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完成了對印軍這兩個步兵師的分割包圍之後,在統一的戰術任務安排下,依照原本的慣例,誌願軍部隊迅速向落入伏擊圈中印軍地麵部隊下達了最後通牒,限對方必須於午夜零點之前放下手中的武器,走出陣地投降。
否則,等待著印度士兵的將是死亡與絕望。
而加兩個印度步兵師的指揮官在得知己方救援部隊被阻截在路上之後,也已經是萬念俱灰,認為自己如今是在劫難逃,故而麵對“巴基斯坦軍”的最後通牒,不得不猶豫再三,考慮是否要接受。
知道現在,印度人仍舊被蒙在鼓裏,並不知道與他們交戰的並非是巴基斯坦人。這也是因為誌願軍的士兵裝備精良,基本上不下車作戰。
而為了貫徹華夏聯邦國防部製定的盡量保持秘密參戰的這一原則,所有的援巴誌願軍部隊都換上了全套的巴基斯坦軍軍服,而且在戰鬥車輛上,其標誌也是經過了重新的噴塗,讓巴基斯坦陸軍的軍徽掩蓋住了醒目的蒼龍之首。
在所有人員都在車輛內部完成作戰行動的情形下,印軍是難以辨認不出對方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巴基斯坦人。
而對於投降這個問題,兩位印軍少將的心理防線倒還是有些鬆動的,他們是印度貴族,當然有榮譽感,但不代表他們願意慷慨就義。
現在可是在入侵巴基斯坦。又不是守衛神聖的祖國。何必賠上性命呢?
既然現在無法抵擋敵軍的攻勢,那為何不選擇向敵軍投降呢,這樣一來,最起碼能夠讓底下的印軍士兵少出現一點犧牲。
不過,他們兩個師長也不願意承擔投降的責任,在軍事原則上,更是無權作出處這樣的決定,所以必須要得到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首肯,沒有一個中將以上級別將領的認可,投降可是相當於叛國。
就算迴到印度。以貴族的身份免於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那也等於軍事生涯的結束,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而印度中路軍指揮官在接到兩位師長要求他給予在適當的情形之下向敵軍投降的權力,更強調是為了要避免造成更大的士兵傷亡。
這種膽小怕事的言辭。讓中將閣下怒不可遏,破口大罵,直稱第37師和第44師的兩位師長全是無能的個膽小鬼,居然想要以投降來逃避軍人應該履行的職責,當真是印度陸軍的恥辱。
在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看來,軍人的職責就是要為國家帶去榮耀,而如果無法實現,那就更應該以戰死沙場來作為自己最後的歸宿。
印度中路軍的指揮官是一位傳統的老軍人,作風硬派,他認為每一個軍人在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都應該有戰死的覺悟。可是手下兩位印軍少將的請求,對於極為重視軍人榮譽的中路軍指揮官看來,和臨陣脫逃這樣的行為沒有兩樣。
所以他立即發出電令,嚴厲的斥責了印軍第37師與第44師的兩位師長,更以中路軍最高指揮官的這一身份,命令這兩個步兵師必須戰鬥至最後一人,原地堅守,等待裝甲部隊的救援。
任何臨陣脫逃的舉動,都被視為逃兵,並且要送上軍事法庭。
而對於這兩位印軍少將的請求。中路軍指揮官更是進行了嚴厲的駁斥,他高調宣稱,假若這兩人真的選擇向巴軍投降,並且未能得到相應的批準,那就直接等於是賣國的行為。迴國後將來接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
陷入包圍圈的兩位印軍少將,他們在接到了總指揮官不允許投降的命令之後。麵色發苦。要知道,這會兒離巴基斯坦方給出的最後通牒,在時限上也隻剩下不到一個小時的考慮時間了。
在經過一番掙紮之後,兩位步兵師的師長都在意見上達成了一致,並且在電話中一起決定違背上級指揮官的命令,主動向當麵的巴基斯坦軍投降,並且全麵停止無謂的軍事抵抗。
除了是要為自己的安危考慮,他們也是為了手下近4萬士兵的寶貴生命,這可是他們維持家族利益的本錢,就算自己在迴國之後被撤換了職務,至少這些部隊還能掌握在背後的家族手裏。
這樣算下來,即便是將來要上軍事法庭接受裁決也顧不上了,貴族重視家族利益更高於個人利益,必要的時候,連自己的名譽也在犧牲之列。
促使這兩位印軍少將作出如此決定,還著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兩位步兵師的師長,都對剛愎自用的上級十分不滿。
那種在製定戰術時不管手下死活的作風,讓部下心寒,關鍵是,這樣的犧牲竟然帶不來一點一滴的勝利。所以兩人都忍受夠了,決定投降。
現在兩位印軍少將他們所共同麵臨的處境,甚至是全軍都陷入困境,這皆是由於上級的戰術指揮失誤所導致的。
假若不是一心想要快速行軍趕到列城,又怎麽會導致部隊的分割?這種完全不顧會下步兵部隊行軍速度的差異,而使得三個步兵師落後在了後方,最終陷入敵人的重圍,以至於給了巴基斯坦軍分割和宰殺印軍的機會。
要不是上級在接到後方請求支援的電報之後想當然的認為敵人不會在後排投入太多的,以至於他絲毫不顧步兵部隊重大的傷亡而嚴令陷入重圍的下屬就地結陣防禦,又怎麽會出現現在這樣的困局?
