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奧裏薩邦是位於印度東部的一個邦,首府為布巴內斯瓦爾,麵積約15.5萬平方公裏,按麵積計是印度第九大邦。


    在這個邦域之內,人口總數約為3670萬,按人口計是印度第十一大邦。奧裏薩邦大約有87%的人口居住在鄉村,並且三分之一的農村人口沒有任何土地,25%的人口為部落人口。


    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來,這裏是一個到處都滲透著貧窮和落後氣息的地區,可正因為這樣,這裏消息閉塞,人員流通少,是一些戰略國防工業生產線的首選之地。


    印度的導彈研發與生產基地,就建立在這裏。


    在本時空中,印度先是投靠了蘇聯,然後當蘇聯倒台便轉為向美國靠攏,是一個十足的兩麵派。或許從外交上來講,這樣的左右逢源讓印度顯示出了一種利益交換上的“迎刃有餘”。


    可看看曆史就知道,沒有立場的國家,通常都被人所不齒,並且下場也基本都是淒慘。


    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是最好的例子,先投靠美國,後來又想打自己的小算盤,為了一點點利益,就不顧政治和宗教立場。


    所謂的左右逢源,就等於是沒有真正的靠山,一旦出事,就無人施以援手。


    不過在這片時空裏,因為世界格局的變動,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被中德兩國聯手絞殺。分裂成了數十個中小型聯邦。


    就算是新建立的俄羅斯帝國。也恢複了沙皇時期的封建統治,不過疆域就縮小到了不知多少倍,僅僅保留了以莫斯科為首的中央聯邦管區,以及以聖彼得堡為首的西北聯邦區,縮小到僅有全盛時期的五分之一。


    幾乎是一戰,就讓龐大的俄羅斯帝國,迴到了十七世紀的二流國家狀態。


    所以,在這片時空之中,印度並沒有兩麵三刀的政治前科。雖然還是表示出了那種牆頭草的做派,可至少在立場上。選擇了依附以美國為首的北約。


    這樣的選擇,其實也是必然。投靠蘇聯很正常,兩國並無領土接壤,利益衝突也不明顯。可麵對強大的華夏聯邦。印度最害怕的就是被東方霸主滲透和提出領土要求,邊境被逐步蠶食。


    所以無論是那一屆印度領導集體上台,都堅決反對倒向華夏聯邦,而對中國采取強硬的敵視姿態。這不是愚蠢,而是真正的深謀遠慮。


    而由於英美國家的一力支持,華夏聯邦也無法直接對印度采取強硬的軍事手段,因為印度是北約的會員國,中國出兵無疑是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因為華夏聯邦的出現,大量的軍事科技發展速度大大加快,雖然現在西方的技術發展還是稍微落後於東方。可逆向破解也極大的提升了其他工業強國的技術水平。


    而考慮到需要印度來遏製中國的發展,美國也向印方提供了一些導彈生產技術,順便也將一條導彈生產線賣了個天價。


    雖然知道在售價上被人狠狠坑了一把,可能夠獲得戰略戰術導彈的生產技術和相關機械設備,印度方麵依舊是歡天喜地的認了。


    至少美國人還是願意賣這樣的戰略武器給他們的,價格貴一點,總比什麽也沒有要強。


    從1961年開始,印度方麵在美英兩國的支持下,其自身的軍事科技得到了高速發展。


    僅僅花了不到10年的時間,印度的軍費預算就直接飆升至國民生產總值的3.67%。這在比例上甚至已經高過了英國和法國,隻比中、美、德三國落後少許。


    可如果算上中美兩國需要維持龐大的海外勢力圈,以及在各地進行小規模戰爭的花費,而德國也必須維持在歐洲的霸權地位,這與印度僅僅用於本土防禦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單純考慮本土防禦。是不需要維持這種軍費花銷的,不過印度人喜歡當冤大頭。這是全世界各軍火輸出國都清楚的事情。


    在1964年的時候,印度軍方就先後購進了“博福斯”155毫米火炮還有英國的“維拉特”號航母,更有圖-142反潛飛機以及伊爾-76運輸機,和米格-29戰鬥機等等高科技大型武器裝備。


    其中,繼承了大量蘇聯軍工企業和人員的波蘭,是印度人最主要的武器供應商。


    在三年前,還是農業國的印度,就上馬了的“綜合導彈發展計劃”這種大型的國家戰略型工程項目,更是印度決心自行開發高科技戰略武器的具體體現。


    “阿格尼”係列導彈就是“綜合導彈發展計劃”的一出重頭戲。


    “阿格尼”導彈於1965年開始研製,這比原本時空提早了十四年,並且在1968年就被印度軍方列入“綜合導彈發展計劃”的具體內容之中。


    1969年一年之內就先後完成三次試射,雖說是印度人得到了不少來自美國的技術和工程師的幫助,可也反映出了印度政府對導彈這種武器的誌在必得之心。


    至此之後,印度在亞洲各國的外交輿論壓力下,“阿格尼”項目曾一度遭到擱置。而最近的一段日子以來,隨著華夏聯邦的技術和資金支援,巴基斯坦的中程彈道導彈的試驗進程得到加快,這就給印度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印度國內開始有人提出要求要繼續“阿格尼”這個軍事武器研發項目,導彈就是這個時代的利劍,是最具威懾力的武器,沒有導彈的國家,甚至在國際舞台上根本沒有任何發言權。


