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範進偶然在陪李霖下農田巡視的時候,在農田之中見到了棉花,總感覺有點熟悉,好像哪兒見過一般,仔細想了一下之後,忽然間想起這種棉花不正是最早在他們家花圃裏麵種植的那種不知名的花嗎?


    於是範進試探著對李霖問及了這件事,李霖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指著範進說道:“你現在才想起來這件事呀!民間有句俚語說得好,守著金碗討飯吃!正是說的你這樣的人,明明手中拿著好東西卻不識貨,這就不能怪我從中取財了!嗬嗬!”


    看著李餘二家用棉花賺大錢,可是作為最早出處的範家卻一點便宜都沒占到,讓範進懊喪不已,從此之後便養成了一個怪癖,那就是為他們家的花圃到處搜羅各種沒見過的植物,然後他自己經常仔細觀察,還讓人盯著,去發現這些稀奇古怪的植物到底還有什麽作用,結果造成了後世範家的花圃,成為了這世上收集花木品種最多的植物園。


    雖然李霖對於轄域之內的老牌的豪門世家沒有好感,對他們監控的非常嚴苛,但凡發現有任何人試圖對他不利,從不吝惜手中的屠刀,往往殺的是人頭滾滾,將一個個世家大戶從這世上抹去。


    可是李霖對於民間的商賈卻很是寬容,推出了不少支持商賈經商的措施鼓勵商賈在他的轄域之內經商,並且鼓勵民間手藝人將他們的商品販賣出去,這麽做的結果是導致了很多商賈跑到他的地盤上圈地辦起了不少的作坊,而李霖獲得的好處就是大大的提高了稅收收入。


    另外李霖在控製了臨海州之後,便在臨海州東的章安縣靈江入海口的位置,不惜耗費重金興建起了一座大型的碼頭,準許過往船隻在這裏進行交易或者補給。


    現如今章安縣碼頭已經建成一年,最初幾個月在此停泊的船隻很少,基本上都是本地的一些海船,但是幾個月之後消息傳開,一些過往的商船便開始到章安縣碼頭停靠,補充淡水或者避風,順便在這裏進行交易。


    李霖製定了一套簡單易行的規矩,在章安縣設置了一個市舶司,製定了一份詳細的收稅名錄,由市舶司控製章安縣碼頭,負責收取在這裏交易的商船的商稅。


    章安市舶司的建立,為李霖又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斂財之所,海商們在章安縣碼頭停靠之後,發現這裏居然有專門的官吏管理碼頭,而且這裏的官吏,對待他們這些海商很是友善,給他們準備了相當完善的補給,而且除了按照規矩收取稅金之外,並不對他們進行多少控製,還鼓勵他們在這裏購置或者租賃鋪麵,在這裏經商。


    像李霖這樣支持海商的當權者,目前海商們還沒有見過,各地沿海地區的當權者,多瞧不起他們這些海商,總是想方設法的控製他們,並且許多沿海的官吏還經常性的勒索海商,甚至於找借口吞掉他們的貨物,經常把一些海商逼得破產。


    如果不是跑海實在是利潤太高的話,很多人是不會選擇這行當的,其中的苦處也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但是像李霖這樣,公開鼓勵海商的當權者,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在這裏市舶司雖然也向他們收稅,但是卻一切按照規矩辦理,該收的收,不該收的絕不會多收,隻要繳納了商稅之後,他們的船隻就可以在港口內停靠。


    市舶司還有戰船專門在港外巡弋,負責保護港內停靠的商船,在碼頭上也有市舶司的差役經常性的巡查,保護在此停靠經商的商賈的合法的利益。


    隻要進入章安港之中的商船,不管是商賈、船夫還是船隻和貨物,便會受到市舶司的保護,就算是不在這裏經商,也可以在這裏獲得便利的補給,市舶司隨時都會為他們準備好在海上航行使用的各種物資,供他們選取。


    所以雖然章安港開港時間並不長,但是名聲卻很快就傳了出去,跑海的海商紛至遝來,開始在章安港置辦產業,開設商鋪,作為他們在這裏的倉庫或者是中轉站。


    就連江南內地的很多大戶或者商賈,也得知消息,開始紛紛趕來在這裏置地開設商鋪貨站,使得原本清冷的章安縣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原來章安縣的土地便宜的要死,可是這段時間好的地段的土地卻翻著跟頭的朝上漲價,特別是章安港碼頭周邊的土地,更是價格飛漲,足足比兩年前的土地價格漲了幾十倍還多。


    而從中賺得最多的當然還是章安縣衙,因為這裏的知縣提前奉命,將整個章安港碼頭方圓的土地,高價置換成了公田,也就是屬於公產了。


    當初章安縣知縣還認為這麽做簡直就是糟蹋錢,白白便宜了那些靠近碼頭的地主,可是當地價上漲之後,他才意識到,最初賣出去的地價實在是太低了,這碼頭周邊上萬畝土地,足足讓章安縣賺取了幾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利潤。


