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霜離開梁王府,徑直迴到旅店,看到兄弟們一個個睡得香甜,沒有驚動他們,摸到自己的鋪位上和衣而睡。
第二天早晨,若不是樓下的說話聲驚醒了他們,兄弟幾個不知要挨到什麽時候起床。江真子知道他們兄弟幾個昨晚喝多了,睡得很死,不忍心叫醒他們。
啟霜盡管晚上耽擱了睡眠,他還是第一個醒來,揉了揉惺忪睡眼,看到幾位義弟一個都沒醒,就去他們的床上逐個催促:“起來了,都快晌午了,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辦?”
張顯、湯懷醒來,看了看窗外的眼光照色在床上,撓了撓有點蓬亂的發髻,不要意思的笑說道:“喝酒誤事,今後還是少喝為妙。”
“牛皋、王貴,你們兩個還不起來,太陽快下山了。”張顯喊道。
王貴醒來,揉了揉眼睛看到射進來的眼光,咋唿道:“天啦!真的太陽快下山了。”
牛皋似醒非醒的嘟囔:“這麽早就起床,我還沒睡夠哩。”
“你呀,吃喝是把好手,睡覺也是把好手,你看看外麵的太陽有多高了,到了什麽時候了?”啟霜嗔怪道。
牛皋咧嘴一笑:“嘿嘿,那麽多好酒好菜,我不把它們徹底消滅豈不可惜?”
兄弟幾個下樓來,洗漱完畢,柳真子老板熱情地迎了上來,滿臉賠笑道:“各位大爺,你們昨晚睡得可好?在下這裏簡陋,都是一些硬板床,實在有些抱歉,這樣吧,你們今後在本店食宿,本店樣樣五折如何?”柳真子最後問道。
“店家不必如此,你也是小本經營不容易,我們兄弟幾個的食宿該怎麽算就怎麽算,無需優惠,免得其他客官閑言碎語,丟了生意。”啟霜說道。
張顯、湯懷、王貴都懇請柳真子一視同仁。
柳真子聽了隻好作罷。
“店家,給我們來點飯菜,我們兄弟吃了飯還要去外麵打探消息。”啟霜說道。
“嶽大爺,你們幾個還要不要點酒?”柳真子問道。
“昨晚大家喝多了,今早上酒還沒醒,不喝了,喝多了去外麵會闖禍的。”張顯接過話茬子說道。
柳真子答應一聲準備去了,不大一會兒,飯菜擺在了桌上,兄弟們風卷殘雲一下子吃光了。
“江兄,樓上的行李麻煩你多照看一點,我們幾個去外麵轉轉。”啟霜說道。
“各位盡管放心去,一切包在我身上,決不會有什麽紕漏。”柳真子一口答應。
兄弟們出了店門,向東走去,京師不愧是繁華之地,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市民的穿著打扮比其他城市都要講究,而且還有大遼、西夏、大金、吐蕃、迴鶻等地商販出沒,真可謂:五行八作樣樣有,天南地北芸芸在。
來到前麵三岔路口,行人分流各奔東西。啟霜打住了腳步,牛皋問道:“大哥,前麵有兩條道,我們去那一條道上會好玩些?”
