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青的爹暮懷山如今就在汴河城。


    這些年,暮家父女在江南一帶頗有名氣,暮懷山經常被周圍州縣請去驗屍。前段日子,汴河城發了一樁大案,暮懷山連夜奉了刺史府的公文走了,至今已有半個多月。


    離開古水縣,暮青自然要先去尋爹,隻是她要先弄到前往汴河城的路引。


    所謂路引,即離鄉證明,是由官府頒發的類似通行證的公文。大興戶籍製度頗為嚴厲,百姓是不能隨意離開戶籍地的。凡出行,需兩樣東西在身,身份文牒和路引。若無路引上路,莫說進不了城,還會被官府逮住,以流民罪論處。


    在古代,成為流民是觸犯國法的重罪。即便因天災*,百姓不得不舉家遷徙以求生存,在統治者眼中,仍是觸犯國法的。一旦被以流民罪逮捕,輕則官賣為奴,重則押往邊疆,充作苦力。


    衙門平日裏在城門旁設了小衙,專門辦理路引。暮青卻不能就這麽前往,衙門裏的人和城門的守軍都識得她,裏麵有人與沈府走得近,若被人知道她要去汴河城,報了沈府,她恐怕沒那麽容易離開。她知道沈問玉太多事,如今又加了條雇兇殺人,沈問玉若得知她沒死,豈會輕易放她離開?


    暮青想要弄到路引順利離開,隻有喬裝改扮。


    她穿好男裝便出了閨房,往灶房走去。暮家隻三間房,主屋是爹爹所居,西屋是她的閨房,東屋是書房。書房旁隔出間灶房來,平日裏燒火做飯都在那裏。


    暮青進了灶房,抓了把幹草燒上,見煙起了便從旁邊取來把扇子,朝著自己猛扇了一陣兒,張嘴狠狠吸了幾口。濃煙入喉,她頓時被嗆得咳了幾聲,原本清亮的嗓音便被熏啞了幾分。


    在幹草上加了把柴禾,暮青取來個藥罐燒上水,又轉身去了東屋。從書房一角取了把梔子迴來,拿冷水泡了,待藥罐裏的水燒開,將泡好的梔子放進去煮出一碗黃水來,端著水迴了自己閨房。


    鏡子裏,少女清絕的臉上已被熏了些草灰,她蘸著那碗黃水將草灰揉開染在臉上,片刻後,膚色已現暗沉蠟黃。


    轉身抄來把剪刀,刀花利落閃過,一撮發絲已落在桌上。暮青將發絲細細剪成長短不一的發茬,將蛋清拿來屋中,對著鏡子仔細提拉了眼角,又將方才剪下的發茬沾著蛋液一根一根地貼入眉毛中。半刻鍾的工夫,一雙眉已見粗濃。


    待易容完畢,將發束了,鏡中已出現一個粗眉細眼、臉色蠟黃的少年。


    少年收拾了行囊,出了門,直奔城門。


    晌午時分,細雨已歇。炊煙渺渺,緩緩遮了半幅如畫小城。


    城門旁一間小衙,門前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椅子裏的公差正打著盹兒,忽聽一人道:“官、官爺……”


    六月江南,正是多雨時節,一天裏見著日頭的時辰不多,好不容易趁晌午人少,曬著日頭睡會兒覺,竟被不長眼的擾了。那公差抬起頭來,著實有些惱,“幹什麽的!”


    “辦、辦路引的。”少年聲音有些啞,笑容含怯。


    廢話!來這間小衙的,哪個不是來辦路引的!


    那公差罵了一聲,擰起眉來,提了嗓音,“問你小子辦去哪裏的路引!”


    少年有些憨傻,聽聞這話才反應過來,“哦,汴、汴河城。”


    “去汴河城做什麽?”


    “家裏親戚在城中碼頭做工,給謀了個差事……”


    公差聞言,上下打量了眼少年,隻見少年十五六歲,身形卻比尋常這年紀的顯得單薄,“就這小身板,還去碼頭上做力氣活計?”


