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末世前,有足足三千多萬人口。工程預計明年完工。誰又能保證,那個時候全省境內還能有這麽多人存活?
這句話殘忍,卻也現實。本村的情況已經很慘烈了,可放在全縣甚至全市都屬於情況相對較好的了。
好多村子因為人數太少直接解散,再被安排進別的村子或是城市中。
而城市的情況也並不容樂觀。看上去全部住在一起,軍隊照顧起來更加方便。但這其中隻要有一戶人家精神失常想要自殺鑿開窗戶,就有可能害的整個單元跟著一起遭殃。
城市和農村的情況都不容樂觀,所以上麵才沒有下決定合併,比如將農村人全部接近城市,或是將城市人口分去農村。
眼下要緊的是堅持到避難所完工。
「這個咱們討論不出結果的。」敖木岔開話題道,「相比之下,我更感興趣商業區和養殖區。看介紹裏,這些是可以個人承包的。現在給出的入住條件有兩種。一種是帶著私產進入,政府方沒有任何待遇資助,隻會安排居住,其他的自己解決。這個適合像咱們這樣家底豐厚的。
另一種是家裏沒什麽值錢的,不帶走資產,或是資產全部上繳的。幹幹淨淨的走進去,沒人每天都會得到政府的一份資助福利。可以做到基礎的衣食不愁。這份福利維持兩年,且在避難所裏麵,可以滿滿積攢自己的財產。至於飲食上麵,住宅區裏麵各家各戶是不設置烹飪設備的,會有特定的食堂吃飯。不過菜品的種類不會太少。」
所以避難所裏頭,預計是半大鍋飯的形式。體係也比較成熟。
「那這不錯了。」敖珍拿過文件,可上麵的字對她來說有些小,看起來比較吃力,隻能拿遠了眯著眼睛仔細看。
敖玲看著文件上麵的圖畫,手指無聊的在文件上的規劃圖畫著圈:「那我們要過去嗎?」
這一句話,讓桌子上的所有人都有些沉默。
作者有話要說: 大大們可以放心,就算是走也會迴來噠~去避難所加個buff~
第74章
離開?離開這個他們為自己準備的近乎堅不可摧的堡壘。
眼下的情況走進村裏詢問是否要去避難所, 隻怕隻有敖木一家會有所猶豫了吧。
等一會兒,敖木才開口道:「是否搬離這件事, 咱們還是先保留意見吧。現在到明年, 期間會發生什麽事情誰都不好說。就算現在說出個所以然來,到時候也有可能因為別的事情而受到影響。咱們就單純的談論這個避難所。」
楊蕪腦海裏閃過一句話:「誰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隻是這句話太喪氣了些,說出來不太好。楊蕪沒開口, 敖珍頓一頓, 轉而笑道:「這怎麽說是跟政府生活在一塊。好處肯定比壞處多。現在看對咱們都挺好的。咱們家牲口多, 在這個叫畜牧區的地方的話正好。
這東西這世道值錢著呢。而且你們姐以前念的農業,可以去種植區上班。避難所裏頭的糧食應該好賺,我們娘倆賺的就夠養活孩子了。木木你是大夫, 肯定離不開這個。這些牲口以後就是小楊和玲玲的, 就算不幹什麽活, 隻靠這些吃飯也餓不著。」
敖珍看事的角度還是跟現實一些。也更容易站在每個人不同的角度去想事情。
現在敖珍一家五口住在敖木這裏。雖說是一家人,平時幹活也勤快。可終究是各是各的不能真的混淆了。而且張琳雅又三個孩子要養,不能一輩子都靠著敖木來養活。
若是能夠進入避難所找到自己的工作,就算辛苦些,也是吃自己賺來的飯心裏踏實。
這個跟見外不見外沒關係,因為這件事情上作為一個小家庭經濟收入上必須獨立。
張琳雅沒開口,不過她看著文件裏麵的內容,心裏頭也多了幾分期盼。
顯然, 敖珍母女是傾向於進入避難所。這也是對他們最好的選擇。避難所裏麵有學校,吳麗麗需要學校,兩個孩子在不久以後也需要幼兒園。封閉的環境顯然並不適合孩子。
敖木看看自己親媽和楊蕪。對他們而言, 去與不去都是可以考慮的。不去的話敖木有盒子。沒有了敖珍一家,周圍又沒了旁人的話,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拿空間裏的東西出來,過上跟末世以前差不多的日子。
但這個前提是與世隔絕。
世外桃源,卻要享受他們三個人的寂寞。
人也許需要孤獨,但長久的寂寞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
而前去避難所。除了物資匱乏以外,幾乎跟末世前沒有太多區別。而代價是他們使用盒子裏的東西必須束手束腳,要嚴防被人監視進而暴露秘密。
不論哪一種,都是有得有失,需要好好斟酌。
而且,敖木真的捨不得楊蕪給他蓋得這個家。這個用最好的材料,建造的三層小樓。是他們第一個,也是眼下唯一一個愛的小窩。
楊蕪看了一會兒,忽然看到最後麵還有人才招聘的信息。
楊蕪挑眉:「敖哥,你有興趣當老師嗎?」
敖木隻覺得好笑:「教什麽?」
「醫學生啊。」楊蕪拿起招聘信息,指了指招聘人才裏有醫療教學方麵,「看這裏,可以從助教開始。然後副教授、教授。教學生應該比看病輕鬆吧。」
「想一陣是一陣。」敖木完全沒往心裏去。
「我記得醫科碩士畢業以後可以應聘助教吧。而且現在這世道醫療匱乏。培養人才肯定比親自下場更有價值。」楊蕪見他沒什麽興趣,就將招聘放下了。
