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午時一刻,清化坊,龍安司。


    清化坊位於東城宣仁門外,緊挨著皇城內的東宮,步行一刻即到。今早朝宣告龍安司的成立,百官嘩然,但太子李顯卻早已詳知內情。


    十日前,深夜。女皇密令單獨召見皇太子入宮見駕,並告知不允隨行任何人,起初太子心中有疑,恐有禍事,但傳令緊急,容不得多想也就隨令入宮了。傳令的小太監年方二十,名曰高力士,幼年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小太監聰慧少語,受武皇的賞識,女皇密令多由其傳遞。


    到了女皇寢殿,女皇屏退所有太監侍女,單獨告知太子李顯,擇一便利之處為成立龍安司做準備,目的為的是保上元節安防,各衙所調人員名錄,不用上報,自己調撥即可,此事不可向任何人透露,否則重罰。


    李顯接了個這種任務,一時想不明白女皇到底想做什麽。保證上元節安防按理來說斷不會讓地位尊崇的太子來經辦此事,所調之人目錄也不用上報,難不成是想讓太子把自己一黨之人合與一處,然後殲之,想到這裏李顯不禁背脊發涼,深怕女皇真實用意就是如此,但女皇已經交代過此事又不能與他人商議,否則必重處。於是接下來這幾天李顯隻能照女皇要求,籌備龍安司成立。


    清化坊內原為一處佛寺,兩年前寺內失火,僧眾及周邊坊民均以遷走,建築物現已修繕完畢,後因資金不足,佛像等都未重塑,所以寺院擱置至今,周邊也人煙稀少,但清化坊離東宮較近,行事方便,於是李顯則選擇了此處進行歸置,下麵辦事人員以為是太子置辦的私宅,也不敢過問,隻顧著修繕打理,十日過去,已全部準備完畢。


    今早朝頒旨後,龍安司的匾額一掛,正式開設衙府,各衙署征調人員的調令也同步發出,到了此時,各衙署征調人員也悉數到位。太子李顯所調之人大多為無門無係的“中間派”,這些人平日裏不願攀附任何權貴,所以難以得到提拔,不過在各自業務上均可稱得上得力幹將,陳無忌就是這群人中的典型代表。


    李顯平日裏不是不知道這些人的能力,但礙於黨爭,所提拔的人首先必須是忠於自己的親信,所以有能力的中間派隻能暫時放一放了,要不然一個高位上不是自己人那可就不劃算了。


    太子李顯在左右護衛下,走進了龍安司的大門,院內站了大約有一百多人,正中間領頭的年輕人就是今早在厚載門外的李三郎,此人正是太子李顯的第三子——李隆基,此子自幼聰慧,文武雙全,才智過人。此次成立龍安司,到目前為止李顯仍不知女皇的真實意圖,所以自己也不敢直接統領龍安司,但選個普通人任職又有不重視之嫌,再三考慮下,就選了自己的兒子代為管理,既顯得重視,萬一犯了錯也能留有餘地轉圜。


    見太子李顯進入院內,在李三郎的帶領下,大家一起下跪,高唿:“參見太子殿下,太子萬福!”李三郎接著說到:“參見父親,龍安司一百三十七人已經悉數在此,集結完畢,等待命令。”


    李顯大聲說到:“上元將至,天佑神都,萬國來朝,為彰顯我朝國威,此次上元佳節神都必定熱鬧非凡。皇上為保神都百姓周全,特設立龍安司,吾輩一定要不辱使命,竭心盡力,確保上元期間神都安防周全。”


    “喏!”百人齊唿!


    李顯接著說到:“但今晨偏偏有賊人對我神都不利,於城門外,天子腳下濫殺無辜,這是吾輩所不能容忍的!還望諸公盡心盡力,盡早破案,抓獲元兇!”


    “喏!”百人再次齊唿!


    李顯小聲對李三郎說到:“讓大家都各歸崗位吧,我與你書房敘話!”


