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劍道起源
隨著連飛逸和常士瑞的談話,身後的趙培文和薛慶羽才忽然間發現,一直沒有展露什麽特別之處的連飛逸,居然是一個劍術方麵的高手。
至少從連飛逸的迴答來看,他對於劍術的基本功是非常紮實的。
而隨著話題的深入,連飛逸開始與常士瑞提到了劍術和劍法之上的“劍道”。
“劍道不是日本人的東西嗎?”。
薛慶羽聽了,第一反應是這個。從清朝開始,華夏的武學開始大幅度衰落,包括一些已經初步涉及到人體潛能和能量方麵的知識,也在大規模的文化毀禁過程中被建奴政府針對性的消滅。
以至於民國之後,世人隻知道日本的“劍道”,而不知中國的“劍道”。
這種事,連飛逸覺得有必要和他們做係統性的闡述,而不使他們走入認知的誤區。
實際上,“劍道”這個名稱世界最早出現是距今二千三百年以前的戰國時代,當時的一本叫《吳越春秋》的古書中,就提到了“劍道”這個詞。
越王勾踐向劍客問:劍道曰:夫劍之道則如之何?
而劍客則迴答:劍的形狀簡單,任誰都能很容易學習,劍的揮舞振動輕靈,有如見到美**雅的舞姿一般,然而劍之道甚為幽玄深奧,相當難以領悟體會,但能達到劍之道的人,精神充盈,一旦行動,就如猛虎獲物般敏捷勇猛,可以寡擊眾而無懼……
如此學習“形而下之劍術”人才可以到達最高的劍術境界,可成為“形而上之劍道”。
所謂“道”,指的是順天理,是大自然之理法,能超越時空,中性而永遠不變的規則和真理。
於二千年前之《漢書》,第30卷中,就有專門的篇幅提到過這件事,可惜其內容漸漸被科學浪潮所掩埋,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其中的道理。
反倒是日本方麵非常關注本國的武風,哪怕是現在處於分裂狀態,漸漸緩過氣來的南部日本也有一位叫下川潮的人,寫了一本《武道史》,提到了目前仍殘存有十餘種之多。
一些中國人不太關注的知識和技藝,日本卻趨之若鶩,很多時候,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在這片時空,現有建奴入關的殘酷文化清洗,後有民國年間一大群意圖“去中國化”的思想急先鋒。
這些人,無一不是書讀得不多,但卻有打著滅亡中國“腐朽文化”的旗號,希望鏟除傳承自古代先賢的思想和哲學。
哪怕是華夏聯邦建立之後,意圖讓“物質文明”取代“精神文明”的人,依然絡繹不絕。雖然不再打著讓中國“西方化”的旗號,可也豎起了讓中國“科學化”的旗幟。
宋代開始,腐儒以“理學”殺人,泯滅人思想中的靈性和自由。而這個時代,同樣有人打算以“科學”來達成這個目的,斷絕其他探索未知的方式。
孔子當年就提出過他的劍道精神,在春秋時代,孔子已注重武力與經濟在國家之重要性,於論語有言,“子曰:無兵與食不可以為國。”
孔子以“禮樂射禦書數”六藝文武合一為教育之目標。
又在論語中提到,“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這句話的意思,即君子對武藝之比賽應客氣,如有必要始作之,而競爭時,應以拜禮開始,下台時勝者敬敗者酒,亦以禮結束。
這也是論語所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在中庸第十章說到武勇:“寬柔以教,不服無道……衽金革,死而不厭……”
即武人須以寬容柔雅之修養待人,但對不仁道的事絕不可屈服,甚至不辭穿著戰甲奮勇待戰。不顧自己生死擁護正義,這才是人文哲學儒教下真正的武勇。
因孔子對中華文化貢獻莫大,世人尊為“萬世筅師”,祀於文廟,在國外亦受敬為孔夫子。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而不變,強哉矯。”
孔子的這番話,想要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劍道精神,與人能和諧共存,但不同流合汙,立場公正不偏。
國政上軌道,應多支持,國家陷入混亂無道時,死守正道不變。如此自強不息方可,矯正他人,也是今日劍道人士所遵守的。
明治維新之後,由於全盤照搬西方的文化和知識,日本的劍道才開始漸漸沒落,更是在二二六兵變之後,使得整個日本陷入一種歇斯底裏的狂亂狀態。
而原本曆史中的華夏大地,同樣也出現過這樣的狂亂,而且長達十年。
劍道並非是劍法和劍術,代表著一個人心靈上的追求,也就是信念。
劍道活動須付出個人之能量,而人之能量來自大自然,而大自然的能量呢?
