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多,餐廳內的餐桌上,霍耀文一邊吃著安娜給他剝好的雞蛋,一邊看著今天的報紙。不出意外,各大報紙的頭版新聞,還是以包船王收購九龍倉為主。不過這次價格卻是比前兩天都要高出不少,怡和洋行那邊已經把價格給抬到了95元。
盡管不是支付現金,但用九龍倉的股票換取價值95元的置地股票,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看到報紙上的成交量,霍耀文很是無奈,怎麽還有這種吃了虧不長記性的人。
73年怡和洋行同樣是用置地股票換取牛奶公司的股票,這才導致周爵士丟失祖產,連帶著促成股災的加速爆發,讓無數股民損失慘重。跳樓的跳樓,自殺的自殺,更是連九龍證劵交易所都被人炸了,怎麽這麽大的一個事件,才過去了七年的時間,這些人就都忘記了?
搖了搖腦袋,對於這些同意換股人的想法,霍耀文實在摸不透,或許他們都奔著搏一搏的念頭才會作出這個決定的吧。
隻可惜,要不了兩年,中英談判後,置地地產就會因為樓價地價的暴跌,從而險些破產倒閉。這些同意此時換置地股票的人,遲早會哭出來的。
此刻坐在對麵的霍成才忽然道:“耀文啊。”
霍耀文抬頭望去,見父親一臉思釀的表情,好奇地問道:“怎麽了爸?”
霍成才看了看兒子,又瞥了眼坐在其旁邊喂小寶小虎吃飯的安娜,欲言又止的模樣,看著就讓人糾結。
片刻,霍成才搖搖頭道:“沒什麽,就是早上收到內地那邊的來信,你三爺爺說想把你四嬸家的兩個女兒給送到食品廠工作。”
“淑儀和淑芬?”霍耀文眉毛一挑,琢磨了片刻,搖搖頭道:“淑儀、淑芬還小吧,我感覺應該再多讀幾年書,哪怕考不上大學考個專科也不錯。”
阿嫲接過話,說道:“這個你三爺爺也清楚,信裏麵說的很清楚,他也是想讓這兩丫頭多讀幾年書才考慮工作的問題。隻是淑儀和淑芬學習不好,你四嬸就是看這兩丫頭學不出來,才拜托三爺爺寫信過來的。”
學不出來,這個屬於個人資質的問題,霍耀文也沒辦法去解決,想來既然三爺爺寫信過來,肯定是考慮過的,想到這裏,他問道:“淑儀和淑芬中學畢業了沒?”
“沒,就讀到初小畢業。”
阿嫲說完,怕霍耀文聽不懂初小是什麽,解釋道:“初小就是小學畢業。”
別看隻是小學畢業,實際上這個年代能完整讀到小學畢業的人並不多,要不是霍家早年也算是書香門地,家裏讀過書的長輩有很多,明白讀書的重要性,恐怕這兩丫頭還沒讀書的機會。
“那就讓淑儀和淑芬跟著耀光和惠英後麵見見世麵。”
霍耀文想了想,還是沒答應給兩個堂妹安排廠裏麵的工作。
別看霍耀文給中山食品廠的待遇很好,每個月七七八八的費用加在一起能有二十來塊錢,比目前國內大部分人的工資都要高,但終歸是沒什麽前途。
還不如讓這兩丫頭跟在霍耀光和霍惠英的後麵幹幹雜活、跑跑腿,見見世麵,以後有什麽好點適合她倆的工作再安排也不遲。
“這個好,讓淑儀和淑芬跟在耀光後麵跑跑腿,幹點輕巧點的活。”阿嫲聽完孫子的話,也是很滿意霍耀文的這個安排。自家人富貴了,不求能給幾個侄孫輩的人謀個肥差,最起碼也應該給個好點的差事。
“嗯嗯,耀文這個安排好,等會兒我就迴信給老家那邊。”霍成才也不是太想讓侄女到食品廠上班做一個普通的工人。
這事要是傳出去了,外人可不會想緣由,隻會認為是霍成才一家人太苛刻,連自家直係親屬都隻給安排到廠裏麵當個廠妹,想來這家人對旁人恐怕會更刻薄。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聖誕節後又馬上到了元旦佳節,還在霍耀文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元旦的時候,包船王那邊終於是抵不住壓力,又再次約霍耀文出來飲茶。
