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對蕭芳最狂熱的便是戶曹尚書曹學的庶子曹子安,但曹家已在西北軍撫恤銀兩貪汙案中被抄家,因此那人必定不是曹子安。


    是誰?


    “恆王府的庶子步惜逸。”魏卓之道。


    “恆王府?”暮青皺眉,怎麽又是恆王府!


    恆王府地位特殊,怪不得玉春樓的掌事不敢惹。


    “即是說,可兒前日夜裏是要被抬去恆王府的?”


    “恆王府的外宅。”魏卓之道,“恆王世子步惜塵是出了名的驕奢荒淫,恆王府裏的庶子們也時常去那宅子裏,有時會邀上盛京城裏幾個紈絝子弟賞春宮、同縱樂。”


    暮青聽後眉頭皺得更緊,步惜塵容貌被毀,聽說在府中深居不出,越發陰鬱暴虐,前夜之事可有他的份兒?


    猜測無果,暮青轉身對在院外守著的月殺道:“去問問我昨日讓盛京府查的事,查得如何了?”


    月殺領命而去,不到一刻的時辰就迴來了,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鄭廣齊和一隊捕快。


    暮青和巫瑾乘馬車來玉春樓時,鄭廣齊率人到了都督府,他聽說暮青已不在府中,問明了去處便率人趕來了。月殺在半路上遇見了他們,於是就早早迴來了。


    “都督,下官已查到兇手了!”一見麵,鄭廣齊便迫不及待地說道。


    蕭芳坐直了身子,索然蕭瑟的目光裏忽見幽光。


    魏卓之問:“查到兇手了?”


    “正是!這都是都督之功。”


    暮青看了月殺一眼,月殺會意,和捕快們一同守在了院外,嚴防隔牆有耳。


    “何人?”她這才問。


    “盛遠鏢局的二鏢頭!”鄭廣齊將昨日的事簡述了一番。


    昨日晌午,盛京府接到查察和安堂的吩咐後便依令行事,從和安堂的東家口中問出與藥鋪來往的兩家鏢局——盛遠鏢局和武威鏢局。兩家鏢局裏輕功卓絕的鏢師有五人,其中剛好有一人身患隱疾,便是盛遠鏢局的二鏢頭。


    盛遠鏢局的當家正在江南走鏢,二鏢頭留在鏢局看家。此人在楚香院裏有個相好的青樓豔妓,花名紅兒,四起案子的案發當晚,他都去了楚香院,但半夜就走了,值夜的小廝稱其迴去時都在淩晨,即是說案發時他既不在楚香院,也不在鏢局。鄭廣齊懷疑此人就是兇手,因知其輕功了得,怕拘捕時被他逃脫,因此按兵不動,待到夜裏,那人從楚香院裏喝得醉醺醺出來時,盛京府和五城巡捕司一同將其合圍拿下,押入了盛京府的大牢裏。


    鄭廣齊稟事時麵色複雜,既歎且尷尬。


    歎的是連發了三樁案子,仵作都漏驗了轎夫,沒想到破案的關鍵竟在轎夫身上。英睿都督才接手案子一日,便隻憑一點毒粉就破了讓盛京府頭疼了一個月的連環命案,此人若有不為武將那日,必可擔當刑獄大吏!


    尷尬的是昨夜之事他也聽說了,此人雖有奇才,但不畏尊卑禮教,真乃狂人也!


    “下官已審過了,此人已認罪!隻是……”


    “隻是?”


    “下官命其詳述犯案經過,其所述一樣一樣皆對得上,隻有一事不同。”


    “何事?”


    “人犯說,此案是他親身所犯,未用器具。”鄭廣齊答話時偷偷瞄了暮青一眼,見其沒有怒意,這才放了心。昨天驗屍時,因女屍身上和轎子裏未找到嫌犯的毛發,都督曾推斷嫌犯可能借用器具犯案,但那毛發如此細,興許查找時有所遺漏呢?


    “下官以為,盛遠鏢局的二鏢頭輕功了得,身患隱疾,有作案時間,且又是能拿到那藥粉之人,巧合如此之多,定然不是巧合,因此此人必是兇手無疑!”鄭廣齊邊說邊留意暮青的神情。


    暮青隻問道:“你一審,他就招了?”


    鄭廣齊笑了笑,“哪有一審就肯招的兇手?下官昨夜審他,他不肯招,今早再審,他才招了。”


    “他昨夜在楚香院裏喝得醉醺醺的,你夜審醉漢?”


