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什麽人?”就在三人停下車子,在後背箱裏往出搗騰各種東西的時候,一個五十左右歲的村民朝他們走了過來,用著不太熟練的普通話問道。
王長生打量了幾眼來人,先是朝他友善的點了下頭,然後開口說道:“這位大哥,我們的車馬上就要沒油了,你看這天色也越來越晚了,能不能讓我們在這借宿一晚啊,喏,我們這還有點藥品和食物,就當我們幾個的住宿費吧。”
在藏區,雖然蔬菜比較稀缺,但起碼解決溫飽是不成問題,所以他們對食物的興趣並不大。
可藥品就不同了,由其像這種孤立的小村落,醫療設施基本沒有,就連發個燒,感個冒之類的,如果弄不好,都有可能隨時的弄出人命來。
“你們怎麽會來到這裏,這裏離市區很遠的。”這大哥雖然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他們從車上拿下來的藥箱子,但卻仍保持著應有的謹慎。
他是這的村長,因為早年在城市裏打過幾年零工,也是整個村子裏唯一最有“見識”和會說普通話的人。
“大哥,我們幾個是自駕遊過來的,這藏區實在是太大了,這不,也不知道是怎麽的就把車給開到這來了,大哥,我以我的人格保證,我們可不是什麽壞人。”這時候,梁平平一拍胸脯,搶先說道。
這裏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很大,如果不能打消村民的懷疑,他們這一宿能不能熬過來恐怕都是個問題。
看著他們風塵仆仆的樣子,這大哥仔細的打量了幾人好一會,才又說道:“那好吧,你們今天就先住我家吧。”
藏區人民本是非常好客的,隻因為這個小山村閉世的時間長久了,所以很自然的就對生人有一種防範的心裏。
直到這幾個陌生人和藏民大哥漸漸的遠去,村民們才三三兩兩的散開了。
村落裏再次變得寧靜的起來,可幾人卻隻走了一會兒,就隱約的聽到了陣陣的偈語聲。
這聲音很輕,很柔,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走著走著,王長生突然給後麵的兩人做了個戒備的手勢,然後對著那個藏民大哥看似隨意的問道:“大哥,這裏剛發生過什麽事吧?”
他的話先是讓這藏民大哥一“愣”,隨即馬上意識了什麽,說道:“你說的是多吉家的事吧?多吉家的兒子前幾天去世了,村民們現在都在為他誦經。”
這是他們的習俗,在藏區,隻要有人去世了,附近的村民就會義務的為死者念《六字真言》或《明燈八字真言》。
白天,隻要他們有時間,全村的男女老少似乎都會從家裏出來,自發的在死者家中守喪,而到了晚上,全村的男性需要輪流守靈,守靈期間的飯食都由死者家屬供應。
“哦,原來是《六字真言》,我說怎麽感覺這麽熟悉。”王長生自語了一句,可轉念一想,又說道:“大哥,那這戶人家打算什麽時候出殯?我們幾個既然到這了,也想送他一程。”
他說這話可不是吃飽撐的沒事幹,而是在藏區都有著這種習俗,如果哪家有人去世了,像他們這種外人過去,那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同時也會得到他們的最真誠的祝福。
他們的車已經沒油了,可能還得要在村子裏住上幾天,這種善意的社交還是必要的。
果然。
藏民大哥在“嗬嗬”的兩聲輕笑後,客氣的說道:“我先替多吉一家謝謝你們的好意了,隻是明天活佛就要過來給他兒子舉行天葬了,恐怕沒什麽時間了。”
天葬,是藏區獨有的一種下葬模式,他們通常會把人死後的屍體拿到指定的地點讓禿鷲(或者其他鳥類、獸類等)吞食。
天葬的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迴往複,是異次空間的不同轉化,藏民推崇天葬,是認為拿“皮囊”來喂食動物,是最尊貴的施舍,是體現了大乘佛教波羅蜜的一種最高境界。
隻不過在一些比較開放的地區,天葬這種形式已經很少見了,隻有像這種古老而又閉塞的村落,才可能會延續著這個習俗。
唐昆好像對這個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說道:“嗬,天葬?大哥,那我們明天能去看看麽?”
