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木瞥了他一眼:「每段歷史都有專門的專家及盡一生去鑽研,那你為什麽還會一些歷史。」
楊蕪眨眨眼睛:「我不懂啊。」
「……總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吧。」敖木道。
「那知道,這不是開國以後才叫的嗎?」楊蕪笑道。
「……」敖木沉默些許,瞧著楊蕪一臉好奇的看著他,才勉強開口道,「如果人是按照智商分的年齡,你大概還是個胎兒。」
「嘿,我怎麽也比不會說話的哼哼噠噠強吧。」楊蕪不依不饒的跟在敖木屁股後麵。
「他們至少聽了一肚子音樂。你分得清古琴和古箏嗎?」敖木將用的工具都收起來,打算繼續整理筆記。
楊蕪道:「我分得清你就行唄。」
敖木動作一頓,撇一眼楊蕪。楊蕪卻先一步坐在了敖木的椅子上:「你看我多會說話。」
果然不應該對他抱有太多幻想。
敖木抱著肩膀看他:「又沒事做了?」
聽出了他語氣中的嫌棄,楊蕪砸砸嘴:「虧我怕你無聊過來陪你。」
敖木拿過給病人做的凳子過來,坐在楊蕪的旁邊沒理他。
敖木整理筆記,楊蕪就在旁邊撐著下巴看著。
「話說中醫跟西醫不是很衝突嗎?你學起來不會覺得怪嗎?」
「那你覺得什麽是中醫,什麽是西醫?」敖木反問。
「就是咱們祖傳的叫中醫,西方傳過來的叫西醫唄。」楊蕪道。這也是絕大部分人的認知。
「他們現在有個統一稱唿為現代醫學。傳統西醫也有很多可笑的常識錯誤,中醫自然也有糟粕。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更新醫學知識。讓治療的過程更加科學有效。但很多病症的治療過程直到現在都不能完全完善。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就會推翻現在對於某種病的治療方案。」敖木將自己的筆跡給楊蕪看一看,「我是當下是沒有機會去突破了。能做的,就像是迴到大學一樣,盡可能的去吸收更多的我所不擅長的部分。用最少的資源去治療更多的病。明白嗎?」
楊蕪第一次聽說這些,不禁靠近了一些:「那你能學進去嗎?我現在看見書腦袋都疼。」
「那是你智商問題。」敖木吐槽了一句,隨後又道,「隻要找到自己興趣的切入點,沒什麽學不進去的。」
楊蕪一撇嘴:「我是沒你那個耐心煩,也沒那麽高尚的情操。」
敖木沒理會他,將筆記拿迴來繼續整理。
這種事情,他一個人做就夠了。楊蕪確實不是一個抱著書死讀的人。敖木也更喜歡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這麽美好的人,本就不該太難為自己。
又過了一個星期,醫療隊和部隊再度下來的時候,送迴了馬家的三口人。那兩個症狀較輕的已經基本恢復了,隻是那個病重的馬育權肺部已經有了纖維化的症狀。沒有生命危險,吃藥可以緩慢恢復,但也有惡化的可能。
吃藥需要長期吃,這種情況國家也隻能報銷一部分。
人先送迴家去,讓他們全家人在一塊自己商量著後麵怎麽辦。
說到底這件事也是馬育權自己不將國家的警告當迴事私自外出的。國家全力救治已經仁至義盡了,這後續治療上麵,人總要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一點代價。尤其是這世道。
全球的含氧量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年來最低,野生動植物大規模死亡,情況已經愈發嚴峻。以當前的數據,就算沒有毒氣,以當前外界的氧氣含量人也很難長期作業。哺乳動物新陳代謝較快,而肢體運動會加快代謝從而對氧氣有更多的需求。
用一個比較誇張的比喻,隨著含氧量越來越低,總有一天一個人在那種含氧量情況下,隨便做個跳躍的動作都會消耗掉全身的力氣,疲憊不堪。
身為醫生,敖木十分能理解這個情況。
「這個結果是不可逆的嗎?」敖木皺眉道,
醫療隊的醫生嘆口氣:「當前看是這樣的。動植物大規模死去已經沒辦法挽迴了。現在全世界都在收集個物種樣本,就算已經滅絕的,也收集受精卵進行冷凍,等以後條件好了以後再進行復活計劃。」
敖木喉嚨動一動,對此也隻剩下嘆息。
軍官道:「當前國內已經加快了空間站的進度,來年就會正式投入使用。到時候,會優先送入人類基因樣本,然後是動植物樣本進行冷凍或低溫儲存。算是應對絕境的計劃了。但地表當前看並不是完全沒辦法生存。地下避難所還在施工,會爭取三年內全部入住進去。堅持過去就好了。」
這些,也是因為敖木是醫生,所以才會跟他說這些。哪怕這跟他沒關係,卻足夠點燃起一個人對未來的希望。別人還好,醫生比任何人都需要隨時保持一顆積極的心,這樣才能去拯救更多的人。
敖木沉默些許,才問道:「以後會越來越冷吧。」
軍官點頭:「以當前數據,以及歷史地理檢測的數據來看,地球會幾個月內進入冰川時期。而且氣候會越來越惡劣。地球會進入長期的惡性循環,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地球可能幾萬年、幾十萬年甚至更久才能逐漸恢復。我們當前能做的,就是保證盡可能多的人活下去。也許幾百年後,就有足夠的科技解決當前難題了。」
絕望,但並不是沒有希望。
這些消息對於敖木來說已經足夠了。眼下事情並沒有道不可挽迴的地步,眼下要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並且盡量帶著更多的人一起活下去。