    當初把地高價置換給縣衙的那些地主,最初還幸災樂禍,覺得他們占了大便宜,可是後來當看著碼頭周邊的土地開始翻著跟頭的漲價之後,他們各個後悔的捶胸頓足,這才知道吃了大虧了,要不然的話他們靠著碼頭附近的土地,現如今也各個都發了大財,可是現如今後悔也已經晚了。


    有點長遠眼光的地主從中看到了利益,趕緊不惜重金,花高價跑去碼頭重新圈占土地,囤地待售,可是這時候的地價,比起他們當初賣給官府的地價,已經反了幾十個跟頭,即便如此,他們也咬著牙吃下了一些土地。


    李霖也不在乎這些奸商囤地發財,本地人嘛,怎麽也要近水樓台先得月,不能讓便宜都被別的地方的人給占了去。


    章安港市舶司建立的同時,李霖也下令禁絕了控製區其他地方商船停靠,指定所有商船,都必須要到章安港停靠,接受市舶司的檢查和管理,而市舶司在永和三年第一年建成,就為李霖收獲了十幾萬貫的稅金。


    而且這些稅金基本上還都是後幾個月收上來的,可以估算出永和四年的話,最少將會收上來四十萬貫以上的稅金。


    僅僅是章安市舶司這一年的收入,就遠超過了山陽郡和臨海州、吳寧州往年一年收入總和的兩倍還多,有了這些錢,李霖還何愁不能供養一支精銳的兵馬呢?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李霖馬上就會南下攻打建州郡的時候,李霖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派出了李展作為他的使臣,前往了海州,找到了海州刺史張可君,不知道和張可君最終達成了一個什麽協議。


    永和四年正月間李霖派出了一支為數三千人的精銳兵將,交給了麾下大將李桐統禦,走海路,乘坐五十餘條海船,北上前往了海州,同時還在船上,裝運了大量的作戰物資,一並送往了海州。


    盧王在攻克了徐州之後,兵鋒便指向了海州,因為張可君乃是徐州郡守張宗正的族親,盧王豈能容得張可君繼續控製海州與他為敵,於是便發大軍前往海州進討張可君。


    永和四年三月,盧王大軍抵達海州城外,勸降無果之後,開始猛攻海州城,但是讓吳王麾下的大將萬沒有想到的是,海州城之中居然兵精糧足,守禦的極為嚴密。


    一萬盧王軍猛攻海州一個月,結果損失慘重,連半步都未能踏上海州城的城牆,反倒盧王手下的大將魯盛,大怒之下親自率兵攻城,身中一支床弩的弩箭,當場命喪海州城下,導致了盧王進攻海州的大軍兵敗,一萬大軍損兵折將,退迴徐州的隻有三千多人。


    盧王大吃一驚,這才通過海州城中的暗間打聽到就在魯盛率兵抵達海州城之前,海州城來了一支三千多人的精銳兵馬,大部分兵卒操的是江南的口音,後來才知道這支精兵,居然是來自江南山陽郡郡守李霖的手下。


    張可君和李霖達成協議,李霖助張可君守住海州城,張可君準許李霖使用海州的港口碼頭,可讓李霖的手下在海州便宜行事。


    盧王大怒,又派出一支精兵,殺奔海州城,打算為魯盛報仇雪恨,可是這一次派去的人馬更慘,半個月的工夫就再次被海州城中的大將李桐率部擊敗,損兵折將過半還多。


    盧王這一次徹底驚住了,他沒想到海州城中的這支江南軍居然如此兇悍,小小的海州城居然讓他損失了數員大將,還折了他一萬多精兵。


    盧王有心繼續征調大軍攻打海州城,但是卻被謀臣勸阻,雖然張可君和這些江南軍實在是可惡,但是海州並不是盧王主要的目標,現在關中之亂已經結束,袁涉終於將曹冉之子曹靖斬殺,平定了曹家在關中京師一帶的作亂。


    現如今朝中袁涉控製了新皇,對於所有朝政,都一言決之,大有取而代之的趨勢,已經引起了北方諸王的憤怒,現如今袁涉開始對北方諸王指手畫腳了起來,有人暗中從京師傳出消息,說袁涉有削藩的想法,現在正在考慮該如何削藩的事情。


    這麽一來,袁涉就成了所有諸王眼中的大敵,他們這些人好歹都是皇族,正兒八經先皇分封的諸侯王,什麽時候輪到袁涉這個外人,來削他們的王位了?


    於是諸王現在正在聯絡,準備起兵入關,擒殺袁涉,盧王自然也有意參戰,現在卻因為海州,把這件事給耽擱了,就實在是太不值了。


    另外現如今盧王封地之中,雖然已經將徐州控製,但是還有一些地方並不聽盧王的管控,有限的兵力如果都放在海州的話,那麽就可能影響到盧王的大計。


    正在盧王左右為難,麵子上也覺得過不去的時候,張可君卻派了使臣來到了徐州求見盧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龍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風拂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風拂劍並收藏爭龍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