孔子論易經曰:立天之道曰陰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這些,都是記載於易經中的至理名言。
假借現代科學中的正負電子學說,我們可想到一個陰性電子和陽性電子子之結合謂之道,也就是符合相應的科學道理。
但碳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時,尚會發光及發熱,即發生光線及其他熱線,這就可以理解為中國古籍中記載的“陰陽不測謂之神”。
光子或量子等不屬陰陽之不易測的微粒子,即中性,但其能量之放射守大神速就可謂神。如此養成大自然即天地之浩氣,使其氣和劍、體一致為道。
而同一時代的孟子,也提出了他的劍道精神。
孟子生在戰國時代,性豪邁不羈,幼時受慈母叁遷之教,長後私墊孔子為師,強調恩師之學說而曰:惻隱之心為仁之端。
接著,又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等世界聞名的性善大學說。
孟子本人對當時在列國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劍道,亦是特別留意。
他當時就警告世人,“撫劍疾視乃匹夫之勇”,認為練劍須養成浩然之氣,體會大仁大勇的劍道精神。
而道門的祖師爺老子,這個生死成迷的傳奇人物,他同樣對劍道精神有著獨到的見解。
老子生在春秋時代,他對“修道習劍”,與世上一切事同,必順自然之天理。
而天地宇宙,均屬於其本體“道”之內。
道不受時間、空間之因果律,道是“虛”而悠久無邊,生是“道之發現”,死是“歸真於道”之理。
得道就可超越喜怒哀樂等情緒,肯定現世人生自由的價值。自然主義是道家修心養性之目標。因此重視在空氣清爽、寂靜無人的深山林木中打坐。
以靜坐法,以餐霞飲露之心,和舍清俗欲之意,瞑想入靜,以達到無念無妄之妙境。用靜坐法將自我忘,致力於氣納丹田,可培養靈敏的身心,修得劍法真髓“劍與身隨”、“劍氣合一”之劍道。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玄門成就空前,更是誕生了“劍仙”這樣的人物,同時出現了“飛劍”和“劍氣”這樣的知識和技法。
可惜,在戰亂中,大多數典籍都已經毀於戰火,遊牧民族的每一次入侵,都沒有帶來進步,隻會讓文明倒退,並且落入黑暗。
華夏這個諸國文明中最為璀璨的明珠,也多次被野蠻的征服者所摧毀,失去了不知多少珍貴的知識。
僅僅是留下來的玄門典籍,就足以讓後世的學者讚歎,不知道全盛時期的古人,到底達到了怎樣的程度。
丹書中就有關於劍道之法的記載:靜坐要最初還虛,不還虛不能見本性,丹道須仰唿吸之功,使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靜而悉化……
“最初還虛”意為初生之時未受俗染,天真爛漫的嬰兒狀態,又如胎兒,或許能歸以前的腹中胎兒狀態屬一種不生不死,無覺、天真的境界“天心”,由此靜坐將得道即“開悟”。
科學熱江物質文明躍進之今天,迴想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對生命能量恣謝想像力之強,而今日的量子物理學,也開始初步涉及這些高深的宇宙知識,從而證實了中國古代人以哲學予言物理之深。
隻有無知的人,才會狹隘自己的眼光,桎梏自己的思想,結果看不到近在眼前的真理。
儒學的《大學》書中亦有“致知在格物”之理念,而儒學本身也並非排斥技術進步。許多人總喜歡拿“奇yin技巧”說事,可實際上,技術工作者在任何的政治體製下,地位和利益都不高。
