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據侍禦史報告,這幾個郡的官員故作非為,假借著鹽鐵官私合營之名,在轄內巧借名目,大行兼並之風。
名為官鹽官鐵私鹽私鐵合搞,實則呢,貧汙成.性,甚至是有三成直接入了私囊。
嗬,他們這群人,聞聽了朝廷派人巡察,想要畏罪自殺,也在情理之中,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若是朝廷就此作罷,臣恐往後官營廢矣。
必須下狠藥才行,擒賊先擒王,誅拿罪首,法不責眾也得看時候,對上全國百姓,這所謂的眾,便成了弱勢,敢違天下人意誌、陛下意誌者,多,亦要罰、誅!”
張湯迴稟道。
劉徹聽到這,才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什麽畏首畏尾,都不必要。
能罰的,不罰不行。
仁政做多了,就成了亂政。
桑弘羊到這時候,才覺出陛下剛才一連串發問的語氣裏,實際上已帶了不悅的色彩,果不其然,張湯說完後,劉徹發話了,指責也就下來了。
“自鄭當時去世後,大司農府毫無建樹,以致於新政徘徊不前,朕這才命人巡察郡國,懲治不力。
孰料你不報喜倒也罷了,反倒報這些對朝廷的指責,朕是要你辦事的,不是讓你來報怨。
一個隻知道報怨的人,
能辦好事麽?
朕不想一路掃刺,讓你桑弘羊一路順風,你走地太順了,該反思反思自己了。
難道隻有讓諸侯們大肆鑄錢,濫起私鹽,朕的功德才算圓滿了麽?若是這樣,朕還不樂意了,寧可不要這個德。”
借這個話題,劉徹又繼續責備道:“聽丞相說你一向廉潔忠直,可在朕看來,如果你不能做好分內之事,平庸下去,就是把機會占了,讓有能力的人無法報國,實為不忠不直,與有罪無異!”
這一番雖綿而不厲,但這樣帶有失望的話,比斥責更可怕。
在劉徹看來,
桑弘羊如果醒不來,
就等同廢材了,白浪費了自己的大力培養,這樣也不失為一種激勵。
“丞相如何看呢?”劉徹又把話轉到了莊青翟那裏。
“這……”
皇帝點到自己,他一下子就沒了推脫的理由,並且此事事關重大,桑弘羊事先也告訴過自己,因此就更沒有推脫的理由。
“新政沒有錯,幣製變革也沒有錯,張大人所言不盡是虛言,而桑弘大人的意思。
臣以為是請朝廷辨別真偽,對假借鹽鐵官私合營而營私者,要嚴懲不貸。
至於所謂新幣不便者,不過是郡國一己之見,桑弘大人奏明皇上,無他,意在使陛下警惕諸侯中的不軌者,請陛下明察!”
“眾位愛卿都是這樣看麽?”
劉徹環顧站在下麵的大臣們,笑了笑後,緊跟著問道。
大農府計相正要說話,卻見一位侍中匆匆走進殿來,進來之後,隻是對包桑耳語了幾句,等到包桑小聲轉奏給劉徹時,眼見他的臉色都變了許多,不自覺地便笑了出來。
馬府來人了……
接著,就聽劉徹喊道:“幣製與鹽鐵,朕都交由他人去辦,今日早朝就到這裏,各位大人迴署吧!”
……
丞相府現在的人員十分充實,僅僅長史就設了三位。
這可不是三位平庸的人物,他們來路挺大,分別是曾做過主爵都尉的朱買臣、做過右內史的王朝和做過濟南王相的邊通。
從表麵上看,派遣巡察使的諫言,看起來是莊青翟提出來的,而事實上,都是出自這三位幕僚的主意。
他們的本意,是要借丞相的政績壓一壓張湯等人的氣焰,以泄一泄各自在任上飽受欺淩的惡氣。
卻不料這事反而被張湯接了過去,又一次成了向劉徹邀功的機會,並且還因此,白白搭進了右內史一條人命。
自發生這件事以來,塾門往往是“一鷂入林,鴉雀無聲”。
隻要遠遠看見張湯過來,朝臣們就都封了口,對他忌諱不已,一個個正襟危坐地,目不斜視,生怕因為嘴唇動了幾下,惹來“腹誹”大禍。
可人總是“終日而思”的精靈,就算封得了口,也封不了心。
這會兒,丞相署中三位長史還是按捺不住心頭的激憤,議論起近一年來,發生的種種是是非非。
說到義縱,大家都心知肚明,算起來他不是死在拘捕楊可下屬這件事情上,而是罰在不治京畿之道,太過怠於職事了。
至於內史……就不免太冤枉了,這麽一個忠於職守、勤政廉直的人卻遭此下場,實在是太過悲慘了。
朱買臣在火盆邊暖著手,看著窗外的落葉,紛紛揚揚地飄過官署迴廊,在牆根落了薄薄的一層。
他觸景生情地長歎一聲道:“葉裏埋屍,終不得久啊!”