“牛皋,你就知道好玩,我們來京城不是遊山玩水的,我們是來求取功名的。”張顯說道。
說話間,前麵來了兩位翩翩少年,一個身穿白色綾羅,身高九尺,圓圓的臉蛋,又白又嫩,五官端正;一個身穿紅色綢緞,身高八尺,臥蠶眉,關公臉。兩位少年手拉著手,有說有笑。
“哥哥,聽說京師的大相國寺熱鬧,不如我們去哪兒走走?”白臉少年說道。
“去就去,隻要賢弟高興,去哪裏玩都可以。”紅臉說道。
牛皋聽了他們的對話,也想去相國寺看看熱鬧。
“大哥,既然他們兄弟去得,我們也去看看何妨?我們從未來過京城,見見世麵也好迴去向家裏人說道說道。”牛皋說道。
“是呀,大哥,不如我們一起去相國寺走走。”張顯、湯懷、王貴隨聲附和。
“好吧!大家過去看看就走,不要招惹是非。”啟霜叮囑道。
兄弟四人答應一聲就跟在那兩個少年後麵去了相國寺。
相國寺前麵有一片寬闊之地,那裏三教九流、做買賣、趕場子、說書、雜耍什麽都有,好不熱鬧。兄弟幾個左看看,右看看,那裏有熱鬧就往那裏湊。
“好!好!……”隻聽得相國寺內喝彩不斷,掌聲如雷,非常熱鬧。
“大哥,裏麵一定更精彩,不如我們進去看看。”張顯征詢道。
啟霜點頭,眾兄弟撥開眾人走了進去。
來到殿內一看,隻見一個說書的先生站在台上正在神采飛揚的說楊家將之八虎闖幽州,說得有聲有色,有板有眼的。
台下聚滿了聽眾,那紅白兩位少年坐在最前麵的位置,說書的先生對他們倆似乎很恭敬。
啟霜等人在後麵一排坐定,專心的聽起評書來。
“話說太宗皇帝駕幸五台山進香,被潘仁美引誘觀看透靈牌,照見塞北幽州蕭太後的梳妝樓,但見樓上放出五色毫光,光彩奪目。
“那是什麽地方?朕想過去看看。”太宗問道。
“啟稟陛下,那是遼國蕭太後的梳妝樓。”楊老令公答道。
“朕想過去看看,不知可否?”太宗說道。
“皇上,萬萬不可,那是虎狼之地,陛下乃九五之尊,豈可以身犯險。”老令公慌忙阻止。
“朕攻取太原,遼人聞風喪膽,如今大宋日益強壯,遼人豈敢輕舉妄動?“太宗說道。
“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何況幽州?微臣可以奉旨前去,要蕭太後等人搬走就是了,他們番邦不毛之地的小小國家豈敢得罪天朝?”身邊的潘仁美出班奏道。
太宗聽了,龍顏大悅。老令公還想勸阻,潘仁美趁機奏道:“楊業居功自傲,不把聖上放在眼裏,應該將他們父子監禁,以儆效尤。”
太宗聽了讒言,將楊家父子拘禁,派潘龍前往遼邦傳旨。
天慶梁王接旨,與軍師商議,撤出了梳妝樓,暗地裏召集七十二島人馬百萬之眾四麵埋伏。潘龍迴到五台山,把遼軍撤兵之事稟報了太宗,太宗聽了大喜,立刻帶著身邊的大臣們離開五台山,來到了幽州。梁王見太宗駕臨,親自迎進梳妝樓。然後借故準備酒宴離開了。
太宗看到梳妝樓的美景,得意忘形。正在這個時候,隻聽得一聲炮響,埋伏在周圍的七十二島人馬呐喊著衝向幽州,將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太宗一見這陣勢,一時沒了主意。
幸虧八百裏淨山王唿延丕顯藏旨出來,會見天慶梁王,聲稱‘迴京取玉璽來獻給遼邦’,梁王信以為真,放他離開了幽州。淨山王來到雄州,傳了聖旨,將楊家父子放了出來,領兵來到幽州解圍,救了聖上。
這就是八虎闖幽州,楊家將的故事。各位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再說。”說書先生說到這裏,雲板一拍,停了下來。
坐在前麵的兩個少年從身上取出銀兩,各自打賞了二兩碎銀。
說書先生接了感激不盡,口裏說道:“多謝公子盛情,歡迎下次再來。”
兩位公子離開了大殿轉到了外麵,嶽飛等人看到說書告一段落,也給了說書先生一些打賞走了出去。
啟霜等人走了出來,來到了大相國寺的另一頭,隻見那裏人山人海,不知所為何事?
