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代都覺得怪,為什麽板蕩在曆史上打死打傷的總是清官,總是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諱的忠良呢?清末初期一後代叫劉三寶,三寶在家排行老三,本想考個功名但未中,後來當了算命先生,他總結祖先當官代代遭殃的原因,孔子在幾千年前就得出了結論:可得到先明的人時,政治就興盛,得不到時,政治就衰落。得出在社會製度不變,就不能當官成為狗腿子的結論,不過也好,這時離民主的社會主義已經不遠了。
此後這想法代代相傳,後代定居在濟南城外二十裏的一個村落裏,果真以後生活平平淡淡,少了些大風大浪,美滿富足,家道中興,他們家裏靠往外租地維生,也就是傳說中的地主,這邊地向來是種什麽長什麽,就是塊寶地,因為最早來此地的是劉家人,長期居住此地的還是劉家人,清朝時有個曾曾祖父不受祖訓,還當過個小縣令,雖是清朝的官,擔不是清官,他阿諛逢迎,見風使舵,不是個清官,更不是個好狗腿子,再後來整個村莊就是以劉來命名的,叫做劉家莊。
此後這想法代代相傳,後代定居在濟南城外二十裏的一個村落裏,果真以後生活平平淡淡,少了些大風大浪,美滿富足,家道中興,他們家裏靠往外租地維生,也就是傳說中的地主,這邊地向來是種什麽長什麽,就是塊寶地,因為最早來此地的是劉家人,長期居住此地的還是劉家人,清朝時有個曾曾祖父不受祖訓,還當過個小縣令,雖是清朝的官,擔不是清官,他阿諛逢迎,見風使舵,不是個清官,更不是個好狗腿子,再後來整個村莊就是以劉來命名的,叫做劉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