這迴約來飲茶,包船王沒有像之前那樣想要磨一磨霍耀文的耐心,直接答應了霍耀文之前的合作方式,以包船王幫助霍耀文成為匯豐董事為前提,以現價85.3塊的價格,將1200萬股九龍倉股票納入囊中。
雖然這個價格要比上個月霍耀文提出合作時的價格高了5塊錢左右,但此一時彼一時,一麵是包船王的急迫,另外一方麵就是九龍倉價格上漲的勢頭太快了。
怡和洋行目前給的是95元換股方案,包船王不得不對外以現金100元的價格來收購九龍倉股票。
隻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包船王給出的收購價從90元飆升到了100元,看似隻多了微不足道的十塊錢,可這不是一股兩股,而是成百上千萬的股數。
這麽龐大的基數下,收購價哪怕多出一毛錢,都是要額外付出幾百萬的現金,更別說一下子多出十塊,這可是要額外付出上億港元,包船王真的不敢再繼續拖下去了。
包船王的急切心理,也造成這次合作的達成非常迅速,當天與霍耀文溝通好,下午就安排來律師來起草合同。
待雙方看完合同無誤,簽署好各自的名字後,包船王直接一個電話打給了匯豐銀行那邊,讓他們直接將10.236億打到了霍耀文私人賬戶上。
“霍生,我公司還有事,就不多陪你飲茶了。不管霍生你什麽時候開始行動,隨時打電話給我。”
拿到霍耀文手上的1200萬股,包船王急著迴去做收購九龍倉最後的收尾工作。
“好的。”
現在不是談入股匯豐的時候,如今包船王急著迴去處理九龍倉後續事宜,霍耀文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從中作梗,遂起身與包船王握手告辭,臨別前他笑道:“包先生,那晚輩在這就提前祝您一帆風順,早日拿下九龍倉,搓一搓這些英資洋行,揚我華商威風了!”
“哈哈,要是沒霍生的幫忙,我恐怕就會被置地給拖死了。等我收購了九龍倉,到時必請霍生飲酒。”包船王爽朗大笑,有了這1200萬股,他對收購九龍倉充滿了信心。
“好說好說。”
片刻,霍耀文目送包船王匆匆離去。心裏卻是在想著該如何入股匯豐,要知道“匯豐條例”是規定“不允許單個股東不得持有超過1%的資本”。
但這個條例並不是絕對的,後麵還有一段;“除非獲得董事局認可,否則任何人在任何時間,無權登記超過當時已發行資本的1%的持有人,也無權擁有超過當時已發行資本的1%的權益股本,董事局可隨時要求任何股東作出法定聲明,或提出其足以確定該股東已遵守本條規定的其他證據。”
簡單點講,這條“匯豐條例”的意思,就是說單個股東不能持有超過1%的股份,想要超過這個限定,就必須要經過董事局的同意。
這也是為什麽霍耀文找上包船王的原因之一。
後續,霍耀文還會多聯係幾個可以合作的匯豐董事,好為日後自己入股匯豐,不會因為這條條例從而受到董事局的限製。
……
1980年1月11日。
“九龍倉爭奪戰”這個持續了大半年的收購戰,已經逐漸的步入了尾聲。當包船王再收購了霍耀文1200萬股後,又聯係了幾個九龍倉小股東,增持九龍倉股份到45%的時候,怡和洋行見大勢已去,索性直接將他們持有的21%股份全部打包以12億的價格賣給了包船王。
至此,這場轟動全港的“九龍倉收購大戰”正式告一段落。
《香港觀察報》在最新一期的頭版給出了這樣一個標題:“談笑間集資二十億,世界船王終得九龍倉!”
