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到了崇正殿。
皇帝讓太監把劉安整理好的幾份表給了三相。
“這是劉正監為朕整理的,看看。”
寇準內心一個大寫的服字,他給劉安的建議就是讓劉安混到皇帝的書房,然後就有偷看公文的機會,想來這個過程至少十天半個月。
可沒想到,劉安竟然這麽快,而且還作了這麽漂亮的事情。
向敏中是一個最純粹的人,當下表示:“官家英明,如此一來事分輕重緩急,可酌情處理。臣以為,當立規矩。紅色為當日必處理之事,藍色為三日內必處理之公務,白色可以從緩。此事正應了李相公對官員的要求,臣以為,可推廣。”
王旦內心突然有些不忍。
劉安是有才的,這一點他絲毫也不懷疑。
把劉安架空,皇帝要重賞劉安他沒反對,也是心存補償。
可此時,劉安淪為一個書記小吏,他有些於心不忍。
寇準卻在此時說道:“秘書監,為官家整理天下典籍,此事可讓秘書監來辦,但初始,尋常小吏難以勝任,劉正監正好。”
呂蒙正也說道:“這人選要慎重,尋常小吏不適合在崇正殿。”
畢士安對王旦說道:“雖然大才小用,可閑著也是閑著。”
王旦施然,也對。劉安閑著,找點事作也挺好,再說給皇帝整理公文,也真是不是尋常小吏有資格作的。
罷了,將來劉安不再這麽鋒芒畢露,自己就推舉他任實職。
九位重臣開始與皇帝討論正事。
其間,寇準與王旦都數次看坐在角落的劉安,劉安連頭都不抬,認真的整理著公文,然後分門別類的夾好標簽,擺放整理,再拿下一本。
這些人在討論什麽,劉安聽的清楚。
可他手上也沒停,就算是裝,劉安也要裝出認真工作的樣子。
九位重臣議完事離開,出宮的時候王旦對寇準說道:“劉安此子,有真才學。”
寇準隻迴了三個字:“太年輕!”
沒錯,太年輕。
這話一語雙關,寇準的意思是沒經驗,但有衝勁。王旦聽著就是,太毛糙,棱角太多。
王旦當下就給了戶部一個建議。
今天是七月二十九,按劉安的新職,給劉安補足這個月的俸祿。
戶部沒意見,這是小錢。
王旦開口,這個麵子要給。
崇正殿內,皇帝在指示公文,劉安依然坐在角落整理著。
在整理公文的時候,劉安推算出一個數據,一個讓劉安震驚的數據。
大宋前半年的財政收入竟然達到了六千二百萬貫。
依大宋當下的行情,一千文一貫,兩千五百文左右兌換一兩白銀,那麽一年下來,四千萬兩白銀沒問題。
這麽兇殘。
難怪,皇帝把四十萬貫都不當錢。
李沆是位好相公,他在位多年,硬生生的把大宋的三億畝田地增加到了四億七千萬畝。
手工業增加了三倍。
劉安記得曆史上有過記載,原先白崖場改名景德鎮,成為瓷器重鎮。
現在想來,就是李沆之功。
皇帝看著劉安在那裏發呆,開口問道:“有急務公文?”
劉安趕緊站了起來:“迴官家的話,臣隻是剛才心有感慨,李相公勞苦功高,僅六年時間,讓耕田增加了一億七千萬畝,臣內心剛才對李相公有崇敬之心。”
皇帝點了點頭,也感歎了一句:“李公年事已高,禦醫說李公……。過來,替朕磨墨,朕為李公賜字。”
皇帝提起筆,思考了一會後問劉安:“你內心的李公如何?”
“宋之柱石!”劉安這句話是發自內心的。
主和派,隻能是政見不和,不代表就是壞人,但好人好心也有辦壞事的時候。
皇帝重重的歎了一口氣:“李公歸故裏,朕有些想念他。天下四方動蕩,是朕治國不當上天降下的責罰,若非李公諄諄教導,難有當下民富平和之勢。”
“臣願去請李公迴來。”
“罷了。”皇帝在紙上寫了四個字,柱石之臣。
然後派人宣王曾,作為李沆的準女婿,皇帝派李沆把這字送給李沆,再帶去五百萬錢以示賞賜。
可誰想,王曾接下字還沒出門,門外有人報,李沆迴來了請求麵君。
什麽?
