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全班五百多人終於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孫老師,您說的這一切對我們接下來麵對的世界和需要前進的方向有什麽益處?”華楓看到說話的是飛機上那個白衣少年,看起來瘦弱不堪的他,沒想到也堅持到進入學院了。


    “對呀!孫老師,你這樣推崇《西遊記》和孫悟空,可是有什麽隱喻或是別的什麽?”一個紅衣女孩問道。


    “孫老師,難道是因為你和孫悟空同姓?所以,就不停地拿這個注水給我們上課麽?”一個看起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高個子黑人用生澀的中文問道。


    “孫老師,我覺得您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您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一個紅衣女孩簡單直接,沒有給麵前的老師留下一點麵子。


    “孫老師……”


    “我覺得您……”


    ……更多的聲音從四麵八方匯聚過來,這些嘈雜的聲音搞得孫老師就像一堆蒼蠅圍著他轉。


    “好了!都別吵了!你們的問題我得一個個迴答,至於你們想要的解釋和事情結果,在未來你們會了解的。現在,在我的課堂上,你們隻需要安安靜靜的聽課,不要對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妄自揣測!我孫行,最煩帶的學生像蒼蠅一樣嗡嗡的叫了。你們好歹也是各個國家選出來的精英了,怎麽能這麽不知所謂!”


    孫行的聲音不大,但在場的所有學員都聽到了他的聲音,盡管學員們的文化聲絡繹不絕,但沒有聲音能蓋得過他的聲音。


    華楓也感覺到這聲音就像是直達心底一樣,在他說話的時候,周圍的時空都有一刹那的停滯。


    短暫的安靜後,孫行的聲音繼續響徹在眾人的心間,不知不覺的,華楓,雲夢,白鳳,等人就被帶入到這其中的情境中。


    “南宋時期《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出現的“白衣秀才猴行者”是孫悟空第一次在文本資料裏出現,應是吳承恩創造孫悟空的雛型。


    猴行者作為取經過程的護.法形象出現,使玄奘取經故事脫離了曆史原型,給取經故事增加了豐富、神奇的內容。這位猴行者原是一位大羅神仙,因偷吃王母蟠桃,被貶至花果山。他是一位學問淵博的秀才,誠心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他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能知過去未來之事,還知道西天取經有百萬程途要經過三十六國,多有禍難。他能廣施法力,將玄奘等六位凡夫俗子帶到天上水晶宮赴齋。大梵天王贈給猴行者的隱形帽、金錫鐶杖、缽盂三件法寶在西天取經、降妖伏怪、征服險阻過程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同時,在整個西天取經過程中,他一直和法師患難與共,結伴同行,從東土一直走到西天。盡管這個號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的白衣秀才的“神”與“形”,名與實常發生矛盾,但是《詩話》中的猴行者已經初步具備了吳承恩《西遊記》的雛型。而必須注意的是,在《詩話》的猴行者身上,人、神、猴三種藝術因素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統一,直到《西遊記平話》和雜劇《西遊記》中,才有了新的飛躍。


    與宋代相比,元代是《西遊記》成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這一時期除了有《西遊記平話》等話本之外,戲曲也為《西遊記》的成書和完善做出了貢獻。如金院本《唐三藏》、元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元末明初楊景賢《西遊記》雜劇等,都為吳承恩最後寫定《西遊記》提供了廣泛的素材。元代在《西遊記》成書過程中的最大貢獻是,衝淡取經故事中的宗教色彩,增強傳統文化的內容,以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西遊記》的文化選擇做出規範。


    民間工藝《孫悟空》


    這個階段的孫悟空形象的主要表現:(一)反對天宮;(二)變化無窮;(三)救人之難。所謂反對天宮,主要表現為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大鬧天宮的故事。所謂“變化無窮”,是指孫悟空不僅僅能變作某種物類,而且在變化時能與猴子的自然特征聯係在一起。所謂“救人之難”,是指孫悟空不但能降妖伏怪,而且還能救人危難,抱打不平。如在雜劇《西遊記》裏,當裴太公的女兒被黑豬精拐走時,他便自告奮勇捉拿妖精,救迴裴女,使裴氏父女得到團圓。