一時間,普通人紛紛以包船王收購英資九龍倉這個壯舉引以為豪,這場持續了大半年的收購戰,可以說不光是收購雙方的明爭暗鬥,其中的驚心動魄外界自然不知,但香港普通人對這場收購大戰的第一印象和想法,那就是包船王成功了!
成功的收購了以往不可一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九龍倉,哪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可這一戰徹底的拉開了早已日漸衰敗的英資洋行們的遮羞布。
讓華商乃至於普通人在這一刻,終於明白,原來曾經叱吒香港百年的英資洋行,已經如同他們的祖國一樣,開始日落西山。
新的光芒,在東方冉冉升起。
作為一向喜歡鼓吹自家老板的《東方日報》,自然沒有放過這個好機會,李道光連忙找來精通吹捧之道的撰稿人,寫下了一篇連霍耀文看著都臉紅的文章。
“如果說包船王斥資二十多億港元收購了置地地產旗下的九龍倉,是拉開了英資四大洋行之一怡和洋行的遮羞布。
那麽五年前寰宇集團董事長霍耀文先生豪擲千金,一舉成為和記洋行的最大股東,更是將百年黃埔船塢納入和記洋行,改名為和記黃埔,這個壯舉可以說是徹底終結了壟斷香港百年之久的四大洋行的時代。
我想如果後世有人想要寫一本有關香港曆史的書籍,可以沒有政界要員,可以沒有商界大佬,但必須要有霍耀文和包船王。
因為這二人,一個是終結了四大洋行的時代,一個是拉開了英資最後的遮羞布。這兩人,徹底宣告了英資洋行不可避免的衰敗,同時吹起了華商資本崛起的號角!
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中,充滿了對未知的迷惑和困擾,但不管如何,你我都是幸運的,因為我們都親眼見證了這個足以改變未來香港命運走向的壯舉!”
...
盡管不是支付現金,但用九龍倉的股票換取價值95元的置地股票,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看到報紙上的成交量,霍耀文很是無奈,怎麽還有這種吃了虧不長記性的人。
73年怡和洋行同樣是用置地股票換取牛奶公司的股票,這才導致周爵士丟失祖產,連帶著促成股災的加速爆發,讓無數股民損失慘重。跳樓的跳樓,自殺的自殺,更是連九龍證劵交易所都被人炸了,怎麽這麽大的一個事件,才過去了七年的時間,這些人就都忘記了?
搖了搖腦袋,對於這些同意換股人的想法,霍耀文實在摸不透,或許他們都奔著搏一搏的念頭才會作出這個決定的吧。
隻可惜,要不了兩年,中英談判後,置地地產就會因為樓價地價的暴跌,從而險些破產倒閉。這些同意此時換置地股票的人,遲早會哭出來的。
此刻坐在對麵的霍成才忽然道:“耀文啊。”
霍耀文抬頭望去,見父親一臉思釀的表情,好奇地問道:“怎麽了爸?”
霍成才看了看兒子,又瞥了眼坐在其旁邊喂小寶小虎吃飯的安娜,欲言又止的模樣,看著就讓人糾結。
片刻,霍成才搖搖頭道:“沒什麽,就是早上收到內地那邊的來信,你三爺爺說想把你四嬸家的兩個女兒給送到食品廠工作。”
“淑儀和淑芬?”霍耀文眉毛一挑,琢磨了片刻,搖搖頭道:“淑儀、淑芬還小吧,我感覺應該再多讀幾年書,哪怕考不上大學考個專科也不錯。”
阿嫲接過話,說道:“這個你三爺爺也清楚,信裏麵說的很清楚,他也是想讓這兩丫頭多讀幾年書才考慮工作的問題。隻是淑儀和淑芬學習不好,你四嬸就是看這兩丫頭學不出來,才拜托三爺爺寫信過來的。”
學不出來,這個屬於個人資質的問題,霍耀文也沒辦法去解決,想來既然三爺爺寫信過來,肯定是考慮過的,想到這裏,他問道:“淑儀和淑芬中學畢業了沒?”