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作為印度的一位中將,他絲毫沒有相應的戰略戰術指揮能力,一直在下達著不切實際的命令,以至於嚴重貽誤了中路軍的戰機。最終導致了現在的局麵。讓兩個完整的步兵師陷入敵人的包圍。
甚至,已經有一整支地麵師級部隊已經被敵人全數殲滅。
可到了這樣的地步,中路軍的指揮官竟然還下達了如此不近人情的命令,不允許剩餘的印軍士兵向敵人投降,難道還要更多無辜的士兵為這種既無能又瘋狂的上級而喪命嗎?
最終,被下了最紅通牒的兩位印軍師長,向巴基斯坦方麵發出了帶有投降字眼的電報,與此同時,他們還開始向部隊下達了停止抵抗的命令,讓剩餘的士兵放下武器。走出陣地,向巴軍舉手投降。
第二日上午,投降儀式在陣地前正式舉行,儀式的場地布置很是簡潔。但氣氛卻十分沉重。而還是為了身份保密的這一個原因,前來受降的是一位巴基斯坦軍官。
由巴基斯坦人來接受印軍指揮官遞上的配槍,這在兩軍交戰中,代表著繳械投降的這個意思。在儀式結束之後,兩位印軍少將也不得不痛苦的接受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印度在中路戰場上的敗局已經再無挽迴餘地。
現在,印軍裝甲部隊的的後路已被切斷,很顯然,巴軍這一處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軍力,這與總參謀部給出那個所謂“巴軍的主力在東線”的判斷完全不相符合。以至於還未投降的前線印軍裝甲部隊,現在真正成為了一支深入敵境而四麵楚歌的孤軍。
經過一日一夜的轉戰,誌願軍所屬的這三個新型師,在三個方向上都對印軍實施了突破和分割,成功地包圍了中路戰場上印軍三個步兵師和全部的炮兵部隊,甚至還全殲了敵軍數支整編部隊。
其中被殲滅的敵人包括了三個整編步兵師和兩個**的炮兵旅,一共斃敵7000餘人,俘虜了近4萬人,包括三位印度少將,以及全部中高級指揮官將近百人。戰果豐碩。
這一次西巴戰役,就成功殲滅了印度投入整個中路戰場所有地麵部隊中半數的兵力,還成功地切斷了印軍中路軍其餘部隊和後方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無線電聯係。
誌願軍部隊,將印軍的一個方麵軍,牢牢地鎖在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使得敵人成為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孤軍,孤立無援。
這次戰役。將成為是西巴戰場最重要的轉折點,甚至可以說是一舉扭轉了不利於巴基斯坦方的戰略態勢,使得戰爭的主動權又重新掌握在了中巴聯軍的手中。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大的戰果,除了和配備給一線部隊的新式裝備有關之外,還包括了士兵們自身的優良戰鬥素質,以及指揮官正確的戰術決策。
雖然誌願軍的指揮官還留有一點小小的遺憾,那就是誌願軍在中部戰場上特意為印軍安排的戰術才用了三分之一,結果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很多新戰術是來不急實施和實驗了。
而對於印度所謂高級將領的戰術戰略指揮調和能力,中國方麵也是再一次真正見識到了,而既然如今中部的戰略大局已然確定,那麽就需要將更多的精力和戰力投入到東部戰場了。
對於已經完全變成甕中之鱉的印軍裝甲部隊,誌願軍高層已經不再繼續關注了。殲滅這些人隻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對於正處在膠著狀態的東部戰場,誌願軍們也已經製定好了新的作戰計劃。
對於後路被截斷的印軍裝甲部隊而言,在接下來的這兩天裏,是他們一生之中遭遇過最艱難的日子,而對於著急於突破“巴軍”阻擊陣地的裝甲部隊而言,問題並不好解決。
無論怎樣的努力戰鬥,也毫無成果,他們甚至被迫不斷地向敵人發起整團甚至是整師的裝甲衝鋒,可依然無法越過敵軍陣地一步。
