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敖木從新的要跟著一起走的人裏,看見了高寶祖孫倆。
自打上迴學校出事,高寶被盧欣宇打了個半死以後。祖孫倆也不敢住在學校裏了。有沒有人願意跟他們住一起。他們就隻能單獨一起生活。好在上麵分撥下來的糧食、罐頭足夠多。祖孫二人一直餓不著。獨自生活,不用承受別人的白眼和擠兌,反倒自在了些。
敖木實在不知道這祖孫倆怎麽想的。高寶這熊孩子有多討人嫌他們自己心裏沒點數?自己過日子好在自在。再去一個新集體,就不怕高寶繼續惹是生非?
在村子裏,大家好歹念著一個村子的,加上老太太歲數大,得饒人處且饒人,不會多做計較。可外人不是那麽好說話的。敖木實在不覺得高寶是個能夠浪子迴頭的人呢。因為他打根上就一步踏錯了。
這樣的孩子,估計隻有傳說中愛世間萬物的上帝才能拯救了。
不過既然這祖孫倆提交了申請。敖木繼續給他們走程序就是了。
送走他們的當天,敖木發現十一歲的高寶照比上一次見著高了很多。當然,也可能是上一次見他,他是被人按在地上痛揍的。真正上次見麵,還是他砸盧家玻璃的那次。
可能他是提前拔高了,人瘦瘦高高的,帶著黑眼圈。整個人看著都十分的陰鬱,讓人看一眼就很不舒服。
敖木想不通為什麽這樣的一雙眼睛會長在這麽大的孩子身上。不過顯然高寶心裏關於敖木的陰影還在,全程都是高寶奶奶在跟敖木交流,他本人一個字都沒說。
手續一過,他們人搬走了,從那以後村裏再也沒有這祖孫倆。
周二樂的第二天專門來敖木這裏蹭茶喝。一邊兒喝茶一邊兒忍不住感嘆:「這人可算是走了。這是咱們村賺大了。前兩天我還跟你嬸兒說這高寶什麽時候能不在村裏頭。這才幾天他們就走了。」
敖木是理解周二的。畢竟有的時候高寶惹事,還是要周二出麵給調解。村裏的這種事隻能調節。因為長眼睛的都知道誰對誰錯。可誰對誰錯這種事上麵,在村裏根本不管用。找村長也不是為了分析誰對錯的。不然周二真的鐵麵無私,這矛盾就隻有進一步升級的危險。
這時間長了,周二本人比村裏任何人怨氣都大。可找上他了,又不得不管。
「這村裏兩大毒瘤就少一個了。」敖木語氣裏帶著幾分調侃。
提起另一個毒瘤,周二的眉毛又皺了起來:「你說他怎麽不跟一塊走呢?留村裏啥意思呢?」
敖木忍俊不禁道:「那你不去勸勸他?」
周二隻搖頭:「做人可不能這麽缺德。劉三兒去哪兒不是禍害?不能幹那害人事兒。」
敖木直接笑出了聲。周二開玩笑也好,真情實意也好。不得不說,這份明白勁兒還是讓人挺佩服的。
高寶走了,村裏寫信的時候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雖說書麵上都不好些什麽,怕傳信的人看見。可一個個都恨不得放兩連鞭炮慶祝,比過年還高興。
要知道,這高寶打小在村裏就沒幹過好事,沒有沒被他得罪過的,也沒有不討厭的。一個村子的都不好說什麽。小孩子又不用承擔法律責任,都怕得罪了小惡魔讓對方做出什麽過分的事情來。隻能忍著。
這末世以後,高寶這樣的人在村裏,對村裏其他人也是一種壓力。眼下人走了,無疑是讓高壓的人群們都鬆了口氣。
村裏人們這一點小小的興奮,傳到敖木這裏的時候,竟然讓他感覺到些許心酸。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
村裏人拿一個熊孩子沒轍,心酸。高寶從小就被人養歪了,無限助長他無下限的淘氣,讓他根本沒有機會學好,心酸。高寶母親掙紮之下終於決定跳出火坑,可又因為捨不得迴來半路窒息而死,心酸。
這人世間,總有太多的人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
等村裏人搬家的熱潮告一段落以後,楊蕪拿著名單從上到下看了一下。
「走這麽多人……」楊蕪胳膊碰了一下敖木:「我對數字沒概念,你跟我說一下,六百多人差不多是多少人?」
「我們鄉裏小學,我上學那會兒才六百人。」敖木道,「這六百個人全都拉去咱們村小學,一個個貼緊了站好,估計也就能填滿三分之一吧。」
「這麽少了……」楊蕪皺皺眉,「這些人裏還有這麽多老弱病殘和婦孺。加上那些去避難所參加施工離開的。咱們村裏所有勞動力加一起估計也就隻有百八十號人了。」
這個數字可以說是極少了。
「這樣咱們村剩下人都算多的。」敖木道。「一個月前看的數據,咱們全縣裏,剩餘人數最多的,是以前就是個大村的。以前有五千人,現在剩下一千上下。最差的幾個村直接解散分派給其他村或是並村的。現在現存的最少人數是兩百人。不過哪個村一般都是壯年勞力,自己還能支撐,又住在一起。就沒考慮跟其他合併。」
「那全縣呢?」楊蕪又問。
敖木略沉默:「算上縣裏和林業局,也就四五萬人吧。」
「那以前呢?」
這一次敖木沉默的時間更長:「算上外地常住人口,和在外流動人口,不到150萬吧。」
150萬比4、5萬人口,就算多算,這也是三十倍了。
這招比那些在火山噴發口或是火山附近的人來說,都算是倖存人數較多的地方了。
</br>
自打上迴學校出事,高寶被盧欣宇打了個半死以後。祖孫倆也不敢住在學校裏了。有沒有人願意跟他們住一起。他們就隻能單獨一起生活。好在上麵分撥下來的糧食、罐頭足夠多。祖孫二人一直餓不著。獨自生活,不用承受別人的白眼和擠兌,反倒自在了些。
敖木實在不知道這祖孫倆怎麽想的。高寶這熊孩子有多討人嫌他們自己心裏沒點數?自己過日子好在自在。再去一個新集體,就不怕高寶繼續惹是生非?
