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辰元的考核已經開始,自己無法幹涉,老者隻能喚來隨行侍從,讓他將辰元現在的狀態告訴他的家人,免得辰元的長輩擔心。至於辰元這三天的溫飽,顯然是要由老者來負責了。
選好兵種並按照自己的意願給這五千士兵們裝備好武器之後,辰元下達了自己的第一條命令,那就是——砍樹!沒錯,辰元將所有的兵力全部分配到了城北的密林中,連步兵和騎兵都不例外,除去領命在天空中放哨的二十名天空騎士之外,一律開始砍樹,等到木材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在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將伐好的木材運入城中,如此循環往複。
一旁觀看的老者完全看不懂辰元此舉的目的,但此時紅方也已經行動起來了,因為兵力眾多,占據壓倒性優勢,所以靈犀棋盤中錄入的對戰經驗選擇了一種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那便是發動強攻。
紅方城池除去留下守衛城池的三千步兵、一千大地騎士和五百天空騎士之外,點齊了兵馬,足足兩萬七千步兵,五千大地騎士,一千五百天空騎士浩浩蕩蕩的向著辰元所領導的藍方城池進發了。可以看出紅方是想要直接速戰速決,憑借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一次性碾壓辰元僅有的五千兵力,為了營造一種大軍壓境的氣勢,紅方甚至連那一萬兩千工程後勤兵都拉出了足足八千人,和步兵一樣披堅執銳,氣勢洶洶的向藍方城池逼近。
在穿過己方一邊的丘陵地帶之後,大軍遇到了此行第一個困難。橫亙在紅方三萬五千人麵前的是棋盤當中的分界線,一條由南至北的大河攔住了。步兵和騎兵都身著盔甲,在水中擔負如此的重量,在加上有些湍急的水流,這就讓過河成為一個難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紅方這次發動的強襲便要出師不利了。
不過在棋盤的計算下,短短的五分鍾,便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隻見紅方所有的天空騎士手中都拿著繩索飛到了對岸,他們將手中的繩索用岸邊稀疏的樹木還有體積較大的石塊固定,並親自守在繩索旁。
一千五百天空騎士,每四人為一組,拉起繩索,並由工程後勤兵出手搭建繩橋。短短兩刻鍾,三百七十五條繩橋便出現在這界河之上。每座繩橋主體都由四條粗大的麻繩構成,下邊兩條之上被工程兵鋪設了木板,供人落腳,上邊兩條則起到類似護欄的保護和借力作用,防止士兵因為晃動而落水。雖然製作較為粗糙,但卻很好的解決了如何通過界河的問題。
又過了一個時辰左右,紅方這浩浩蕩蕩的大軍便全部踏上了界河的另一側,屬於藍色方的土地。要不是最後通過的七千大地騎士的坐騎在河流之上表現的戰戰兢兢,想必速度可以更快。由此可見靈犀棋盤錄入的這些軍宮老師確實有真才實學,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到最省力的通過方法,並且將天空騎士這樣無視地形的兵種的優勢淋漓盡致的發揮了出來,從對兵種的了解程度以及麵對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都十分優秀。
當紅方大軍踏入自己的領土之時,辰元還在指揮手下伐木。由於這次的考試測試的是辰元作為一個軍事指揮者的能力,所以在考核開始的時候,他的意識便已經被吸附到了城池裏的指揮官身體當中,一切按照真實戰爭的角度去指揮和調度,隻有在身體出現生理反應如饑餓的時候,(想歪的都去麵壁)才會將意識脫離,迴到身體去攝入必須的營養。而意識退出的時候,出於公平的考慮,考生無法從棋盤中看到敵方軍隊力量的分部,棋盤當中的一切攻擊也都會暫停。當考生再次觸碰棋盤時,意識重新進入,一切布置恢複到考生意識退出的那一刻。