兩個**裝甲旅,加上兩個整編的機械化步兵師,在麵對“巴基斯坦”僅僅一個輕型步兵師的地麵防禦,印軍大部隊竟然無法突破。
不僅如此,在衝鋒的路途中,他們的坦克和裝甲車也在不斷的遭受重大損失,這實在讓人無法忍受,印度人不明白,什麽時候“巴基斯坦”的軍隊戰鬥力有這麽強啦?
無論是從早期搜集來的戰術情報。還是在以往的交手中得來的經驗。巴基斯坦軍隊的戰鬥素質對於印軍而言都是不怎麽樣的,主要是因為裝備跟印度相比差了不少。
而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也都是55歲左右的年紀,屬於印度陸軍第二代的高級陸軍將領,貴族出身,本身也是印度陸軍自印度**以來就自行培養的高級將領,他們全都曾經在英國皇家陸軍學院參加過學習和培訓。
而對於巴基斯坦的認知,主要是基於前兩次的印巴戰爭,那時候,中路軍的指揮官還任職於一個裝甲部隊。擔當著團長的職務。
所以其對巴基斯坦軍隊糟糕的戰術素養是深有體會的,這也養成了他在本次作戰計劃中,始終對巴基斯坦軍的實際戰鬥能力保有相當的輕視態度。
也正是由於這些個原因,中路軍的指揮官才對迂迴包抄這樣的戰術沒有任何的應對準備。他甚至根本沒想過,巴基斯坦人敢於衝擊印軍的大部隊。
要知道,以前一直是印軍揪著巴基斯坦軍猛揍,何時輪到巴軍主動出擊啦?
對於這樣的觀點,在印度軍事界並非是某些人的想法,而是包括了所有印度軍方和政府高層人員在內,沒有幾個人會認為中國將插手克什米爾地區。
也隻有薩姆.馬克內肖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過他與其他政府高官的關係很差,言論也得不到多少支持。
更何況,就算是薩姆本人。他也以為華夏聯邦最多會給予巴基斯坦一些暗地裏的物資援助。印度的政治邏輯很簡單,中國人和美國人在中東地區劍拔弩張,現在肯定是顧及不到南亞地區的事務。
而且,從華夏聯邦建國以來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現任的中國政府並不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強權國家,而是一個比較注重內部發展和聯邦體製的民族國家。
可即便如此,印度人也從來都沒認為中國對於自己沒有威脅,他們這個在英國的統治下度過了的400年殖民地歲月的古老民族國家,至今仍未摘去“英聯邦成員國”的屈辱的帽子。
和許多南亞國家一樣,遭受了太多殖民屈辱的印度人。十分想要洗刷這樣的屈辱曆史。因此,在成為世界強國的願望上,印度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烈。
可惜印度並不了解一個真正的強國究竟應該體現在哪一個方麵,他們隻是片麵地認為像幾百年前奴役自己的“日不落帝國”那樣,去支配別國和別族人民。在別國的頭上作威作福,這就是成為一個強國的標誌。也是特權。
所以,印度在**都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就首先向昔日的同胞兄弟,也就是巴基斯坦,他們主動開啟了戰爭,想要靠蹂躪自己的南亞兄弟來洗刷曾經遭受的恥辱。
可惜他們還沒有成功,就又把矛頭對準了臨近的中國,甚至想靠著擊敗這個同自己一樣古老的民族,來取代中國的地位,一躍而成為世界強國。
從莫臥兒王朝被英國人覆滅的那一天起,阿三都作著一個夢,夢想成為強國,夢想擺脫受人奴役的地位,轉而去奴役別人。
印度自古以來根本就是一個奴役人的社會,種姓製度到現在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力。
而印度的這種種姓製度,可是世界上最黑暗的等級製度,嚴厲的階級劃分,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也是為什麽印度在曆史上,其統治階級為了一級一級的統治下層,而奴役下層而建立的。
直到印度從英國人手裏奪迴國家主權,宣布**的二十多年後,種姓製度仍然沒有被廢除,作為世界上最沒有人權的國家,印度就是實施種姓製度的這種壓迫型社會!