    “咳!他是喝了酒,卻還未爛醉。昨夜抓他時,他便嚇得醒了酒,迴到府衙裏,下官又命人給他灌了碗醒酒湯,隨即連夜審案。他初時暴怒,拒不肯招,下官責打了他二十大板,將其關入牢中,今晨再審,他便招了。下官想來,應是刑罰震懾之效。”


    “刑罰震懾之效?”暮青挑了挑眉,轉身便往院外走,“好啊,那就去會會這位走南闖北押鏢無數,殺人手段血腥殘忍,卻被二十大板的刑罰震懾住的變態兇手。”


    *


    暮青說要會會兇手,到了府衙後卻沒有去大牢,而是要來了審問的口供,坐在公堂裏細細看了一遍。


    看過之後,她還是沒去大牢,而是命捕快將楚香院的豔妓紅兒傳來了大堂。


    昨夜盛京府和五城巡捕司在楚香院外擒人時,紅兒便得知了此事,但鏢局之人常年走江湖,紅兒也不知二鏢頭犯了哪條王法,被傳喚到府衙公堂時,她有心探知,卻不敢多問。


    在青樓裏迎來送往,時日久了,紅兒早已是八麵玲瓏的性子,她打扮得花枝招展,見官便跪,瞧見公堂上坐著的不是盛京府尹鄭廣齊,而是個身穿銀白將袍的少年郎,心中猜測應是名滿盛京的英睿都督,不由多瞧了一眼,這一眼瞥見暮青身側端坐的巫瑾,眼中頓見驚豔神采,不由得含了幾分媚意,勾人心神。


    暮青看見那媚眼,目光冷著,問:“你就是名滿京師的豔妓紅兒?”


    紅兒跪而頷首,聲音甜膩,“大人過譽了,正是妾身。”


    “我也覺得是過譽,世人眼光多媚俗。”暮青淡淡地道,這媚眼拋得真不賞心悅目,離步惜歡差遠了。


    紅兒頓時呆怔。


    巫瑾低著頭,唇角揚起,眸中笑意濃鬱。


    她這張嘴喲……


    “本官問你,盛遠鏢局的二鏢頭可是你的恩客?”暮青言歸正傳,問案。


    “是。”紅兒垂首而答,不敢再勾人。


    “他有隱疾,你可知?”


    “妾身知道,鏢頭年少時走鏢遇匪,打殺時傷了身子,有難射之症。”


    “既如此,為何常去你那兒?”


    紅兒聽聞此話才又露出笑顏,垂首而答,含嬌帶怯,“因為妾身修得房中術,鏢頭是來妾身處求治隱疾的。”


    暮青這才懂了,怪不得如此媚俗姿色也能成為名滿京師的豔妓,原來是修得房中術,“那他到你那兒多久,治得如何?”


    “迴大人,約莫半年時日,但……鏢頭的身子傷了有十年了,因此尚無起色。”紅兒邊迴話邊猜測暮青為何問這些。


    “你可記得清這一個月來,他有幾日未在你那兒留宿?”


    紅兒怔了怔,搖頭道:“鏢頭從未在妾身處留宿過。”


    這話讓暮青也愣了,她沉默了片刻,問道:“為何?”


    紅兒歎道:“鏢頭心急,妾身雖已說了短日內難見奇效,他每試不成,沮喪躁怒,便無心留宿在妾身屋裏,通常是三四更天走,半年來都是如此。”


    暮青揚了揚眉,半晌沒再問,隻將紅兒遣出府去,吩咐人將盛遠鏢局的守門小廝傳喚來,隻問了一事。


    “你們鏢頭這半年來夜裏何時迴府?”


    “淩晨。鏢頭迴來時總是喝得醉醺醺的,小的問他去哪兒了,他也不說。”


    小廝迴罷,暮青便讓他走了。鄭廣齊聽了半上午也沒聽出門道來,剛要問,暮青起身便出了公堂,“走,去大牢!”


    *


    暮青在地牢深處見到了盛遠鏢局的二鏢頭。


    此人姓萬,身居二鏢頭的高位卻隻有二十五六歲,一身草莽氣,身形魁梧。他昨夜挨了二十大板,此刻正伏在草鋪上,麵朝牢門。見到鄭廣齊,一副無所謂的神情,“人是草民殺的,還有何可問的?”


    “你連殺人都認了,不妨再多答一事。”暮青真的隻問了一事,“你說說看,那四名女子被害時是何穿戴?”


    “這……這如何記得清?”


