b太熱了,生命無法在其表麵生存。
gliese se 411b距離地球8光年。
相比較而言,最近發現的、圍繞紅矮星“半人馬座比鄰星”運轉的類地行星比鄰星b距離地球約4光年。紅矮星是較為寒冷的小恆星。
英國《自然》雜誌、美國太空網4月19日共同發布消息稱,一顆溫度適中的岩態行星在經過小型恆星時發生淩星現象。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與主星的距離、岩石構成以及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使其成為目前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選擇。
在過去20年裏,數以千計的係外行星被發現,但絕大多數不符合“超級地球”的條件:不是太熱就是太冷,或無法擁有像地球一樣的自然環境。而此前“紅極一時”、被認為擁有7顆類地行星的trappist-1係統,最新研究顯示,它們可能受到頻繁和強烈的輻射,使原始生命難以立足,而且其中一顆也並非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
此次,美國哈佛—史密鬆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傑森·迪特曼及其同事報告,他們通過“mea
th-南”望遠鏡陣列,觀測到了一顆名為lhs 1140的m型矮恆星。這是銀河係中常見的星型,該恆星距離太陽約39光年,質量不到太陽的60%。團隊進一步發現,行星lhs 1140b運行經過lhs 1140時發生淩星現象,其圓形軌道可能在其形成時就已存在。
接著,他們使用了144項徑向速度測量數據,精確地給出了該行星的半徑(為地球的1.4倍)、質量(為地球的6.6倍)以及密度,確定其由岩石構成。而且該行星“日照”溫和,受主星輻射低,正位於主星的“宜居帶”——在這一範圍內水能以液態形式存在於行星表麵。科學家們認為,液態水是生命存活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迪特曼表示,這顆星是他在過去10年中看到的最令人激動的係外行星,下一步他們將用哈勃望遠鏡收集其大氣數據。
2019年1月,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
a
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
a
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歐洲空間局的赫歇爾太空望遠鏡發現另一個恆星係統中外圍龐大小天體(彗星等)集群並不是罕見的,在2013年早些時候,該望遠鏡也對著名的北落師門恆星係統進行觀測。使用紅外波段的觀測技術可透過外圍厚厚的塵埃盤,天文學家可以估計該恆星係統中有多少顆彗星在進入內側軌道後被摧毀。
科學家也假設了恆星係統中運行在軌道上的行星與彗星發生碰撞的事件,通過這些模型得出北落師門外圍厚厚盤狀物質帶存在萬億顆小彗星,而太陽係外圍的奧爾特雲中的彗星數量被認為與此相類似。這項觀測也對行星上演化出海洋進行推測,擴展了類地行星的可居住性和潛在的可居住係外行星。
在缺乏大質量氣態行星(諸如土星和木星)的恆星係統中,位於內側軌道的行星可避免大質量彗星的轟擊,相反的是,較小的類海王星天體可使內側軌道行星保持穩定的小型流星雨襲擊。正因為如此,格利澤581與室女座61恆星係統正在受到外層盤狀物質群中大量小彗星長期的“圍攻”。考慮到格利澤581恆星係統已經有近20億年的演化史,那麽內側軌道行星可能蘊藏著相當大貯備的“水資源”。
大小合適、位置合適”,美聯社19日發文稱,開普勒-62行星係統距地球約1200光年,位於天琴座。在該係統中,5顆行星圍繞一顆比太陽更小、更冷、更老的恆星運行,開普勒-62e和開普勒-62f是其最外圍的兩顆,它們的體積分別為地球的1.6倍和1.4倍,受到的熱量輻射也隻是地球的1.2倍和0.4倍,公轉周期分別為天。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科學家說,開普勒-62e的溫度“可能就像5月的華盛頓”。研究人員猜測,這兩顆行星主要由岩石或冰構成,隻有在獲得相關大氣頻譜特性後,才能清楚它們是否真的“宜居”,“如果上麵有生命,肯定非常高級”。
另一顆“新地球”開普勒-69c位於開普勒-69行星係統,在天鵝座,離地球約2700光年,體積為地球的1.7倍,公轉周期為242天,構成材質尚不確定。除此之外,這兩個行星係統的其餘4顆行星公轉周期隻有十多天,意味著它們非常熱,不適合人類生存。
歐洲南方天文台2013年6月26日發布消息稱,德國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太陽係附近有三顆適宜生命繁衍的“超級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這三顆行星圍繞天蠍座的一顆恆星運行,距離地球僅22光年。按照天文單位計算,堪稱與地球是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