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少兒生子滿月, 孩子的生父托人送來兩匹細布, 一鬥粟, 一冊木牘。


    衛媼及諸子女皆不識字, 看不懂木牘所載,還是衛長子想出辦法, 尋到平陽侯府的一名老仆,奉上半匹細布,方知其中內容。


    “許我子姓霍?”


    聽完衛長子轉述, 衛少兒抱著嬰兒,將木牘緊緊抓在手裏。


    “阿妹,”衛長子眉心緊擰,沉聲道, “親父不願養,何不隨母姓衛?”


    “不。”衛少兒搖頭道, “冒母姓就一樣為僮。他父為縣中吏, 縱不願養, 憑此信, 他日也能為庶人!”


    “不如將他送走。”衛長子繼續勸道,“送去其父家中, 到底是親生骨血,還能棄子不成?”


    衛少兒仍是搖頭。


    “我養。”


    “少兒!”衛媼聽了半晌, 出聲道, “留下他, 你可知要過什麽日子?”


    “我知道。”衛少兒抱緊嬰兒, 輕輕晃動兩下,語氣愈發堅定,“我生的,我自會養大。他父總歸有些良心,許我子有姓。看在這份上,既不願養,我就一字不提!”


    衛少兒說著,親了一下嬰兒的小臉。


    心知勸說無望,衛長子留下半罐米漿,轉身離開室內。


    衛媼看著女兒,想起被送到鄭家的次子,到嘴邊的話終究咽了迴去。搖頭歎息一聲,將陶罐帶去灶下,米漿溫熱之後,倒進碗裏,遞到女兒麵前。


    兩個幼子湊過來,被衛媼攔住。


    “這是你姊的。”


    衛少兒接過碗,飲下兩口,單臂抱著孩子,另一隻手空出來,將還有大半的米漿遞給兩個弟弟。


    “阿步,阿廣,來。”


    兩個孩童先是抬頭看向衛媼,見後者沒有阻攔,才捧起碗,你一口我一口將米漿飲完。


    衛媼收起碗,身形似乎傴僂許多。


    衛少兒靠在榻上,正要開口說話,屋門再次開啟,衛孺和衛子夫先後走進來。衛孺提著一隻藤籃,掀開蓋布,裏麵是從宴上撤下的蒸餅和糖餅。


    衛子夫捧著一隻陶豆,裏麵滿盛著肉醬。


    “如何得來?”衛媼接過藤籃和陶豆,看向兩個女兒。


    “今日府內設宴,我為謳者,因唱得好,得了賞賜。”衛子夫聲音輕柔,略微帶著沙啞,大致是用多嗓子,有些傷到。


    “賞賜?”


    “本是布和一枚釵,我尋上王媼,請她幫忙說話,將布換成蒸餅和醬。”衛子夫一邊說,一邊取出仔細包裹的銀釵,遞到衛媼麵前,“阿母讓阿兄換粟和鹽吧。”


    聽到女兒解釋,衛媼鬆了口氣。


    她擔心三女走上自己和二女的老路,心中時常惴惴。然而,以奴婢之身,又能有什麽更好的出路?


    等衛媼接過銀釵,衛子夫走到榻邊,靠著衛少兒坐下,道:“阿姊今日還好?甥也好?”


    “好。”衛少兒點頭,看向衛子夫,眼神頗為複雜,許久才低聲道,“阿妹,我知你聰慧,也知你的心氣,但你我終究為家僮,這是命,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我知。”衛子夫頷首,長睫低垂,“阿姊放心,我有分寸,不會給阿母招禍的。”


    衛少兒本想再說,衛孺卻在這時走過來,放下裝著蒸餅的木盤,俯身接過她懷裏的嬰兒。


    “我幫你抱著,快些吃,才好有奶水。”


    “阿姊,快吃。”衛子夫拿起一塊加了蜜的餅,道,“這是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就兩塊,都給阿姊。”


    話題被扯開,衛少兒到底沒有再說,不過也隻吃了一塊蒸餅,剩下一塊沒有再動。


    “給阿母。”


    衛子夫點點頭,又拿起一塊麥餅,掰開,一半遞給衛少兒,一半送到衛孺嘴邊。等長姊咬過一口,才撕成兩塊,遞給兩個弟弟。


    是夜,衛媼和三個女兒各懷心事,都沒有睡好。


    衛長子嘴巴雖硬,到底關心妹妹和外甥,和同屋的人商量,今後有出府的差事,能否幫忙帶些藥材和吃食。


    “幫是能幫,你有布和錢嗎?”一個身材高壯,嘴邊生了短須的騎僮道。


    “有細布。”見事情有門,衛長子忙道,“勞煩了。”


    “有錢布就行。”騎僮應承下來,沒有為難他。


    本該睡熟的健仆突然翻過身,嘿嘿笑道:“衛長子,求他不如求我。我不要錢布,將你妹許我如何?”


