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是用來打仗的,並非充當門麵的,也非當做擺設的,在朱由校的眼裏,軍隊就幹好兩件事,打仗和準備打仗,摻雜任何別的事務,就是不務正業!
一支規模不小的儀仗隊伍,從外城的永定門而出,浩浩蕩蕩的朝豐台大營開進,這對京城上下的震動不小。
自朱由校禦極登基以來,這是他首次離開紫禁城,要出宮去往某處地方,盡管前去的豐台大營,距離京城沒有多遠,但在這個專製皇權的時代下,天子出行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需要恪守的禮製和規矩眾多。
也因為這場臨時起意的離宮出行,使得皇家近衛都督府上下緊張起來,畢竟禦駕的絕對安全必須要保證好。
“兩位卿家,你們覺得朕這次離宮出行,朝中的那幫大臣,尤其是科道的禦史言官,該作何反應呢?”
被一眾大漢將軍簇擁的龍攆之中,朱由校倚著軟墊,看向被點名伴駕的洪承疇、孫傳庭二人,朱由校麵露笑意道:“都不必這樣緊張,這又不是在朝中,你們這樣端坐著,朕看著都累。”
洪承疇、孫傳庭相視一眼,眉宇間流露出各異的神情,二人都沒有料想到,在此等特殊時局下,天子竟然會離宮出行。
正如天子所問的,隻怕要不了多久,朝中的不少大臣,特別是科道的禦史言官,就會呈遞大批規諫奏疏。
奏疏內容二人都能想到。
諸如天子萬金之軀不該輕離紫禁城,不該輕往兵營雜地之類的,畢竟在文官的眼裏,天子跟武夫走的太近,這並非是國朝社稷之幸。
“這規矩啊,朕向來是不喜。”
見二人不言,朱由校也不氣惱,笑著說道:“一個人這樣說,一群人這樣說,本屬正常的事情,也就變得不正常了。
就像朝中的某種風氣,不正是這樣嗎?
這人啊,最不會滿足的就是欲望,覺得一樣得到了,就想得到更多,漸漸的,規矩也就成了擺設,規矩也就成了枷鎖。”
天子這是想打破某些規矩啊。
洪承疇也好,孫傳庭也罷,聽完天子所講之言,心底都生出感慨,對天子想掌軍權的行為,他們都是能看出來的。
不過相較於朝中的某些文官,洪承疇和孫傳庭二人,卻不覺得這是什麽壞事,畢竟遼東的危急局勢,就赤果果的擺在那裏,建虜想進犯遼東的野心昭然若揭,倘若國朝沒有相應的改變,恐遼東的局勢隻會愈發危急。
“陛下說的沒錯。”
洪承疇想了想,微微低首道:“就像京營整飭一事,倘若沒有陛下乾綱獨斷,著英國公提督京營戎政,著孫承宗協理京營戎政,恐京營滋生的弊政,將會一直存在,而那些在其位不謀其職的蛀蟲,將會令京營繼續糜爛下去。”
“臣附議。”
孫傳庭緊隨其後道:“臣此次奉詔佐英國公實發京營欠餉,與京營的所見所聞可謂心驚不已,臣實在不敢想象,如果英國公沒有心懷社稷,繼而向陛下呈遞那份奏疏,那京營整飭是否就成了空談。”
朱由校露出讚許的神情,洪承疇、孫傳庭能當著他的麵講這些話,就證明他們對大明是忠誠的。
尤其是二人都是全能型人才,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政,這種天賦和潛力,即便是放眼整個大明也少找。
對待二人今後的晉升之路,早就在朱由校心裏明確了,似他們現在這等年紀,不應過早的長期待在中樞朝堂,而應到大明地方去曆練,去治政,去革新。
不過眼下嘛,還是要待在朝堂積攢資曆,至少紅丸和移宮兩案,要經他們之手蓋棺定論,這樣在達到自己的政治意圖後,二人就可以越級外放出去了。
“末將等恭迎聖駕!!!”