而且縱觀古代的東方和西方,中國的技術發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甚至連能夠與之並列的國家或者文明,一個都沒有。
也就是建奴入關開始,華夏才陷入了一種奴隸製體係中,開始全麵落後於諸國文明,技術上再也沒有取得領先的地位。
而中國的武術,也是從那時開始,淪為街頭賣藝的性質。包括曾經被貴族們視為精神象征的劍道,也明珠蒙塵,唯有日本人還在堅持。
在中國古代,被貴族和士族所推崇的劍道,不是日本那種單純的殺戮技巧,而是包含了“道”在內,是順天理、合自然的。
所以練劍得道者,可超越時空之限,死生之念。
在這一點上,同樣是道門先賢的莊子,見解尤為深刻。
莊子是楚國人,在墨子五十年之後和孟子略同時代,並且亦以劍道聞名於世。
所著劍篇中提到:夫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
這就是劍術技法運用之心得,在互相爭鬥生死之關頭,動作絕對不能遲滯落後,即“刀搖敵頭落”、“白刃一閃,身首異處”,然後“劍斬已鞘中”。
利用迅猛的速度,使得人眼難以反應,而一招製敵,這種劍術精要,至今仍是劍法實際應用的要訣。
莊子在老子之後,以宇宙之能量叫之為“道”,而能量之細小擬近零之量子,即稱“虛無”之大。
莊子刻意篇中:吹向唿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古之真人其息深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這就是主張靜坐中之唿吸須將汙濁的廢氣吐出輕緩地吸滿新鮮的空氣,充滿至體內深處,行深唿吸有若以腳踵唿吸一樣線長細密,可如熊如鳥般保持身體機能旺盛,達成長壽之目的。
以後倘有“武藝至於極境,能拒敵於未料之時,蓋如靜坐之功,丹田之氣始動,心中神意已知”,亦有“因靈根動心老武藝也,養靈根靜心者修道也”等文獻傳承下來。
這就是從根本上承認靜坐對劍道修練之益處,雖然連飛逸本身還沒有涉及通過冥想和打坐來凝聚自己的精氣神這個領域,可是他卻也從張嶽丘身上看到了相類似的技巧。
冥想和打坐,如果掌握了真正的要訣,確實可以提升人體潛能,甚至催發出各種看似不可思議的威能出來。
在這一點上,不少文明都有涉獵,並非是華夏文明所專有。
但其他文明的冥想,大多都涉及宗教和神學,這就脫離了原本的真意。唯有華夏的玄門道宗,講究憑依自我之心靈,而超越於物質的局限。
提到劍道,不得不說一下兵家聖賢孫子,他生於春秋時代之齊國,其劍道精神中國最早的兵法家,提起“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本人是吳王闔盧之名將,征楚脅齊、晉,奉吳王稱霸。
史記中有孫武傳、為武書,分十叁篇“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等兵法的核心思想。
孫子集當時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成為軍用,係一兵法之名著。
其軍爭篇中有“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也。”
這就符合劍法的精髓,與莊子對劍術的應用闡述基本相似,都是因勢利導,克敵製勝。
即示敵人以迂遠,敵意已怠。複誘敵人以利,使敵心不專。待敵對吾不專時,雖在後人發,但我們可先製敵人之要害。
又謀略戰中有:不用向導者,不能得地利。
意思即不能任用敵方鄉人為我導軍者,不能得道路之方便。
