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木從醫療隊中拿到了被拿走人的名單,醫療隊要求敖木盡量填一下這些人的病例下一次要拿走。
而名單中,敖木一路看下來。看見了一個叫劉國強的人。而這個劉國強,就是當時在敖木這裏,要走刀片和壓脈帶的劉三兒的哥哥劉老二。
被帶走的原因是鼠疫。
敖木的心情有些複雜。當時他提醒過。隻是劉老二沒有放在心上。雖說敖木已經盡到了身為醫生提醒的責任。可看他感染,心裏還是不太舒服。
飯桌上,敖木理了理筷子,吃了兩口飯才開口道:「今天下午開始我搬進診所住。這邊跟診所還是完全隔離吧。」
敖玲微愣:「又要分開嗎?上次分開好久了。這次要分開幾天。你能忙開嗎?要給人看病,還要照顧自己很麻煩的。」
敖木知道敖玲在為自己擔心,讓她放心道:「你忘了,我盒子裏有現成的。最多一個月就好了。現在瘟疫的種類太多太雜了。診所裏人來人往的,風險太大。我一個人的話還好。你跟楊蕪沒必要跟著一起。」
楊蕪筷子尾抵著下巴:「嚴重到這個程度,國家應該不會坐視不理吧。隻要不是太致命的,控製起來應該不難。」
「不難是不難,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敖木看看麵前的兩人。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更讓人不省心了,「咱們這樓裏還跟以前一樣,盡可能減少出門。溫室裏麵也減少時間停留。」
楊蕪沒再說話。等吃完了飯,敖玲就幫敖木收拾東西。
左右在一個院子裏,就算有什麽東西沒帶走,敖木也可以從盒子裏拿新的。敖木先將家裏的冰箱放滿食材,又在儲物間裏放了大量的零食和日常用品。正式再一次開啟了獨居模式。
第27章 【十連更預警】
楊蕪跟他要了個新的醫療箱, 等敖木將診所裏麵安排好了以後才聽他提議道:「現在信號完全報廢, 咱們就算住一個院子裏想要傳遞信息也很困難。就用這個醫療箱吧。咱們隨時往裏麵放東西,或是傳送東西,或是寫紙條傳簡訊。不至於消息太封閉。相互拿到的時候, 都做一次徹底消毒。隻要消毒足夠密集, 隻要不是所謂的超級病毒,就不怕相互感染。」
難得楊蕪能說件正事。醫療箱不大, 不過能裝的東西還是不少的。
隨後楊蕪跟敖玲迴樓裏,敖木將診所裏外再一次做了徹底消毒,就先將跟院子相通的門反鎖了。至此,敖木再次短暫的過上了獨居的忙碌生活。
雖說家家戶戶都減少出門,但還是有人來診所的。一般過來除了是買藥品和外傷用品,更多的還是過來領取政府免費提供的消毒用品。說是免費的, 但每人限量提供的。可即便是限量的,免費又有用的東西, 還會很多人每天都想著過來領一份的。
村裏陸陸續續又有人感染了瘟疫。病情來源各有不同,治療的難度也各有不同。不過多數都被救治迴來了,全村隻有四個人沒有救迴來,其中兩個還是體質相對較弱的老人孩子。一個女人本身就有致命的癌症, 而唯一的壯年, 剛好就是那個在敖木這裏拿走刀片和皮筋的劉老二。死因是鼠疫,原本鼠疫致死的機率隻有不足百分之十。他會死亡,也是有運氣不好的成分在裏麵。
敖木是聽前來拿免費消毒品的人說的。他為人憨厚,村裏又不少美名。去年那場瘟疫時他的老婆就沒了。他自己帶著兩個女兒幾個月, 日子已經很艱難了。所以他才會節儉到完全不考慮去縣醫院檢查。
而他一死,那一雙女兒,就成了這世道中,毫不起眼的兩個孤兒。這二年的災難,造就了無數個孤兒。
並不是每一個孤兒都能有好歸宿的。
敖木再度想起了那天沒有更多的提醒他去檢查。不禁多問了幾句那兩個孩子怎麽樣。
這種事村裏也是口口相傳,因為沒有了網絡,事情的真實度往往更加模糊。隻是有人說兩個孩子現在在大伯家裏養著。
劉老大家裏本身就有一兒一女,這劉老二的一雙女兒大的都已經十六歲了,劉老大家裏並不富裕。這能養活幾日還很難說。
人生百態,大致如此吧。
敖木雖說心有所感,可別人家的事情,他管不了,也沒辦法管。
後來忙碌之餘的閑暇時分,敖木瞧見了自己工具中躺著的手術刀。想起那日劉老二對這個愛不釋手。便抽空去了一次劉老大家見一見那一雙女兒,將手術刀送給了大女兒,算是留下一個念想。
醫療隊進進出出。每次都會帶走幾個人,又送迴來幾個人。有一部分人雖說治好了,但不排除復發的可能,還需要打幾針。有的是肌肉注射,有的是吊瓶。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敖木也不能讓他們聚集在診所裏打針。所以跟醫療隊要了需要打針的名單。敖木自己每天遊走於各家各戶之間。
跟去年一樣,每次從患者人家出來後,敖木都會將一次性手術衣和手套扔掉。好在這些消耗品都由國家承擔,醫療隊每次到來,都會留下大量的此類用品。就是每天都用幾套,使用幾個月也完全沒問題。
累是肯定的。可比身體的疲憊更難過的是心靈上的衝擊。走過的人家多了,見過的人多了。敖木從前工作的醫院,不是三甲醫院,就是高額的私人醫院。接觸的人群不說是大富大貴,基本也是小康水準的病患。雖說見多了人世百態,可遠沒有現在一家一戶的走過去更加震懾人心。