正在起草公文的王朝停下手中的筆道:“咦,聽閣下的這個語氣,這是話裏有話啊!”
朱買臣伸了伸脖子,神秘地對他問道:“想聽嗎?”
邊通就在一旁打趣道:“你這滑頭,就別賣關子了,究竟是怎麽迴事?”
朱買臣掩上大門,說話的聲音低得隻有兩位同僚聽得見。
“知道麽?禦史大夫當年辦的李文一案近些天來有了新證,當年那李文被牽扯進京城大案,就是張湯用錢買通小吏魯謁居,做的假證!
事隔多年,你們是不知道,有人看見張湯不惜屈禦史大夫之尊,親自為他按摩病足,更是懷疑其有把柄握在魯謁居手中。
魯謁居死後,他的弟弟犯了事,想通過張湯幫忙,孰料他竟然佯裝不知,這下便惹惱了魯謁居的弟弟。
嘿嘿,他一紙文書,將當年張湯與魯謁居合謀誣陷李文的事告到了廷尉府。”
朱買臣說到這裏,眨了眨眼睛道:“據說,接到這文書的是廷尉府的一位中丞,名叫減宣。
此人與張湯有隙,於是便私下裏把案情查得清清楚楚,但卻懾於張湯今日的權位而沒敢上奏聖聽。”
邊通思索道:“閣下的意思是,這事若是讓當今知道了……”
“嗬嗬……”
“嗬嗬……”三人相視而笑,那意思……都在不言中。
名為官鹽官鐵私鹽私鐵合搞,實則呢,貧汙成.性,甚至是有三成直接入了私囊。
嗬,他們這群人,聞聽了朝廷派人巡察,想要畏罪自殺,也在情理之中,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若是朝廷就此作罷,臣恐往後官營廢矣。
必須下狠藥才行,擒賊先擒王,誅拿罪首,法不責眾也得看時候,對上全國百姓,這所謂的眾,便成了弱勢,敢違天下人意誌、陛下意誌者,多,亦要罰、誅!”
張湯迴稟道。
劉徹聽到這,才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什麽畏首畏尾,都不必要。
能罰的,不罰不行。
仁政做多了,就成了亂政。
桑弘羊到這時候,才覺出陛下剛才一連串發問的語氣裏,實際上已帶了不悅的色彩,果不其然,張湯說完後,劉徹發話了,指責也就下來了。
“自鄭當時去世後,大司農府毫無建樹,以致於新政徘徊不前,朕這才命人巡察郡國,懲治不力。
孰料你不報喜倒也罷了,反倒報這些對朝廷的指責,朕是要你辦事的,不是讓你來報怨。
一個隻知道報怨的人,
能辦好事麽?
朕不想一路掃刺,讓你桑弘羊一路順風,你走地太順了,該反思反思自己了。
難道隻有讓諸侯們大肆鑄錢,濫起私鹽,朕的功德才算圓滿了麽?若是這樣,朕還不樂意了,寧可不要這個德。”
借這個話題,劉徹又繼續責備道:“聽丞相說你一向廉潔忠直,可在朕看來,如果你不能做好分內之事,平庸下去,就是把機會占了,讓有能力的人無法報國,實為不忠不直,與有罪無異!”