就在朱由校與二人交談之際,不知不覺間,豐台大營駐地就到了,龍攆外響起陣陣喝喊聲。
“皇爺,豐台大營到了。”
龍攆外,韓讚周神情恭敬,朝龍攆內作揖道:“駐豐台諸將出營恭迎聖駕。”
“知道了。”
朱由校應了一聲,隨後便起身朝外走去,而洪承疇、孫傳庭二人則低首跟在身後,彼時在豐台大營的轅門處,隨駕的諸上直親衛軍散布各處,所豎旌旗隨風飄動,而在寨牆和諸多箭塔上,則站立著諸多輪值的將士。
“末將等拜見陛下!!”
聚在龍攆前的諸將,見天子走出龍攆,一個個單膝跪地,抱拳衝天子沉聲喝道,天子擺駕豐台大營,令他們內心很是激動。
從豐台大營籌建至今,這是天子第一次來此,天子沒去西山大營,偏偏來豐台大營,單是這一點,如何能不叫他們亢奮呢。
“豐台大營不錯。”
朱由校俯瞰著眼前這幫將校,又抬頭看向豐台大營的外圍布局,露出讚許的神情,“朕果真沒有看錯諸卿,都免禮吧。”
“喏!”
眾將難掩喜悅的轟然應道。
打仗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這其中暗藏的門道太多了,軍隊如何開拔,怎樣分屬排布,如何安營紮寨,在何處安營紮寨,該如何劃分戰區等等,需要去學的太多了,一名合格的統兵將校,必須要懂得這些道道,有一項掌握的薄弱,那就不能被稱之為統將,不是誰都能統領千軍萬馬的。
專業的事情,就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辦。
僅僅是看到豐台大營的外圍布防,朱由校就心生感慨,他能給大明軍隊帶來的,最多是戰略層麵的改變,但是具體的戰術層麵精進,還是需要一批專業性強的武將去落實才行,否則大明軍隊隻會變得更孱弱。
“給朕披甲!!”
想到這裏的朱由校,朗聲道:“朕要去巡視大明好兒郎,看看他們的麵貌,看看大明的軍威!!”
天子一句話,令陳策、童仲揆、秦邦屏他們心驚之餘,心底也湧出陣陣喜悅和亢奮,天子不僅知兵,還愛兵,能追隨這樣的大明天子,對他們而言是極其幸運的!
一支規模不小的儀仗隊伍,從外城的永定門而出,浩浩蕩蕩的朝豐台大營開進,這對京城上下的震動不小。
自朱由校禦極登基以來,這是他首次離開紫禁城,要出宮去往某處地方,盡管前去的豐台大營,距離京城沒有多遠,但在這個專製皇權的時代下,天子出行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需要恪守的禮製和規矩眾多。
也因為這場臨時起意的離宮出行,使得皇家近衛都督府上下緊張起來,畢竟禦駕的絕對安全必須要保證好。
“兩位卿家,你們覺得朕這次離宮出行,朝中的那幫大臣,尤其是科道的禦史言官,該作何反應呢?”
被一眾大漢將軍簇擁的龍攆之中,朱由校倚著軟墊,看向被點名伴駕的洪承疇、孫傳庭二人,朱由校麵露笑意道:“都不必這樣緊張,這又不是在朝中,你們這樣端坐著,朕看著都累。”
洪承疇、孫傳庭相視一眼,眉宇間流露出各異的神情,二人都沒有料想到,在此等特殊時局下,天子竟然會離宮出行。
正如天子所問的,隻怕要不了多久,朝中的不少大臣,特別是科道的禦史言官,就會呈遞大批規諫奏疏。
奏疏內容二人都能想到。
諸如天子萬金之軀不該輕離紫禁城,不該輕往兵營雜地之類的,畢竟在文官的眼裏,天子跟武夫走的太近,這並非是國朝社稷之幸。
“這規矩啊,朕向來是不喜。”
見二人不言,朱由校也不氣惱,笑著說道:“一個人這樣說,一群人這樣說,本屬正常的事情,也就變得不正常了。
就像朝中的某種風氣,不正是這樣嗎?
