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在爆炸中失去了一隻手的老人,說他從小就想學唱戲,可惜家裏不允許。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上一次戲台。雖然這部分人的比例很小,但得到了這些與眾不同的迴答,對賀長季來說就有了很不錯的宣傳素材。他讓萬旭想辦法去滿足他們的願望,但不是用直接施恩的方式。比如那個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想繼續上學,賀長季就讓萬旭把某個帳篷的區域開辟出來當做臨時學堂。所有人都可以來聽課,但前提是有足夠的貢獻積分。貢獻積分可以通過介紹其他百姓投靠、完成任務、舉薦有才能的人等方式獲取。像那個孩子,就靠著帶迴來兩個同樣成為了孤兒的孩子,獲得了足夠上課的貢獻積分。也有人靠著撿拾破磚碎瓦而獲得了貢獻積分。但這個貢獻積分並不是隻要達到某個值就可以一直上課了,為了提高百姓們完成任務的積極性,這個貢獻積分一旦使用就會被扣除。每節課根據時長和內容需要消耗不同的積分,扣除的積分一半被迴收,另一半則是給了上課的夫子作為獎勵。與此同時,夫子也可以在課上給自己覺得優秀的學生相應的貢獻積分獎勵。而除了曾在學堂授課的夫子外,其他任何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開課賺取貢獻積分。貢獻積分除了上課之外,還可以換取食物和其他物資。在貢獻積分製度實施之後,整個帳篷區的食物和物資就都可以用貢獻積分換取了。而沒有貢獻積分,就像動亂前沒有銀子一樣,在帳篷區寸步難行。為了賺取貢獻積分,帳篷區的百姓積極拉其他百姓入夥,這樣一帶二,二帶四,賀長季手下的人口自然飛快上漲了。有了飛快上漲的人口,賀長季就有了足夠的勞動力去搬運石灰石、製造生石灰、建造水泥宿舍。而有了新宿舍,得知隻要有足夠的貢獻積分就可以入住更加漂亮、更加穩定的宿舍之後,百姓們的工作熱情就更高了。賀長季用這種遊戲式的積分製度,讓涪城百姓們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而積分製度的點子,自然是由邵清儀提出來的。邵清儀從賀長季的信中得知,如果人口不斷增加,他們手上的物資會越來越不夠用,就提出了貢獻積分這個想法。所有的百姓都是勞動力,隻要大家齊心協力,用對方法,食物和物資隻會越來越多。如今,第一棟水泥宿舍已經住進了幾十戶人家。要知道,入住水泥宿舍所需要貢獻積分可不低。這幾十戶人家可以說都是為涪城的重建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獲得這份獎勵也理所應當。現在,即使賀長季不發布拉人的任務,其餘百姓也會主動投靠他們——畢竟,誰會喜歡動亂呢?這裏的環境更安定,食物更充足,隻要努力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即使是老弱病殘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這麽好的地方,為什麽不加入呢?賀長季原本是想著實在不行就用暴力手段統一涪城的。但如今,那批真正動亂的百姓自知打不過賀長季,已經逃出了涪城去了其他地方。剩餘零散的百姓也會陸續加入賀長季的陣營。這樣一來,就差世族那邊的勢力了。隻要能收攏世族,或是與世族那邊達成合作,那麽涪城就能徹底穩定下來了。於是今天邵清儀收到的信件中,就提到了這件事情。賀長季與這邊的世族都不熟,也就對藺家還算有些了解。藺睿恆倒是之前來找過他,說是想和他合作,但是賀長季一想到之前藺睿恆之前冤枉邵清儀的事情,就果斷拒絕了。當時邵清儀看到賀長季在信中提到這個,既有些感動,又覺得有些好笑。因為當時賀長季在信中的語氣,真的很像是鬧別扭的小學生。而現在,涪城的局勢基本穩了,就差攻略世族那邊了,賀長季卻犯了難。他當然也有派人去收集世族那邊的信息。但世族那邊如今有些閉關鎖國的意思,外人很難混進去。他收攏的這些百姓中,也很少有知道世族情況的。所以賀長季現在手上關於世族的情報,都是半個多月前的。他知道之前邵清儀在與世族們做生意的時候,對涪城的世族應該有一些了解,所以就寫信問他有沒有什麽建議。邵清儀想了想,提筆寫下了自己的建議。當晚,賀長季就收到了邵清儀的來信。見賀長季看完信件後露出了笑容,萬旭忙不迭地問道:“那位高人可有高招?”“讓我們的廚娘,按照這個菜譜,做些吃的,然後送去給俞家小公子。”賀長季笑著點頭,拿出一張紙,抄錄了信件上的菜譜,然後遞給萬旭,“並轉告俞家小公子,若是喜歡,可來府上一敘。”萬旭看著手上的菜譜,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從容應道:“是!”這些天,他已經見識過將軍結識的這位高人的能力。了解這位高人不會無的放矢,所以萬旭雖然心中疑惑,但更明白自己隻需要按照將軍說的去做就可以了。見萬旭退下了,賀長季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他原先稱邵清儀是“高人”,存了幾分調侃的意思。沒想到這麽長時間下來,萬旭以及其他兄弟還真以為自己在水彎村結識了一個隱世高人,這讓賀長季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是否該戳穿這個烏龍了。而且更讓賀長季哭笑不得的是,萬旭不止一次地暗示賀長季可以請這位高人出山,這樣一來他身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後我種田養娃當上了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豆米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豆米稀並收藏穿書後我種田養娃當上了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