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馬車之內。太平麵色鐵青,一言不,一旁的高戩此刻也不敢作聲,老實的在一旁安坐。他知道太平這次是真的憤怒了,哪怕平日裏再受恩寵,此刻如不慎言,定會成了太平泄不滿的對象,到時自己可算是倒黴了。
此次擊鞠盛事,太平種種所為,隻要明眼人遲早都能看清,這隻是瞞得了一時的事情。先是那次自殺式的爆炸,為的就是讓擊鞠實力最強的李三郎不能出戰,如果運氣好一些,直接把李三郎給殺了,也算是斷了太子的一臂,她不是沒考慮過進行暗殺,但那樣太費周章,萬一對方有所警惕,或是留給李三郎的時間充裕,再組一隊,那也是得不償失,故她隻能鋌而走險,在距離比賽不久前再下手,如此一來,李三郎就不得不退出比賽。
其實在之前,太平就秘密派人調查了諸國的擊鞠實力,最後她選定了實力相對最強的吐蕃,並與其密謀,在最後的車輪戰時再行出戰;至於天朝一方,她自是清楚,除了太子之外,那必定是梁王出戰。在最後一戰中,若是吐蕃勝,則天朝一方顏麵盡損,先歸罪的當是太子和梁王,她坐享其成;若是梁王勝,那她幫忙除掉了太子隊,讓梁王大顯風頭,梁王自是欠下了她天大的人情。如此一來,無論何種結局,隻要她今日鋌而走險,便可坐享其成!可她千算萬算,卻始終沒有算計到李三郎能臨時組建四人應戰,並且翻盤了,最後還上演了一個以一敵十的比武,那人又是出自太子一方,這次太子可謂是大賺!在朝廷上下、諸國麵前風光無限,反觀她卻是血本無歸。女皇帝無比睿智,午時自己在集仙殿的那出苦情計,怕此刻早已被女皇帝洞悉,想到這裏,她心中不免盛怒!但此事必須要有所挽迴,精心策劃的一盤棋,絕不能竹籃子打水,白忙活一場,終於,她厲聲開口到:“去梁王府!”高戩一直戰戰兢兢,此刻太平終於開口,他也不敢多問,連忙吩咐車夫朝梁王府駛去。
皇家馬場外。裴旻走到李三郎身前,雙手一拱,施以一禮,說到:“稟李司丞,此事已了,裴某告退!”李三郎心中一驚,此時裴旻居然就來辭行,不久前他還滿心歡喜,這帳下又多了一員可用之人,可這怎麽突然就要辭行了,於是連忙說到:“裴大俠,今日居功至偉,萬不可此時離去,請隨我入東宮,另行拜謝!”裴旻淡然一笑,答到:“適才在陛下麵前,裴某已經說了,吾是山野之人,不願受拘束,今日之事,全因相助故友,無為其它,此刻確該告辭了。”
聽裴旻這麽一說,心中有些焦急,他可不願白白失去這樣一位難得的人才,但他心裏自知,這種不世之材絕不能以利相誘,反而容易引起其反感,於是語氣一緩,接著說到:“吾知裴大俠之誌不在仕途,但眼下神都有難,裴大俠真願袖手旁觀,陷百姓於危險之中嗎?”李三郎這麽一說,倒是令裴旻有些心動,他的俠義之心自是為解萬民之難,但他實不願在此時受朝廷所調派,況且,他剛當著眾人的麵拒絕了女皇帝的封賞,轉而又投向太子,那不僅給自己,甚至會給太子帶來禍事,有心之人定會構陷太子一個結黨營私的罪名,想到這裏,裴旻堅決地說到:“裴某謝李司丞的好意,但裴某此刻確有不便,但還望李司丞寬心,若裴某有能夠相助之處,定當萬死不辭!”說罷,看了一眼一旁的李客。李客自是知道裴旻何意,李客的妻兒尚在茅屋之中,裴旻須及時返迴護佑才是,另外,他也希望自己出來為他開脫幾句。
李客心領神會,說到:“稟李司丞,吾這故友料想也是有為難之處,今日就暫且讓他先迴吧,他日有事吾定會讓其相助。”
聽李客如此說,李三郎自知是難以留下裴旻,於是悻悻地說到:“既然如此,吾也不強人所難,他日神都百姓若需相助,還望裴大俠施以援手。”
裴旻再次一拱手,答到:“那是當然,裴某告辭。”不待李三郎再答話,旋即轉身離去,一會便消失在人群之中。望著裴旻離開的身影,李三郎不自覺地搖了搖頭,心中暗暗想到,為何世間能力出眾之人皆不願為朝廷效力,之前的李客如此,此時裴旻亦是如此,難道真的是朝廷錯了嗎?他日,若自己能夠改變這朝廷局麵,定讓眾人歸服,為百姓謀求福祉。想到這裏,他再次歎了口氣,轉身對李客說到:“出吧,先迴東宮。”