    “前三人記不清了,前夜之人呢?那可是兩夜前的事。”


    “草民是粗人,不留心女子的穿戴。”


    鄭廣齊愣了愣。


    暮青點頭,“好!你記不清了,我來替你說。你身患癮疾,久治不愈,甚至連豔名滿京師修得房中術的豔妓也無能為力。你心灰意冷,又惱房中術無用,一日從楚香院離開後,路遇青樓雛倌兒的轎子便生了報複之心,你不能人道,便想讓別人花了銀兩也不能行房。你入轎將那少女殺死,隨後見那少女安靜乖巧,忽然便覺得她很美,覺得她是這世上唯一任你擺布,還不會嘲笑你有隱疾亦或將此事傳揚出去的人。你看著她,忽然便生了欲念,多年行房無力,那夜卻生猛如虎,隱疾不治而愈,竟似無疾一般。從那以後,你便一發不可收拾,接連犯下四起大案!可是如此?”


    啊?


    鄭廣齊張著嘴,萬鏢頭還沒答,他先愣了。


    這不對吧?


    不射之症不治而愈豈不是說……可那四具屍體和轎子裏分明沒有找到男子的精陽!


    牢裏昏暗,萬鏢頭伏在草鋪上,眉宇間神色陰鬱不明,半晌道:“正是!都督果真斷案如神。”


    暮青淡淡笑了笑,轉身便出了大牢。


    巫瑾和鄭廣齊一路跟在後頭,巫瑾尚無急切之意,鄭廣齊卻急得火燒眉頭,迴到公堂時,他再也忍不住了。


    “都督,這這這……”


    “這什麽?此人根本就不是兇手!”暮青坐進闊椅裏,把口供遞給鄭廣齊,讓他自己看,“你該問的,恰恰沒問!比方說那四個女子的穿戴,嫌犯說他不記得了,那就說明他不是兇手。兇手的犯罪心理我曾說過,他把那些女子擺弄成美麗的布偶,並剜走守宮砂,有強烈的獨占之心,怎麽可能不記得這些女子的穿戴?他應該記得清清楚楚,並且時常迴憶才是!”


    “……”


    “還有,他說他將人迷暈,剜肉放血挑筋卸肢之後才行的奸淫之舉。過程雖然對得上,但他有兩件事沒說,一是有無借助器物,二是有無紓解。你隻問了其一,沒問其二,因為你已先入為主,覺得他有不射之症,而非不舉,應有行房之力,隻是難以紓解,所以你覺得他沒有撒謊。但如果你能多問一句,你就會發現破綻,不會興衝衝地跑去告訴我抓到了兇手。”


    鄭廣齊聽得懵了,“那都督之意是,此人當真不是兇手?”


    “不是!”


    “那他不是兇手,何人才是?”


    天底下哪有那麽湊巧的事?輕功、隱疾、藥粉、作案時間,都被這人給占了!


    暮青看了鄭廣齊一眼,“你隻有一句話說對了,巧合如此之多,定然不是巧合。”


    鄭廣齊聽出此話意味頗深,忙追問道:“都督之意是,有人逼迫或是買通了他,要他認罪?”


    暮青卻搖了搖頭,“現在還不好說,你先說說看,我昨日讓你查的其他事,有何結果?”


    鄭廣齊忙稟道:“下官重新勘察了這四起案子的案發街巷,確實都是東南走向!四個青樓女子分別被四人買走,太祝令家的嫡長子、輔國公的嫡長孫、建威將軍和恆王府的庶三子。前三人皆是在青樓裏出銀錢公開叫得的,唯有第四起案子不同,恆王庶子稱其分文未擲,乃是玉春樓自願將那人送給他的。下官傳問過玉春樓的掌事,此事屬實,起因是蕭姑娘乃是清倌兒,魏公子上個月迴城的那兩日夜裏卻宿在了蕭姑娘房裏,此事傳了出去,惹得幾個曾為蕭姑娘一擲千金的公子頗為不滿,玉春樓為了息事寧人,隻得將蕭姑娘的侍女寧兒送給帶頭鬧事的恆王庶子。”


    這四個青樓女子分別賣給了誰,案發時盛京府就查過了,昨天他重新勘察了前三起案子的案發現場,傳喚了玉春樓的掌事,又查了和安堂和幾家鏢局,夜裏拘捕嫌犯,早晨審問出結果了才到都督府報信。


    “即是說,前三個死者皆是青樓對外公開叫賣的雛兒,三名買主皆是在公開場合下叫價爭得的,在場之人雜多,消息隨時都會傳揚出去,兇手若想打聽消息尋找目標很容易。”暮青道。


    “正是。”


