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的陰雲籠罩之下,這個春節過得索然無味——至少我們這些高層是這樣,緊張的安排著各方麵的資源調配,以及秘密的人員調動,這些都必須在不知不覺之間迅速完成。
除夕夜大年初一初二,陸上海上均給全營加了酒菜,讓官兵好好過個節。我和葉思忠也隨著關寧鐵騎也在大年初二這一天重新登陸,從定州附近趁夜趕至安州,並將在大年初五夜間到達安州以南穀山以北大同的山嶺之中。
嵐要隨我一起登陸,被我拒絕了,一方麵是出於對她安全係數的考慮,另一方麵,我卻是要她替我統帥艦隊,和阿迪肯分別率領一半艦隊,繼續在海上截擊倭寇的後勤和增援。
灑淚而別的場景自不必多提,久不騎馬作戰,再次上馬難免不穩,還被葉思忠這廝嘲笑了一番,讓我著實氣結。
但是當隊伍行進至安州城下時,我已經再次熟悉了馬戰的要義,操控也自如了很多。進駐安州城,自有早先已經占據此處的李如鬆所部接應,做最後的整頓。
連續下了幾場雪,冷兵器還好說,類似於三眼銃這樣的火器就需要嚴格細致的保養才能上戰場,武器是戰士的第二生命,所有人自然是做的格外仔細不提。
到了城裏,很快我就收到了墨帶領的情報組消息傳遞。在這動不動就全國有雨的巴掌大的地方,掌握動態實在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墨完成的很好。
從這時起,平壤前線的消息便源源不絕的傳遞到我的耳中,讓我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戰場格局形勢掌控。
正月初四,李如鬆率領大大部隊從平安北道出發,一路南向直奔平壤而去。
既然是打著和平接手停止作戰的名頭,李如鬆所部自然是吹吹打打走街過巷,盡可能展現出一副輕鬆愉快的樣子。
我們能放出探子,倭寇自然也能,而且隻會比我們做的更專業,所以要騙過敵人,首先要騙過自己,就連好多戰士都以為真的是要去和平接受平壤,這其中尤其以高麗的幾千僧兵為最,當然,其他高麗士卒整體狀態也差不多,都是一副要死不活又悶騷歡樂的樣子。
小西行長在平壤城中也是積極準備,全城的民夫都被征發起來,忙忙碌碌的做著準備工作。至於他們在作什麽,這個不言而喻,肯定不會是在準備派對歡迎李如鬆就是了。
正月初五傍晚,李如鬆的先頭部隊到達了平壤城以北十裏處,並不直接進城,而是借著夜色就地打樁紮寨埋鍋造飯,等待著後續大部隊的到來。
城裏的小西行長也是戲精出生,見大明軍隊早都到了,便立即派出使節,邀請李如鬆到城中完成交接儀式。
這個鴻門宴連三歲小孩子都了如指掌,李如鬆怎麽可能上當,於是笑嗬嗬的以今日並非良辰吉日為由拒絕了,小西行長也不可能霸王硬上弓不是?
當天夜裏,李如鬆所部一分鍾都沒有休息,深壕高壘,全力備戰。
同時趁著夜色,派出薊州遊擊將軍吳惟忠與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軍三千餘人,偷襲牡丹峰上的倭寇駐軍。
這吳惟忠乃是戚繼光戚都督舊部悍將,最擅長臨危攻堅,乃是一把銳利至極的尖刀。收到命令並不多話,帶著原為李成梁家將的查大受,便率軍往牡丹峰去了。
其餘諸將則連夜查探了平壤城周圍地形,明確了自己將要進攻的方向和位置。
城內的倭寇對李如鬆所部的到來十分緊張,害怕己方假交接的情況暴露,於是嚴格禁止城內軍兵出城,想要封鎖消息渠道。
但為了讓自家的大老板羽柴秀吉得知情況,盡快安排援兵前來,他連續派出三個小隊的騎兵,一路向著東南方向奔馳而去通風報信。
卻不料這三隊騎兵無一例外,撞進了我和葉思忠設在大同河渡口處的埋伏圈裏,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全部被或擒或殺,總之就像小西行長所預料的,消息保留的很好,沒有泄露。
但一些情況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通過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現出現。
正月初六早上,牡丹峰上駐守的倭寇將領鬆浦鎮信接到手下報告,牡丹峰上發現了未知勢力的騎兵,懷疑是大明朝的軍隊!
鬆浦鎮信立即下令,使用鐵炮對來犯之敵進行射擊!卻不料這一打恰好中了吳惟忠的計策!