死人下葬,一般人避之都有恐不急,可唐昆卻偏好此道,尤其是對他沒見過的,各種奇葩的下葬模式,就更能激發他的好奇心。
“可以,但別離得太近,舉行儀式的時候,我們不太喜歡有外人在場。”
說話間,幾人已經來到了這位大哥的住所,可當他們看到這個所謂的“家”時,卻差點把他們給驚掉了下巴。
這是一間用牛毛織成粗揭子做的帳篷,帳篷裏以兩根木杆為主,一根木林杆為梁,外麵用毛繩拉緊,再用木楔子在四周固定,讓人看上去就像一個比較大號的蒙古包。
“這,這是房子?能住麽?”梁平平看兩人都跟了進去,糾結了好一會,才慢吞吞的走了進來。
帳篷裏很溫暖,清一色的毛氈地毯柔軟而舒適,與外麵的寒冷瞬間就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梁平平甚至都顧不得脫掉鞋子,就飛一般的跑了上來,圍坐了中間的火爐邊。
炎炎夏日,皚皚白雪,古老村落,縷縷炊煙。
連日來的奔波讓幾人早已身心乏累,在吃完藏民大哥端來的糌粑、牛肉後,三人直接就躺在了地上,不大一會兒,就連接的響起了悠久綿長的酣聲……
翌日。
“叮,叮,叮……”
一陣嘈雜的聲音從帳外傳來,唐昆第一個睜開了眼睛。
“哥兒幾個,快醒醒。”唐昆挨個的扒楞了兩下,急匆匆的穿上了鞋子。
“哼,你是屬貓的,我可不是,這大早上的,你又發什麽神經?”梁平平揉了揉惺忪的醒眼,憤憤的道。
“你聽,那是轉經輪的聲音。”唐昆神經兮兮的說道。
“那又怎麽樣?”梁平平說著,又一頭倒了下來。
“難道你們就不好奇嗎?這天葬現在可基本都看不到了。”
“槽,懶得理你……”
王長生打量了幾眼來人,先是朝他友善的點了下頭,然後開口說道:“這位大哥,我們的車馬上就要沒油了,你看這天色也越來越晚了,能不能讓我們在這借宿一晚啊,喏,我們這還有點藥品和食物,就當我們幾個的住宿費吧。”
在藏區,雖然蔬菜比較稀缺,但起碼解決溫飽是不成問題,所以他們對食物的興趣並不大。
可藥品就不同了,由其像這種孤立的小村落,醫療設施基本沒有,就連發個燒,感個冒之類的,如果弄不好,都有可能隨時的弄出人命來。
“你們怎麽會來到這裏,這裏離市區很遠的。”這大哥雖然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他們從車上拿下來的藥箱子,但卻仍保持著應有的謹慎。
他是這的村長,因為早年在城市裏打過幾年零工,也是整個村子裏唯一最有“見識”和會說普通話的人。
“大哥,我們幾個是自駕遊過來的,這藏區實在是太大了,這不,也不知道是怎麽的就把車給開到這來了,大哥,我以我的人格保證,我們可不是什麽壞人。”這時候,梁平平一拍胸脯,搶先說道。
這裏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很大,如果不能打消村民的懷疑,他們這一宿能不能熬過來恐怕都是個問題。
看著他們風塵仆仆的樣子,這大哥仔細的打量了幾人好一會,才又說道:“那好吧,你們今天就先住我家吧。”
藏區人民本是非常好客的,隻因為這個小山村閉世的時間長久了,所以很自然的就對生人有一種防範的心裏。
直到這幾個陌生人和藏民大哥漸漸的遠去,村民們才三三兩兩的散開了。
村落裏再次變得寧靜的起來,可幾人卻隻走了一會兒,就隱約的聽到了陣陣的偈語聲。
這聲音很輕,很柔,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走著走著,王長生突然給後麵的兩人做了個戒備的手勢,然後對著那個藏民大哥看似隨意的問道:“大哥,這裏剛發生過什麽事吧?”