李三郎與李客並行騎乘而去,李三郎不知怎的,突然問了李客一句:“李都尉與裴旻誰人武功更高一些?汝二人是否比試過?”李客淡然一笑,答到:“吾二人習武成癡,相識十餘載,比試無數次,從未分出勝負,也許正因如此,吾二人才彼此不敢絲毫懈怠,一直苦練吧。”
李三郎語重心長地說到:“人生得遇一對手,相互成全,那也可謂是人生一大幸事。”李客聽罷,默許地點了點,二人不再言語,連忙朝東宮而去,這擊鞠盛事算是結束了,可這神都的危機卻並沒有消除。
二人到達東宮時,太子等人尚未返迴,可張九齡卻早已到了東宮。見李三郎至,連忙起身相迎,小聲說到:“吾知李司丞定會先至此處,故前來相報硝、硫所查結果。”李三郎看了看周圍並無他人,於是說到:“所查結果如何?”張九齡答到:“這上元將至,為保神都安全,這硝、硫本就是嚴控之物,除了必須使用外,均嚴令限製。今日吾已查探了所有登記在冊的使用處和庫房,均一切正常,除了。。。”
李三郎焦急地問到:“除了什麽?”張九齡繼續答到:“除了日前太平公主少量購入,說是用於製造煙火,但此事未登6在冊,吾也是聽經辦人口述才得知此事。”
聽罷,李客語氣堅定地說到:“果然如此!”李三郎與李客對視一眼,頓時也心理神會。此時,太子與張柬之剛好入了東宮,三人連忙相迎。
太子喜笑顏開,今日之事對於東宮來說可謂是大捷,見三人已在東宮,於是轉身向下人吩咐到:“快備宴席,吾要好好犒賞幾位功臣!”太子掃了一眼四周,於是問到:“怎麽不見那位英勇的劍聖,裴。。。裴旻?”
李三郎小聲答到:“迴稟太在殿下,裴旻已先行離開了。”
太子聽罷,心頭一驚,有些失落地說到:“吾尚未對其犒賞,他怎麽就離開了?”
李三郎沒有太子那麽好的興致,他也無心什麽慶功宴,有些焦慮地說到:“稟太子殿下,今日之事諸多可疑,還望太子容臣稟報!”
太子見李三郎如此說,剛才的興致頓時少了一大半,收起了笑意,開口問到:“三郎,何事?”
李三郎答到:“今日吾之擊鞠隊伍未能出戰,皆因太平公主所致,現此事已得到確認。”
太子聽罷,不免一驚,適才一直不知其中緣故,現正欲相問,不料李三郎卻已先開口,於是說到:“三郎,稟!”緊接著,李三郎把今日之事及張九齡所查皆悉數告知於太子及張柬之。
李三郎說罷,太子的額頭不免已滲出了汗珠,他心中頓生後怕之感,不是因為太平與他為敵,此事他事先已有心理準備,他懼怕的是沒想到太平行事竟如此狠毒,今日目標是擊鞠隊,萬一哪日她的目標會不會直接朝著自己而來,他不敢想象。
李客見眾人無話,於是補充道:“吾料想今日太平公主所為,目的應是。。。”李客所推斷竟與太平的精心策劃如出一轍,要不說李客此人心思細膩,對事情推斷精確,諸事如親臨一般。
許久,張柬之終於開口了,說到:“依老臣之見,事情的真相應是如李都尉所言,大致無異。吾等此刻隻能盡快做好兩事,一是加大對太平公主的防範,二是盡快抓捕兇徒克多。老臣不禁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幾日以來生的諸事,也許和我們的這位太平公主有著莫大的關聯!”
太子聽罷,心中一緊,不禁說到:“和太平有關?”
張柬之輕輕點了點頭,繼續說到:“此中細節老臣一時還琢磨不透,這還要麻煩李司丞他們盡快查辦了。”
李三郎拱手答到:“閣老所慮,與三郎一致,故吾也打算從此處下手調查。”他轉身看了看一旁的李客,說到:“李都尉可有何建議?”
李客正陷入沉思中,被李三郎這麽一問,倒顯得有些突然,他緩了緩神說到:“吾對一事有疑,故剛陷入沉思。”
李三郎問道:“何事?”
李客答到:“龍安司下達海捕文書,聲勢浩大,四處榜張貼,可為何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卻絲毫沒有克多的音訊,除非克多離開了神都。但這又不可能,齊勒副統領這剛剛遇襲,證明了他並未離開;但他們這種大規模的行動,為何卻沒有絲毫的線索呢?”