孫子提倡“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這就是指詐騙敵人使其不知我本情,方能立勝。因此我們須以分或合惑敵人,在變幻無常中量敵可擊即擊,仍可取勝。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在孫子兵法中,這就是言明使兵之移動要如疾風一樣迅速,擊敵之虛,行軍排列如林之森然不亂。
攻入敵國時,勢如猛火燎原,隻有前進,不可有往複。
駐軍時不信敵誘,須安固如山,如元雲蔽天,陣容幽隱莫測。
出擊如雷,閃迅不及避。
攻敵製勝後進而抄鄉,兵分數道預防不測。
得手敵地,必須郭度所據地利,分兵守利。
待量確知敵情之後,始能下令動戰。
如上先知作戰之遠近,迂直者可勝,此為軍爭之法也。
這既是兵法,也是劍法,對人和對國,有時候也是一樣的。
在孫子兵法之“始計”篇中有:經之以五校之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叁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孫子兵法中提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
並且認為“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這五校之計中的第一條之“道”說的是道德,戰時以武道精神即“仁義”為管道,可使上下一致,同生死,民亦不畏危。
而作用在劍客身上,就是要讓其明悟,劍可殺人,但不可濫殺無辜。持劍而心存公義,則劍勢雄渾,如有神助。
戰國諸子中,真正的劍客達人應該是墨子本人,他的著書中關於劍道精神的內容有七十一篇之多。
現存有六十三篇,有關兵法之二十篇中,有記號令、典範、技擊、攻守、戰術等。
但技擊遺失未傳,漢朝以前儒家和墨家是思想界的二大勢力。墨子否定宿命論,倡導“博愛重義”,反對世襲製的貴族製度,批評儒家過份重儀式,輕忽實際行動。
墨家以嚴格紀律著稱,是一個準軍事化組織,內部提倡絕對服從,視死如歸的實踐行動主義,結果形成任俠性的集團。
唯能成功不得失敗之奮鬥精神,留下不少的壯烈事跡。失敗時自盡謝罪以祈萬古流芳之敢死精神,後世劍客尊奉墨子為武聖。
可以說,墨子既是一個大學問家,又是一個古代的技術工作者,同時還是一個頂尖劍客。
劍道起源於中國,如今卻流亡於日本,連飛逸和張嶽丘這樣的人,都希望複興這一門記憶,重現昔日的輝煌。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劍道起源
隨著連飛逸和常士瑞的談話,身後的趙培文和薛慶羽才忽然間發現,一直沒有展露什麽特別之處的連飛逸,居然是一個劍術方麵的高手。
至少從連飛逸的迴答來看,他對於劍術的基本功是非常紮實的。
而隨著話題的深入,連飛逸開始與常士瑞提到了劍術和劍法之上的“劍道”。
“劍道不是日本人的東西嗎?”。
薛慶羽聽了,第一反應是這個。從清朝開始,華夏的武學開始大幅度衰落,包括一些已經初步涉及到人體潛能和能量方麵的知識,也在大規模的文化毀禁過程中被建奴政府針對性的消滅。
以至於民國之後,世人隻知道日本的“劍道”,而不知中國的“劍道”。
這種事,連飛逸覺得有必要和他們做係統性的闡述,而不使他們走入認知的誤區。
實際上,“劍道”這個名稱世界最早出現是距今二千三百年以前的戰國時代,當時的一本叫《吳越春秋》的古書中,就提到了“劍道”這個詞。
越王勾踐向劍客問:劍道曰:夫劍之道則如之何?