前兩次的印巴戰爭,輕而易舉的勝利,讓印度有了不可一世的感覺,他們開始自詡為南亞的霸主。
可笑的是,南亞才幾個國家?
成為南亞的政治軍事“霸主”就讓印度樂不可支,目空一切,就像當年的尼赫魯一樣,得到美蘇英法四大國的支援就狂妄的宣稱要支持****,結果遭到了華夏聯邦毫不留情的強硬反擊。
遭到慘重失敗的印度人,也沒有從中吸取到多大的教訓,他們在安分了幾十年又開始做夢了。可惜印度人的夢也做不了多長時間了,中國的實力不是他們能撼動的,對於來自外部的威脅,華夏聯邦從來都不是采取單純的被動防禦。
對於不斷出現的挑釁,為了中國最黑暗的那段曆史絕不能再度重演,華夏聯邦國防部決定該主動出擊。
並且這還不夠,為了真正的安全,對於威脅更要提前防範。在國力弱小的情況下,執行防禦戰略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國力強盛,麵對各方麵的挑戰,防禦戰略可能會造成極大的被動,甚至是損害。
所以,應該變防禦為進攻,進而威壓對手,大大的擴展自己安全空間。
華夏聯邦的政府高層領導,他們所製定的戰略方針,全都是要變被動防禦為主動進攻,將一切威脅抹殺在搖籃中。
在完成了對印軍這兩個步兵師的分割包圍之後,在統一的戰術任務安排下,依照原本的慣例,誌願軍部隊迅速向落入伏擊圈中印軍地麵部隊下達了最後通牒,限對方必須於午夜零點之前放下手中的武器,走出陣地投降。
否則,等待著印度士兵的將是死亡與絕望。
而加兩個印度步兵師的指揮官在得知己方救援部隊被阻截在路上之後,也已經是萬念俱灰,認為自己如今是在劫難逃,故而麵對“巴基斯坦軍”的最後通牒,不得不猶豫再三,考慮是否要接受。
知道現在,印度人仍舊被蒙在鼓裏,並不知道與他們交戰的並非是巴基斯坦人。這也是因為誌願軍的士兵裝備精良,基本上不下車作戰。
而為了貫徹華夏聯邦國防部製定的盡量保持秘密參戰的這一原則,所有的援巴誌願軍部隊都換上了全套的巴基斯坦軍軍服,而且在戰鬥車輛上,其標誌也是經過了重新的噴塗,讓巴基斯坦陸軍的軍徽掩蓋住了醒目的蒼龍之首。
在所有人員都在車輛內部完成作戰行動的情形下,印軍是難以辨認不出對方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巴基斯坦人。
而對於投降這個問題,兩位印軍少將的心理防線倒還是有些鬆動的,他們是印度貴族,當然有榮譽感,但不代表他們願意慷慨就義。
現在可是在入侵巴基斯坦。又不是守衛神聖的祖國。何必賠上性命呢?