他的話先是讓這藏民大哥一“愣”,隨即馬上意識了什麽,說道:“你說的是多吉家的事吧?多吉家的兒子前幾天去世了,村民們現在都在為他誦經。”
這是他們的習俗,在藏區,隻要有人去世了,附近的村民就會義務的為死者念《六字真言》或《明燈八字真言》。
白天,隻要他們有時間,全村的男女老少似乎都會從家裏出來,自發的在死者家中守喪,而到了晚上,全村的男性需要輪流守靈,守靈期間的飯食都由死者家屬供應。
“哦,原來是《六字真言》,我說怎麽感覺這麽熟悉。”王長生自語了一句,可轉念一想,又說道:“大哥,那這戶人家打算什麽時候出殯?我們幾個既然到這了,也想送他一程。”
他說這話可不是吃飽撐的沒事幹,而是在藏區都有著這種習俗,如果哪家有人去世了,像他們這種外人過去,那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同時也會得到他們的最真誠的祝福。
他們的車已經沒油了,可能還得要在村子裏住上幾天,這種善意的社交還是必要的。
果然。
藏民大哥在“嗬嗬”的兩聲輕笑後,客氣的說道:“我先替多吉一家謝謝你們的好意了,隻是明天活佛就要過來給他兒子舉行天葬了,恐怕沒什麽時間了。”
天葬,是藏區獨有的一種下葬模式,他們通常會把人死後的屍體拿到指定的地點讓禿鷲(或者其他鳥類、獸類等)吞食。
天葬的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迴往複,是異次空間的不同轉化,藏民推崇天葬,是認為拿“皮囊”來喂食動物,是最尊貴的施舍,是體現了大乘佛教波羅蜜的一種最高境界。
隻不過在一些比較開放的地區,天葬這種形式已經很少見了,隻有像這種古老而又閉塞的村落,才可能會延續著這個習俗。
唐昆好像對這個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說道:“嗬,天葬?大哥,那我們明天能去看看麽?”
死人下葬,一般人避之都有恐不急,可唐昆卻偏好此道,尤其是對他沒見過的,各種奇葩的下葬模式,就更能激發他的好奇心。
“可以,但別離得太近,舉行儀式的時候,我們不太喜歡有外人在場。”
說話間,幾人已經來到了這位大哥的住所,可當他們看到這個所謂的“家”時,卻差點把他們給驚掉了下巴。
這是一間用牛毛織成粗揭子做的帳篷,帳篷裏以兩根木杆為主,一根木林杆為梁,外麵用毛繩拉緊,再用木楔子在四周固定,讓人看上去就像一個比較大號的蒙古包。
“這,這是房子?能住麽?”梁平平看兩人都跟了進去,糾結了好一會,才慢吞吞的走了進來。
帳篷裏很溫暖,清一色的毛氈地毯柔軟而舒適,與外麵的寒冷瞬間就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梁平平甚至都顧不得脫掉鞋子,就飛一般的跑了上來,圍坐了中間的火爐邊。
炎炎夏日,皚皚白雪,古老村落,縷縷炊煙。
連日來的奔波讓幾人早已身心乏累,在吃完藏民大哥端來的糌粑、牛肉後,三人直接就躺在了地上,不大一會兒,就連接的響起了悠久綿長的酣聲……
翌日。
“叮,叮,叮……”
一陣嘈雜的聲音從帳外傳來,唐昆第一個睜開了眼睛。
“哥兒幾個,快醒醒。”唐昆挨個的扒楞了兩下,急匆匆的穿上了鞋子。
“哼,你是屬貓的,我可不是,這大早上的,你又發什麽神經?”梁平平揉了揉惺忪的醒眼,憤憤的道。
“你聽,那是轉經輪的聲音。”唐昆神經兮兮的說道。
“那又怎麽樣?”梁平平說著,又一頭倒了下來。
“難道你們就不好奇嗎?這天葬現在可基本都看不到了。”
“槽,懶得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