而劍客則迴答:劍的形狀簡單,任誰都能很容易學習,劍的揮舞振動輕靈,有如見到美**雅的舞姿一般,然而劍之道甚為幽玄深奧,相當難以領悟體會,但能達到劍之道的人,精神充盈,一旦行動,就如猛虎獲物般敏捷勇猛,可以寡擊眾而無懼……
如此學習“形而下之劍術”人才可以到達最高的劍術境界,可成為“形而上之劍道”。
所謂“道”,指的是順天理,是大自然之理法,能超越時空,中性而永遠不變的規則和真理。
於二千年前之《漢書》,第30卷中,就有專門的篇幅提到過這件事,可惜其內容漸漸被科學浪潮所掩埋,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其中的道理。
反倒是日本方麵非常關注本國的武風,哪怕是現在處於分裂狀態,漸漸緩過氣來的南部日本也有一位叫下川潮的人,寫了一本《武道史》,提到了目前仍殘存有十餘種之多。
一些中國人不太關注的知識和技藝,日本卻趨之若鶩,很多時候,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在這片時空,現有建奴入關的殘酷文化清洗,後有民國年間一大群意圖“去中國化”的思想急先鋒。
這些人,無一不是書讀得不多,但卻有打著滅亡中國“腐朽文化”的旗號,希望鏟除傳承自古代先賢的思想和哲學。
哪怕是華夏聯邦建立之後,意圖讓“物質文明”取代“精神文明”的人,依然絡繹不絕。雖然不再打著讓中國“西方化”的旗號,可也豎起了讓中國“科學化”的旗幟。
宋代開始,腐儒以“理學”殺人,泯滅人思想中的靈性和自由。而這個時代,同樣有人打算以“科學”來達成這個目的,斷絕其他探索未知的方式。
孔子當年就提出過他的劍道精神,在春秋時代,孔子已注重武力與經濟在國家之重要性,於論語有言,“子曰:無兵與食不可以為國。”
孔子以“禮樂射禦書數”六藝文武合一為教育之目標。
又在論語中提到,“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這句話的意思,即君子對武藝之比賽應客氣,如有必要始作之,而競爭時,應以拜禮開始,下台時勝者敬敗者酒,亦以禮結束。
這也是論語所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在中庸第十章說到武勇:“寬柔以教,不服無道……衽金革,死而不厭……”
即武人須以寬容柔雅之修養待人,但對不仁道的事絕不可屈服,甚至不辭穿著戰甲奮勇待戰。不顧自己生死擁護正義,這才是人文哲學儒教下真正的武勇。
因孔子對中華文化貢獻莫大,世人尊為“萬世筅師”,祀於文廟,在國外亦受敬為孔夫子。
“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而不變,強哉矯。”
孔子的這番話,想要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劍道精神,與人能和諧共存,但不同流合汙,立場公正不偏。
國政上軌道,應多支持,國家陷入混亂無道時,死守正道不變。如此自強不息方可,矯正他人,也是今日劍道人士所遵守的。
明治維新之後,由於全盤照搬西方的文化和知識,日本的劍道才開始漸漸沒落,更是在二二六兵變之後,使得整個日本陷入一種歇斯底裏的狂亂狀態。
而原本曆史中的華夏大地,同樣也出現過這樣的狂亂,而且長達十年。
劍道並非是劍法和劍術,代表著一個人心靈上的追求,也就是信念。
劍道活動須付出個人之能量,而人之能量來自大自然,而大自然的能量呢?
孔子論易經曰:立天之道曰陰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這些,都是記載於易經中的至理名言。
假借現代科學中的正負電子學說,我們可想到一個陰性電子和陽性電子子之結合謂之道,也就是符合相應的科學道理。
但碳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時,尚會發光及發熱,即發生光線及其他熱線,這就可以理解為中國古籍中記載的“陰陽不測謂之神”。
光子或量子等不屬陰陽之不易測的微粒子,即中性,但其能量之放射守大神速就可謂神。如此養成大自然即天地之浩氣,使其氣和劍、體一致為道。
而同一時代的孟子,也提出了他的劍道精神。
孟子生在戰國時代,性豪邁不羈,幼時受慈母叁遷之教,長後私墊孔子為師,強調恩師之學說而曰:惻隱之心為仁之端。
接著,又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等世界聞名的性善大學說。