既然現在無法抵擋敵軍的攻勢,那為何不選擇向敵軍投降呢,這樣一來,最起碼能夠讓底下的印軍士兵少出現一點犧牲。
不過,他們兩個師長也不願意承擔投降的責任,在軍事原則上,更是無權作出處這樣的決定,所以必須要得到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首肯,沒有一個中將以上級別將領的認可,投降可是相當於叛國。
就算迴到印度。以貴族的身份免於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那也等於軍事生涯的結束,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而印度中路軍指揮官在接到兩位師長要求他給予在適當的情形之下向敵軍投降的權力,更強調是為了要避免造成更大的士兵傷亡。
這種膽小怕事的言辭。讓中將閣下怒不可遏,破口大罵,直稱第37師和第44師的兩位師長全是無能的個膽小鬼,居然想要以投降來逃避軍人應該履行的職責,當真是印度陸軍的恥辱。
在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看來,軍人的職責就是要為國家帶去榮耀,而如果無法實現,那就更應該以戰死沙場來作為自己最後的歸宿。
印度中路軍的指揮官是一位傳統的老軍人,作風硬派,他認為每一個軍人在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都應該有戰死的覺悟。可是手下兩位印軍少將的請求,對於極為重視軍人榮譽的中路軍指揮官看來,和臨陣脫逃這樣的行為沒有兩樣。
所以他立即發出電令,嚴厲的斥責了印軍第37師與第44師的兩位師長,更以中路軍最高指揮官的這一身份,命令這兩個步兵師必須戰鬥至最後一人,原地堅守,等待裝甲部隊的救援。
任何臨陣脫逃的舉動,都被視為逃兵,並且要送上軍事法庭。
而對於這兩位印軍少將的請求。中路軍指揮官更是進行了嚴厲的駁斥,他高調宣稱,假若這兩人真的選擇向巴軍投降,並且未能得到相應的批準,那就直接等於是賣國的行為。迴國後將來接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
陷入包圍圈的兩位印軍少將,他們在接到了總指揮官不允許投降的命令之後。麵色發苦。要知道,這會兒離巴基斯坦方給出的最後通牒,在時限上也隻剩下不到一個小時的考慮時間了。
在經過一番掙紮之後,兩位步兵師的師長都在意見上達成了一致,並且在電話中一起決定違背上級指揮官的命令,主動向當麵的巴基斯坦軍投降,並且全麵停止無謂的軍事抵抗。
除了是要為自己的安危考慮,他們也是為了手下近4萬士兵的寶貴生命,這可是他們維持家族利益的本錢,就算自己在迴國之後被撤換了職務,至少這些部隊還能掌握在背後的家族手裏。
這樣算下來,即便是將來要上軍事法庭接受裁決也顧不上了,貴族重視家族利益更高於個人利益,必要的時候,連自己的名譽也在犧牲之列。
促使這兩位印軍少將作出如此決定,還著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兩位步兵師的師長,都對剛愎自用的上級十分不滿。
那種在製定戰術時不管手下死活的作風,讓部下心寒,關鍵是,這樣的犧牲竟然帶不來一點一滴的勝利。所以兩人都忍受夠了,決定投降。
現在兩位印軍少將他們所共同麵臨的處境,甚至是全軍都陷入困境,這皆是由於上級的戰術指揮失誤所導致的。
假若不是一心想要快速行軍趕到列城,又怎麽會導致部隊的分割?這種完全不顧會下步兵部隊行軍速度的差異,而使得三個步兵師落後在了後方,最終陷入敵人的重圍,以至於給了巴基斯坦軍分割和宰殺印軍的機會。
要不是上級在接到後方請求支援的電報之後想當然的認為敵人不會在後排投入太多的,以至於他絲毫不顧步兵部隊重大的傷亡而嚴令陷入重圍的下屬就地結陣防禦,又怎麽會出現現在這樣的困局?
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作為印度的一位中將,他絲毫沒有相應的戰略戰術指揮能力,一直在下達著不切實際的命令,以至於嚴重貽誤了中路軍的戰機。最終導致了現在的局麵。讓兩個完整的步兵師陷入敵人的包圍。
甚至,已經有一整支地麵師級部隊已經被敵人全數殲滅。
可到了這樣的地步,中路軍的指揮官竟然還下達了如此不近人情的命令,不允許剩餘的印軍士兵向敵人投降,難道還要更多無辜的士兵為這種既無能又瘋狂的上級而喪命嗎?