在村子裏,大家好歹念著一個村子的,加上老太太歲數大,得饒人處且饒人,不會多做計較。可外人不是那麽好說話的。敖木實在不覺得高寶是個能夠浪子迴頭的人呢。因為他打根上就一步踏錯了。
這樣的孩子,估計隻有傳說中愛世間萬物的上帝才能拯救了。
不過既然這祖孫倆提交了申請。敖木繼續給他們走程序就是了。
送走他們的當天,敖木發現十一歲的高寶照比上一次見著高了很多。當然,也可能是上一次見他,他是被人按在地上痛揍的。真正上次見麵,還是他砸盧家玻璃的那次。
可能他是提前拔高了,人瘦瘦高高的,帶著黑眼圈。整個人看著都十分的陰鬱,讓人看一眼就很不舒服。
敖木想不通為什麽這樣的一雙眼睛會長在這麽大的孩子身上。不過顯然高寶心裏關於敖木的陰影還在,全程都是高寶奶奶在跟敖木交流,他本人一個字都沒說。
手續一過,他們人搬走了,從那以後村裏再也沒有這祖孫倆。
周二樂的第二天專門來敖木這裏蹭茶喝。一邊兒喝茶一邊兒忍不住感嘆:「這人可算是走了。這是咱們村賺大了。前兩天我還跟你嬸兒說這高寶什麽時候能不在村裏頭。這才幾天他們就走了。」
敖木是理解周二的。畢竟有的時候高寶惹事,還是要周二出麵給調解。村裏的這種事隻能調節。因為長眼睛的都知道誰對誰錯。可誰對誰錯這種事上麵,在村裏根本不管用。找村長也不是為了分析誰對錯的。不然周二真的鐵麵無私,這矛盾就隻有進一步升級的危險。
這時間長了,周二本人比村裏任何人怨氣都大。可找上他了,又不得不管。
「這村裏兩大毒瘤就少一個了。」敖木語氣裏帶著幾分調侃。
提起另一個毒瘤,周二的眉毛又皺了起來:「你說他怎麽不跟一塊走呢?留村裏啥意思呢?」
敖木忍俊不禁道:「那你不去勸勸他?」
周二隻搖頭:「做人可不能這麽缺德。劉三兒去哪兒不是禍害?不能幹那害人事兒。」
敖木直接笑出了聲。周二開玩笑也好,真情實意也好。不得不說,這份明白勁兒還是讓人挺佩服的。
高寶走了,村裏寫信的時候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雖說書麵上都不好些什麽,怕傳信的人看見。可一個個都恨不得放兩連鞭炮慶祝,比過年還高興。
要知道,這高寶打小在村裏就沒幹過好事,沒有沒被他得罪過的,也沒有不討厭的。一個村子的都不好說什麽。小孩子又不用承擔法律責任,都怕得罪了小惡魔讓對方做出什麽過分的事情來。隻能忍著。
這末世以後,高寶這樣的人在村裏,對村裏其他人也是一種壓力。眼下人走了,無疑是讓高壓的人群們都鬆了口氣。
村裏人們這一點小小的興奮,傳到敖木這裏的時候,竟然讓他感覺到些許心酸。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
村裏人拿一個熊孩子沒轍,心酸。高寶從小就被人養歪了,無限助長他無下限的淘氣,讓他根本沒有機會學好,心酸。高寶母親掙紮之下終於決定跳出火坑,可又因為捨不得迴來半路窒息而死,心酸。
這人世間,總有太多的人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
等村裏人搬家的熱潮告一段落以後,楊蕪拿著名單從上到下看了一下。
「走這麽多人……」楊蕪胳膊碰了一下敖木:「我對數字沒概念,你跟我說一下,六百多人差不多是多少人?」
「我們鄉裏小學,我上學那會兒才六百人。」敖木道,「這六百個人全都拉去咱們村小學,一個個貼緊了站好,估計也就能填滿三分之一吧。」
「這麽少了……」楊蕪皺皺眉,「這些人裏還有這麽多老弱病殘和婦孺。加上那些去避難所參加施工離開的。咱們村裏所有勞動力加一起估計也就隻有百八十號人了。」
這個數字可以說是極少了。
「這樣咱們村剩下人都算多的。」敖木道。「一個月前看的數據,咱們全縣裏,剩餘人數最多的,是以前就是個大村的。以前有五千人,現在剩下一千上下。最差的幾個村直接解散分派給其他村或是並村的。現在現存的最少人數是兩百人。不過哪個村一般都是壯年勞力,自己還能支撐,又住在一起。就沒考慮跟其他合併。」
「那全縣呢?」楊蕪又問。
敖木略沉默:「算上縣裏和林業局,也就四五萬人吧。」
「那以前呢?」
這一次敖木沉默的時間更長:「算上外地常住人口,和在外流動人口,不到150萬吧。」
150萬比4、5萬人口,就算多算,這也是三十倍了。
這招比那些在火山噴發口或是火山附近的人來說,都算是倖存人數較多的地方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