“大哥,我們過去看看?”張顯問道。
“既然來了,就去看看。”啟霜點頭答應。
牛皋聽了樂開了花。他撇下眾兄弟急匆匆的趕了過去,撥開眾人一看,隻見一個老和尚正在談經論道。
這有什麽好看的,牛皋悻悻然走出人群。
“牛皋,怎麽垂頭喪氣的?是不是沒有熱鬧看?”啟霜不解的問道。
“一個老和尚坐在場子中間談經論道,有什麽好看的,還不如看鬥雞、鬥蟋蟀過癮。”牛皋說道。
“你呀!就知道鬥雞、鬥蟋蟀,談經論道那是對你最好的教育,今天你要好好聽聽。弟兄們,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聽聽。”啟霜說罷走了進去。
老和尚一見嶽飛等人進來,雙手合什,口頌佛號。
啟霜虔誠的還禮。
“施主哪裏人士?來此有何貴幹?”老和尚問道。
“敝人湯陰縣嶽飛,特來此聽大師談經論道。”啟霜從容說道。
那老和尚仔細打量了一下嶽飛,看到啟霜氣宇軒昂,與眾不同。腦海裏突然想起了師兄靜善大師,十多年前靜善大師來到相國寺,高興的說道:“師弟,大宋自從楊家軍之後再也沒有經天緯地、馳騁疆場的好將帥,現在有了,在湯陰縣。”
靜上大師聽了,莫名其妙,問道:“師兄,湯陰乃山野之地,有何將帥之才?此人姓甚名誰?今年多大了?”
“此人名叫嶽飛,字鵬舉,出生之時,大鵬臨盆,必有將帥之才。日後要想拯救大宋江山,非嶽家軍不可!”
“師兄,這嶽家軍是怎麽迴事?”靜上疑惑的問道。
“二十年之後,湯陰嶽飛大鵬展翅,組建了一支無堅不摧的嶽家軍,威震天下。”靜善大師說道。
“你就是湯陰縣孝悌裏那個叫鵬舉的嶽飛?”老和尚眼睛豁然亮了,看著啟霜,神情激動。
“在下正是孝悌裏人,字鵬舉,名叫嶽飛。大師怎麽知道在下的名字?”啟霜不解的問道。
“早年間聽師兄提起過這個名字,今日聽了覺得耳熟,因此冒昧一問,還請施主諒解。”靜上大師說道。
“你師兄是不是靜善大師?”啟霜突然問道。
“正是!施主最近可曾見過?”靜上大師聽了問道。
“在望京縣一家旅館,我們碰到了大師,他由於過於疲勞圓寂了。”啟霜淒然說道。
靜上大師聽說師兄圓寂,頓時氣得昏了過去。
啟霜趕緊把大師扶起靠在自己身上。
那些前來聽大師談經論道的善男信女看到大師昏厥過去,一哄而散。
大相國寺的小沙彌聽說住持方丈突然昏倒走了過來,探看究竟。
“你們是什麽人?你們把我們方丈怎麽樣了?你們到底想幹什麽?”一個小沙彌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其它小沙彌一雙雙憤怒的眼睛看著他們五個。
“你們這些禿驢,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我大哥好心好意照顧大師,你們反倒怪罪下來,早知如此,還不如像其他人一樣拍屁股走人。”牛皋埋怨道。
“牛皋,休要出口傷人,不知者不怪罪,他們也是擔心方丈安危。”啟霜說道。
牛皋聽了緘口不言,小沙彌也沒有再說什麽。
啟霜把了一下方丈的脈搏,說道:“各位不必擔心,大師隻不過一時急火攻心,氣血不通而已,待我替他打通一下關節便是。”
啟霜說罷,叫張顯、湯懷兩個好好穩住大師,自己慢慢地替大師推拿按摩。
小沙彌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過了一會兒,靜上大師睜開雙眼,悠悠醒來。
“方丈,你這是怎麽了?”一個小沙彌好奇的問道。
“我沒事,剛才做了一夢,夢見了我師兄靜善大師,他把實情告訴了我。嶽飛,你果然是人中龍鳳。”靜上大師說道。
“承蒙大師謬讚,嶽飛愧不敢當。”啟霜謙恭有禮的說道。