這一番雖綿而不厲,但這樣帶有失望的話,比斥責更可怕。
在劉徹看來,
桑弘羊如果醒不來,
就等同廢材了,白浪費了自己的大力培養,這樣也不失為一種激勵。
“丞相如何看呢?”劉徹又把話轉到了莊青翟那裏。
“這……”
皇帝點到自己,他一下子就沒了推脫的理由,並且此事事關重大,桑弘羊事先也告訴過自己,因此就更沒有推脫的理由。
“新政沒有錯,幣製變革也沒有錯,張大人所言不盡是虛言,而桑弘大人的意思。
臣以為是請朝廷辨別真偽,對假借鹽鐵官私合營而營私者,要嚴懲不貸。
至於所謂新幣不便者,不過是郡國一己之見,桑弘大人奏明皇上,無他,意在使陛下警惕諸侯中的不軌者,請陛下明察!”
“眾位愛卿都是這樣看麽?”
劉徹環顧站在下麵的大臣們,笑了笑後,緊跟著問道。
大農府計相正要說話,卻見一位侍中匆匆走進殿來,進來之後,隻是對包桑耳語了幾句,等到包桑小聲轉奏給劉徹時,眼見他的臉色都變了許多,不自覺地便笑了出來。
馬府來人了……
接著,就聽劉徹喊道:“幣製與鹽鐵,朕都交由他人去辦,今日早朝就到這裏,各位大人迴署吧!”
……
丞相府現在的人員十分充實,僅僅長史就設了三位。
這可不是三位平庸的人物,他們來路挺大,分別是曾做過主爵都尉的朱買臣、做過右內史的王朝和做過濟南王相的邊通。
從表麵上看,派遣巡察使的諫言,看起來是莊青翟提出來的,而事實上,都是出自這三位幕僚的主意。
他們的本意,是要借丞相的政績壓一壓張湯等人的氣焰,以泄一泄各自在任上飽受欺淩的惡氣。
卻不料這事反而被張湯接了過去,又一次成了向劉徹邀功的機會,並且還因此,白白搭進了右內史一條人命。
自發生這件事以來,塾門往往是“一鷂入林,鴉雀無聲”。
隻要遠遠看見張湯過來,朝臣們就都封了口,對他忌諱不已,一個個正襟危坐地,目不斜視,生怕因為嘴唇動了幾下,惹來“腹誹”大禍。
可人總是“終日而思”的精靈,就算封得了口,也封不了心。
這會兒,丞相署中三位長史還是按捺不住心頭的激憤,議論起近一年來,發生的種種是是非非。
說到義縱,大家都心知肚明,算起來他不是死在拘捕楊可下屬這件事情上,而是罰在不治京畿之道,太過怠於職事了。
至於內史……就不免太冤枉了,這麽一個忠於職守、勤政廉直的人卻遭此下場,實在是太過悲慘了。
朱買臣在火盆邊暖著手,看著窗外的落葉,紛紛揚揚地飄過官署迴廊,在牆根落了薄薄的一層。
他觸景生情地長歎一聲道:“葉裏埋屍,終不得久啊!”
正在起草公文的王朝停下手中的筆道:“咦,聽閣下的這個語氣,這是話裏有話啊!”
朱買臣伸了伸脖子,神秘地對他問道:“想聽嗎?”
邊通就在一旁打趣道:“你這滑頭,就別賣關子了,究竟是怎麽迴事?”
朱買臣掩上大門,說話的聲音低得隻有兩位同僚聽得見。
“知道麽?禦史大夫當年辦的李文一案近些天來有了新證,當年那李文被牽扯進京城大案,就是張湯用錢買通小吏魯謁居,做的假證!
事隔多年,你們是不知道,有人看見張湯不惜屈禦史大夫之尊,親自為他按摩病足,更是懷疑其有把柄握在魯謁居手中。
魯謁居死後,他的弟弟犯了事,想通過張湯幫忙,孰料他竟然佯裝不知,這下便惹惱了魯謁居的弟弟。
嘿嘿,他一紙文書,將當年張湯與魯謁居合謀誣陷李文的事告到了廷尉府。”
朱買臣說到這裏,眨了眨眼睛道:“據說,接到這文書的是廷尉府的一位中丞,名叫減宣。
此人與張湯有隙,於是便私下裏把案情查得清清楚楚,但卻懾於張湯今日的權位而沒敢上奏聖聽。”
邊通思索道:“閣下的意思是,這事若是讓當今知道了……”
“嗬嗬……”
“嗬嗬……”三人相視而笑,那意思……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