聽李客如此說,眾人也陷入了思考,此事確實有些非同尋常,但一時也沒有頭緒。
許久,李客打破了沉默,開口說道:“吾欲往寧人坊再次尋獲線索。”
此次擊鞠盛事,太平種種所為,隻要明眼人遲早都能看清,這隻是瞞得了一時的事情。先是那次自殺式的爆炸,為的就是讓擊鞠實力最強的李三郎不能出戰,如果運氣好一些,直接把李三郎給殺了,也算是斷了太子的一臂,她不是沒考慮過進行暗殺,但那樣太費周章,萬一對方有所警惕,或是留給李三郎的時間充裕,再組一隊,那也是得不償失,故她隻能鋌而走險,在距離比賽不久前再下手,如此一來,李三郎就不得不退出比賽。
其實在之前,太平就秘密派人調查了諸國的擊鞠實力,最後她選定了實力相對最強的吐蕃,並與其密謀,在最後的車輪戰時再行出戰;至於天朝一方,她自是清楚,除了太子之外,那必定是梁王出戰。在最後一戰中,若是吐蕃勝,則天朝一方顏麵盡損,先歸罪的當是太子和梁王,她坐享其成;若是梁王勝,那她幫忙除掉了太子隊,讓梁王大顯風頭,梁王自是欠下了她天大的人情。如此一來,無論何種結局,隻要她今日鋌而走險,便可坐享其成!可她千算萬算,卻始終沒有算計到李三郎能臨時組建四人應戰,並且翻盤了,最後還上演了一個以一敵十的比武,那人又是出自太子一方,這次太子可謂是大賺!在朝廷上下、諸國麵前風光無限,反觀她卻是血本無歸。女皇帝無比睿智,午時自己在集仙殿的那出苦情計,怕此刻早已被女皇帝洞悉,想到這裏,她心中不免盛怒!但此事必須要有所挽迴,精心策劃的一盤棋,絕不能竹籃子打水,白忙活一場,終於,她厲聲開口到:“去梁王府!”高戩一直戰戰兢兢,此刻太平終於開口,他也不敢多問,連忙吩咐車夫朝梁王府駛去。
皇家馬場外。裴旻走到李三郎身前,雙手一拱,施以一禮,說到:“稟李司丞,此事已了,裴某告退!”李三郎心中一驚,此時裴旻居然就來辭行,不久前他還滿心歡喜,這帳下又多了一員可用之人,可這怎麽突然就要辭行了,於是連忙說到:“裴大俠,今日居功至偉,萬不可此時離去,請隨我入東宮,另行拜謝!”裴旻淡然一笑,答到:“適才在陛下麵前,裴某已經說了,吾是山野之人,不願受拘束,今日之事,全因相助故友,無為其它,此刻確該告辭了。”
聽裴旻這麽一說,心中有些焦急,他可不願白白失去這樣一位難得的人才,但他心裏自知,這種不世之材絕不能以利相誘,反而容易引起其反感,於是語氣一緩,接著說到:“吾知裴大俠之誌不在仕途,但眼下神都有難,裴大俠真願袖手旁觀,陷百姓於危險之中嗎?”李三郎這麽一說,倒是令裴旻有些心動,他的俠義之心自是為解萬民之難,但他實不願在此時受朝廷所調派,況且,他剛當著眾人的麵拒絕了女皇帝的封賞,轉而又投向太子,那不僅給自己,甚至會給太子帶來禍事,有心之人定會構陷太子一個結黨營私的罪名,想到這裏,裴旻堅決地說到:“裴某謝李司丞的好意,但裴某此刻確有不便,但還望李司丞寬心,若裴某有能夠相助之處,定當萬死不辭!”說罷,看了一眼一旁的李客。李客自是知道裴旻何意,李客的妻兒尚在茅屋之中,裴旻須及時返迴護佑才是,另外,他也希望自己出來為他開脫幾句。
李客心領神會,說到:“稟李司丞,吾這故友料想也是有為難之處,今日就暫且讓他先迴吧,他日有事吾定會讓其相助。”
聽李客如此說,李三郎自知是難以留下裴旻,於是悻悻地說到:“既然如此,吾也不強人所難,他日神都百姓若需相助,還望裴大俠施以援手。”
裴旻再次一拱手,答到:“那是當然,裴某告辭。”不待李三郎再答話,旋即轉身離去,一會便消失在人群之中。望著裴旻離開的身影,李三郎不自覺地搖了搖頭,心中暗暗想到,為何世間能力出眾之人皆不願為朝廷效力,之前的李客如此,此時裴旻亦是如此,難道真的是朝廷錯了嗎?他日,若自己能夠改變這朝廷局麵,定讓眾人歸服,為百姓謀求福祉。想到這裏,他再次歎了口氣,轉身對李客說到:“出吧,先迴東宮。”
李三郎與李客並行騎乘而去,李三郎不知怎的,突然問了李客一句:“李都尉與裴旻誰人武功更高一些?汝二人是否比試過?”李客淡然一笑,答到:“吾二人習武成癡,相識十餘載,比試無數次,從未分出勝負,也許正因如此,吾二人才彼此不敢絲毫懈怠,一直苦練吧。”