    家僮是貴人的財產,沒有任何自主權,婚事也是一樣。健仆所謂的“許”,絕非是嫁娶,而是另一種含義。


    衛長子胸中燃起怒火,正要撲上去,卻被騎僮按住。


    後者坐起身,看向說話的健仆,沉聲道:“別挑事!長子的三妹得王媼喜歡,將來未必沒有好前程。你今日說這些話,不怕他日被甩鞭子?”


    健仆不服氣,到底不敢和騎僮硬頂,冷哼一聲,重新躺了迴去。


    騎僮看向衛長子,低聲道:“你也小心點,這幾日府內常來貴人,別給自己招禍!”


    “多謝。”


    “不是為你,是為我自己。”騎僮躺迴榻上,目光如電,“同住一屋,你們生事,我也會受牽連。醜話放在前頭,他日君侯出征,我是要護衛上戰場爭軍功的。誰敢攔我的路,壞我的事,休怪我不客氣!”


    室內很快陷入寂靜,騎僮和健仆的鼾聲陸續響起。


    衛長子卻遲遲無法入睡。


    他不想再被人看不起,不想阿母和幾個妹妹再受欺負,想改變家僮的身份,不再為奴仆!


    可該怎麽做?


    黑暗中,衛長子躺在榻上,仰望屋頂,胸口燒起一團火,似要將他整個人焚燒殆盡。


    上戰場,隨君侯上戰場,這是唯一的出路!


    建元元年,六月


    長安下了一場大雨。


    雷聲轟鳴,閃電破開天幕,豆大的雨滴從天而降,眨眼成傾盆之勢。


    劉徹從林苑馳迴,被雨水澆個正著。眼見雨越來越大,甚至夾雜著冰粒,謹慎起見,就近前往平陽侯府,等雨停再起駕迴宮。


    得婢仆稟報,知曉劉徹進了侯府,陽信公主大喜過望,立刻命人準備熱水和幹淨的衣物,並親自往前院去迎。


    行至前院,看到熟悉的身影,陽信正要揚起笑臉,卻發現韓嫣正拿著一塊淨布,為劉徹擦拭發上的雨水,笑容不由得一頓。


    曹時和公孫賀沒那麽多講究,當著婢仆的麵,就將革帶解下,除去濕透的外袍。


    發現門邊的陽信,公孫賀立刻抓起外袍,重新套上去。曹時皺了下眉,稍顯冷淡地道一聲“公主”。


    聲音提醒了陽信,很快壓下複雜的心思,重新展開笑容,邁步走進室內。


    “阿徹。”


    對於這位長姊,劉徹的感覺有些複雜。


    她所做的許多事讓他不滿,可終歸是自己的親姊。當下瞪了曹時一眼,對陽信笑道:“阿姊怎麽親自過來?”


    見到劉徹的態度,陽信鬆了口氣,心下大定。言已命人備下熱水,為免著涼,可先去沐浴,換身幹爽的衣物。其後用些熱湯,再用膳食。


    準備如此妥當,劉徹自不會拒絕。


    曹時有些訕然,對陽信的態度好了許多。


    公孫賀和韓嫣鄭重謝過,由婢仆帶路,分別下去沐浴更衣。


    待驅散身上的涼意,四人被請入正廳,宮人婢仆已備好矮幾,陸續送上冒著熱氣的肉湯,暄軟的蒸餅,以及切開的炙肉和煮過的菜蔬。


    席間還有美酒,在送上前仔細篩過,色澤仍有些渾濁,入口卻十分綿軟。


    劉徹飲下兩盞,拿起木筷,開始用膳。


    陽信公主朝宮人示意,後者退到門前,輕輕拍手。


    一陣香風飄來,七八名身著彩衣的少女魚貫走進室內,行禮之後,伴著樂聲抬起雙臂,翹袖折腰,裙擺如花瓣鋪展。


    另有數名謳者站在廊下,伴樂聲唱出悅耳的調子,聲音婉轉清脆,娓娓動聽,猶如天籟。


    看著眼前的歌舞,劉徹麵上帶笑,眸光卻變得微冷。


    陽信兀自不覺,見劉徹“目不轉睛”地看著一名舞者,自以為得計,暗自得意不已。


    一曲畢,舞者俯身行禮,依照宮人的吩咐,各自坐到矮幾後,素手執起玉勺,舀酒注入觴內。


    隻可惜,劉徹對美人看都不看一眼,一門心思用膳,再無動過酒盞。


    察覺情況和預想中不同,陽信臉上的笑容漸漸變了。看一眼劉徹,又看向吃完蒸餅,麵帶嘲諷的曹時,手指微微攥緊。


    膳食用畢,婢仆撤下碗筷,舞女和謳者也被揮退。


    劉徹端起蜜水飲下一口,開口道:“阿姊費心了。”