他之所以並不直接攻擊山上的守軍而是在周邊遊走,一方麵是要引誘對方先攻擊自己,給己方找到一個合理的開展理由——畢竟雙方還有簽訂的臨時停戰協議在前麵,先開第一槍並不占理。
另一方麵,他也想摸摸山上守軍的虛實,若是貿然強攻,對麵忽然使出什麽殺手鐧來,隻怕自己得吃不了兜著走。
可是如今,一切都在按照劇本展開,鬆浦鎮信的隊伍鐵炮齊射,火力兇猛,吳惟忠立即命令隊伍後撤到射程之外,遠遠地看著倭寇射擊,並作出各種辱罵挑釁的姿勢,吸引倭寇出擊。
鬆浦鎮信大怒,二話不說便命令出寨攻擊來犯之敵!吳惟忠一看真的出來了,便命令幾千軍兵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扔下幾十麵盾牌之類的武器向著來路撤退下去。
鬆浦鎮信一見敵軍慫了,便大吼大叫著率軍追趕。於是明軍一路跑倭寇一路追,漸漸的便到了山路狹窄之處!
追的興起的鬆浦鎮信哪裏還管那麽多,帶著隊伍就闖了進來,卻聽前頭一聲鑼響,山峽兩側萬箭齊發!前麵逃跑的吳惟忠部也再次調頭,向著鬆浦鎮信這邊兒殺了迴來!
三方夾擊,狹窄地帶當中的鬆浦鎮信頓時吃不住勁兒連連開始後撤!一路上丟下屍首無算,又被身後的明軍騎兵銜尾追擊兩邊的弓箭火槍不要錢似的潑灑著子彈箭矢,最後留下近七八一句?扔下武器就開始調頭逃跑,隻恨父母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
營寨當中駐守的主官是李如鬆的弟弟李如柏,見這樣的陣勢興奮不已,親自率兵追殺倭寇!
一路追殺之下,倭寇的屍體從營寨裏麵一直延續到普通江邊!就算是跳水了的倭寇也多有被射死在江中船上的。幸存者們肝膽俱裂,沒命似的逃迴平壤城,關門不出,驚魂未定的舔舐著大明軍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留給自己的傷痕。
倭寇主動進擊無果,接下來大明軍卻要有動作了!
大年初早,李如鬆營寨之中號炮響起,三軍齊動,浩浩蕩蕩殺向平壤城!
決戰即將到來,平壤城勢必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除夕夜大年初一初二,陸上海上均給全營加了酒菜,讓官兵好好過個節。我和葉思忠也隨著關寧鐵騎也在大年初二這一天重新登陸,從定州附近趁夜趕至安州,並將在大年初五夜間到達安州以南穀山以北大同的山嶺之中。
嵐要隨我一起登陸,被我拒絕了,一方麵是出於對她安全係數的考慮,另一方麵,我卻是要她替我統帥艦隊,和阿迪肯分別率領一半艦隊,繼續在海上截擊倭寇的後勤和增援。
灑淚而別的場景自不必多提,久不騎馬作戰,再次上馬難免不穩,還被葉思忠這廝嘲笑了一番,讓我著實氣結。
但是當隊伍行進至安州城下時,我已經再次熟悉了馬戰的要義,操控也自如了很多。進駐安州城,自有早先已經占據此處的李如鬆所部接應,做最後的整頓。
連續下了幾場雪,冷兵器還好說,類似於三眼銃這樣的火器就需要嚴格細致的保養才能上戰場,武器是戰士的第二生命,所有人自然是做的格外仔細不提。
到了城裏,很快我就收到了墨帶領的情報組消息傳遞。在這動不動就全國有雨的巴掌大的地方,掌握動態實在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墨完成的很好。
從這時起,平壤前線的消息便源源不絕的傳遞到我的耳中,讓我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戰場格局形勢掌控。
正月初四,李如鬆率領大大部隊從平安北道出發,一路南向直奔平壤而去。
既然是打著和平接手停止作戰的名頭,李如鬆所部自然是吹吹打打走街過巷,盡可能展現出一副輕鬆愉快的樣子。
我們能放出探子,倭寇自然也能,而且隻會比我們做的更專業,所以要騙過敵人,首先要騙過自己,就連好多戰士都以為真的是要去和平接受平壤,這其中尤其以高麗的幾千僧兵為最,當然,其他高麗士卒整體狀態也差不多,都是一副要死不活又悶騷歡樂的樣子。
小西行長在平壤城中也是積極準備,全城的民夫都被征發起來,忙忙碌碌的做著準備工作。至於他們在作什麽,這個不言而喻,肯定不會是在準備派對歡迎李如鬆就是了。
正月初五傍晚,李如鬆的先頭部隊到達了平壤城以北十裏處,並不直接進城,而是借著夜色就地打樁紮寨埋鍋造飯,等待著後續大部隊的到來。
城裏的小西行長也是戲精出生,見大明軍隊早都到了,便立即派出使節,邀請李如鬆到城中完成交接儀式。
這個鴻門宴連三歲小孩子都了如指掌,李如鬆怎麽可能上當,於是笑嗬嗬的以今日並非良辰吉日為由拒絕了,小西行長也不可能霸王硬上弓不是?