孟子本人對當時在列國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劍道,亦是特別留意。
他當時就警告世人,“撫劍疾視乃匹夫之勇”,認為練劍須養成浩然之氣,體會大仁大勇的劍道精神。
而道門的祖師爺老子,這個生死成迷的傳奇人物,他同樣對劍道精神有著獨到的見解。
老子生在春秋時代,他對“修道習劍”,與世上一切事同,必順自然之天理。
而天地宇宙,均屬於其本體“道”之內。
道不受時間、空間之因果律,道是“虛”而悠久無邊,生是“道之發現”,死是“歸真於道”之理。
得道就可超越喜怒哀樂等情緒,肯定現世人生自由的價值。自然主義是道家修心養性之目標。因此重視在空氣清爽、寂靜無人的深山林木中打坐。
以靜坐法,以餐霞飲露之心,和舍清俗欲之意,瞑想入靜,以達到無念無妄之妙境。用靜坐法將自我忘,致力於氣納丹田,可培養靈敏的身心,修得劍法真髓“劍與身隨”、“劍氣合一”之劍道。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玄門成就空前,更是誕生了“劍仙”這樣的人物,同時出現了“飛劍”和“劍氣”這樣的知識和技法。
可惜,在戰亂中,大多數典籍都已經毀於戰火,遊牧民族的每一次入侵,都沒有帶來進步,隻會讓文明倒退,並且落入黑暗。
華夏這個諸國文明中最為璀璨的明珠,也多次被野蠻的征服者所摧毀,失去了不知多少珍貴的知識。
僅僅是留下來的玄門典籍,就足以讓後世的學者讚歎,不知道全盛時期的古人,到底達到了怎樣的程度。
丹書中就有關於劍道之法的記載:靜坐要最初還虛,不還虛不能見本性,丹道須仰唿吸之功,使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靜而悉化……
“最初還虛”意為初生之時未受俗染,天真爛漫的嬰兒狀態,又如胎兒,或許能歸以前的腹中胎兒狀態屬一種不生不死,無覺、天真的境界“天心”,由此靜坐將得道即“開悟”。
科學熱江物質文明躍進之今天,迴想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對生命能量恣謝想像力之強,而今日的量子物理學,也開始初步涉及這些高深的宇宙知識,從而證實了中國古代人以哲學予言物理之深。
隻有無知的人,才會狹隘自己的眼光,桎梏自己的思想,結果看不到近在眼前的真理。
儒學的《大學》書中亦有“致知在格物”之理念,而儒學本身也並非排斥技術進步。許多人總喜歡拿“奇yin技巧”說事,可實際上,技術工作者在任何的政治體製下,地位和利益都不高。
而且縱觀古代的東方和西方,中國的技術發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甚至連能夠與之並列的國家或者文明,一個都沒有。
也就是建奴入關開始,華夏才陷入了一種奴隸製體係中,開始全麵落後於諸國文明,技術上再也沒有取得領先的地位。
而中國的武術,也是從那時開始,淪為街頭賣藝的性質。包括曾經被貴族們視為精神象征的劍道,也明珠蒙塵,唯有日本人還在堅持。
在中國古代,被貴族和士族所推崇的劍道,不是日本那種單純的殺戮技巧,而是包含了“道”在內,是順天理、合自然的。
所以練劍得道者,可超越時空之限,死生之念。
在這一點上,同樣是道門先賢的莊子,見解尤為深刻。
莊子是楚國人,在墨子五十年之後和孟子略同時代,並且亦以劍道聞名於世。
所著劍篇中提到:夫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
這就是劍術技法運用之心得,在互相爭鬥生死之關頭,動作絕對不能遲滯落後,即“刀搖敵頭落”、“白刃一閃,身首異處”,然後“劍斬已鞘中”。
利用迅猛的速度,使得人眼難以反應,而一招製敵,這種劍術精要,至今仍是劍法實際應用的要訣。
莊子在老子之後,以宇宙之能量叫之為“道”,而能量之細小擬近零之量子,即稱“虛無”之大。
莊子刻意篇中:吹向唿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古之真人其息深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這就是主張靜坐中之唿吸須將汙濁的廢氣吐出輕緩地吸滿新鮮的空氣,充滿至體內深處,行深唿吸有若以腳踵唿吸一樣線長細密,可如熊如鳥般保持身體機能旺盛,達成長壽之目的。
