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敖木是收村裏給的玉米的,可到底大部分資源都出自敖木也這裏。而且結婚當天,敖木還送了兩隻兔子作為兩對新人的賀禮。讓他們餐桌上吃的更豐盛一點。


    所以結婚的當天,兩對新人的家長都邀請敖木一家。


    這二年來,不好的事情太多了,也確實需要一些好事來提升家裏的整體氣氛。所以兩對新人結婚的當天,敖木將診所裏頭的事情都忙完。然後又將家裏一道道房門全都鎖了,全家人穿上防護服,帶上頭盔,第一次全家出動去了大隊。


    大隊裏原本還住著一些人。他們被提前打了招唿。送了雞蛋餅以後,就在屋裏頭不出來打擾喜事。敖木一家八口浩浩蕩蕩的出來,一塊過來赴宴,讓這婚禮的現場更增加了幾分熱鬧。


    當然,敖木也不是帶著全家過來蹭飯的。基本上每個成年人手裏都是拿著祝賀禮物的。


    敖木拿了兩瓶二鍋頭,楊蕪拿了幾包糖果作為喜糖,敖玲帶的是一些日常用得上現在卻很難得到的生活用品。敖珍給的比較實用,是兩匹紅布給信任。讓他們多做兩件新衣服。


    第85章


    布料這種東西在村裏已經很少見了。就算一些老人還有做衣服的手藝, 因為服裝價格便宜嗎,買起來方便。也就漸漸放下了。


    家有的這些布料, 還是敖木當初看著瘟疫後生產力直線下降。怕哼哼噠噠長大以後沒有合身的衣服。所以買了許多布料。家裏布料足夠, 拿出來兩匹給新人添彩也好。


    看見了紅色布料,新人們沒覺得怎樣,這做長輩的臉上的笑容都合不攏了。


    老一輩走過來的人, 更知道一匹好布料的珍貴。尤其是對於新人來說的紅布料。


    張琳雅手裏還抱著孩子, 所以拿不了太大的東西。還是敖木給他準備的, 就送了兩個帶著證書的金幣。值錢、好拿。而且祝福也到位。


    這大概是最值錢的,兩戶人家一人一個。當初敖木跟楊蕪買了不少金子,一直沒用上。眼下就當賀禮送出去, 也不心疼。


    瞧見送來這麽豐富的禮物, 兩對新人以及家人招待他們自然就更加上心了。


    「你說你們, 人過來不久挺好的嗎?還帶了這麽多東西過來,我們這迴結婚,就多虧了你們幫忙。現在還收你們那些東西哪裏好意思。」一個新晉婆婆笑的合不攏嘴,熱情招待他們落座入席。


    敖木不禁打量了一下新人說是新郎新娘,其實也隻是穿了一身幹淨的衣服,胸前戴著紅花。人臉洗的幹淨,嘴上還塗了一點口紅。在這個絕大部分人都蓬頭垢麵的時候,瞧他們白白淨淨的, 就好看了很多。


    而且說是新人,其實男女雙方幾乎沒怎麽見麵。就算是村裏一起長起來的同一批人,可成年以後各自奔自己的, 相互之間就不了解了。


    反倒是末世以後迴了村子,書信往來以後有了聯繫,確定了終身大事。


    他們相互的印象,最多的還是在紙筆上。眼下結了婚,才是正經八百的相處。敖木不知道他們婚後是否會幸福。至少在婚前,他們對這段婚姻都是報以極高的期待的。


    餐桌上人熱鬧。敖木不善言辭,不過敖珍是個能說會道的。屋裏頭兩張桌子拚在一起。四戶人家加上敖木一家,剛好能坐下。吃飯煮湯,還專門給信新人各自煮了紅糖雞蛋。敖木吃飯的功夫偶爾目光掃了過他們看一眼,瞧見他們眼底的幸福。


    小輩們都比較喜歡敖木。喜歡他出手大方,人長得又好看。兩個新郎都會拉著敖木跟楊蕪多聊聊天。長久不社交的人,當前忽然有了能一塊說說話的,便都打開了話匣子說個痛快。


    而張琳雅,就更加受到長輩們的喜愛了。原因無他,張琳雅能生。而且還生了個雙胞胎。


    在村裏頭,能夠生雙胞胎,那就是老天爺賜福,仿佛多摸一摸,就能在她身上蹭一點福報。甚至還有個當婆婆的,喊著自家新兒媳婦去抱一抱哼哼或是噠噠。就當是自家押車的孩子。


    本地有個風俗,那就是押車男孩,寓意小夫妻以後可以生男孩。敖木當然知道本地的這個風俗,表情微變,不過大好日子也不好說旁的。


    敖珍開口便笑道:「我家這倆崽子都怕生,之前送氧氣的要抱,結果小噠噠哭了半個多點。要是平時就是哭也給你們抱抱了。今年不是倆孩子結婚嗎?就別抱了。」


    敖珍給拒絕了,不過她跟敖木想的不太一樣。最近村裏頭兩個孕婦生孩子,孩子跟孩子媽總會死一個。到底是不吉利。現在生孩子代價那麽大,這種祝福生孩子的傳統,弄不好也是催命的。


    所以敖珍給婉拒了。那當婆婆的還沒明白,開口又道:「那有什麽?孩子小不懂事,哭就哭了……」


    這時候她兒子輕輕碰了他一下。當婆婆的看一眼自家兒子,忽然明白什麽,就再也不開口了。


    不過還是跟張琳雅套近乎,一口一個張琳雅命好有福氣。一開始桌上氣氛還好,時間長了話題總往張琳雅身上引,就難免讓其他人心裏不大舒服。


    楊蕪算是明白了,這頓飯想要吃得好,還是別讓那嘴碎的人開口比較好。


    「我聽說以後咱們外麵要搞綠化對付毒氣了。」楊蕪開了一個話題道。


    毒氣害的所有人都住進了小黑屋,成天不見天日的,此時有了這個話題,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餘生[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氏孫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氏孫泉並收藏末世餘生[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