</br>
而名單中,敖木一路看下來。看見了一個叫劉國強的人。而這個劉國強,就是當時在敖木這裏,要走刀片和壓脈帶的劉三兒的哥哥劉老二。
被帶走的原因是鼠疫。
敖木的心情有些複雜。當時他提醒過。隻是劉老二沒有放在心上。雖說敖木已經盡到了身為醫生提醒的責任。可看他感染,心裏還是不太舒服。
飯桌上,敖木理了理筷子,吃了兩口飯才開口道:「今天下午開始我搬進診所住。這邊跟診所還是完全隔離吧。」
敖玲微愣:「又要分開嗎?上次分開好久了。這次要分開幾天。你能忙開嗎?要給人看病,還要照顧自己很麻煩的。」
敖木知道敖玲在為自己擔心,讓她放心道:「你忘了,我盒子裏有現成的。最多一個月就好了。現在瘟疫的種類太多太雜了。診所裏人來人往的,風險太大。我一個人的話還好。你跟楊蕪沒必要跟著一起。」
楊蕪筷子尾抵著下巴:「嚴重到這個程度,國家應該不會坐視不理吧。隻要不是太致命的,控製起來應該不難。」
「不難是不難,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敖木看看麵前的兩人。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更讓人不省心了,「咱們這樓裏還跟以前一樣,盡可能減少出門。溫室裏麵也減少時間停留。」
楊蕪沒再說話。等吃完了飯,敖玲就幫敖木收拾東西。
左右在一個院子裏,就算有什麽東西沒帶走,敖木也可以從盒子裏拿新的。敖木先將家裏的冰箱放滿食材,又在儲物間裏放了大量的零食和日常用品。正式再一次開啟了獨居模式。
第27章 【十連更預警】
楊蕪跟他要了個新的醫療箱, 等敖木將診所裏麵安排好了以後才聽他提議道:「現在信號完全報廢, 咱們就算住一個院子裏想要傳遞信息也很困難。就用這個醫療箱吧。咱們隨時往裏麵放東西,或是傳送東西,或是寫紙條傳簡訊。不至於消息太封閉。相互拿到的時候, 都做一次徹底消毒。隻要消毒足夠密集, 隻要不是所謂的超級病毒,就不怕相互感染。」
難得楊蕪能說件正事。醫療箱不大, 不過能裝的東西還是不少的。
隨後楊蕪跟敖玲迴樓裏,敖木將診所裏外再一次做了徹底消毒,就先將跟院子相通的門反鎖了。至此,敖木再次短暫的過上了獨居的忙碌生活。
雖說家家戶戶都減少出門,但還是有人來診所的。一般過來除了是買藥品和外傷用品,更多的還是過來領取政府免費提供的消毒用品。說是免費的, 但每人限量提供的。可即便是限量的,免費又有用的東西, 還會很多人每天都想著過來領一份的。
村裏陸陸續續又有人感染了瘟疫。病情來源各有不同,治療的難度也各有不同。不過多數都被救治迴來了,全村隻有四個人沒有救迴來,其中兩個還是體質相對較弱的老人孩子。一個女人本身就有致命的癌症, 而唯一的壯年, 剛好就是那個在敖木這裏拿走刀片和皮筋的劉老二。死因是鼠疫,原本鼠疫致死的機率隻有不足百分之十。他會死亡,也是有運氣不好的成分在裏麵。
敖木是聽前來拿免費消毒品的人說的。他為人憨厚,村裏又不少美名。去年那場瘟疫時他的老婆就沒了。他自己帶著兩個女兒幾個月, 日子已經很艱難了。所以他才會節儉到完全不考慮去縣醫院檢查。
而他一死,那一雙女兒,就成了這世道中,毫不起眼的兩個孤兒。這二年的災難,造就了無數個孤兒。
並不是每一個孤兒都能有好歸宿的。
敖木再度想起了那天沒有更多的提醒他去檢查。不禁多問了幾句那兩個孩子怎麽樣。
這種事村裏也是口口相傳,因為沒有了網絡,事情的真實度往往更加模糊。隻是有人說兩個孩子現在在大伯家裏養著。
劉老大家裏本身就有一兒一女,這劉老二的一雙女兒大的都已經十六歲了,劉老大家裏並不富裕。這能養活幾日還很難說。
人生百態,大致如此吧。
敖木雖說心有所感,可別人家的事情,他管不了,也沒辦法管。
後來忙碌之餘的閑暇時分,敖木瞧見了自己工具中躺著的手術刀。想起那日劉老二對這個愛不釋手。便抽空去了一次劉老大家見一見那一雙女兒,將手術刀送給了大女兒,算是留下一個念想。
醫療隊進進出出。每次都會帶走幾個人,又送迴來幾個人。有一部分人雖說治好了,但不排除復發的可能,還需要打幾針。有的是肌肉注射,有的是吊瓶。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敖木也不能讓他們聚集在診所裏打針。所以跟醫療隊要了需要打針的名單。敖木自己每天遊走於各家各戶之間。
跟去年一樣,每次從患者人家出來後,敖木都會將一次性手術衣和手套扔掉。好在這些消耗品都由國家承擔,醫療隊每次到來,都會留下大量的此類用品。就是每天都用幾套,使用幾個月也完全沒問題。
累是肯定的。可比身體的疲憊更難過的是心靈上的衝擊。走過的人家多了,見過的人多了。敖木從前工作的醫院,不是三甲醫院,就是高額的私人醫院。接觸的人群不說是大富大貴,基本也是小康水準的病患。雖說見多了人世百態,可遠沒有現在一家一戶的走過去更加震懾人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