“大師,順便介紹一下,這幾位是我的義弟,我們從小一塊兒長大,比親兄弟還親。”啟霜說道。
“好啊!大宋有將來你們兄弟幾個撐起,必定天下太平。敢問各位小英雄,你們此次來京是不是想要考取功名?”大師問道。
“是呀!我們來京就是要拿一個武狀元迴去。”王貴快人快語。
“年經人有理想、有抱負當然好,隻是你們此次參加考試遇到了困難,恐怕狀元之位不好爭。前不久,京城裏來了一位小梁王,聽說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且此人出身高貴,又與朝中的那些達官貴人交情甚好,據說小梁王放出話來,此次狀元他誌在必得。”靜上大師說道。
兄弟幾個聽了心裏焦急,臉上露出了不安的神sè。
啟霜看到弟弟們一個個沮喪著臉,安慰道:“兄弟們不必擔心,爭奪武狀元憑的是真本事,又不是高貴的身份。英雄不問出處,我想隻要我們打敗了小梁王,眾目睽睽之下,主考官也不敢徇私舞弊,更何況宗留守也會替我們主持公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所謂公道自在人心。如果你們真有本事打敗對手,到時候老衲也可以幫上一點小忙。”靜上大師說道。
“大師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你一個出家之人怎能幫得了我們?”張顯一臉疑惑。
“你們可知道?我們相國寺是皇家寺院,我們方丈是皇帝麵前的紅人,就是那些達官貴人見了也要禮讓三分。”小沙彌一時口快說了出來。
啟霜等人聽了,對方丈更加敬重。
“大師,你既然是靜善大師的師弟,看在我們對靜善大師盡心盡力的份上,你也要幫我們一把。”湯懷說道。
“這個自然,隻要老衲力所能及,一定幫忙。”大師說道。
啟霜想起靜善大師所說的那些話,想起他臨終前所說的‘樹林’不知何意,心裏一直困惑。今日既然有緣在此見到靜善大師,何不向他打聽一下,興許有意外的收獲。
“大師,晚輩有事想問,靜善大師臨終時說了兩個字‘樹林’不知何意?”啟霜問道。
“他是說‘樹林’還是少林?你聽清楚了嗎?”大師問道。
“靜善大師奄奄一息,說話聲音極小,我聽得不太真切,好像是說‘樹林’,又好像在說‘少林’,不知何意?”啟霜想了想說道。
“倘若說樹林,我不太清楚;倘若說少林,我就明白了。我們師兄弟三人,靜善大師是老大,老衲是老二,少林寺的靜誠大師是老三,我們兄弟三人曾經是楊家將麾下的人馬,我們三個的年齡上下隻差一歲半。
當年我們楊家軍被奸臣所害,中了埋伏,楊家父子死的死,傷的傷,老令公殉國李陵碑,我們護著五郎逃到了五台山。”靜上大師說到這裏,眼睛濕潤了。
第二天早晨,若不是樓下的說話聲驚醒了他們,兄弟幾個不知要挨到什麽時候起床。江真子知道他們兄弟幾個昨晚喝多了,睡得很死,不忍心叫醒他們。
啟霜盡管晚上耽擱了睡眠,他還是第一個醒來,揉了揉惺忪睡眼,看到幾位義弟一個都沒醒,就去他們的床上逐個催促:“起來了,都快晌午了,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辦?”
張顯、湯懷醒來,看了看窗外的眼光照色在床上,撓了撓有點蓬亂的發髻,不要意思的笑說道:“喝酒誤事,今後還是少喝為妙。”
“牛皋、王貴,你們兩個還不起來,太陽快下山了。”張顯喊道。
王貴醒來,揉了揉眼睛看到射進來的眼光,咋唿道:“天啦!真的太陽快下山了。”
牛皋似醒非醒的嘟囔:“這麽早就起床,我還沒睡夠哩。”
“你呀,吃喝是把好手,睡覺也是把好手,你看看外麵的太陽有多高了,到了什麽時候了?”啟霜嗔怪道。
牛皋咧嘴一笑:“嘿嘿,那麽多好酒好菜,我不把它們徹底消滅豈不可惜?”