也就是說從辰元開始指揮己方士兵的那一刻起,他便丟失了整個棋盤是所有視野,完完全全的變成了棋盤當中藍方的指揮官,隻能夠通過哨兵的情報,來掌握敵方的動向。
當紅方的三萬五千大軍來到中央大平原的時候,在天空當中的藍方騎士終於發出了示警,並用最快的速度將敵方的行軍速度和兵力匯報給了辰元。
辰元聽到紅方大軍壓境的消息,不由露出了一個古怪的笑容。旋即他命令分出五百步兵,趕迴城中,其餘士兵停止伐木,以密林為依托,全部躲起來休息。自己則跟著五百士兵迴到了城中。
站在城牆上,辰元遠遠望見無數身著紅甲的士兵,正在有條不紊的向自己所在的城池趕來。等到紅方所有人馬來到城池不遠處列陣,辰元才大笑三聲,下令道:“貴客臨門,有失遠迎,來呀,將城門打開,隨我迎接貴客!”城裏僅剩的五百步兵將城門大開,並在城門列隊,似乎是真的表示歡迎。
棋盤外的老者看到辰元在紅方大軍來臨之際做出的決定,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大開城門,夾道歡迎?老者以為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這小子這就打算放棄了?不!應該沒有那麽簡單!”老者心裏也把不準辰元到底要幹什麽。
但這時紅方卻猶豫了,靈犀棋盤的確是錄入了幾位軍宮老師的對壘經驗和處事習慣,而且錄入的相當完整,所以思維擬人化程度極高。但也正是因為擁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高度的擬人思想,在麵對辰元這大開城門,甚至命令士兵夾道歡迎的反常舉動越發警惕。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現在擁有著軍宮老師思維的棋盤就是這麽想的。
於是場麵就這樣僵持下來,兩個時辰之後,辰元依舊笑盈盈的站在城頭,但紅方卻遲遲不敢進城。紅方依照以往的軍事思想,派出天空騎士從空中偵察藍方城池當中的情況。卻發現除了站在城頭的辰元和城下夾道歡迎的五百步兵,城內空無一人。
這樣的景象反而讓紅方更加警惕了,辰元擁有五千兵力,除去城門口的五百,還有天空上的二十名騎兵,剩下的人都去哪裏了?藍方大開城門是什麽意思?是不是要麻痹我們,然後在城內埋伏,一點一點蠶食我們?城內是不是有各種各樣的陷阱?
這些疑問從紅方的決策者,也就是棋盤通過錄入軍宮老師思想數據而塑造出意識(後文簡稱為紅將)腦中不斷冒出。這空空如也的城池仿佛蒙上了數不清的迷霧,而那大開著的城門,仿佛是一張巨口,在等待著紅方士兵的自投羅網。於是,在猶豫了一陣之後,紅方選擇了撤退,這三萬五千人是紅方絕大部分的戰鬥力,如果全部折在了這座城中,紅方的實力大減,那麽用不了兩天,紅方絕對守不住自己的城池。
看著城門前的大軍緩緩退去,辰元泰然自若的下了城牆,關上城門,帶著五百步兵,繼續到林中伐木去了,看他那理所應當的樣子,似乎早就料到了結果,所以完全沒有想象當中逼退敵人的喜悅。
老者在外邊看的是目瞪口呆,當他看到紅色一方退去,心裏當時隻有一個念頭:“這怎麽可能?”但冷靜下來,仔細想了想,卻不得不對辰元的表現所折服。就像是辰元不知道紅方兵力分部一樣,紅方同樣不知道辰元的兵力分部。辰元先前開城門,夾道歡迎的舉動是在故布疑陣,為的就是讓紅方摸不清己方的虛實。這樣一來,紅方就不敢輕易的進入城池當中,唯恐城中有陷阱,將主力陷入城中。
而紅方這次強勢出擊,動用了三萬五千人,想要畢其功於一役。為了盡量增加行軍速度,以達到快速機動,打辰元一個措手不及目的,隨軍所帶糧草必定不多。但又不敢進城,糧草又不夠,所以僵持之下隻能退去。
這一份對人心的把握,和對時局的掌控堪稱恐怖,而且沒有大氣魄和膽量也絕對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舉動,畢竟隻有五百兵力,隻要行差踏錯半步,整個考核都功虧一簣。想通了其中的關鍵,老者興奮的雙眼放光,這樣天馬行空的軍事思維和應對手段,都是他聞所未聞的新鮮玩意兒,他沒想到這第一戰,雙方連小規模的碰撞都沒有,紅方就直接敗退了,這讓他不禁開始期待這場戰役之後的發展。
