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第五戰區長官部。李宗仁一進門就問:“參謀長,今天有哪些部隊抵達徐州?”
徐祖詒說:“龐炳勳第3軍團,已達本戰區。”
“好啊,”李宗仁說:“龐炳勳來徐州,我準備調他守臨沂,你看怎麽樣?”
徐祖詒皺了皺眉頭,說:“德公,南下日軍板垣師團已直指臨沂,這可是一支侵華的王牌軍啊,用龐炳勳的這張雜牌去對日軍王牌,會不會……?”
李宗仁笑道:“不錯,龐炳勳帶的是一支雜牌軍。在武器裝備上,我軍是雜牌,敵軍是王牌,但在民心士氣上,我軍難道不是王牌嗎?”
李宗仁走近作戰地圖,望著地圖激動地說:“打仗,不光是在打武器、打裝備,更多的分量是在打民心、打士氣!我們打了那麽多年內戰,除了北伐,民眾熱誠支持我們外,我們什麽時候像現在這樣,得到過老百姓真心支持?一個真正的軍人,他一生最崇高的榮譽是什麽?不是軍階,也不是地位,更不是勳章,而是老百姓發自內心的真誠愛戴!這樣的殊榮,我李宗仁享受過兩次。徐參謀長,如果我在這次的徐州會戰中戰死,請你務必在我的墓碑上,寫上這樣的墓誌銘:李宗仁一生曾參加過北伐戰爭,打過北洋軍閥;參加過抗日戰爭,打過日本侵略者,為國而死!”
徐祖詒深為李宗仁的悲壯情懷所感動。他說:“德公,你說得很對,師克在和不在眾,兩軍相逢哀兵勝!”
“對!”李宗仁說:“我料定,敵人此時必然驕狂無比。我們要利用他們這種‘驕兵必敗’的弱點,以我們可以運用的數萬哀兵與之周旋,拖垮它,打垮它!否則,怕是連當一個真正中國人的資格也沒有了啊!”
徐祖詒鄭重地點了點頭,品味著李宗仁的這番話。
這時一個參謀進來報告:“龐軍團長到!”
徐祖詒:“請他到這裏來。”
“不!”李宗仁一揮手:“我要親自出迎!”
李宗仁戴上軍帽,穿過大堂,跑下台階,正好在大門口碰上龐炳勳。
“龐軍團長,”李宗仁握著龐炳勳的手說:“你辛苦了!”
“長官!”龐炳見戰區司令長官全副戎裝出來相迎,受寵若驚,慌忙敬了個軍禮,彎腰說道:“卑職前來晉謁李長官,怎敢驚動長官出迎,實在不敢當,不敢當!”
李宗仁見龐炳勳一身軍裝,精神飽滿,派頭威武,說話聲音洪亮,對他第一印象很好。李宗仁引他來到客廳,落座後,親自為他沏茶,取煙。
龐炳勳起立說:“謝謝長官!”
“龐軍團長,請不必客氣。”李宗仁拉他坐下,很誠懇地說:“龐將軍久曆戎行,論年齡,你比我大一輪,你是光緒五年生的,我是光緒十七年生的;論資曆,你在第三鎮當兵,又入隨營學堂和東三省測量學校,在保安義勇團當了隊長,而光緒三十四年,我還在廣西陸軍小學讀書哩。因此,論年齡談資曆,你都是我的老大哥,我是小弟弟。我本來不該指揮你,不過這次抗戰,在戰鬥序列上,我被列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擔任了一項比較重要的職務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長官,在私交言,我們親如兄弟戰友,不應該有什麽上下之分。”
龐炳勳聽了李宗仁這番話,心裏暖洋洋的,感動地說:“不管怎麽說,第3軍團已列為第五戰區建製,我一定聽李長官調遣!”
李宗仁說:“我很高興聽到龐軍長這句話。老實說,我們在內戰中搞了二十多年,雖然是形勢所迫,但迴想那段生活,實在毫無意義。那時候,是非不明,黑白不分,聽從上級命令作戰,敗雖不足恥,勝也不足榮。迴首往事令人痛心。現在天如人意,讓我們這輩子總算有了抗戰報國的機會。因此,從今以後,我們要是能為國家民族戰死疆場,才不枉為人一生!”