當天夜裏,李如鬆所部一分鍾都沒有休息,深壕高壘,全力備戰。
同時趁著夜色,派出薊州遊擊將軍吳惟忠與遼東副總兵查大受率軍三千餘人,偷襲牡丹峰上的倭寇駐軍。
這吳惟忠乃是戚繼光戚都督舊部悍將,最擅長臨危攻堅,乃是一把銳利至極的尖刀。收到命令並不多話,帶著原為李成梁家將的查大受,便率軍往牡丹峰去了。
其餘諸將則連夜查探了平壤城周圍地形,明確了自己將要進攻的方向和位置。
城內的倭寇對李如鬆所部的到來十分緊張,害怕己方假交接的情況暴露,於是嚴格禁止城內軍兵出城,想要封鎖消息渠道。
但為了讓自家的大老板羽柴秀吉得知情況,盡快安排援兵前來,他連續派出三個小隊的騎兵,一路向著東南方向奔馳而去通風報信。
卻不料這三隊騎兵無一例外,撞進了我和葉思忠設在大同河渡口處的埋伏圈裏,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全部被或擒或殺,總之就像小西行長所預料的,消息保留的很好,沒有泄露。
但一些情況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通過意想不到的方式展現出現。
正月初六早上,牡丹峰上駐守的倭寇將領鬆浦鎮信接到手下報告,牡丹峰上發現了未知勢力的騎兵,懷疑是大明朝的軍隊!
鬆浦鎮信立即下令,使用鐵炮對來犯之敵進行射擊!卻不料這一打恰好中了吳惟忠的計策!
他之所以並不直接攻擊山上的守軍而是在周邊遊走,一方麵是要引誘對方先攻擊自己,給己方找到一個合理的開展理由——畢竟雙方還有簽訂的臨時停戰協議在前麵,先開第一槍並不占理。
另一方麵,他也想摸摸山上守軍的虛實,若是貿然強攻,對麵忽然使出什麽殺手鐧來,隻怕自己得吃不了兜著走。
可是如今,一切都在按照劇本展開,鬆浦鎮信的隊伍鐵炮齊射,火力兇猛,吳惟忠立即命令隊伍後撤到射程之外,遠遠地看著倭寇射擊,並作出各種辱罵挑釁的姿勢,吸引倭寇出擊。
鬆浦鎮信大怒,二話不說便命令出寨攻擊來犯之敵!吳惟忠一看真的出來了,便命令幾千軍兵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扔下幾十麵盾牌之類的武器向著來路撤退下去。
鬆浦鎮信一見敵軍慫了,便大吼大叫著率軍追趕。於是明軍一路跑倭寇一路追,漸漸的便到了山路狹窄之處!
追的興起的鬆浦鎮信哪裏還管那麽多,帶著隊伍就闖了進來,卻聽前頭一聲鑼響,山峽兩側萬箭齊發!前麵逃跑的吳惟忠部也再次調頭,向著鬆浦鎮信這邊兒殺了迴來!
三方夾擊,狹窄地帶當中的鬆浦鎮信頓時吃不住勁兒連連開始後撤!一路上丟下屍首無算,又被身後的明軍騎兵銜尾追擊兩邊的弓箭火槍不要錢似的潑灑著子彈箭矢,最後留下近七八一句?扔下武器就開始調頭逃跑,隻恨父母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
營寨當中駐守的主官是李如鬆的弟弟李如柏,見這樣的陣勢興奮不已,親自率兵追殺倭寇!
一路追殺之下,倭寇的屍體從營寨裏麵一直延續到普通江邊!就算是跳水了的倭寇也多有被射死在江中船上的。幸存者們肝膽俱裂,沒命似的逃迴平壤城,關門不出,驚魂未定的舔舐著大明軍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留給自己的傷痕。
倭寇主動進擊無果,接下來大明軍卻要有動作了!
大年初早,李如鬆營寨之中號炮響起,三軍齊動,浩浩蕩蕩殺向平壤城!
決戰即將到來,平壤城勢必掀起一場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