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一首《破陣子》寫出了多少邊關男兒的豪情,詩詞鏗鏘,百世留名,但隻有真正的身在其中者才能細細品味道那難言苦樂的滋味。


    正月裏的高麗山區,哈出口氣都帶著霜。好在比起遼東已經暖和了不少,不然馬兒奔跑出汗之後便不能停,停下來汗氣不消,便容易患上疾病。


    疾行三十餘裏,絲毫不敢停頓,隻為前方的先鋒營。查大受膽氣過人,但應變不足。之所以讓他打先鋒,未嚐沒有鍛煉培養於他的意思。


    可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我卻是著實有些後悔了。這小子知進不知退知上不知下,若是貿然追到城邊被一口反吞了......


    損兵折將是小,影響士氣是大。更何況查大受與家父的關係甚密,若是有個不測......隻怕就算班師迴朝,家父也得多有責備。


    不得已!不得已!隻能往前追了!


    ......


    此時的查大受正在水火交煎的檔口,卻不知身後的李如鬆正在全力馳援。


    他倒是機警的很,之前雖然與倭寇打的火熱,但是卻依然每隔一陣子向李如鬆派出傳信使者,匯報當下的情況。


    交戰間歇之際,查大受遇到了幾個居住在本地的土人,詢問之下,幾家子土人都說王京裏的倭寇已分先後幾波撤出王京,向東南去了。


    查大受心下大疑,難道是倭寇聞聽大明進軍提前撤退了?


    想到這裏,他決定深入到王京周邊查探一番,也好向李如鬆匯報具體情況。


    卻不料在碧蹄館以南幾裏處的礪石峴附近突然遭到了倭寇部隊的伏擊!查大受遇伏之後並不慌張,而是對著數倍於己的倭寇發起了猛攻!


    但是打了半天之後,查大受心中也在後悔——一個時辰以前天色剛放亮不久,自己就遇到了敵軍的部隊,看人數總體與自己相當,也在五百上下的人數,又是步騎混搭,查大受根本沒把他們看在眼裏。


    結果甫一交火,對方便支撐不住且戰且走,一來二去就到了望客峴狹窄處。


    卻不料一進其中,調頭逃跑的倭寇忽然轉頭反攻,用人命拖住了查大受的突擊。查大受心中發怒,率軍猛攻當麵的五百敵人,卻不料倭寇大將立花宗茂其餘的近三千人分作兩隊,左右包夾查大受的前鋒營而來!


    查大受率軍猛擊死戰不退,箭射槍挑,連傷三員倭寇大將!


    手下軍兵見主將如此英勇,一時間各個奮不顧身全力攻向就近之敵。倭寇眼見得被三麵圍困的大明軍隊反而比外麵包圍的己方軍隊更勇猛,仿佛被包圍的不是大明軍而是自己一般,一時間氣勢受挫連連敗退,查大受所部的壓力驟減。


    有了空間,自然要有所作為,要麽進要麽退。四肢發達頭腦也並不簡單的查大受立即選擇了向後退卻,直奔礪石峴方向而去。


    後麵的立花宗茂軍緊追不舍,查大受打打停停並不懼怯,一時間雙方僵持不下,各有損傷,隻是倭寇的損傷遠大於大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查大受卻非常清楚,這樣下去,吃虧的最終肯定是自己,因為遠處塵頭大起,那邊一定不是己方的援軍——目前眼下的敵軍已經數倍於己方,若是再來敵軍......


    隻怕前途難料啊!


    眼下該怎麽辦呢?前麵就是礪石峴,那裏的地形狹窄難平,極不利於騎兵發揮。若是那邊再有伏兵......隻怕這次大帥交代的任務就此便得作罷了。


    隻是自己家幾代人都受李家照顧,自己更是有一個普通家人做到了副總兵的位置,即便是肝腦塗地也難報李家大恩的萬一,自己不怕死,但是卻不能死在這裏!想到這裏,查大受張弓搭箭,對著側前方堵截之敵就是連珠放箭!


    一連五箭飛射而出,側前方的敵人瞬間倒了一片,查大受見狀大吼一聲衝!


    士卒也知道此時不拚命就是個死,又見敵人士氣受挫,一聲發喊,困頓中再次聚集成鋒矢陣形向著礪石峴方向的敵勢薄弱之處猛衝過去!


    ......


    包圍查大受的立花宗茂在東瀛也算是頂尖武將,特別是在九州地方更是名聲在外,這次東西對抗,作為世仇的島津家投靠了羽柴秀吉,那麽自己率領著大友家的殘部自然是投入了柴田勝家的麾下!


    到了高麗之後,這些腐朽無能的高麗人在自己的戰刀之下一潰千裏,根本連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這讓立花宗茂著實有些驕傲了。


    原本以為,與高麗緊挨著的大明朝也不過如此,趁著這次入侵高麗,正好突入大明,這對地形狹窄的東瀛來說,算是逆天改命的大事也不為過!


    結果,好麽,自從大明朝一出兵,包括自己在內的東瀛勢力就沒有贏過,當初怎麽占領的土地,如今又怎麽吐了出來,再加上後勤不暢,如今的戰事也是越來越艱難,再不來一場勝仗,隻怕這隊伍就帶不下去了。


    不久前的軍議上,向來強勢的伊達政宗和一直隱藏在暗處的佐竹義重一起提出的誘敵深入的計劃,受到了柴田勝家的全力支持,立花宗茂本人也很認可。


    這次前方的探子帶迴消息,有一隊大明軍已然開拔,向著王京方向不斷深入。看來他們的確是認為己方大勢已去,想來一舉攻下王京奠定勝局。


    自己正好負責這個方向,看來對陣大明軍隊的首勝要由自己拿下了!