李三郎語重心長地說到:“人生得遇一對手,相互成全,那也可謂是人生一大幸事。”李客聽罷,默許地點了點,二人不再言語,連忙朝東宮而去,這擊鞠盛事算是結束了,可這神都的危機卻並沒有消除。
二人到達東宮時,太子等人尚未返迴,可張九齡卻早已到了東宮。見李三郎至,連忙起身相迎,小聲說到:“吾知李司丞定會先至此處,故前來相報硝、硫所查結果。”李三郎看了看周圍並無他人,於是說到:“所查結果如何?”張九齡答到:“這上元將至,為保神都安全,這硝、硫本就是嚴控之物,除了必須使用外,均嚴令限製。今日吾已查探了所有登記在冊的使用處和庫房,均一切正常,除了。。。”
李三郎焦急地問到:“除了什麽?”張九齡繼續答到:“除了日前太平公主少量購入,說是用於製造煙火,但此事未登6在冊,吾也是聽經辦人口述才得知此事。”
聽罷,李客語氣堅定地說到:“果然如此!”李三郎與李客對視一眼,頓時也心理神會。此時,太子與張柬之剛好入了東宮,三人連忙相迎。
太子喜笑顏開,今日之事對於東宮來說可謂是大捷,見三人已在東宮,於是轉身向下人吩咐到:“快備宴席,吾要好好犒賞幾位功臣!”太子掃了一眼四周,於是問到:“怎麽不見那位英勇的劍聖,裴。。。裴旻?”
李三郎小聲答到:“迴稟太在殿下,裴旻已先行離開了。”
太子聽罷,心頭一驚,有些失落地說到:“吾尚未對其犒賞,他怎麽就離開了?”
李三郎沒有太子那麽好的興致,他也無心什麽慶功宴,有些焦慮地說到:“稟太子殿下,今日之事諸多可疑,還望太子容臣稟報!”
太子見李三郎如此說,剛才的興致頓時少了一大半,收起了笑意,開口問到:“三郎,何事?”
李三郎答到:“今日吾之擊鞠隊伍未能出戰,皆因太平公主所致,現此事已得到確認。”
太子聽罷,不免一驚,適才一直不知其中緣故,現正欲相問,不料李三郎卻已先開口,於是說到:“三郎,稟!”緊接著,李三郎把今日之事及張九齡所查皆悉數告知於太子及張柬之。
李三郎說罷,太子的額頭不免已滲出了汗珠,他心中頓生後怕之感,不是因為太平與他為敵,此事他事先已有心理準備,他懼怕的是沒想到太平行事竟如此狠毒,今日目標是擊鞠隊,萬一哪日她的目標會不會直接朝著自己而來,他不敢想象。
李客見眾人無話,於是補充道:“吾料想今日太平公主所為,目的應是。。。”李客所推斷竟與太平的精心策劃如出一轍,要不說李客此人心思細膩,對事情推斷精確,諸事如親臨一般。
許久,張柬之終於開口了,說到:“依老臣之見,事情的真相應是如李都尉所言,大致無異。吾等此刻隻能盡快做好兩事,一是加大對太平公主的防範,二是盡快抓捕兇徒克多。老臣不禁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幾日以來生的諸事,也許和我們的這位太平公主有著莫大的關聯!”
太子聽罷,心中一緊,不禁說到:“和太平有關?”
張柬之輕輕點了點頭,繼續說到:“此中細節老臣一時還琢磨不透,這還要麻煩李司丞他們盡快查辦了。”
李三郎拱手答到:“閣老所慮,與三郎一致,故吾也打算從此處下手調查。”他轉身看了看一旁的李客,說到:“李都尉可有何建議?”
李客正陷入沉思中,被李三郎這麽一問,倒顯得有些突然,他緩了緩神說到:“吾對一事有疑,故剛陷入沉思。”
李三郎問道:“何事?”
李客答到:“龍安司下達海捕文書,聲勢浩大,四處榜張貼,可為何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卻絲毫沒有克多的音訊,除非克多離開了神都。但這又不可能,齊勒副統領這剛剛遇襲,證明了他並未離開;但他們這種大規模的行動,為何卻沒有絲毫的線索呢?”
聽李客如此說,眾人也陷入了思考,此事確實有些非同尋常,但一時也沒有頭緒。
許久,李客打破了沉默,開口說道:“吾欲往寧人坊再次尋獲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