    從雜劇《西遊記》的總體傾向看,雖然也歌頌了孫悟空的能力與正義感,但對他的反天宮的行動,卻並不表示肯定。當玉帝派天將捉拿他時,立場馬上轉到天宮正統的一邊。威力無窮的齊天大聖,很容易被天兵捉獲,而且被擒後馬上磕頭求饒。在全劇結束時,更有這樣一段話:“犯天條齊天大聖,盜仙酒罪犯非輕。盜靈丹合當斬首,罰陰司不得超升。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題妄想貪嗔。從今後改惡從善,朝上帝禮拜三清。”綜觀全劇,其中表現的愛憎很不鮮明。由此也使劇中人物性格顯現出前後不一。


    雜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號稱通天大聖(其大哥為齊天大聖),其反抗性格比較鮮明。他豪邁地說:“一自開天辟地,兩儀便是吾身。曾教三界費精神。四方神鬼怕,五嶽鬼神嘖。……九天難捕我,十萬總魔君。”


    而他平時過著的是“喜時攀藤攪葛,怒時擾海翻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他還偷了太上老君的金丹,“九轉煉得銅筋鐵骨,火眼金睛”。


    後來,雖然玉帝派天兵天將圍剿他,他卻一直英勇奮戰,不倒旗鼓。戰敗則俘,被壓山下後,仍然反心不泯。當唐僧把他救出來時,他立刻想迴花果山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西遊記》雜劇中的孫悟空神通廣大、變化多端的本領。他一個筋鬥能去十萬八千裏路程,有變三頭六臂的本領,還能靈巧地爬上樹去“化作個焦螟蟲”。他的武器也變成一條運用自如的“生金棍”,不用時可以變小放在耳朵裏。


    這種“筋鬥雲”、“生金棍”、“焦螟蟲”以及“攀藤攪葛”、“攪海翻江”的神通,都為小說《西遊記》塑造孫悟空時所繼承。


    但是雜劇中孫悟空身上殘留的妖性還比較濃。當唐僧把他從花果山下救出後,已經拜唐僧為師,他卻背著唐僧說好個胖和尚,到前麵吃得我一頓飽。


    一見鐵扇公主便要與她婚配,說一些庸俗不堪的話。致使鐵扇公主發怒,不肯借給扇子。這些情節,雖然在整個劇本中不是主導,也不曾在吳承恩的《西遊記》有所表現,但卻從另外一個側麵反映出從當時孫悟空形象到《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有著相當大的改變。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經曆了一個由“猿”到“人”的發展過程。所謂“猿”,是指具有神話色彩和妖性特點的“猿猴”形象。所謂“人”,是指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神話藝術形象。明代吳承恩在對孫悟空形象的再創作中保留了這變化中的特點


    《西遊補》共十六迴,明末董說(字若雨,法名南潛)著。在《西遊記》的續書中《西遊補》可以說是最有特色的一部書。魯迅於《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其讚賞有佳,稱其“其造事遣辭,則豐贍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處,時足驚人,間以徘諧,亦常俊絕,殊非同時作手所敢也。”有學者認為《西遊補》有西方意識流小說的風格。


    此書的故事梗概,係接在唐僧師徒四眾過火焰山之後,寫孫行者化齋,被鯖魚精所迷,撞入了這個自稱為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他為了找尋秦始皇借驅山鐸子(想用來把上西天路途所有的藏妖怪的高山趕走),也為了找尋師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卻跌到了“萬鏡樓台”;從而他通過這樓台上的鏡子,進入“古人世界”,後來又進入“未來世界”。他忽化為虞美人,與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處;忽又當了閻羅王,坐堂把秦檜審判、行刑,並拜嶽飛為第三個師父。


    接著,他從鏡子裏跳出來,又在小月王的王宮和“青青世界”有了許多經曆。最後,孫悟空得到虛空主人的唿喚,才醒悟了;及至他從“青青世界”這個假天地脫身出來,走迴到舊時山路上,恰好見到那想吃唐僧的鯖魚精已變作一個小和尚,正在把唐僧哄弄。於是,他一棒對小和尚打了下去,現出鯖魚屍首。這整個過程的描寫,其情節極盡奇幻曲折之能事。”


    整一整天,華楓覺得除了短暫的課間休息,大部分時間孫老師的聲音就像是個魔咒一樣揮之不去。


    雲夢同樣是臉色疲倦,她依偎在白鳳身邊對著華楓擺出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惹得華楓突然間想要笑出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雨並收藏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