以後倘有“武藝至於極境,能拒敵於未料之時,蓋如靜坐之功,丹田之氣始動,心中神意已知”,亦有“因靈根動心老武藝也,養靈根靜心者修道也”等文獻傳承下來。
這就是從根本上承認靜坐對劍道修練之益處,雖然連飛逸本身還沒有涉及通過冥想和打坐來凝聚自己的精氣神這個領域,可是他卻也從張嶽丘身上看到了相類似的技巧。
冥想和打坐,如果掌握了真正的要訣,確實可以提升人體潛能,甚至催發出各種看似不可思議的威能出來。
在這一點上,不少文明都有涉獵,並非是華夏文明所專有。
但其他文明的冥想,大多都涉及宗教和神學,這就脫離了原本的真意。唯有華夏的玄門道宗,講究憑依自我之心靈,而超越於物質的局限。
提到劍道,不得不說一下兵家聖賢孫子,他生於春秋時代之齊國,其劍道精神中國最早的兵法家,提起“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本人是吳王闔盧之名將,征楚脅齊、晉,奉吳王稱霸。
史記中有孫武傳、為武書,分十叁篇“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等兵法的核心思想。
孫子集當時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成為軍用,係一兵法之名著。
其軍爭篇中有“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也。”
這就符合劍法的精髓,與莊子對劍術的應用闡述基本相似,都是因勢利導,克敵製勝。
即示敵人以迂遠,敵意已怠。複誘敵人以利,使敵心不專。待敵對吾不專時,雖在後人發,但我們可先製敵人之要害。
又謀略戰中有:不用向導者,不能得地利。
意思即不能任用敵方鄉人為我導軍者,不能得道路之方便。
孫子提倡“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這就是指詐騙敵人使其不知我本情,方能立勝。因此我們須以分或合惑敵人,在變幻無常中量敵可擊即擊,仍可取勝。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在孫子兵法中,這就是言明使兵之移動要如疾風一樣迅速,擊敵之虛,行軍排列如林之森然不亂。
攻入敵國時,勢如猛火燎原,隻有前進,不可有往複。
駐軍時不信敵誘,須安固如山,如元雲蔽天,陣容幽隱莫測。
出擊如雷,閃迅不及避。
攻敵製勝後進而抄鄉,兵分數道預防不測。
得手敵地,必須郭度所據地利,分兵守利。
待量確知敵情之後,始能下令動戰。
如上先知作戰之遠近,迂直者可勝,此為軍爭之法也。
這既是兵法,也是劍法,對人和對國,有時候也是一樣的。
在孫子兵法之“始計”篇中有:經之以五校之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叁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孫子兵法中提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
並且認為“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這五校之計中的第一條之“道”說的是道德,戰時以武道精神即“仁義”為管道,可使上下一致,同生死,民亦不畏危。
而作用在劍客身上,就是要讓其明悟,劍可殺人,但不可濫殺無辜。持劍而心存公義,則劍勢雄渾,如有神助。
戰國諸子中,真正的劍客達人應該是墨子本人,他的著書中關於劍道精神的內容有七十一篇之多。
現存有六十三篇,有關兵法之二十篇中,有記號令、典範、技擊、攻守、戰術等。
但技擊遺失未傳,漢朝以前儒家和墨家是思想界的二大勢力。墨子否定宿命論,倡導“博愛重義”,反對世襲製的貴族製度,批評儒家過份重儀式,輕忽實際行動。
墨家以嚴格紀律著稱,是一個準軍事化組織,內部提倡絕對服從,視死如歸的實踐行動主義,結果形成任俠性的集團。
唯能成功不得失敗之奮鬥精神,留下不少的壯烈事跡。失敗時自盡謝罪以祈萬古流芳之敢死精神,後世劍客尊奉墨子為武聖。
可以說,墨子既是一個大學問家,又是一個古代的技術工作者,同時還是一個頂尖劍客。
劍道起源於中國,如今卻流亡於日本,連飛逸和張嶽丘這樣的人,都希望複興這一門記憶,重現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