兄弟幾個下樓來,洗漱完畢,柳真子老板熱情地迎了上來,滿臉賠笑道:“各位大爺,你們昨晚睡得可好?在下這裏簡陋,都是一些硬板床,實在有些抱歉,這樣吧,你們今後在本店食宿,本店樣樣五折如何?”柳真子最後問道。
“店家不必如此,你也是小本經營不容易,我們兄弟幾個的食宿該怎麽算就怎麽算,無需優惠,免得其他客官閑言碎語,丟了生意。”啟霜說道。
張顯、湯懷、王貴都懇請柳真子一視同仁。
柳真子聽了隻好作罷。
“店家,給我們來點飯菜,我們兄弟吃了飯還要去外麵打探消息。”啟霜說道。
“嶽大爺,你們幾個還要不要點酒?”柳真子問道。
“昨晚大家喝多了,今早上酒還沒醒,不喝了,喝多了去外麵會闖禍的。”張顯接過話茬子說道。
柳真子答應一聲準備去了,不大一會兒,飯菜擺在了桌上,兄弟們風卷殘雲一下子吃光了。
“江兄,樓上的行李麻煩你多照看一點,我們幾個去外麵轉轉。”啟霜說道。
“各位盡管放心去,一切包在我身上,決不會有什麽紕漏。”柳真子一口答應。
兄弟們出了店門,向東走去,京師不愧是繁華之地,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市民的穿著打扮比其他城市都要講究,而且還有大遼、西夏、大金、吐蕃、迴鶻等地商販出沒,真可謂:五行八作樣樣有,天南地北芸芸在。
來到前麵三岔路口,行人分流各奔東西。啟霜打住了腳步,牛皋問道:“大哥,前麵有兩條道,我們去那一條道上會好玩些?”
“牛皋,你就知道好玩,我們來京城不是遊山玩水的,我們是來求取功名的。”張顯說道。
說話間,前麵來了兩位翩翩少年,一個身穿白色綾羅,身高九尺,圓圓的臉蛋,又白又嫩,五官端正;一個身穿紅色綢緞,身高八尺,臥蠶眉,關公臉。兩位少年手拉著手,有說有笑。
“哥哥,聽說京師的大相國寺熱鬧,不如我們去哪兒走走?”白臉少年說道。
“去就去,隻要賢弟高興,去哪裏玩都可以。”紅臉說道。
牛皋聽了他們的對話,也想去相國寺看看熱鬧。
“大哥,既然他們兄弟去得,我們也去看看何妨?我們從未來過京城,見見世麵也好迴去向家裏人說道說道。”牛皋說道。
“是呀,大哥,不如我們一起去相國寺走走。”張顯、湯懷、王貴隨聲附和。
“好吧!大家過去看看就走,不要招惹是非。”啟霜叮囑道。
兄弟四人答應一聲就跟在那兩個少年後麵去了相國寺。
相國寺前麵有一片寬闊之地,那裏三教九流、做買賣、趕場子、說書、雜耍什麽都有,好不熱鬧。兄弟幾個左看看,右看看,那裏有熱鬧就往那裏湊。
“好!好!……”隻聽得相國寺內喝彩不斷,掌聲如雷,非常熱鬧。
“大哥,裏麵一定更精彩,不如我們進去看看。”張顯征詢道。
啟霜點頭,眾兄弟撥開眾人走了進去。
來到殿內一看,隻見一個說書的先生站在台上正在神采飛揚的說楊家將之八虎闖幽州,說得有聲有色,有板有眼的。
台下聚滿了聽眾,那紅白兩位少年坐在最前麵的位置,說書的先生對他們倆似乎很恭敬。
啟霜等人在後麵一排坐定,專心的聽起評書來。
“話說太宗皇帝駕幸五台山進香,被潘仁美引誘觀看透靈牌,照見塞北幽州蕭太後的梳妝樓,但見樓上放出五色毫光,光彩奪目。
“那是什麽地方?朕想過去看看。”太宗問道。
“啟稟陛下,那是遼國蕭太後的梳妝樓。”楊老令公答道。
“朕想過去看看,不知可否?”太宗說道。