劉安感覺頭皮一陣發麻。
李沆是好人,但對劉安不好,這老頭壞的很呢,把自己按在閑職之上。
皇帝親迎,扶著還穿便服的李沆到了崇正殿。
王曾還站在這裏,劉安也一樣。
李沆一見到劉安,抬手一指劉安:“你,你,幹的好事。”
“啊!”劉安不知道自己又幹什麽了。
“李公,莫急。”皇帝趕緊勸。
李沆握緊皇帝的手:“劉安幹的一件好事,可作完之後卻沒管後續,官家,會出亂子的,而且是大亂子。臣心急如焚,請官家立即下旨,封關。”
“李公,到底出了什麽事?”皇帝也糊塗了。
李沆坐了下來,王曾給倒上水,李沆這才說道:“官家有所不知,自西北各州開始剿匪,組建護商隊以來,西北各州收益倍增。河北各州效仿,各地匪患大減,道路變好。但臣在迴鄉的路上,遇到兩件事。”
“第一件,相信兩縣的民窯聚眾械鬥。為搶礦山,為搶商路,為了出貨權。另一件事,與此事大同小異,雖然沒打,但兩縣交惡,連親家都不來往,布匹產量加倍,但出貨價卻低了兩成。”
“官家,糧賤傷民,布賤、瓷賤亦傷民。”
李沆一臉的悲憤。
劉安心說,你想的是計劃經濟,正常的競爭是市場經濟,有什麽錯。
打架,這是犯罪,這是州府官員管的事,和皇帝有什麽關係。
可這話他不敢說。
皇帝在李沆這裏學到的就是,保糧價,保民生。所以才建了官倉,豐收之年收糧,欠收之年的時候放糧,穩定糧價。
李沆請求封關,就是暫停這突然出現了大采購潮,讓大宋北方各州冷靜下來。
李沆是真的心係大宋,雖然用的方式與劉安不同。
雖然,他這會很想打劉安。
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好相公。
皇帝在思考,李沆一握皇帝的手:“官家,下令封關。”
皇帝讓太監把劉安整理好的幾份表給了三相。
“這是劉正監為朕整理的,看看。”
寇準內心一個大寫的服字,他給劉安的建議就是讓劉安混到皇帝的書房,然後就有偷看公文的機會,想來這個過程至少十天半個月。
可沒想到,劉安竟然這麽快,而且還作了這麽漂亮的事情。
向敏中是一個最純粹的人,當下表示:“官家英明,如此一來事分輕重緩急,可酌情處理。臣以為,當立規矩。紅色為當日必處理之事,藍色為三日內必處理之公務,白色可以從緩。此事正應了李相公對官員的要求,臣以為,可推廣。”
王旦內心突然有些不忍。
劉安是有才的,這一點他絲毫也不懷疑。
把劉安架空,皇帝要重賞劉安他沒反對,也是心存補償。
可此時,劉安淪為一個書記小吏,他有些於心不忍。
寇準卻在此時說道:“秘書監,為官家整理天下典籍,此事可讓秘書監來辦,但初始,尋常小吏難以勝任,劉正監正好。”
呂蒙正也說道:“這人選要慎重,尋常小吏不適合在崇正殿。”
畢士安對王旦說道:“雖然大才小用,可閑著也是閑著。”
王旦施然,也對。劉安閑著,找點事作也挺好,再說給皇帝整理公文,也真是不是尋常小吏有資格作的。
罷了,將來劉安不再這麽鋒芒畢露,自己就推舉他任實職。
九位重臣開始與皇帝討論正事。
其間,寇準與王旦都數次看坐在角落的劉安,劉安連頭都不抬,認真的整理著公文,然後分門別類的夾好標簽,擺放整理,再拿下一本。
這些人在討論什麽,劉安聽的清楚。
可他手上也沒停,就算是裝,劉安也要裝出認真工作的樣子。
九位重臣議完事離開,出宮的時候王旦對寇準說道:“劉安此子,有真才學。”
寇準隻迴了三個字:“太年輕!”
