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仙采取以攻為守戰略,雖在形勢上取得一些進展,但兵力消耗也極大。為確保廣濟,李品仙嚴令各部隊攻擊、堅守,乃至以“軍法從事”相逼迫,冒著敵人猛烈炮火反複衝殺,打得很苦。從9月4日夜起,廣濟周圍連下暴雨,更增加了作戰困難,中**隊在進攻中已疲憊不堪。日軍卻是蓄精養銳,攻勢甚猛,更使中**隊難以招架。


    李品仙正為戰局的逆轉而憂心忡忡,第26軍軍長蕭之楚打來電話:“鈞座,職部隻有兩個師,連日作戰傷亡極重,以職部堅守陣地已屬困難,再分一半兵力去攻擊,不但攻擊無力,完不成任務,隻怕連現有陣地也難固守啊!”


    李品仙一聽火冒三丈,怒吼道:“我不管你兵力夠不夠,一定要分兵側擊,如果完不成側擊任務,以致廣濟有失,將以貽誤戰機論處,決不寬貸!”


    剛放下電話,覃連芳又打來電話:“鈞座,天降大雨,部隊行進困難,而且近日連續作戰十分疲勞,請準予休整數日,再進攻吧。”


    “覃軍長,這是軍人說的話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別說下雨,就是下刀,也必須執行攻擊命令!你必須如期發動側擊!”


    “鈞座,雨夜行軍困難啊!”


    “如果沒有困難艱苦,讓老百姓去就行了,還要我們當兵的幹什麽?我看你還是將一部交給副軍長去堅守陣地,你親自率部冒雨突進,這樣就會士氣大振了!”


    “鈞座,……”


    “住口!時間是戰爭勝負的關鍵,你若遲延,貽誤戰機,提頭來見!”


    李品仙放下電話,頹然坐在椅子上。


    這時白崇禧來到前線。蕭之楚、覃連芳先後給他打電話,反映李品仙聽不進任何意見的官僚主義指揮作風。


    白崇禧卻說:“軍人嘛,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李副長官的命令並沒有錯,此時若不側擊日寇,廣濟將不保,失廣濟危及武漢安全,不可謂不重要。做部下的,要體諒長官的苦衷嘛。委座不是也常常向我們發脾氣嗎?戰局不利,當主官的情緒能好嗎?執行命令吧!”


    第31軍軍長韋雲淞給白崇禧打來電話:“鈞座,職部已傷亡過半,由於連續作戰,氣候不佳,部隊過分疲勞,病號也急劇增加,戰鬥力太弱,實在難負重任了。”


    緊接著,第167師也打來同樣的電話。第119師及第31旅的情況就更嚴重了。


    第119師師長李金田向白崇禧報告:“鈞座,職部傷亡三分之二以上,每團僅剩二百餘人,與第31旅拚湊在一起,兵力僅夠一個團,如不及時整補,決難再擔負作戰任務了。”


    白崇禧感到事態嚴重,他不免擔心起來:李品仙再蠻幹下去,不僅廣濟保不住,把各部隊逼得都打垮了,失去了“逐次抵抗”能力,就更不堪設想了。


    於是,白崇禧在宋埠長官部將李品仙從浠水前敵指揮部請來談話:“鶴齡兄,戰況急轉直下,你有什麽打算啊?”


    李品仙長歎一聲:“我們裝備太差,部隊訓練也差。有的部隊補充新兵半數以上,這些新兵都未經起碼的訓練就拉上戰場,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殺敵,也不懂得如何防禦,濫竽充數,成了日軍火力靶子。這就是我們以數倍於敵的兵力不能取勝,傷亡過大的根本原因。”


    白崇禧承認這一事實。他說:“是啊,指揮這樣的部隊打仗,是毫無把握的,換句話說,能打成這樣的局麵,也實在難為他們了。鶴齡兄,現在各部隊戰鬥力都不強,你對局勢有何想法呢?”


    李品仙搖搖頭:“看來廣濟保不住了!”


    “那麽,就下令撤出廣濟!”白崇禧說:“主動撤退,雖敗不亂,為下一步逐次抵抗積蓄了力量,可遲滯日寇深入。”


    李品仙沉思片刻說:“是的,現在主動撤退是上策。但是失守重鎮,委座,……張向華是很好的例子啊!”


    “我們已盡全力抵抗,問心無愧足矣。”白崇禧安慰道:“總不能因他的喜怒,便置將士流血犧牲於不顧。再者,我們也不能因顧及他的喜怒,置整個戰局於不顧。張向華放棄九江,有計劃退守第二線,雖然受到委座的責罰,但是旁觀者還是看得清楚,認為他做得對。如果張向華將全部兵力用於九江,今天的局麵就不堪設想了。”


    “話雖如此,張向華的難堪也實在夠受的。”李品仙顧慮重重地說。


    白崇禧在考慮如何幫李品仙減輕一點責任。


    他沉思良久說:“鶴齡兄,你隻管先部署撤退,委座方麵由我去說。”


    白崇禧當即擬寫了電文:“近自廣濟會戰,時僅一周,而前方官兵傷亡極重,且在敵炮、空威脅下,雖盡極大努力,而陣地終不能克保。則以敵我裝備懸殊,製空無權,陣地相持,並非上策。若部隊脆弱,則輒三二日即可不能成軍,乃戰術無靈,指揮棘手。職身臨前線,深思對敵之策,惟有取機動姿態,求敵側背相機攻襲,而不限以一城之死守。則能保持有用之力量,獲得作戰之自由。一年以來計劃作戰者,率以裝備相等之戰術,因襲應用,原則未嚐不合,勝利率歸泡影。尤以積兵愈多,損害更巨,實力消耗,遠逾於敵。若非改變戰法,不但勝利難求,且恐持久不易。”


    此電報之主旨,在於向蔣介石提出幾點用兵建議,指出長期抗戰在於消耗敵人有生力量,而不在於一城一地之爭奪,動輒下令“死守”,是違背持久戰原則的,並為放棄廣濟找借口,以推卸責任。廣濟為安徽進取武漢之捷徑,所以日軍傾注全力猛攻。中國各部隊雖盡力抵抗,卻未能阻擋其攻勢。


    李品仙的重大失誤是采取以攻為守戰略時,使兵力過於分散,對退守縱深陣地配備不足,以致逐次抵抗無力,各部隊也難以相互配合策應。


    9月6日,李品仙下令撤出廣濟,各部隊安全有序地轉移到新陣地繼續抵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大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多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多嬌並收藏中華大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