這人啊,最不會滿足的就是欲望,覺得一樣得到了,就想得到更多,漸漸的,規矩也就成了擺設,規矩也就成了枷鎖。”
天子這是想打破某些規矩啊。
洪承疇也好,孫傳庭也罷,聽完天子所講之言,心底都生出感慨,對天子想掌軍權的行為,他們都是能看出來的。
不過相較於朝中的某些文官,洪承疇和孫傳庭二人,卻不覺得這是什麽壞事,畢竟遼東的危急局勢,就赤果果的擺在那裏,建虜想進犯遼東的野心昭然若揭,倘若國朝沒有相應的改變,恐遼東的局勢隻會愈發危急。
“陛下說的沒錯。”
洪承疇想了想,微微低首道:“就像京營整飭一事,倘若沒有陛下乾綱獨斷,著英國公提督京營戎政,著孫承宗協理京營戎政,恐京營滋生的弊政,將會一直存在,而那些在其位不謀其職的蛀蟲,將會令京營繼續糜爛下去。”
“臣附議。”
孫傳庭緊隨其後道:“臣此次奉詔佐英國公實發京營欠餉,與京營的所見所聞可謂心驚不已,臣實在不敢想象,如果英國公沒有心懷社稷,繼而向陛下呈遞那份奏疏,那京營整飭是否就成了空談。”
朱由校露出讚許的神情,洪承疇、孫傳庭能當著他的麵講這些話,就證明他們對大明是忠誠的。
尤其是二人都是全能型人才,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政,這種天賦和潛力,即便是放眼整個大明也少找。
對待二人今後的晉升之路,早就在朱由校心裏明確了,似他們現在這等年紀,不應過早的長期待在中樞朝堂,而應到大明地方去曆練,去治政,去革新。
不過眼下嘛,還是要待在朝堂積攢資曆,至少紅丸和移宮兩案,要經他們之手蓋棺定論,這樣在達到自己的政治意圖後,二人就可以越級外放出去了。
“末將等恭迎聖駕!!!”
就在朱由校與二人交談之際,不知不覺間,豐台大營駐地就到了,龍攆外響起陣陣喝喊聲。
“皇爺,豐台大營到了。”
龍攆外,韓讚周神情恭敬,朝龍攆內作揖道:“駐豐台諸將出營恭迎聖駕。”
“知道了。”
朱由校應了一聲,隨後便起身朝外走去,而洪承疇、孫傳庭二人則低首跟在身後,彼時在豐台大營的轅門處,隨駕的諸上直親衛軍散布各處,所豎旌旗隨風飄動,而在寨牆和諸多箭塔上,則站立著諸多輪值的將士。
“末將等拜見陛下!!”
聚在龍攆前的諸將,見天子走出龍攆,一個個單膝跪地,抱拳衝天子沉聲喝道,天子擺駕豐台大營,令他們內心很是激動。
從豐台大營籌建至今,這是天子第一次來此,天子沒去西山大營,偏偏來豐台大營,單是這一點,如何能不叫他們亢奮呢。
“豐台大營不錯。”
朱由校俯瞰著眼前這幫將校,又抬頭看向豐台大營的外圍布局,露出讚許的神情,“朕果真沒有看錯諸卿,都免禮吧。”
“喏!”
眾將難掩喜悅的轟然應道。
打仗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這其中暗藏的門道太多了,軍隊如何開拔,怎樣分屬排布,如何安營紮寨,在何處安營紮寨,該如何劃分戰區等等,需要去學的太多了,一名合格的統兵將校,必須要懂得這些道道,有一項掌握的薄弱,那就不能被稱之為統將,不是誰都能統領千軍萬馬的。
專業的事情,就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去辦。
僅僅是看到豐台大營的外圍布防,朱由校就心生感慨,他能給大明軍隊帶來的,最多是戰略層麵的改變,但是具體的戰術層麵精進,還是需要一批專業性強的武將去落實才行,否則大明軍隊隻會變得更孱弱。
“給朕披甲!!”
想到這裏的朱由校,朗聲道:“朕要去巡視大明好兒郎,看看他們的麵貌,看看大明的軍威!!”
天子一句話,令陳策、童仲揆、秦邦屏他們心驚之餘,心底也湧出陣陣喜悅和亢奮,天子不僅知兵,還愛兵,能追隨這樣的大明天子,對他們而言是極其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