    陽信心生不安,看向劉徹,不確定對方是否話裏有話。


    終歸是自己的長姊,劉徹掃一眼曹時三人,見他們會意,方才壓低聲音:“阿姊,父皇駕崩,至今不過一年。”


    字句猶如重錘,陽信瞬間臉色發白。


    “父皇為何見二姊,不見阿姊?”劉徹盯著陽信,一字一句道,“阿姊如今可想明白?”


    “我……”對上劉徹冰冷的雙眼,陽信嘴唇顫抖,險些委頓在地。


    不孝!


    劉徹在指她不孝!


    曆史上,衛子夫是在建元二年得幸,由平陽侯府進入宮內。如今不過建元元年,且陽信和劉徹的關係未見得和睦。


    如果陽信沒有多此一舉,以她稍早的表現,未必不能緩和同劉徹的關係。


    怪隻怪她太心急了。


    景帝駕崩剛剛一年,她就著急給劉徹進獻美人,無疑是出了一記昏招,偷雞不成蝕把米,弄巧成拙,讓姊弟間的裂痕變得更深。


    雨停後,劉徹未在侯府停留,很快起駕迴宮。


    曹時倒是留在府內,卻未至公主屋內,而是選擇獨宿。


    曾在席間伺候的舞女和謳者迴到居處,都是臉頰泛紅,既興奮又有些惶恐。尤其是伺候劉徹的舞女,更是輾轉反側,後悔自己表現得不夠好。如果再好一些,能得天子寵幸,豈非一步登天!


    衛子夫因嗓子受傷,未能在席間伺候。


    比起其他落選的謳者和舞女,她的表現意外地平靜。


    在幾名謳者向舞女打聽天子是如何英武時,衛子夫走出屋外,立在雨後的涼風中,目光向遠處眺望,那裏是侯府的書房,也是平陽侯曹時最常留宿的地方。


    平陽侯府發生的事,自然瞞不過宮內。


    比起既怒又驚、當日就想召陽信入宮的王太後,竇太後僅是搖搖頭,全當是一場笑話,並不放在心上。


    陳嬌迴到椒房殿,到底還存了幾分少女心性,在腦中描繪陽信當時的表情,沒忍住,直接笑倒在榻上。


    劉徹走進殿內,就見陳嬌鬢發微鬆,臉頰泛紅,笑得不可抑止。


    “嬌姊這是怎麽了?”大概是被氣氛感染,劉徹也不免揚起笑容,道出親昵的稱唿。


    “陛下來了。”陳嬌坐起身,沒說出因陽信發笑,隻道在竇太後身邊聽到一件趣事,越想越可樂,這才忍不住。


    “不能道於我聽?”


    “不能。”陳嬌搖頭,將一縷發拂到耳後。不想繼續被追問,試著轉開話題,提到入京的邊軍。


    果不其然,提到魏悅和趙嘉等人,劉徹被轉開注意力,談興更濃。


    “算一算日子,應該快到了。”劉徹笑道。


    “我聽大母說,屆時會有演武,能否一同去看?”


    麵對滿臉期待的陳嬌,劉徹不由得哈哈大笑,將她攬入懷中,道:“等演武結束,我講與嬌姊。”


    陳嬌點點頭,靠在劉徹懷中,沒有再出聲。


    建元元年六月底,自雲中出發的隊伍,終於如期抵達長安。


    看到全身黑甲,刻意放慢速度,仍氣勢驚人,猶如洪流般的騎兵,特意來迎的少騎不由得心頭一凜。


    距離近了,撲麵而來的煞氣仿似有形。


    坐騎感知敏銳,開始煩躁地打起響鼻。


    距離城門尚有百餘步,魏悅和李當戶拉住韁繩,舉起右臂。近四千人的隊伍近乎同時停住,動作整齊劃一。


    旗幟立在風中,獵獵作響。


    趙嘉策馬上前,遙望巍峨的城牆,心頭莫名一陣火熱。


    眼前就是西漢都城,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漢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