    而為了解決自身“缺乏遠程打擊力”的這個問題。印度政府不得不加快了“阿格尼”導彈的研製步伐。


    就在發起第三次印巴戰爭的前。印度軍方就完成了第四次試射了“阿格尼”導彈,。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積極謀求建立戰略軍事力量,希望向其他的世界大國那樣,擁有遠程製敵的威懾性武器係統。


    而目前,印度雖然已有能力製造戰術導彈,可依舊缺乏長距離的武器運載工具。


    而在在海基遠程打擊力量方麵,印度也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了一些大噸位的常規潛艇,可目前印軍的潛射導彈尚處於設計開發階段,就算是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到1985年前後才有可能完成相關的技術研發工作。


    而在空中戰略打擊力量方麵,印度的空軍部隊目前還沒有戰略轟炸機,就算是中程的都沒有,隻有一些可以執行短途轟炸任務的戰鬥轟炸機。


    雖然其中一部分第三代戰鬥轟炸機也能夠越過高空。有著能夠攻擊中國雲南的戰術轟炸能力,可畢竟是作戰半徑有限。


    再來看看印度的陸基武器打擊力量方麵,印度軍方已經開始部署他們的的“普裏特維”導彈,在印地語中,普裏特維的意思是大地,所以也被稱為導彈。


    這種戰術兵器,其最大射程不過350公裏,僅僅是屬於近程彈道導彈,也隻能作為戰術武器打擊力量來使用,無法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造成多少威脅。


    如果真的想要擁有一種讓人忌憚的戰略威懾力。印度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了“阿格尼”導彈身上。對於這一點事實,印度政府的領導人全都是心知肚明的。


    核試驗過後不久,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就公開宣布要逐步建立起以陸基核打擊力量為主體、以空中核打擊力量和海基核打擊力量為輔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體係。


    在陸基戰略軍事力量方麵,印軍重點發展了他們自己的“阿格尼”導彈。1970年8月15日,印總理英.甘地夫人在**日講話中也表示,將部署“阿格尼”-ii導彈。


    “阿格尼”導彈,這種武器是由印度國防與美國唐納德公司展開聯合研究而發展組織起來的,具體的設計也是由美國的私人公司提供的圖紙和設計原理,而具體的生產則交由印度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來負責。


    印度政府,剛剛才布置了這種戰略武器。現役的“阿格尼”導彈一共有三種型號,即i型、ii型和iii型,它們的射程分別對應為1500公裏、2000公裏和2500公裏三種。


    與此同時,印度方麵還在研製射程可以達到5000公裏以上的“阿格尼”戰略導彈。


    按照導彈的應用分類標準來看,前3種型號的“阿格尼”導彈都是屬於中程導彈。而後一種則屬於遠程導彈。


    其中“阿格尼i”導彈彈體長達21米,直徑達到了1.3米。重量更是有19噸。因為美方的電子元件工藝還不成熟,印度發展的這種導彈個頭顯得太過“魁梧”了。


    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這樣大的體積不利於快速打擊,並且在地方雷達上的反射麵積也太大了些,容易被敵人提前發現。


    而且這種導彈的推進方式也很落伍,還在采用二級火箭發動機製,第一級使用固體燃料,第二級使用液體燃料。


    由於電子技術的落後,印方“阿格尼”導彈的製導係統依靠慣性製導,圓概率誤差超過了300米。而其自身的臃腫,也導致了有效載重方麵的部族,僅有1噸。


    雖然一直夢想著擁有印度自己的核武器,可在這一點上,中美兩國都沒有鬆口的打算,所以印度人隻能在這些導彈上搭載常規炸彈。


    “阿格尼”導彈可攜帶破片殺傷彈、高爆彈頭、油氣彈頭、集束彈頭等戰術武器。


    至於先進一些的“阿格尼”ii型導彈,在數據上就比它的前輩要好一些,彈體長有20米,直徑為1.3米,重量降低到了16噸,可在推進機製上還是采用兩級固體燃料發動機。


    使用這種推進方式,意味著當阿格尼ii型導彈的射程為2000公裏時。其戰術打擊的遠地點為就405公裏。助推階段飛行越有110秒,並且重返大氣層的速度就會高達3.9公裏沒秒。