龐炳勳說:“李長官肺腑之言,卑職一定銘記在心,永遠不忘。”
“別稱我李長官,也別叫自己卑職,我們是兄弟促膝談心。”李宗仁語重心長地說:“龐軍團長,我今年47歲了,你已是花甲之年,我們為國家犧牲也值得了,這樣才不愧作一個真正有良心的軍人。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我們為國家效命的時候了。”
龐炳勳聽了十分激動,眼中含著熱淚說:“長官德威望重,我當部署的,能在長官領導下,為國家民族效力,天日在上,萬死不辭!”
“龐軍團長,有這個決心,我很高興。”李宗仁臉上露著笑容,關切地問:“你還有什麽需要我解決的困難嗎?”
“李長官,”龐炳勳歎息一聲說:“我可以對您把話說穿了。我雖然身為軍團長,論地位比軍長高,但我的第3軍團,實際隻有五個團,約一萬三千多人,步槍八千支,手槍九百支,重機槍六十挺,輕機槍六百挺,迫擊炮六十門,山炮四門,戰馬三百匹。整個軍團就這麽一點實力。可現在中央又有命令下來,要我把一個特務團歸並,共編為四個團。五個團都是滿額的,特務團歸並到哪裏去?無法歸並,隻有解散。現在是用兵之時,各部隊都在擴充,唯獨要我這個雜牌部隊遣散,我不知道統帥部是什麽意思!”
李宗仁一怔,問道:“這是真的嗎?”
龐炳勳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軍令部的電令上說得清清楚楚,說如果不遵令歸並,就要停發我整個部隊的糧餉。現在,這是我第3軍團的最大困難。”
李宗仁說:“中央這樣處理是不公平的,我一定為你爭取解決此事。”
他隨即給武漢統帥部副參謀長白崇禧掛通長途電話,把龐炳勳的苦衷給白崇禧說了。
最後李宗仁說:“請你馬上找委員長請示,要求軍令部收迴成命,讓龐炳勳維持現狀。”掛過電話,李宗仁便邀龐炳勳在長官部吃飯,進一步交談。
徐祖詒說:“龐炳勳第3軍團,已達本戰區。”
“好啊,”李宗仁說:“龐炳勳來徐州,我準備調他守臨沂,你看怎麽樣?”
徐祖詒皺了皺眉頭,說:“德公,南下日軍板垣師團已直指臨沂,這可是一支侵華的王牌軍啊,用龐炳勳的這張雜牌去對日軍王牌,會不會……?”
李宗仁笑道:“不錯,龐炳勳帶的是一支雜牌軍。在武器裝備上,我軍是雜牌,敵軍是王牌,但在民心士氣上,我軍難道不是王牌嗎?”
李宗仁走近作戰地圖,望著地圖激動地說:“打仗,不光是在打武器、打裝備,更多的分量是在打民心、打士氣!我們打了那麽多年內戰,除了北伐,民眾熱誠支持我們外,我們什麽時候像現在這樣,得到過老百姓真心支持?一個真正的軍人,他一生最崇高的榮譽是什麽?不是軍階,也不是地位,更不是勳章,而是老百姓發自內心的真誠愛戴!這樣的殊榮,我李宗仁享受過兩次。徐參謀長,如果我在這次的徐州會戰中戰死,請你務必在我的墓碑上,寫上這樣的墓誌銘:李宗仁一生曾參加過北伐戰爭,打過北洋軍閥;參加過抗日戰爭,打過日本侵略者,為國而死!”
徐祖詒深為李宗仁的悲壯情懷所感動。他說:“德公,你說得很對,師克在和不在眾,兩軍相逢哀兵勝!”
“對!”李宗仁說:“我料定,敵人此時必然驕狂無比。我們要利用他們這種‘驕兵必敗’的弱點,以我們可以運用的數萬哀兵與之周旋,拖垮它,打垮它!否則,怕是連當一個真正中國人的資格也沒有了啊!”
徐祖詒鄭重地點了點頭,品味著李宗仁的這番話。
這時一個參謀進來報告:“龐軍團長到!”