最終,被下了最紅通牒的兩位印軍師長,向巴基斯坦方麵發出了帶有投降字眼的電報,與此同時,他們還開始向部隊下達了停止抵抗的命令,讓剩餘的士兵放下武器。走出陣地,向巴軍舉手投降。
第二日上午,投降儀式在陣地前正式舉行,儀式的場地布置很是簡潔。但氣氛卻十分沉重。而還是為了身份保密的這一個原因,前來受降的是一位巴基斯坦軍官。
由巴基斯坦人來接受印軍指揮官遞上的配槍,這在兩軍交戰中,代表著繳械投降的這個意思。在儀式結束之後,兩位印軍少將也不得不痛苦的接受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印度在中路戰場上的敗局已經再無挽迴餘地。
現在,印軍裝甲部隊的的後路已被切斷,很顯然,巴軍這一處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軍力,這與總參謀部給出那個所謂“巴軍的主力在東線”的判斷完全不相符合。以至於還未投降的前線印軍裝甲部隊,現在真正成為了一支深入敵境而四麵楚歌的孤軍。
經過一日一夜的轉戰,誌願軍所屬的這三個新型師,在三個方向上都對印軍實施了突破和分割,成功地包圍了中路戰場上印軍三個步兵師和全部的炮兵部隊,甚至還全殲了敵軍數支整編部隊。
其中被殲滅的敵人包括了三個整編步兵師和兩個**的炮兵旅,一共斃敵7000餘人,俘虜了近4萬人,包括三位印度少將,以及全部中高級指揮官將近百人。戰果豐碩。
這一次西巴戰役,就成功殲滅了印度投入整個中路戰場所有地麵部隊中半數的兵力,還成功地切斷了印軍中路軍其餘部隊和後方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無線電聯係。
誌願軍部隊,將印軍的一個方麵軍,牢牢地鎖在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使得敵人成為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孤軍,孤立無援。
這次戰役。將成為是西巴戰場最重要的轉折點,甚至可以說是一舉扭轉了不利於巴基斯坦方的戰略態勢,使得戰爭的主動權又重新掌握在了中巴聯軍的手中。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大的戰果,除了和配備給一線部隊的新式裝備有關之外,還包括了士兵們自身的優良戰鬥素質,以及指揮官正確的戰術決策。
雖然誌願軍的指揮官還留有一點小小的遺憾,那就是誌願軍在中部戰場上特意為印軍安排的戰術才用了三分之一,結果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很多新戰術是來不急實施和實驗了。
而對於印度所謂高級將領的戰術戰略指揮調和能力,中國方麵也是再一次真正見識到了,而既然如今中部的戰略大局已然確定,那麽就需要將更多的精力和戰力投入到東部戰場了。
對於已經完全變成甕中之鱉的印軍裝甲部隊,誌願軍高層已經不再繼續關注了。殲滅這些人隻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對於正處在膠著狀態的東部戰場,誌願軍們也已經製定好了新的作戰計劃。
對於後路被截斷的印軍裝甲部隊而言,在接下來的這兩天裏,是他們一生之中遭遇過最艱難的日子,而對於著急於突破“巴軍”阻擊陣地的裝甲部隊而言,問題並不好解決。
無論怎樣的努力戰鬥,也毫無成果,他們甚至被迫不斷地向敵人發起整團甚至是整師的裝甲衝鋒,可依然無法越過敵軍陣地一步。
兩個**裝甲旅,加上兩個整編的機械化步兵師,在麵對“巴基斯坦”僅僅一個輕型步兵師的地麵防禦,印軍大部隊竟然無法突破。
不僅如此,在衝鋒的路途中,他們的坦克和裝甲車也在不斷的遭受重大損失,這實在讓人無法忍受,印度人不明白,什麽時候“巴基斯坦”的軍隊戰鬥力有這麽強啦?
無論是從早期搜集來的戰術情報。還是在以往的交手中得來的經驗。巴基斯坦軍隊的戰鬥素質對於印軍而言都是不怎麽樣的,主要是因為裝備跟印度相比差了不少。
而中路軍的最高指揮官,也都是55歲左右的年紀,屬於印度陸軍第二代的高級陸軍將領,貴族出身,本身也是印度陸軍自印度**以來就自行培養的高級將領,他們全都曾經在英國皇家陸軍學院參加過學習和培訓。
而對於巴基斯坦的認知,主要是基於前兩次的印巴戰爭,那時候,中路軍的指揮官還任職於一個裝甲部隊。擔當著團長的職務。
所以其對巴基斯坦軍隊糟糕的戰術素養是深有體會的,這也養成了他在本次作戰計劃中,始終對巴基斯坦軍的實際戰鬥能力保有相當的輕視態度。
也正是由於這些個原因,中路軍的指揮官才對迂迴包抄這樣的戰術沒有任何的應對準備。他甚至根本沒想過,巴基斯坦人敢於衝擊印軍的大部隊。
要知道,以前一直是印軍揪著巴基斯坦軍猛揍,何時輪到巴軍主動出擊啦?