“皇上,萬萬不可,那是虎狼之地,陛下乃九五之尊,豈可以身犯險。”老令公慌忙阻止。
“朕攻取太原,遼人聞風喪膽,如今大宋日益強壯,遼人豈敢輕舉妄動?“太宗說道。
“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何況幽州?微臣可以奉旨前去,要蕭太後等人搬走就是了,他們番邦不毛之地的小小國家豈敢得罪天朝?”身邊的潘仁美出班奏道。
太宗聽了,龍顏大悅。老令公還想勸阻,潘仁美趁機奏道:“楊業居功自傲,不把聖上放在眼裏,應該將他們父子監禁,以儆效尤。”
太宗聽了讒言,將楊家父子拘禁,派潘龍前往遼邦傳旨。
天慶梁王接旨,與軍師商議,撤出了梳妝樓,暗地裏召集七十二島人馬百萬之眾四麵埋伏。潘龍迴到五台山,把遼軍撤兵之事稟報了太宗,太宗聽了大喜,立刻帶著身邊的大臣們離開五台山,來到了幽州。梁王見太宗駕臨,親自迎進梳妝樓。然後借故準備酒宴離開了。
太宗看到梳妝樓的美景,得意忘形。正在這個時候,隻聽得一聲炮響,埋伏在周圍的七十二島人馬呐喊著衝向幽州,將幽州城圍得水泄不通。太宗一見這陣勢,一時沒了主意。
幸虧八百裏淨山王唿延丕顯藏旨出來,會見天慶梁王,聲稱‘迴京取玉璽來獻給遼邦’,梁王信以為真,放他離開了幽州。淨山王來到雄州,傳了聖旨,將楊家父子放了出來,領兵來到幽州解圍,救了聖上。
這就是八虎闖幽州,楊家將的故事。各位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再說。”說書先生說到這裏,雲板一拍,停了下來。
坐在前麵的兩個少年從身上取出銀兩,各自打賞了二兩碎銀。
說書先生接了感激不盡,口裏說道:“多謝公子盛情,歡迎下次再來。”
兩位公子離開了大殿轉到了外麵,嶽飛等人看到說書告一段落,也給了說書先生一些打賞走了出去。
啟霜等人走了出來,來到了大相國寺的另一頭,隻見那裏人山人海,不知所為何事?
“大哥,我們過去看看?”張顯問道。
“既然來了,就去看看。”啟霜點頭答應。
牛皋聽了樂開了花。他撇下眾兄弟急匆匆的趕了過去,撥開眾人一看,隻見一個老和尚正在談經論道。
這有什麽好看的,牛皋悻悻然走出人群。
“牛皋,怎麽垂頭喪氣的?是不是沒有熱鬧看?”啟霜不解的問道。
“一個老和尚坐在場子中間談經論道,有什麽好看的,還不如看鬥雞、鬥蟋蟀過癮。”牛皋說道。
“你呀!就知道鬥雞、鬥蟋蟀,談經論道那是對你最好的教育,今天你要好好聽聽。弟兄們,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聽聽。”啟霜說罷走了進去。
老和尚一見嶽飛等人進來,雙手合什,口頌佛號。
啟霜虔誠的還禮。
“施主哪裏人士?來此有何貴幹?”老和尚問道。
“敝人湯陰縣嶽飛,特來此聽大師談經論道。”啟霜從容說道。
那老和尚仔細打量了一下嶽飛,看到啟霜氣宇軒昂,與眾不同。腦海裏突然想起了師兄靜善大師,十多年前靜善大師來到相國寺,高興的說道:“師弟,大宋自從楊家軍之後再也沒有經天緯地、馳騁疆場的好將帥,現在有了,在湯陰縣。”
靜上大師聽了,莫名其妙,問道:“師兄,湯陰乃山野之地,有何將帥之才?此人姓甚名誰?今年多大了?”
“此人名叫嶽飛,字鵬舉,出生之時,大鵬臨盆,必有將帥之才。日後要想拯救大宋江山,非嶽家軍不可!”