徐祖詒:“請他到這裏來。”
“不!”李宗仁一揮手:“我要親自出迎!”
李宗仁戴上軍帽,穿過大堂,跑下台階,正好在大門口碰上龐炳勳。
“龐軍團長,”李宗仁握著龐炳勳的手說:“你辛苦了!”
“長官!”龐炳見戰區司令長官全副戎裝出來相迎,受寵若驚,慌忙敬了個軍禮,彎腰說道:“卑職前來晉謁李長官,怎敢驚動長官出迎,實在不敢當,不敢當!”
李宗仁見龐炳勳一身軍裝,精神飽滿,派頭威武,說話聲音洪亮,對他第一印象很好。李宗仁引他來到客廳,落座後,親自為他沏茶,取煙。
龐炳勳起立說:“謝謝長官!”
“龐軍團長,請不必客氣。”李宗仁拉他坐下,很誠懇地說:“龐將軍久曆戎行,論年齡,你比我大一輪,你是光緒五年生的,我是光緒十七年生的;論資曆,你在第三鎮當兵,又入隨營學堂和東三省測量學校,在保安義勇團當了隊長,而光緒三十四年,我還在廣西陸軍小學讀書哩。因此,論年齡談資曆,你都是我的老大哥,我是小弟弟。我本來不該指揮你,不過這次抗戰,在戰鬥序列上,我被列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擔任了一項比較重要的職務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長官,在私交言,我們親如兄弟戰友,不應該有什麽上下之分。”
龐炳勳聽了李宗仁這番話,心裏暖洋洋的,感動地說:“不管怎麽說,第3軍團已列為第五戰區建製,我一定聽李長官調遣!”
李宗仁說:“我很高興聽到龐軍長這句話。老實說,我們在內戰中搞了二十多年,雖然是形勢所迫,但迴想那段生活,實在毫無意義。那時候,是非不明,黑白不分,聽從上級命令作戰,敗雖不足恥,勝也不足榮。迴首往事令人痛心。現在天如人意,讓我們這輩子總算有了抗戰報國的機會。因此,從今以後,我們要是能為國家民族戰死疆場,才不枉為人一生!”
龐炳勳說:“李長官肺腑之言,卑職一定銘記在心,永遠不忘。”
“別稱我李長官,也別叫自己卑職,我們是兄弟促膝談心。”李宗仁語重心長地說:“龐軍團長,我今年47歲了,你已是花甲之年,我們為國家犧牲也值得了,這樣才不愧作一個真正有良心的軍人。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我們為國家效命的時候了。”
龐炳勳聽了十分激動,眼中含著熱淚說:“長官德威望重,我當部署的,能在長官領導下,為國家民族效力,天日在上,萬死不辭!”
“龐軍團長,有這個決心,我很高興。”李宗仁臉上露著笑容,關切地問:“你還有什麽需要我解決的困難嗎?”
“李長官,”龐炳勳歎息一聲說:“我可以對您把話說穿了。我雖然身為軍團長,論地位比軍長高,但我的第3軍團,實際隻有五個團,約一萬三千多人,步槍八千支,手槍九百支,重機槍六十挺,輕機槍六百挺,迫擊炮六十門,山炮四門,戰馬三百匹。整個軍團就這麽一點實力。可現在中央又有命令下來,要我把一個特務團歸並,共編為四個團。五個團都是滿額的,特務團歸並到哪裏去?無法歸並,隻有解散。現在是用兵之時,各部隊都在擴充,唯獨要我這個雜牌部隊遣散,我不知道統帥部是什麽意思!”
李宗仁一怔,問道:“這是真的嗎?”
龐炳勳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軍令部的電令上說得清清楚楚,說如果不遵令歸並,就要停發我整個部隊的糧餉。現在,這是我第3軍團的最大困難。”
李宗仁說:“中央這樣處理是不公平的,我一定為你爭取解決此事。”
他隨即給武漢統帥部副參謀長白崇禧掛通長途電話,把龐炳勳的苦衷給白崇禧說了。
最後李宗仁說:“請你馬上找委員長請示,要求軍令部收迴成命,讓龐炳勳維持現狀。”掛過電話,李宗仁便邀龐炳勳在長官部吃飯,進一步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