對於這樣的觀點,在印度軍事界並非是某些人的想法,而是包括了所有印度軍方和政府高層人員在內,沒有幾個人會認為中國將插手克什米爾地區。
也隻有薩姆.馬克內肖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過他與其他政府高官的關係很差,言論也得不到多少支持。
更何況,就算是薩姆本人。他也以為華夏聯邦最多會給予巴基斯坦一些暗地裏的物資援助。印度的政治邏輯很簡單,中國人和美國人在中東地區劍拔弩張,現在肯定是顧及不到南亞地區的事務。
而且,從華夏聯邦建國以來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現任的中國政府並不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強權國家,而是一個比較注重內部發展和聯邦體製的民族國家。
可即便如此,印度人也從來都沒認為中國對於自己沒有威脅,他們這個在英國的統治下度過了的400年殖民地歲月的古老民族國家,至今仍未摘去“英聯邦成員國”的屈辱的帽子。
和許多南亞國家一樣,遭受了太多殖民屈辱的印度人。十分想要洗刷這樣的屈辱曆史。因此,在成為世界強國的願望上,印度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烈。
可惜印度並不了解一個真正的強國究竟應該體現在哪一個方麵,他們隻是片麵地認為像幾百年前奴役自己的“日不落帝國”那樣,去支配別國和別族人民。在別國的頭上作威作福,這就是成為一個強國的標誌。也是特權。
所以,印度在**都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就首先向昔日的同胞兄弟,也就是巴基斯坦,他們主動開啟了戰爭,想要靠蹂躪自己的南亞兄弟來洗刷曾經遭受的恥辱。
可惜他們還沒有成功,就又把矛頭對準了臨近的中國,甚至想靠著擊敗這個同自己一樣古老的民族,來取代中國的地位,一躍而成為世界強國。
從莫臥兒王朝被英國人覆滅的那一天起,阿三都作著一個夢,夢想成為強國,夢想擺脫受人奴役的地位,轉而去奴役別人。
印度自古以來根本就是一個奴役人的社會,種姓製度到現在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力。
而印度的這種種姓製度,可是世界上最黑暗的等級製度,嚴厲的階級劃分,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也是為什麽印度在曆史上,其統治階級為了一級一級的統治下層,而奴役下層而建立的。
直到印度從英國人手裏奪迴國家主權,宣布**的二十多年後,種姓製度仍然沒有被廢除,作為世界上最沒有人權的國家,印度就是實施種姓製度的這種壓迫型社會!
前兩次的印巴戰爭,輕而易舉的勝利,讓印度有了不可一世的感覺,他們開始自詡為南亞的霸主。
可笑的是,南亞才幾個國家?
成為南亞的政治軍事“霸主”就讓印度樂不可支,目空一切,就像當年的尼赫魯一樣,得到美蘇英法四大國的支援就狂妄的宣稱要支持****,結果遭到了華夏聯邦毫不留情的強硬反擊。
遭到慘重失敗的印度人,也沒有從中吸取到多大的教訓,他們在安分了幾十年又開始做夢了。可惜印度人的夢也做不了多長時間了,中國的實力不是他們能撼動的,對於來自外部的威脅,華夏聯邦從來都不是采取單純的被動防禦。
對於不斷出現的挑釁,為了中國最黑暗的那段曆史絕不能再度重演,華夏聯邦國防部決定該主動出擊。
並且這還不夠,為了真正的安全,對於威脅更要提前防範。在國力弱小的情況下,執行防禦戰略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國力強盛,麵對各方麵的挑戰,防禦戰略可能會造成極大的被動,甚至是損害。
所以,應該變防禦為進攻,進而威壓對手,大大的擴展自己安全空間。
華夏聯邦的政府高層領導,他們所製定的戰略方針,全都是要變被動防禦為主動進攻,將一切威脅抹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