選好兵種並按照自己的意願給這五千士兵們裝備好武器之後,辰元下達了自己的第一條命令,那就是——砍樹!沒錯,辰元將所有的兵力全部分配到了城北的密林中,連步兵和騎兵都不例外,除去領命在天空中放哨的二十名天空騎士之外,一律開始砍樹,等到木材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在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將伐好的木材運入城中,如此循環往複。
一旁觀看的老者完全看不懂辰元此舉的目的,但此時紅方也已經行動起來了,因為兵力眾多,占據壓倒性優勢,所以靈犀棋盤中錄入的對戰經驗選擇了一種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那便是發動強攻。
紅方城池除去留下守衛城池的三千步兵、一千大地騎士和五百天空騎士之外,點齊了兵馬,足足兩萬七千步兵,五千大地騎士,一千五百天空騎士浩浩蕩蕩的向著辰元所領導的藍方城池進發了。可以看出紅方是想要直接速戰速決,憑借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一次性碾壓辰元僅有的五千兵力,為了營造一種大軍壓境的氣勢,紅方甚至連那一萬兩千工程後勤兵都拉出了足足八千人,和步兵一樣披堅執銳,氣勢洶洶的向藍方城池逼近。
在穿過己方一邊的丘陵地帶之後,大軍遇到了此行第一個困難。橫亙在紅方三萬五千人麵前的是棋盤當中的分界線,一條由南至北的大河攔住了。步兵和騎兵都身著盔甲,在水中擔負如此的重量,在加上有些湍急的水流,這就讓過河成為一個難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紅方這次發動的強襲便要出師不利了。
不過在棋盤的計算下,短短的五分鍾,便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隻見紅方所有的天空騎士手中都拿著繩索飛到了對岸,他們將手中的繩索用岸邊稀疏的樹木還有體積較大的石塊固定,並親自守在繩索旁。
一千五百天空騎士,每四人為一組,拉起繩索,並由工程後勤兵出手搭建繩橋。短短兩刻鍾,三百七十五條繩橋便出現在這界河之上。每座繩橋主體都由四條粗大的麻繩構成,下邊兩條之上被工程兵鋪設了木板,供人落腳,上邊兩條則起到類似護欄的保護和借力作用,防止士兵因為晃動而落水。雖然製作較為粗糙,但卻很好的解決了如何通過界河的問題。
又過了一個時辰左右,紅方這浩浩蕩蕩的大軍便全部踏上了界河的另一側,屬於藍色方的土地。要不是最後通過的七千大地騎士的坐騎在河流之上表現的戰戰兢兢,想必速度可以更快。由此可見靈犀棋盤錄入的這些軍宮老師確實有真才實學,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到最省力的通過方法,並且將天空騎士這樣無視地形的兵種的優勢淋漓盡致的發揮了出來,從對兵種的了解程度以及麵對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都十分優秀。
當紅方大軍踏入自己的領土之時,辰元還在指揮手下伐木。由於這次的考試測試的是辰元作為一個軍事指揮者的能力,所以在考核開始的時候,他的意識便已經被吸附到了城池裏的指揮官身體當中,一切按照真實戰爭的角度去指揮和調度,隻有在身體出現生理反應如饑餓的時候,(想歪的都去麵壁)才會將意識脫離,迴到身體去攝入必須的營養。而意識退出的時候,出於公平的考慮,考生無法從棋盤中看到敵方軍隊力量的分部,棋盤當中的一切攻擊也都會暫停。當考生再次觸碰棋盤時,意識重新進入,一切布置恢複到考生意識退出的那一刻。
也就是說從辰元開始指揮己方士兵的那一刻起,他便丟失了整個棋盤是所有視野,完完全全的變成了棋盤當中藍方的指揮官,隻能夠通過哨兵的情報,來掌握敵方的動向。