</br>
楊蕪眨眨眼睛:「我不懂啊。」
「……總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吧。」敖木道。
「那知道,這不是開國以後才叫的嗎?」楊蕪笑道。
「……」敖木沉默些許,瞧著楊蕪一臉好奇的看著他,才勉強開口道,「如果人是按照智商分的年齡,你大概還是個胎兒。」
「嘿,我怎麽也比不會說話的哼哼噠噠強吧。」楊蕪不依不饒的跟在敖木屁股後麵。
「他們至少聽了一肚子音樂。你分得清古琴和古箏嗎?」敖木將用的工具都收起來,打算繼續整理筆記。
楊蕪道:「我分得清你就行唄。」
敖木動作一頓,撇一眼楊蕪。楊蕪卻先一步坐在了敖木的椅子上:「你看我多會說話。」
果然不應該對他抱有太多幻想。
敖木抱著肩膀看他:「又沒事做了?」
聽出了他語氣中的嫌棄,楊蕪砸砸嘴:「虧我怕你無聊過來陪你。」
敖木拿過給病人做的凳子過來,坐在楊蕪的旁邊沒理他。
敖木整理筆記,楊蕪就在旁邊撐著下巴看著。
「話說中醫跟西醫不是很衝突嗎?你學起來不會覺得怪嗎?」
「那你覺得什麽是中醫,什麽是西醫?」敖木反問。
「就是咱們祖傳的叫中醫,西方傳過來的叫西醫唄。」楊蕪道。這也是絕大部分人的認知。
「他們現在有個統一稱唿為現代醫學。傳統西醫也有很多可笑的常識錯誤,中醫自然也有糟粕。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更新醫學知識。讓治療的過程更加科學有效。但很多病症的治療過程直到現在都不能完全完善。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就會推翻現在對於某種病的治療方案。」敖木將自己的筆跡給楊蕪看一看,「我是當下是沒有機會去突破了。能做的,就像是迴到大學一樣,盡可能的去吸收更多的我所不擅長的部分。用最少的資源去治療更多的病。明白嗎?」
楊蕪第一次聽說這些,不禁靠近了一些:「那你能學進去嗎?我現在看見書腦袋都疼。」
「那是你智商問題。」敖木吐槽了一句,隨後又道,「隻要找到自己興趣的切入點,沒什麽學不進去的。」
楊蕪一撇嘴:「我是沒你那個耐心煩,也沒那麽高尚的情操。」
敖木沒理會他,將筆記拿迴來繼續整理。
這種事情,他一個人做就夠了。楊蕪確實不是一個抱著書死讀的人。敖木也更喜歡他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這麽美好的人,本就不該太難為自己。
又過了一個星期,醫療隊和部隊再度下來的時候,送迴了馬家的三口人。那兩個症狀較輕的已經基本恢復了,隻是那個病重的馬育權肺部已經有了纖維化的症狀。沒有生命危險,吃藥可以緩慢恢復,但也有惡化的可能。
吃藥需要長期吃,這種情況國家也隻能報銷一部分。
人先送迴家去,讓他們全家人在一塊自己商量著後麵怎麽辦。
說到底這件事也是馬育權自己不將國家的警告當迴事私自外出的。國家全力救治已經仁至義盡了,這後續治療上麵,人總要為自己的無知付出一點代價。尤其是這世道。
全球的含氧量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年來最低,野生動植物大規模死亡,情況已經愈發嚴峻。以當前的數據,就算沒有毒氣,以當前外界的氧氣含量人也很難長期作業。哺乳動物新陳代謝較快,而肢體運動會加快代謝從而對氧氣有更多的需求。
用一個比較誇張的比喻,隨著含氧量越來越低,總有一天一個人在那種含氧量情況下,隨便做個跳躍的動作都會消耗掉全身的力氣,疲憊不堪。
身為醫生,敖木十分能理解這個情況。
「這個結果是不可逆的嗎?」敖木皺眉道,
醫療隊的醫生嘆口氣:「當前看是這樣的。動植物大規模死去已經沒辦法挽迴了。現在全世界都在收集個物種樣本,就算已經滅絕的,也收集受精卵進行冷凍,等以後條件好了以後再進行復活計劃。」
敖木喉嚨動一動,對此也隻剩下嘆息。
軍官道:「當前國內已經加快了空間站的進度,來年就會正式投入使用。到時候,會優先送入人類基因樣本,然後是動植物樣本進行冷凍或低溫儲存。算是應對絕境的計劃了。但地表當前看並不是完全沒辦法生存。地下避難所還在施工,會爭取三年內全部入住進去。堅持過去就好了。」
這些,也是因為敖木是醫生,所以才會跟他說這些。哪怕這跟他沒關係,卻足夠點燃起一個人對未來的希望。別人還好,醫生比任何人都需要隨時保持一顆積極的心,這樣才能去拯救更多的人。
敖木沉默些許,才問道:「以後會越來越冷吧。」
軍官點頭:「以當前數據,以及歷史地理檢測的數據來看,地球會幾個月內進入冰川時期。而且氣候會越來越惡劣。地球會進入長期的惡性循環,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地球可能幾萬年、幾十萬年甚至更久才能逐漸恢復。我們當前能做的,就是保證盡可能多的人活下去。也許幾百年後,就有足夠的科技解決當前難題了。」
絕望,但並不是沒有希望。
這些消息對於敖木來說已經足夠了。眼下事情並沒有道不可挽迴的地步,眼下要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並且盡量帶著更多的人一起活下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