    立花宗茂十分激動,卻不料甫一見麵就吃了大虧!


    東瀛有個著名的戰術,叫做釣野伏,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山地等複雜地形,通過勢弱將敵人引誘進埋伏圈,再一舉包圍殲滅。


    這一招在東瀛屢試不爽,但是今天對著這大明朝的騎兵隊一施展出來,卻立即被打的鼻青臉腫!


    之前在東瀛,大家追是追,逃是逃,分的挺清楚。可是這大明朝的人不講規矩,一上來就把自己誘敵的隊伍全殲了......全殲了......全殲了......


    埋伏在暗處的己方上上下下都看呆了,還有這樣打仗的嗎?一點兒不講戰術,純粹是一邊倒的單方麵毆打好嗎?這樣殘暴,這樣暴力,大明軍的良心不會痛嗎?


    可是抱怨有什麽用呢?好不容易圍起來的包圍圈,對麵一個衝鋒就過去了!


    費盡心思紮起來的城寨,在東瀛屢試不爽,要攻下來得費半天勁兒,結果人家幾炮下去就灰飛煙滅了......


    這仗打的鬧心,更是憋屈,立花宗茂繼續一場大勝來舒緩心中的鬱氣,可是越著急,事情卻越不按自己想的來!


    自己三千二百人對上對上五百上下的騎兵,一時間居然打的旗鼓相當,直到敵軍來到礪石峴附近,立花宗茂才算心下稍安。


    狹窄的地形裏麵,有池邊永晟的五百多將近六百人的足輕隊伍,隻要他們能紮住峴口,己方援軍再一到,礪石峴中的這五百騎兵不就成了甕中之鱉?


    衝鋒!衝鋒!立花宗茂揮舞著繼承自父親——準確的說是義父的銘刀雷切,大聲嘶吼著指揮隊伍一波一波衝向不遠處正在來迴衝殺的敵人!


    ......


    再這樣下去不行啊!查大受越打越是心驚,敵人雖然戰鬥力不算強,但是一波又一波,哪裏是之前得到的情報那樣早已散去的樣子?分明是在向這裏集結!


    尤其是東南方的塵土越來越近,看那塵頭低矮而雜亂,密布而緩慢,想必是大規模的步兵正在靠近,一旦被圍......


    後果不堪設想!


    麵前就是礪石峴,隻要衝過了這道狹窄而幽長的豁口,自己就能逃出生天!查大受心中把觀音菩薩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九天諸佛求了個遍,隻求這礪石峴中沒有敵人的伏兵!


    然而,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事情往往不會按照人們的預想去發展——就在進入狹窄地段之後向前衝殺之時,隊伍麵前不遠的位置忽然升起一杆大旗!


    看那大旗上用漢語和倭寇文字書寫的池邊二字,查大受心底一片冰涼!


    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啊!


    查大受仰天長歎,在這激烈無比的戰況之下,硬是默默的發了三五秒鍾的呆。隨即他再次望向麵前之敵,高高的舉起了手中的長槍:衝!衝!全殲麵前之敵!


    查大受所部的先鋒營也知道此時已到窮途末路,也俱心懷死誌,向著麵前的池邊永晟所部衝殺過去!


    刀兵相接,血肉橫飛,抱著殺一個算一個殺兩個賺一個的心態衝殺的大明軍先鋒營一時間銳不可當!


    但是在狹窄的通道裏,五百人成為了幾乎不可逾越的一道血肉城牆,而身後的敵軍追兵卻越追越近,就要完了嗎?


    就在眾人心下絕望的一刻,在麵前池邊永晟所部的背後突然發起一聲震天的呐喊:殺!


    這一聲吼叫激的查大受渾身一震,下意識扭頭觀瞧,卻一眼望見了大帥李如鬆那紅黑相間的戰甲!而他率領的鐵騎正從背後猛烈衝擊著池邊永晟的隊伍,敵軍一時間大亂,顧首不顧尾,自相踩踏多有發生!


    援兵到了!援兵到了!查大受高聲嘶喊,他隻覺的眼眶濕熱唿吸不暢,幾乎就要流下淚來,但又強自忍住,將這滿腔的百感交集化作一聲殺!


    殺!手下殘缺的先鋒營集體爆發出一聲呐喊,隨即便見先鋒官查大受一馬當先直戳戳的衝向了身在重重保護之下敵將池邊永晟!


    一方麵保護主將,另一方麵擒敵之首,先鋒營的士卒們紛紛騰出手來,對著池邊永晟身前的倭寇足輕就是一陣攢射!


    噗噗噗之聲連響,池邊永晟麵前的倭寇慘叫著倒下了一片!就在敵軍驚疑不定之時,查大受縱馬上前長槍全力往前一遞,噗的一聲,將池邊永晟自前心貫通至後背,死的不能再死了!


    敵軍主將身亡,幾百人的阻截隊伍立即崩潰,開始四散奔逃起來!


    而查大受所部追擊敵軍的同時,也終於和李如鬆所部成功會師!


    碧蹄館之戰終將正式展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就差一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就差一杯並收藏大明海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