    暮青沉吟了一陣兒,“死者皆未及笄,卻被四人買走,那四人的癖好倒是一樣,都喜童女。”


    這話一說,倒叫鄭廣齊想起件事來,“紈絝子弟裏有此癖好的不少,尤以恆王府世子為甚。恆王府有座外宅,常買童女進府,以供玩樂,還常邀京中同有此好的子弟一同縱樂,這些人都是常去恆王府外宅的。”


    朝臣們表麵上與恆王府離得遠遠的,奈何府中總有幾個紈絝子弟,私底下偷偷去縱樂鬼混。


    暮青目光一變,“我記得我未迴城時就讓你查過京中子弟何人有隱疾,你查得如何?常去恆王府外宅的這些人裏,可以身患隱疾之人?”


    “下官查過,身有隱疾的都深居在府裏,很少去縱樂之地。都督想想便知,去那等地方,不是自取其辱?”鄭廣齊笑了笑,但隨即又覺得笑不出來了。


    案子似乎進入了死胡同。


    暮青坐了一會兒,起身又往外走,“走,再去趟大牢!”


    *


    暮青剛走不久就又迴來了,萬鏢頭很詫異,“英睿都督又有何事要問?該說的,草民都說了。”


    暮青卻沒問案子,反而頷首道:“我方才前來,似乎沒說我是何人,鏢頭能認出我來,眼力不錯。”


    巫瑾聞言眸光微動,她穿著將袍,朝中身為武將還能查案的人,除了她還有別人?她的身份很好猜。而她不常誇人,隻是猜出了她的身份,就能得她誇讚眼力不錯?


    萬鏢頭一笑,“草民是走江湖的,沒有眼力可不成。都督身穿將袍,顯然是武將。而朝中身為武將還能查案的人,除了名滿盛京的英睿都督,還能有誰?”


    這一番話,算不上沾沾自喜,卻也是神態放鬆。


    牢頭搬了把闊椅過來,暮青坐下,隔著牢門麵對著萬鏢頭,語氣頗似閑聊,甚至笑了笑,“鄭大人說,鏢頭初時不認,今早招供,應是刑罰震懾之效,鏢頭以為呢?”


    萬鏢頭聞言怔了怔,隨即仰頭大笑,似聽了天大的笑話,“萬某行走江湖,挨刀殺賊無數,竟懼這區區二十大板?”


    鄭廣齊麵色漲紅!


    暮青頷首,“我也覺得鏢頭不懼,殺人乃梟首之罪,鏢頭連死都不懼,何懼這區區二十大板。”


    萬鏢頭笑道:“還是都督懂草民。”


    “略懂罷了,知之不深。比方說,鏢頭既然不懼一死,昨夜招了便是,為何暴怒不認,拖到今早?”


    過了半晌才道:“草民一飲酒,性情慣來暴怒,加之昨夜在楚香院被擒住,丟了顏麵,所以沒認。今早酒醒,草民一想,江湖人士理應敢作敢當,既然被官府逮住了,那就該願賭服輸,免得落得個膽小怕事的名聲。”


    “鏢頭在乎顏麵名聲?”


    “那是自然!混江湖的,不就混個名聲?”


    “那殺人之名可比膽小怕事之名還惡,為何要認?”


    萬鏢頭哈哈一笑,看神態不似有假,“膽小怕事的人多了,能有幾人傳揚?在天子京師犯下如此大案,必能揚名天下!”


    鄭廣齊聽得瞠目結舌,不知天底下還有這種人,為了揚名天下不懼惡名!


    暮青也笑了,揚眉問:“如果我告訴鏢頭,那兇手不舉,鏢頭還想要揚名天下嗎?”


    ------題外話------


    熊抱所有~謝謝妞兒們昨天拿月票刷我屏,乃們這麽給力,今天我也拚了,五千一更奉上,馬上去碼二更!


    今天初一,知道妞兒們都沒攢到票,我就不要了。


    今天把小元寶打包送到姑姥姥家裏玩了,我打算碼一天的字,陪乃們過國慶節!


    ……


    另:六號是我寫文三周年的日子,執事們組織了慶祝活動,待會兒我會發公眾章詳細地說一下。


    本來我是不想慶祝的,當時我是對執事們這樣抗議的:“三年沒寫完兩篇文,還慶祝,你們是故意埋汰我吧?”


    結果我得到的眼神是這樣的:←、←


    我得到的迴答是這樣的:“我們就是想愉快地拿禮物,才不管你臉不臉紅。”


    otz!


    你們贏了,我蹲角落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仵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今並收藏一品仵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