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依臣看來,國不足以支持遠伐戰爭,底蘊尚且不足,而不是漢朝酷愛和睦,他們也想打實在是對我國無能為力之故啊。”
從東部重鎮鬱城趕來赴會的親王興桀,這更是一個火藥桶,是極力主張拒絕漢朝的請求:“貳師寶馬,並非他國之物,乃為大宛之珍寶,小小的利處相與罷了,又豈可輕易讓予他人呢?”
毋寡也是個沒主見的人,一下子就被國師說動了,他一拍桌子下定決心道:“好!就依國師的,他們的金子和金馬留下,其他的,就不予貳師馬,奈何他們不可強攻,直接遣返漢使好了。”
當晚,國師沒停住手,就到了驛館轉達了國王的意思。
不過,他不僅僅隻是傳達國王意思,還很快將眼神聚焦在精美的鎏金馬上。
那眼神很明顯了,
就是貪婪……
對國師來說,那高揚的頭顱,那整齊的鬃毛,那碩大的四蹄,是何等的威風,簡直是把貳師馬的雄健表現得淋漓盡致,此為一等一的上品。
國師為那漢朝有如此能工巧匠而感到驚詫,轉瞬之間,又有了別的想法,就單單是那想據為己有的意念,這麽隨著目光的流轉,而急劇膨脹起來。
當他伸手試圖去抱鎏金馬之時,立即被車令攔住了。
車令那裏會給麵子,
行伍出身的他,
直接給了大宛國師的第一個懲罰,一個肘擊過去,立即就是讓他的胳膊如刀割一般疼痛,難以忍受。
繼之,他右手一揮,將鎏金馬抱在懷裏,並且嚴斥大宛國君臣見利忘義。
“你大宛如此輕漢,不僅拒絕了易馬,還想搶奪,哼!本使豈可將鎏金馬與你。”
“嘿嘿!大漢雖大,然遠兵難解近危,遠水解不了近火,不能強攻,大宛雖小,卻有充足的保證,可以立時將你投入牢獄,現在何去何從,使君自可斟酌。”
隨後,他也不抑製貪念了,就要隨從上前搶奪鎏金馬。
“站住!”
車令也是氣得不輕,當即大喝一聲,“國師你如此無禮,難道認為僅僅是這樣,就可以讓本使屈服了麽?做夢!本使左臂抱馬,右臂持節,你等也不能強奪,若敢再強行一步的話,本使不會屈服,是寧可將這馬摔成碎片,也不會令你等得逞。”
國師一聽,冷哼一聲,不願再與車令周旋,隻大喊一聲:“別讓他有機會摔馬,連人帶馬,與我拿下。”
不料隨著他的喊聲,轉瞬之間,隻聽見“砰”的一聲,車令沒有絲毫猶豫,將那鎏金馬一把摔在地上,頃刻之間,一匹體格雄健的鎏金馬變得麵目全非,一文不值。
國師一時間呆住了,頹喪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茫然不知所措。
何必呢?
多可惜啊!
他不能理解,是什麽竟能讓一位臣下如此凜然不可侵犯。
這麽強硬……
當日,車令自知做不成買賣,也不久待,帶著使團憤憤離去。
臨行前,他隻留下了一句話——小視強漢者,雖遠必究!
昧蔡送車令一行出城,拱手致歉道:“使君今日遭此冷遇,咎全在大宛,但請使君迴到長安之後,萬望奏明漢皇,切勿輕動兵戈,本官就代大宛百姓謝過使君了。”
消息傳到長安之時,已是太初元年清明節左右了。
清明前夕,劉徹口諭李廣利,讓他陪著兩個外甥膠東王劉玉昌邑王劉髆,到那茂陵為李夫人掃墓祭祀。
春雨霏霏,站在李夫人的陵塚前,李廣利久久無言,不知該怎麽向劉玉描述他們的母親,用什麽話形容李妍的形象,他至今仍不能原諒妹妹生前不肯為他求官的行為。
雖說死者長已矣,可死者為何就不能替生者想一想呢,又有什麽束縛?
李妍她的陵塚隻靜靜矗立在茂陵,而李廣利的話帶著濕漉漉的雨跡,在心間徘徊:“妹妹,你知道麽,你的願望達成了,現在安寢在茂陵,這意味著宮車晏駕之後,將與你相伴永遠。
可你曾想過,你的兄弟,他們今後如何在朝廷立足,你的兒子如何在諸子中爭鋒呢?”