沒錯,太年輕。
這話一語雙關,寇準的意思是沒經驗,但有衝勁。王旦聽著就是,太毛糙,棱角太多。
王旦當下就給了戶部一個建議。
今天是七月二十九,按劉安的新職,給劉安補足這個月的俸祿。
戶部沒意見,這是小錢。
王旦開口,這個麵子要給。
崇正殿內,皇帝在指示公文,劉安依然坐在角落整理著。
在整理公文的時候,劉安推算出一個數據,一個讓劉安震驚的數據。
大宋前半年的財政收入竟然達到了六千二百萬貫。
依大宋當下的行情,一千文一貫,兩千五百文左右兌換一兩白銀,那麽一年下來,四千萬兩白銀沒問題。
這麽兇殘。
難怪,皇帝把四十萬貫都不當錢。
李沆是位好相公,他在位多年,硬生生的把大宋的三億畝田地增加到了四億七千萬畝。
手工業增加了三倍。
劉安記得曆史上有過記載,原先白崖場改名景德鎮,成為瓷器重鎮。
現在想來,就是李沆之功。
皇帝看著劉安在那裏發呆,開口問道:“有急務公文?”
劉安趕緊站了起來:“迴官家的話,臣隻是剛才心有感慨,李相公勞苦功高,僅六年時間,讓耕田增加了一億七千萬畝,臣內心剛才對李相公有崇敬之心。”
皇帝點了點頭,也感歎了一句:“李公年事已高,禦醫說李公……。過來,替朕磨墨,朕為李公賜字。”
皇帝提起筆,思考了一會後問劉安:“你內心的李公如何?”
“宋之柱石!”劉安這句話是發自內心的。
主和派,隻能是政見不和,不代表就是壞人,但好人好心也有辦壞事的時候。
皇帝重重的歎了一口氣:“李公歸故裏,朕有些想念他。天下四方動蕩,是朕治國不當上天降下的責罰,若非李公諄諄教導,難有當下民富平和之勢。”
“臣願去請李公迴來。”
“罷了。”皇帝在紙上寫了四個字,柱石之臣。
然後派人宣王曾,作為李沆的準女婿,皇帝派李沆把這字送給李沆,再帶去五百萬錢以示賞賜。
可誰想,王曾接下字還沒出門,門外有人報,李沆迴來了請求麵君。
什麽?
劉安感覺頭皮一陣發麻。
李沆是好人,但對劉安不好,這老頭壞的很呢,把自己按在閑職之上。
皇帝親迎,扶著還穿便服的李沆到了崇正殿。
王曾還站在這裏,劉安也一樣。
李沆一見到劉安,抬手一指劉安:“你,你,幹的好事。”
“啊!”劉安不知道自己又幹什麽了。
“李公,莫急。”皇帝趕緊勸。
李沆握緊皇帝的手:“劉安幹的一件好事,可作完之後卻沒管後續,官家,會出亂子的,而且是大亂子。臣心急如焚,請官家立即下旨,封關。”
“李公,到底出了什麽事?”皇帝也糊塗了。
李沆坐了下來,王曾給倒上水,李沆這才說道:“官家有所不知,自西北各州開始剿匪,組建護商隊以來,西北各州收益倍增。河北各州效仿,各地匪患大減,道路變好。但臣在迴鄉的路上,遇到兩件事。”
“第一件,相信兩縣的民窯聚眾械鬥。為搶礦山,為搶商路,為了出貨權。另一件事,與此事大同小異,雖然沒打,但兩縣交惡,連親家都不來往,布匹產量加倍,但出貨價卻低了兩成。”
“官家,糧賤傷民,布賤、瓷賤亦傷民。”
李沆一臉的悲憤。
劉安心說,你想的是計劃經濟,正常的競爭是市場經濟,有什麽錯。
打架,這是犯罪,這是州府官員管的事,和皇帝有什麽關係。
可這話他不敢說。
皇帝在李沆這裏學到的就是,保糧價,保民生。所以才建了官倉,豐收之年收糧,欠收之年的時候放糧,穩定糧價。
李沆請求封關,就是暫停這突然出現了大采購潮,讓大宋北方各州冷靜下來。
李沆是真的心係大宋,雖然用的方式與劉安不同。
雖然,他這會很想打劉安。
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好相公。
皇帝在思考,李沆一握皇帝的手:“官家,下令封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