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國在絲綢之路新疆段中,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北道的重鎮,也是後世人西出樓蘭的第二站。


    不論是宗教、還是文化、抑或者經濟等都極為發達。


    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曆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堪稱做為“第二個敦煌莫高窟“,藝術感十分強烈。


    一般來說,龜茲人比授擅長音樂,龜茲樂舞便是發源於此,優雅感很豐富。


    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於龜茲。


    龜茲國都延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國東通焉耆,西通姑墨,北通烏孫,交通往來在西域諸國,較為便利。它們有人口8萬餘,傭兵2萬餘。在普遍人口不多的西域城郭諸國中,最為強大。


    當張騫一行來到這兒的時候,便為此外迷人的樂舞吸引了,好動活潑的龜茲人更是拉著這群素不相識的人,一起鶯歌燕舞,讓他們好一陣驚訝。


    自已的裝束,雖然早更換成了西域諸國普遍適用的粗布與動物皮衣,但明顯的體態特征,是躲不開所有人的眼睛的。


    哪裏料想得到,這群人依然熱情不改,一口口異國他鄉的語言,雖然聽不懂,但表情就說明了一切,他們很歡迎漢人。


    在西域諸國中稱得上是大國,但人口與漢朝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依照人們的習慣,人是群居動物,即便是人少,也會聚集在一起。


    所以隻要小小的傳揚一番,便足以驚動龜茲王室。


    又粗又卷的胡子,雙眉稀薄,耳朵略小,鼻子高挺,皮膚看起來比較白,比較不足的就是,頭發不怎麽多。


    張騫觀察著麵前這個高高的,但不怎麽壯的龜茲士兵。


    “哎,你們這群人,聽說了你是從漢朝來的,我們國王想見見你,能跟我們去一趟嗎?”那個士兵喊道。


    這些話張騫是聽不懂的,他隻好求助一旁的堂邑父。


    堂邑父懂麽?他懂,西域人的語言偏差都不大,仔細聽,還是能聽懂的,隻不過這些微小的差別,對漢人來說,聽起來就很艱難了。


    “他說龜茲國王想見我們,怎麽樣?咱們要不要去?”


    張騫撇了撇嘴,“去呀!咱們要是不去的話,你看他們那架勢,一直跟著咱們都是輕的,估計得把咱們當犯人看管。”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張騫拿他們是毫無辦法,誰叫咱們走的是別人的地呢?


    不過一般這麽有禮貌的話,龜茲國王的態度應該不會太差,或許他對與漢朝交好,會很感興趣。


    那龜茲士兵笑了笑,似乎是對這群漢人的識趣很是欣賞,順了順他的粗卷胡子,又瞟了張騫一眼。


    他看出來張騫是領頭的了,


    他這次的話是對張騫說的,


    “能夠走到這裏來,看來本事也不小,我們龜茲國王最喜歡英雄了,你們要是去了的話,肯定會受到無比的歡迎。


    不過我還有個小小的請求,勇敢的外族人,要是你們還能活著迴去的話,請把我們龜茲人的熱情,傳播到漢朝去吧!”


    聽著堂邑父的翻譯,張騫笑了笑,又對著那個龜茲士兵點了點頭,輕聲迴道:“要是張騫還有命在的話,一定把話帶到!”


    龜茲國很大,但人們普遍居住的地方,也就那麽幾塊,張騫他們很幸運,他們所在的那個聚集地,正是王城所在。


    不過想來也很簡單,如果不近的話,那些王室,怎麽會知道地那麽快?


    依照張騫的看法,那就是西域諸國,都喜歡把王都建在邊塞的不遠處,方便調兵遣將,不至於敵人打上門了,還得花好幾天才知道。


    ……


    “羊毛出在羊身上,陛下要興兵,若不從黎明百姓那兒獲取軍需,將士們將寸步難行,後無糧草,前進無力。”


    桑弘羊出身商賈之家,唯利是圖多多少少會影響著他,這個迴答是他隨口說說,卻也代表著他最真實的想法。


    富國強兵的辦法有很多,為什麽在這個年代,就隻能靠獨裁呢?


    “從百姓那兒獲取軍需雖然不假,可細而想之,必不是長久之計,強盛的國家,又怎麽會去搜刮民脂民膏,來維持這個骨架呢?”劉徹歎了氣道。


    “商賈可取八方山海河澤之利,此乃快財,農夫則艱收三寸麥穀之薄,此乃慢財,快財離不開慢財,慢財依附於快財,這與國家又有何差別?


    陛下不必僅僅想著朝廷是為難百姓,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沒有龐大的財富支撐著運轉,朝廷傾刻即弱。


    因為感情不能當飯吃,該離開時,通通都是樹倒猢猻散,商人之義理,大而放之,比擬國家也是毫無差別的。”


    桑弘羊一如既往的堅持著自己的想法,小小的解釋了一些平常商人心照不宣,但卻不會說的東西。


    說得道理是不假,可桑弘羊是僅說不練麽,不,他把鹽鐵酒官營給想了出來。


    這有些打擊商人的勢力,似乎是與自己父輩的家業過不去,不過單單想到這裏,桑弘羊就不會被稱奇才了。


    他把普通人之私利看作了笑話,唯有修身齊家治國,才更符合他的審美,一個人的錢作用並不大,一群人的錢作用也不大,隻有一個國家的錢作用才會大。


    桑弘羊倒是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提給皇帝,但是不成熟的東西,總是會有方方麵麵的隱患,所以他隻好選擇不說,想著有足夠多的歲月,去完善它們,這才算不辜負劉徹的期望。


    這些是他心裏的想法,劉徹自然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也不會大驚小怪,這些政令,劉徹他會不清楚嗎?


    強幹弱枝這是帝王所追求的,不過強幹弱枝也分很多種,劉徹倒不至於會偏執得太過分。


    “桑弘羊,你沒有太多迂腐的想法,這是朕最高興的地方,你所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隻不過空談終歸是空談,要論真真正正的經略用在百姓身上,朕是期待有那麽一天,你會報效朝廷,造福於民,當然,朕也會等著,更希望有那麽一天。”劉徹微笑著說道。


    “少不能效,臣願翹首以盼,以求早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的光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以愛封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以愛封城並收藏大漢的光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