    “是,父親!”說完,轉身做了一個手勢,一百多人盡皆散去。


    龍安司,內院書房,屋內四人。


    太子李顯開口道:“三郎,此處無外人,我就直言了,此次女皇成立龍安司一事,你怎麽看?”


    李三郎胸有成竹的答到:“父親,兒臣認為此事不宜過多深究,凡事按常例進行即可。”


    李三郎雖然年級尚輕,但學識看法很有見地,在家中時,無論大小事宜李顯總要向其詢問,龍安司一事礙於之前不便透露,所以也沒有細談,現在經李三郎這麽一迴答,他反而更疑惑了,不解的問到:“說說,怎麽個按常例進行。”


    李三郎一拱手,繼續說到:“父親,此事兒臣覺得非常蹊蹺,女皇設立龍安司保證上元的安防,先不說往年沒有先例,即使考慮到安防問題,也沒有必要專門設立一個衙署管理此事,隻需告知禁軍龍護衛京兆府等部加強防範即可,況且龍安司權力巨大,可以任意征調其它各衙署人員,這無異於把神都都交給了龍安司,現在外邦又沒有戰事,所以這種級別的安防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李顯聽得真切,說到:“說下去。”


    “起初,我猜想女皇是為了欲擒故縱,把權力放給父親,然後讓父親把附庸的官員集於一處,好便於一並打擊,徹底消滅太子黨,這就好過一個一個查實來得方便。”李三郎說到。


    李顯沒想到李三郎也想到了這一層,背脊不自覺的發涼,說到:“吾兒和我想到一處去了,所以我所征集的人皆是幹吏,並非附庸。”


    李三郎點點頭,繼續說到:“我們能想到的,女皇肯定也能想到,所以此事隻能算是女皇給父親的一個最小的試探,如果父親連此事都想不到,栽了跟頭,那就怪我們自己了。”


    李顯點頭稱是。


    李三郎繼續說到:“今晨的襲擊事件,兒臣勘察過現場,此事絕非是盜匪所為,所有人員均是一刀斃命,這是有預謀的刺殺,這個事情發生的時間點太過於巧合,剛好發生在了龍安司成立之時。一來說明上元期間確有危險,龍安司的設立確有必要,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反對;二來就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給了我們,給了我們那麽大的權力,如果我們在上元節至還不能破案隻能說明我們無能,繼而就有借口撤掉我們的權力,而且不會再有人反對。”


    李顯捋了捋胡須,說到:“你的意思是女皇想要欲擒故縱,罷了我的權力?”


    李三郎沉思了一會,答到:“這個事現在說不清,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什麽?”李顯焦急地問到。


    李三郎沉穩地說到:“現在要做的就隻有一件事,就是查案,案子如果查清了,那麽就什麽構陷都沒用了,如果案子查不清,那麽我們說什麽都沒用了。上元節還有七日,時間寶貴,容不得我們過多猜測,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查案。如果多想他事,反而束手束腳,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李顯聽完,沉思許久,緩緩答到:“看來也隻能如此了,說說,你準備怎麽讓龍安司查辦此案。”


    李三郎繼續說到:“龍安司臨時組建了虎嘯衛七十人,由陳玄禮率領,主要負責抓捕任務;四十名從各衙署調集過來的幹吏由張九齡帶領,主要負責信息匯集任務;剩下的二十七人皆是由各衙門調集過來的刑獄人員,由陳無忌帶領,負責調查工作;三個部門協同作戰,爭取盡快破案。”


    李顯看了看李三郎身後的兩人,陳玄禮和張九齡,他二人皆是李三郎多年的摯友,雖然年輕,但能力是非常出眾的,一文一武,相得益彰,這個陳無忌雖然不太熟悉,但李三郎肯任用,自然也不會差,看李三郎布置妥當,他也就略感放心,於是說到:“三郎,剩下的事就先交給你吧,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差人來報。”


    “喏!”李三郎一拱手,答到。


    太子李顯起駕迴了東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洛陽七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揚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揚任並收藏洛陽七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