“沒,就讀到初小畢業。”
阿嫲說完,怕霍耀文聽不懂初小是什麽,解釋道:“初小就是小學畢業。”
別看隻是小學畢業,實際上這個年代能完整讀到小學畢業的人並不多,要不是霍家早年也算是書香門地,家裏讀過書的長輩有很多,明白讀書的重要性,恐怕這兩丫頭還沒讀書的機會。
“那就讓淑儀和淑芬跟著耀光和惠英後麵見見世麵。”
霍耀文想了想,還是沒答應給兩個堂妹安排廠裏麵的工作。
別看霍耀文給中山食品廠的待遇很好,每個月七七八八的費用加在一起能有二十來塊錢,比目前國內大部分人的工資都要高,但終歸是沒什麽前途。
還不如讓這兩丫頭跟在霍耀光和霍惠英的後麵幹幹雜活、跑跑腿,見見世麵,以後有什麽好點適合她倆的工作再安排也不遲。
“這個好,讓淑儀和淑芬跟在耀光後麵跑跑腿,幹點輕巧點的活。”阿嫲聽完孫子的話,也是很滿意霍耀文的這個安排。自家人富貴了,不求能給幾個侄孫輩的人謀個肥差,最起碼也應該給個好點的差事。
“嗯嗯,耀文這個安排好,等會兒我就迴信給老家那邊。”霍成才也不是太想讓侄女到食品廠上班做一個普通的工人。
這事要是傳出去了,外人可不會想緣由,隻會認為是霍成才一家人太苛刻,連自家直係親屬都隻給安排到廠裏麵當個廠妹,想來這家人對旁人恐怕會更刻薄。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聖誕節後又馬上到了元旦佳節,還在霍耀文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元旦的時候,包船王那邊終於是抵不住壓力,又再次約霍耀文出來飲茶。
這迴約來飲茶,包船王沒有像之前那樣想要磨一磨霍耀文的耐心,直接答應了霍耀文之前的合作方式,以包船王幫助霍耀文成為匯豐董事為前提,以現價85.3塊的價格,將1200萬股九龍倉股票納入囊中。
雖然這個價格要比上個月霍耀文提出合作時的價格高了5塊錢左右,但此一時彼一時,一麵是包船王的急迫,另外一方麵就是九龍倉價格上漲的勢頭太快了。
怡和洋行目前給的是95元換股方案,包船王不得不對外以現金100元的價格來收購九龍倉股票。
隻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包船王給出的收購價從90元飆升到了100元,看似隻多了微不足道的十塊錢,可這不是一股兩股,而是成百上千萬的股數。
這麽龐大的基數下,收購價哪怕多出一毛錢,都是要額外付出幾百萬的現金,更別說一下子多出十塊,這可是要額外付出上億港元,包船王真的不敢再繼續拖下去了。
包船王的急切心理,也造成這次合作的達成非常迅速,當天與霍耀文溝通好,下午就安排來律師來起草合同。
待雙方看完合同無誤,簽署好各自的名字後,包船王直接一個電話打給了匯豐銀行那邊,讓他們直接將10.236億打到了霍耀文私人賬戶上。
“霍生,我公司還有事,就不多陪你飲茶了。不管霍生你什麽時候開始行動,隨時打電話給我。”
拿到霍耀文手上的1200萬股,包船王急著迴去做收購九龍倉最後的收尾工作。
“好的。”
現在不是談入股匯豐的時候,如今包船王急著迴去處理九龍倉後續事宜,霍耀文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從中作梗,遂起身與包船王握手告辭,臨別前他笑道:“包先生,那晚輩在這就提前祝您一帆風順,早日拿下九龍倉,搓一搓這些英資洋行,揚我華商威風了!”