</br>
這句話殘忍,卻也現實。本村的情況已經很慘烈了,可放在全縣甚至全市都屬於情況相對較好的了。
好多村子因為人數太少直接解散,再被安排進別的村子或是城市中。
而城市的情況也並不容樂觀。看上去全部住在一起,軍隊照顧起來更加方便。但這其中隻要有一戶人家精神失常想要自殺鑿開窗戶,就有可能害的整個單元跟著一起遭殃。
城市和農村的情況都不容樂觀,所以上麵才沒有下決定合併,比如將農村人全部接近城市,或是將城市人口分去農村。
眼下要緊的是堅持到避難所完工。
「這個咱們討論不出結果的。」敖木岔開話題道,「相比之下,我更感興趣商業區和養殖區。看介紹裏,這些是可以個人承包的。現在給出的入住條件有兩種。一種是帶著私產進入,政府方沒有任何待遇資助,隻會安排居住,其他的自己解決。這個適合像咱們這樣家底豐厚的。
另一種是家裏沒什麽值錢的,不帶走資產,或是資產全部上繳的。幹幹淨淨的走進去,沒人每天都會得到政府的一份資助福利。可以做到基礎的衣食不愁。這份福利維持兩年,且在避難所裏麵,可以滿滿積攢自己的財產。至於飲食上麵,住宅區裏麵各家各戶是不設置烹飪設備的,會有特定的食堂吃飯。不過菜品的種類不會太少。」
所以避難所裏頭,預計是半大鍋飯的形式。體係也比較成熟。
「那這不錯了。」敖珍拿過文件,可上麵的字對她來說有些小,看起來比較吃力,隻能拿遠了眯著眼睛仔細看。
敖玲看著文件上麵的圖畫,手指無聊的在文件上的規劃圖畫著圈:「那我們要過去嗎?」
這一句話,讓桌子上的所有人都有些沉默。
作者有話要說: 大大們可以放心,就算是走也會迴來噠~去避難所加個buff~
第74章
離開?離開這個他們為自己準備的近乎堅不可摧的堡壘。
眼下的情況走進村裏詢問是否要去避難所, 隻怕隻有敖木一家會有所猶豫了吧。
等一會兒,敖木才開口道:「是否搬離這件事, 咱們還是先保留意見吧。現在到明年, 期間會發生什麽事情誰都不好說。就算現在說出個所以然來,到時候也有可能因為別的事情而受到影響。咱們就單純的談論這個避難所。」
楊蕪腦海裏閃過一句話:「誰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隻是這句話太喪氣了些,說出來不太好。楊蕪沒開口, 敖珍頓一頓, 轉而笑道:「這怎麽說是跟政府生活在一塊。好處肯定比壞處多。現在看對咱們都挺好的。咱們家牲口多, 在這個叫畜牧區的地方的話正好。
這東西這世道值錢著呢。而且你們姐以前念的農業,可以去種植區上班。避難所裏頭的糧食應該好賺,我們娘倆賺的就夠養活孩子了。木木你是大夫, 肯定離不開這個。這些牲口以後就是小楊和玲玲的, 就算不幹什麽活, 隻靠這些吃飯也餓不著。」
敖珍看事的角度還是跟現實一些。也更容易站在每個人不同的角度去想事情。
現在敖珍一家五口住在敖木這裏。雖說是一家人,平時幹活也勤快。可終究是各是各的不能真的混淆了。而且張琳雅又三個孩子要養,不能一輩子都靠著敖木來養活。
若是能夠進入避難所找到自己的工作,就算辛苦些,也是吃自己賺來的飯心裏踏實。
這個跟見外不見外沒關係,因為這件事情上作為一個小家庭經濟收入上必須獨立。
張琳雅沒開口,不過她看著文件裏麵的內容,心裏頭也多了幾分期盼。
顯然, 敖珍母女是傾向於進入避難所。這也是對他們最好的選擇。避難所裏麵有學校,吳麗麗需要學校,兩個孩子在不久以後也需要幼兒園。封閉的環境顯然並不適合孩子。
敖木看看自己親媽和楊蕪。對他們而言, 去與不去都是可以考慮的。不去的話敖木有盒子。沒有了敖珍一家,周圍又沒了旁人的話,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拿空間裏的東西出來,過上跟末世以前差不多的日子。
但這個前提是與世隔絕。
世外桃源,卻要享受他們三個人的寂寞。
人也許需要孤獨,但長久的寂寞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
而前去避難所。除了物資匱乏以外,幾乎跟末世前沒有太多區別。而代價是他們使用盒子裏的東西必須束手束腳,要嚴防被人監視進而暴露秘密。
不論哪一種,都是有得有失,需要好好斟酌。
而且,敖木真的捨不得楊蕪給他蓋得這個家。這個用最好的材料,建造的三層小樓。是他們第一個,也是眼下唯一一個愛的小窩。
楊蕪看了一會兒,忽然看到最後麵還有人才招聘的信息。
楊蕪挑眉:「敖哥,你有興趣當老師嗎?」
敖木隻覺得好笑:「教什麽?」
「醫學生啊。」楊蕪拿起招聘信息,指了指招聘人才裏有醫療教學方麵,「看這裏,可以從助教開始。然後副教授、教授。教學生應該比看病輕鬆吧。」
「想一陣是一陣。」敖木完全沒往心裏去。
「我記得醫科碩士畢業以後可以應聘助教吧。而且現在這世道醫療匱乏。培養人才肯定比親自下場更有價值。」楊蕪見他沒什麽興趣,就將招聘放下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