    這樣一來,就具備了戰術上的突然性,也可以讓敵人的雷達係統防不勝防。


    “阿格尼ii”型導彈,它采用了中段慣性製導加末端雷達製導,而製導雷達的工作範圍主要是在c波段或s波段,更是將導彈的圓概率誤差降低到了100米左右。


    印度曾一度考慮在“阿格尼ii”導彈上使用gps衛星製導,可由於gps製導易受外部影響,所以最終被放棄。


    印度目前還沒有自己的衛星,他們的gps衛星也是向美國的私人公司租用。每一次使用都要被人訛詐一番,效果還不怎麽理想。


    最主要的是,這就等於把許多秘密交給了別人,這對於國家和政府。都不是什麽好事。


    總的來說,“阿格尼ii”導彈還算是基本合格的,其發射準備時間不足15分鍾,有效載重也維持在了1噸的隨準,必要的時候可以攜帶集束彈、製導彈頭、油氣彈、生化彈頭等戰術武器。


    因為這種導彈實現了全固體燃料,所以使得整體導彈係統具備了十分良好的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內容是,這種導彈的第二級發動機可是由印度軍方專門提出並且自行開發的,使得這種導彈的伸縮噴口可在飛行中對推力方向進行微調,這就意味著“阿格尼ii”可以在軟件控製下對彈道進行高速。


    這樣一來,就讓“阿格尼ii”導彈在重返大氣層階段擁有更加強力的機動性能。有很大幾率可以躲避導彈防禦係統,並且對攻擊目標進行有效的打擊。


    至於“阿格尼ii”導彈的另一種特色,那就是能夠通過鐵路機動發射裝置來進行武器發射。盡管這種方式與公路機動發射裝置相比,鐵路發射係統的造價更高,而機動的靈活性卻更差。


    可不管怎麽說,鐵路機動發射裝置係統畢竟降低了導彈係統的易攻擊性,而且更加便於印軍導彈兵的操作。


    今年年初,印度軍方就年斥資10億美元,一口氣生產30枚“阿格尼ii”型導彈和15枚“阿格尼iii”型導彈,使得印度忽然就具備了直接遠程打擊中國本土的戰略能力。


    這也是印度人野心膨脹的原因之一。擁有了導彈這樣的攻擊利劍,在麵對華夏聯邦的時候,底氣就更加足了一些。


    而一想到自己的“阿格尼”係列導彈,英.甘地夫人的內心就得以安定了不少,她還在琢磨著是否應該向克什米爾穀地巴基斯坦軍隊的集結區域發射一枚常規彈頭的“阿格尼”導彈。


    這麽做。主要是為了想徹底地顯示一下印度政府不惜發動全麵戰爭也要保護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利益的這一決心,更是為了要給巴基斯坦政府一些壓力。


    而越是這麽想。英.甘地夫人就越是心動,她當即再次召開了內閣會議,說出了自己此時此刻的一些想法。並且還一再強調,目前的情形之下,進行這樣的威懾行動,更加有利於在談判桌上的“戰鬥”。


    而且,英.甘地夫人也十分肯定,這麽做能夠產生非常好的政治外交效果,就連大部分印度內閣成員也都為這個“好辦法”而感到心動不已。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一致認為這是解決現在談判局麵僵持的一個絕妙的主意,可是也有幾個資深的內閣成員在擔心,這樣公然違反聯合國所提出停火決議,將讓印度在外交上陷入孤立。


    很可能連美國人都不喜歡這樣的行為,這會給印度造成極大的外交被動。雖然印度陸軍的參謀總長,並且也是東巴作戰行動的最高指揮官,薩姆.馬克內肖並非主張一味的強硬,而比較注重與大國之間的政治角力。


    可英.甘地夫人,輸紅了眼,她還是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現在是聽不進去任何反對意見了。


    為了要公開顯示印度的戰略威懾力量,這種想法壓倒了對聯合國決議本來就不情願和迫不得已的遵守。這時候,印度的這種搖擺的外交立場又再一次體現了出來。


    印度既希望能夠得到來自聯合國和北約的庇護,可又不願意接受相應的遊戲規則,這種做法完全是惹人厭惡。


    印度對於聯合國的決議,向來都是有利於自己的可以遵守,而一旦沒有利益可圖,就完全擱置在一邊,絲毫不予理會。


    這種不顧遊戲規則的做法,是在透支著印度政府的外交信用,直到再也沒有國家願意相信印度。一旦形成這種局麵,可就十分危險了,因為再無一個可以依靠和信賴的政治盟友。


    要知道,當年決議印巴分治的時候,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權劃分,印度就一度違反了決議,利用自身的經濟和軍事優勢,強占了一大片屬於巴基斯坦的領土。


    而本身就隻是鬆散的政治議會機構的聯合國,又能有什麽辦法去阻止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能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星的乃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星的乃粉並收藏智能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