當紅方的三萬五千大軍來到中央大平原的時候,在天空當中的藍方騎士終於發出了示警,並用最快的速度將敵方的行軍速度和兵力匯報給了辰元。
辰元聽到紅方大軍壓境的消息,不由露出了一個古怪的笑容。旋即他命令分出五百步兵,趕迴城中,其餘士兵停止伐木,以密林為依托,全部躲起來休息。自己則跟著五百士兵迴到了城中。
站在城牆上,辰元遠遠望見無數身著紅甲的士兵,正在有條不紊的向自己所在的城池趕來。等到紅方所有人馬來到城池不遠處列陣,辰元才大笑三聲,下令道:“貴客臨門,有失遠迎,來呀,將城門打開,隨我迎接貴客!”城裏僅剩的五百步兵將城門大開,並在城門列隊,似乎是真的表示歡迎。
棋盤外的老者看到辰元在紅方大軍來臨之際做出的決定,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大開城門,夾道歡迎?老者以為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這小子這就打算放棄了?不!應該沒有那麽簡單!”老者心裏也把不準辰元到底要幹什麽。
但這時紅方卻猶豫了,靈犀棋盤的確是錄入了幾位軍宮老師的對壘經驗和處事習慣,而且錄入的相當完整,所以思維擬人化程度極高。但也正是因為擁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高度的擬人思想,在麵對辰元這大開城門,甚至命令士兵夾道歡迎的反常舉動越發警惕。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現在擁有著軍宮老師思維的棋盤就是這麽想的。
於是場麵就這樣僵持下來,兩個時辰之後,辰元依舊笑盈盈的站在城頭,但紅方卻遲遲不敢進城。紅方依照以往的軍事思想,派出天空騎士從空中偵察藍方城池當中的情況。卻發現除了站在城頭的辰元和城下夾道歡迎的五百步兵,城內空無一人。
這樣的景象反而讓紅方更加警惕了,辰元擁有五千兵力,除去城門口的五百,還有天空上的二十名騎兵,剩下的人都去哪裏了?藍方大開城門是什麽意思?是不是要麻痹我們,然後在城內埋伏,一點一點蠶食我們?城內是不是有各種各樣的陷阱?
這些疑問從紅方的決策者,也就是棋盤通過錄入軍宮老師思想數據而塑造出意識(後文簡稱為紅將)腦中不斷冒出。這空空如也的城池仿佛蒙上了數不清的迷霧,而那大開著的城門,仿佛是一張巨口,在等待著紅方士兵的自投羅網。於是,在猶豫了一陣之後,紅方選擇了撤退,這三萬五千人是紅方絕大部分的戰鬥力,如果全部折在了這座城中,紅方的實力大減,那麽用不了兩天,紅方絕對守不住自己的城池。
看著城門前的大軍緩緩退去,辰元泰然自若的下了城牆,關上城門,帶著五百步兵,繼續到林中伐木去了,看他那理所應當的樣子,似乎早就料到了結果,所以完全沒有想象當中逼退敵人的喜悅。
老者在外邊看的是目瞪口呆,當他看到紅色一方退去,心裏當時隻有一個念頭:“這怎麽可能?”但冷靜下來,仔細想了想,卻不得不對辰元的表現所折服。就像是辰元不知道紅方兵力分部一樣,紅方同樣不知道辰元的兵力分部。辰元先前開城門,夾道歡迎的舉動是在故布疑陣,為的就是讓紅方摸不清己方的虛實。這樣一來,紅方就不敢輕易的進入城池當中,唯恐城中有陷阱,將主力陷入城中。
而紅方這次強勢出擊,動用了三萬五千人,想要畢其功於一役。為了盡量增加行軍速度,以達到快速機動,打辰元一個措手不及目的,隨軍所帶糧草必定不多。但又不敢進城,糧草又不夠,所以僵持之下隻能退去。
這一份對人心的把握,和對時局的掌控堪稱恐怖,而且沒有大氣魄和膽量也絕對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舉動,畢竟隻有五百兵力,隻要行差踏錯半步,整個考核都功虧一簣。想通了其中的關鍵,老者興奮的雙眼放光,這樣天馬行空的軍事思維和應對手段,都是他聞所未聞的新鮮玩意兒,他沒想到這第一戰,雙方連小規模的碰撞都沒有,紅方就直接敗退了,這讓他不禁開始期待這場戰役之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