“師兄,這嶽家軍是怎麽迴事?”靜上疑惑的問道。
“二十年之後,湯陰嶽飛大鵬展翅,組建了一支無堅不摧的嶽家軍,威震天下。”靜善大師說道。
“你就是湯陰縣孝悌裏那個叫鵬舉的嶽飛?”老和尚眼睛豁然亮了,看著啟霜,神情激動。
“在下正是孝悌裏人,字鵬舉,名叫嶽飛。大師怎麽知道在下的名字?”啟霜不解的問道。
“早年間聽師兄提起過這個名字,今日聽了覺得耳熟,因此冒昧一問,還請施主諒解。”靜上大師說道。
“你師兄是不是靜善大師?”啟霜突然問道。
“正是!施主最近可曾見過?”靜上大師聽了問道。
“在望京縣一家旅館,我們碰到了大師,他由於過於疲勞圓寂了。”啟霜淒然說道。
靜上大師聽說師兄圓寂,頓時氣得昏了過去。
啟霜趕緊把大師扶起靠在自己身上。
那些前來聽大師談經論道的善男信女看到大師昏厥過去,一哄而散。
大相國寺的小沙彌聽說住持方丈突然昏倒走了過來,探看究竟。
“你們是什麽人?你們把我們方丈怎麽樣了?你們到底想幹什麽?”一個小沙彌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其它小沙彌一雙雙憤怒的眼睛看著他們五個。
“你們這些禿驢,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我大哥好心好意照顧大師,你們反倒怪罪下來,早知如此,還不如像其他人一樣拍屁股走人。”牛皋埋怨道。
“牛皋,休要出口傷人,不知者不怪罪,他們也是擔心方丈安危。”啟霜說道。
牛皋聽了緘口不言,小沙彌也沒有再說什麽。
啟霜把了一下方丈的脈搏,說道:“各位不必擔心,大師隻不過一時急火攻心,氣血不通而已,待我替他打通一下關節便是。”
啟霜說罷,叫張顯、湯懷兩個好好穩住大師,自己慢慢地替大師推拿按摩。
小沙彌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
過了一會兒,靜上大師睜開雙眼,悠悠醒來。
“方丈,你這是怎麽了?”一個小沙彌好奇的問道。
“我沒事,剛才做了一夢,夢見了我師兄靜善大師,他把實情告訴了我。嶽飛,你果然是人中龍鳳。”靜上大師說道。
“承蒙大師謬讚,嶽飛愧不敢當。”啟霜謙恭有禮的說道。
“大師,順便介紹一下,這幾位是我的義弟,我們從小一塊兒長大,比親兄弟還親。”啟霜說道。
“好啊!大宋有將來你們兄弟幾個撐起,必定天下太平。敢問各位小英雄,你們此次來京是不是想要考取功名?”大師問道。
“是呀!我們來京就是要拿一個武狀元迴去。”王貴快人快語。
“年經人有理想、有抱負當然好,隻是你們此次參加考試遇到了困難,恐怕狀元之位不好爭。前不久,京城裏來了一位小梁王,聽說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且此人出身高貴,又與朝中的那些達官貴人交情甚好,據說小梁王放出話來,此次狀元他誌在必得。”靜上大師說道。
兄弟幾個聽了心裏焦急,臉上露出了不安的神sè。
啟霜看到弟弟們一個個沮喪著臉,安慰道:“兄弟們不必擔心,爭奪武狀元憑的是真本事,又不是高貴的身份。英雄不問出處,我想隻要我們打敗了小梁王,眾目睽睽之下,主考官也不敢徇私舞弊,更何況宗留守也會替我們主持公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所謂公道自在人心。如果你們真有本事打敗對手,到時候老衲也可以幫上一點小忙。”靜上大師說道。
“大師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你一個出家之人怎能幫得了我們?”張顯一臉疑惑。
“你們可知道?我們相國寺是皇家寺院,我們方丈是皇帝麵前的紅人,就是那些達官貴人見了也要禮讓三分。”小沙彌一時口快說了出來。
啟霜等人聽了,對方丈更加敬重。
“大師,你既然是靜善大師的師弟,看在我們對靜善大師盡心盡力的份上,你也要幫我們一把。”湯懷說道。
“這個自然,隻要老衲力所能及,一定幫忙。”大師說道。
啟霜想起靜善大師所說的那些話,想起他臨終前所說的‘樹林’不知何意,心裏一直困惑。今日既然有緣在此見到靜善大師,何不向他打聽一下,興許有意外的收獲。
“大師,晚輩有事想問,靜善大師臨終時說了兩個字‘樹林’不知何意?”啟霜問道。
“他是說‘樹林’還是少林?你聽清楚了嗎?”大師問道。
“靜善大師奄奄一息,說話聲音極小,我聽得不太真切,好像是說‘樹林’,又好像在說‘少林’,不知何意?”啟霜想了想說道。
“倘若說樹林,我不太清楚;倘若說少林,我就明白了。我們師兄弟三人,靜善大師是老大,老衲是老二,少林寺的靜誠大師是老三,我們兄弟三人曾經是楊家將麾下的人馬,我們三個的年齡上下隻差一歲半。
當年我們楊家軍被奸臣所害,中了埋伏,楊家父子死的死,傷的傷,老令公殉國李陵碑,我們護著五郎逃到了五台山。”靜上大師說到這裏,眼睛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