“哈哈,要是沒霍生的幫忙,我恐怕就會被置地給拖死了。等我收購了九龍倉,到時必請霍生飲酒。”包船王爽朗大笑,有了這1200萬股,他對收購九龍倉充滿了信心。
“好說好說。”
片刻,霍耀文目送包船王匆匆離去。心裏卻是在想著該如何入股匯豐,要知道“匯豐條例”是規定“不允許單個股東不得持有超過1%的資本”。
但這個條例並不是絕對的,後麵還有一段;“除非獲得董事局認可,否則任何人在任何時間,無權登記超過當時已發行資本的1%的持有人,也無權擁有超過當時已發行資本的1%的權益股本,董事局可隨時要求任何股東作出法定聲明,或提出其足以確定該股東已遵守本條規定的其他證據。”
簡單點講,這條“匯豐條例”的意思,就是說單個股東不能持有超過1%的股份,想要超過這個限定,就必須要經過董事局的同意。
這也是為什麽霍耀文找上包船王的原因之一。
後續,霍耀文還會多聯係幾個可以合作的匯豐董事,好為日後自己入股匯豐,不會因為這條條例從而受到董事局的限製。
……
1980年1月11日。
“九龍倉爭奪戰”這個持續了大半年的收購戰,已經逐漸的步入了尾聲。當包船王再收購了霍耀文1200萬股後,又聯係了幾個九龍倉小股東,增持九龍倉股份到45%的時候,怡和洋行見大勢已去,索性直接將他們持有的21%股份全部打包以12億的價格賣給了包船王。
至此,這場轟動全港的“九龍倉收購大戰”正式告一段落。
《香港觀察報》在最新一期的頭版給出了這樣一個標題:“談笑間集資二十億,世界船王終得九龍倉!”
一時間,普通人紛紛以包船王收購英資九龍倉這個壯舉引以為豪,這場持續了大半年的收購戰,可以說不光是收購雙方的明爭暗鬥,其中的驚心動魄外界自然不知,但香港普通人對這場收購大戰的第一印象和想法,那就是包船王成功了!
成功的收購了以往不可一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九龍倉,哪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可這一戰徹底的拉開了早已日漸衰敗的英資洋行們的遮羞布。
讓華商乃至於普通人在這一刻,終於明白,原來曾經叱吒香港百年的英資洋行,已經如同他們的祖國一樣,開始日落西山。
新的光芒,在東方冉冉升起。
作為一向喜歡鼓吹自家老板的《東方日報》,自然沒有放過這個好機會,李道光連忙找來精通吹捧之道的撰稿人,寫下了一篇連霍耀文看著都臉紅的文章。
“如果說包船王斥資二十多億港元收購了置地地產旗下的九龍倉,是拉開了英資四大洋行之一怡和洋行的遮羞布。
那麽五年前寰宇集團董事長霍耀文先生豪擲千金,一舉成為和記洋行的最大股東,更是將百年黃埔船塢納入和記洋行,改名為和記黃埔,這個壯舉可以說是徹底終結了壟斷香港百年之久的四大洋行的時代。
我想如果後世有人想要寫一本有關香港曆史的書籍,可以沒有政界要員,可以沒有商界大佬,但必須要有霍耀文和包船王。
因為這二人,一個是終結了四大洋行的時代,一個是拉開了英資最後的遮羞布。這兩人,徹底宣告了英資洋行不可避免的衰敗,同時吹起了華商資本崛起的號角!
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中,充滿了對未知的迷惑和困擾,但不管如何,你我都是幸運的,因為我們都親眼見證了這個足以改變未來香港命運走向的壯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