他這些心語,在劉玉淚眼問話時,便轉換為對外甥的期待:“膠東王你要記著,你若有一日執掌國柄,千萬不要學你母親。”
“咦,本王的母親怎麽了,還請舅父您告訴我。”
“唉!這怎麽說呢?”
李廣利牽起劉玉的手,唿了劉髆一聲,便準備上車,“你母親是個好人,就是太死心眼了。”
“哦?”
劉玉直到坐上車駕,
仍沒有理解舅父的話。
皇後不是說母親雅操蕙質,是後宮風範麽?焉何舅父如此評價母親呢?這又從何說起?
一路上,李廣利再也沒有和劉髆說起過李夫人,倒反問了不少他在皇後那裏的事情。
劉玉對李廣利說什麽呢,他說皇後待他很好,不僅常常關心他的健康,還對他的功課問得很細。
李廣利又是一片茫然。
難道她不知道皇上很寵愛膠東王麽?不知這衛子夫是怎麽想的,看來,世間的許多女子,都是讀不透的書啊!
但是,當車駕進了長安城時,李廣利的思緒已轉向了另一個方向。
他打定了主意,要去盛讚朝廷對李夫人墓塚的嗬護。
他還要把這些想法告訴兄長李延年,讓他最好再寫一首可以與《北方有佳人》媲美的歌,以此來抓住劉徹的心。
不過剛剛迴到府上,還沒有洗去一路風塵,府令就來稟告,說協律都尉有要緊事,請他過府敘話。
李廣利隻喝了一口熱茶,就急忙來到李延年府中。
兄弟在前廳坐定,李延年簡單地問了問掃墓的情況後,便道:“陛下今天召為兄到宣室殿去了。”
“哦?”
“陛下他說了賢弟,說你為大漢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哦?有這樣的事?怎麽迴事?兄長不能說得清楚些?”
李延年將漢使在大宛國的遭遇,以及在迴國途中,使節在那鬱城被殺的經過講述一番之後道:“陛下聞之大怒,當即點名拜兄弟為貳師將軍,與李敢趙破奴等人一同率軍討伐大宛。”
從東部重鎮鬱城趕來赴會的親王興桀,這更是一個火藥桶,是極力主張拒絕漢朝的請求:“貳師寶馬,並非他國之物,乃為大宛之珍寶,小小的利處相與罷了,又豈可輕易讓予他人呢?”
毋寡也是個沒主見的人,一下子就被國師說動了,他一拍桌子下定決心道:“好!就依國師的,他們的金子和金馬留下,其他的,就不予貳師馬,奈何他們不可強攻,直接遣返漢使好了。”
當晚,國師沒停住手,就到了驛館轉達了國王的意思。
不過,他不僅僅隻是傳達國王意思,還很快將眼神聚焦在精美的鎏金馬上。
那眼神很明顯了,
就是貪婪……
對國師來說,那高揚的頭顱,那整齊的鬃毛,那碩大的四蹄,是何等的威風,簡直是把貳師馬的雄健表現得淋漓盡致,此為一等一的上品。
國師為那漢朝有如此能工巧匠而感到驚詫,轉瞬之間,又有了別的想法,就單單是那想據為己有的意念,這麽隨著目光的流轉,而急劇膨脹起來。
當他伸手試圖去抱鎏金馬之時,立即被車令攔住了。
車令那裏會給麵子,
行伍出身的他,
直接給了大宛國師的第一個懲罰,一個肘擊過去,立即就是讓他的胳膊如刀割一般疼痛,難以忍受。
繼之,他右手一揮,將鎏金馬抱在懷裏,並且嚴斥大宛國君臣見利忘義。
“你大宛如此輕漢,不僅拒絕了易馬,還想搶奪,哼!本使豈可將鎏金馬與你。”
“嘿嘿!大漢雖大,然遠兵難解近危,遠水解不了近火,不能強攻,大宛雖小,卻有充足的保證,可以立時將你投入牢獄,現在何去何從,使君自可斟酌。”
隨後,他也不抑製貪念了,就要隨從上前搶奪鎏金馬。
“站住!”
車令也是氣得不輕,當即大喝一聲,“國師你如此無禮,難道認為僅僅是這樣,就可以讓本使屈服了麽?做夢!本使左臂抱馬,右臂持節,你等也不能強奪,若敢再強行一步的話,本使不會屈服,是寧可將這馬摔成碎片,也不會令你等得逞。”
國師一聽,冷哼一聲,不願再與車令周旋,隻大喊一聲:“別讓他有機會摔馬,連人帶馬,與我拿下。”
不料隨著他的喊聲,轉瞬之間,隻聽見“砰”的一聲,車令沒有絲毫猶豫,將那鎏金馬一把摔在地上,頃刻之間,一匹體格雄健的鎏金馬變得麵目全非,一文不值。
國師一時間呆住了,頹喪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茫然不知所措。
何必呢?
多可惜啊!
他不能理解,是什麽竟能讓一位臣下如此凜然不可侵犯。
這麽強硬……
當日,車令自知做不成買賣,也不久待,帶著使團憤憤離去。
臨行前,他隻留下了一句話——小視強漢者,雖遠必究!
昧蔡送車令一行出城,拱手致歉道:“使君今日遭此冷遇,咎全在大宛,但請使君迴到長安之後,萬望奏明漢皇,切勿輕動兵戈,本官就代大宛百姓謝過使君了。”
消息傳到長安之時,已是太初元年清明節左右了。
清明前夕,劉徹口諭李廣利,讓他陪著兩個外甥膠東王劉玉昌邑王劉髆,到那茂陵為李夫人掃墓祭祀。
春雨霏霏,站在李夫人的陵塚前,李廣利久久無言,不知該怎麽向劉玉描述他們的母親,用什麽話形容李妍的形象,他至今仍不能原諒妹妹生前不肯為他求官的行為。
雖說死者長已矣,可死者為何就不能替生者想一想呢,又有什麽束縛?
李妍她的陵塚隻靜靜矗立在茂陵,而李廣利的話帶著濕漉漉的雨跡,在心間徘徊:“妹妹,你知道麽,你的願望達成了,現在安寢在茂陵,這意味著宮車晏駕之後,將與你相伴永遠。
可你曾想過,你的兄弟,他們今後如何在朝廷立足,你的兒子如何在諸子中爭鋒呢?”
他這些心語,在劉玉淚眼問話時,便轉換為對外甥的期待:“膠東王你要記著,你若有一日執掌國柄,千萬不要學你母親。”
“咦,本王的母親怎麽了,還請舅父您告訴我。”
“唉!這怎麽說呢?”
李廣利牽起劉玉的手,唿了劉髆一聲,便準備上車,“你母親是個好人,就是太死心眼了。”
“哦?”
劉玉直到坐上車駕,
仍沒有理解舅父的話。
皇後不是說母親雅操蕙質,是後宮風範麽?焉何舅父如此評價母親呢?這又從何說起?
一路上,李廣利再也沒有和劉髆說起過李夫人,倒反問了不少他在皇後那裏的事情。
劉玉對李廣利說什麽呢,他說皇後待他很好,不僅常常關心他的健康,還對他的功課問得很細。
李廣利又是一片茫然。
難道她不知道皇上很寵愛膠東王麽?不知這衛子夫是怎麽想的,看來,世間的許多女子,都是讀不透的書啊!
但是,當車駕進了長安城時,李廣利的思緒已轉向了另一個方向。
他打定了主意,要去盛讚朝廷對李夫人墓塚的嗬護。
他還要把這些想法告訴兄長李延年,讓他最好再寫一首可以與《北方有佳人》媲美的歌,以此來抓住劉徹的心。
不過剛剛迴到府上,還沒有洗去一路風塵,府令就來稟告,說協律都尉有要緊事,請他過府敘話。
李廣利隻喝了一口熱茶,就急忙來到李延年府中。
兄弟在前廳坐定,李延年簡單地問了問掃墓的情況後,便道:“陛下今天召為兄到宣室殿去了。”
“哦?”
“陛下他說了賢弟,說你為大漢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哦?有這樣的事?怎麽迴事?兄長不能說得清楚些?”
李延年將漢使在大宛國的遭遇,以及在迴國途中,使節在那鬱城被殺的經過講述一番之後道:“陛下聞之大怒,當即點名拜兄弟為貳師將軍,與李敢趙破奴等人一同率軍討伐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