    少年聞言隻管笑,卻不知答話,頗像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憨傻帶怯。


    那公差頓時臉色又黑了些,心中大罵這小子不上道兒!他在這間小衙為縣屬百姓辦理路引,這差事是個肥差,隻要多盤問幾句,機靈的就知道孝敬點兒銀錢好辦事,但每日過往的人多了,總能遇上不上道兒的,或是家中窮得叮當響,實在拿不出錢來的。


    這少年一身粗布衣衫,洗得都發了白,臉色也暗沉蠟黃,家境確實像一個銅板兒都恨不得掰開兩半使的。


    公差暗道一聲晦氣,今兒真不走運,好不容易睡個午覺,還遇上了個窮小子。


    “身份文牒呢?”


    “在這兒。”少年忙從懷裏掏出張身份文牒來,遞來前還用袖子擦了擦。


    這言行,這穿戴,這相貌,確實像是窮苦人家出來的。雖沒油水可撈,但身份瞧著也沒什麽可疑。


    公差接過身份文牒,目光往上一落,嘴角忽然抽了抽。


    暮青怯笑,垂著的眸底隱含慧光。她從小在古水縣長大,對衙門的人了若指掌。小衙裏辦理路引的差事雖是肥差,卻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需得心思縝密眼力毒辣,否則放了官府緝拿的要犯或是奸細出城,一旦追究起來,輕則打板子重則掉腦袋。因此,辦理路引的這些公差,看著貪財,實則精明。她一身窮苦人家打扮,若八麵玲瓏地拿出銀錢來孝敬,以求速度出城,反而會引起懷疑。不如裝呆賣傻,既能省點銀子,又能安全過關,頂多受點閑氣罷了。


    隻是,這人看見身份文牒的表情,似有些耐人尋味……


    這身份文牒不是暮青的,是那水匪的。她威脅那人說不將信送到便將身份文牒送交衙門公堂,實是唬他的。那水匪有罪,他的親屬家眷卻是無辜。她要這張身份文牒隻為有個假身份,好助她順利拿到去汴河城的路引。


    身份文牒上隻有出生年份、戶籍所在地和姓名,並看不出持有者身份。即便是水匪的身份文牒,這公差也不該看得出來,那他的表情是何意味?


    暮青心裏思忖,還沒推想出個究竟來,身後忽有腳步聲傳來。


    一名衙役帶著七八個小廝快步行來,暮青看到那衙役,心中一寒!


    她早料到沈問玉猜到事情沒成,會來城門防她出城,可沒想到縣衙的衙役會一同跟來。莫非,沈問玉買兇殺她的事,古水知縣是知情的?


    這知縣佬兒為攀附安平侯府,竟不念往日她盡心盡職,枉顧她性命?


    她麵上露出怯意,畏縮著往後退了退。


    那衙役見她往後退,眼神刀子般在她身上刮了刮,隨即轉開。百姓見著官差向來是這怯生生的模樣,他瞧慣了,也瞧膩了,這才問那公差道:“瞧見暮青了沒?”


    “暮姑娘?”那公差一愣,往城中一指,“半個時辰前剛進城,怎麽?”


    衙役沒答他,隻迴頭看向沈府小廝。


    幾個小廝麵色凝重,低聲道:“進城了?暮家的院門鎖著,沒人。”


    “是不是去義莊了?”


    “不應該吧?聽聞今早趙家村有個婆娘吊死了,特意差人來請暮青,她從趙家村迴來,應該去縣衙迴稟一聲才是。縣衙和暮家都沒人,莫非……”


    “她可有再出城?”衙役迴身又問。


    “沒見著又出城去,這是?”


    這來勢洶洶的尋暮青,莫非沈府又死人了?


    那衙役不答,隻臉色不太好看,迴身吩咐道:“兩個人留在這兒守著!再派兩個人去義莊瞧瞧,其餘人跟我在城中分頭找找!”


    幾個小廝點頭應是,果真留了兩個人在城門處守著,其餘人轉身便匆匆離去了。


    一群人來得快去得也快,瞧得那公差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見有兩人留了下來,他便湊過去想打聽打聽。


    一轉身,見那來辦路引的少年還立在原地,公差便白了他一眼,他心思被別的事吸引了去,便沒了再盤問刁難這少年的興致。公章一蓋,前往汴河城的路引和那張身份文牒便都丟給了他。


    少年接到手中,麵露喜色,不住道謝:“謝官爺!謝官爺!”


    “滾滾滾!”那公差煩躁地擺手,再懶得瞧他一眼。


    少年將路引寶貝似的收夾在身份文牒裏,這才背著行囊出了城門。


    晌午陽光暖融,灑在江南小城長滿青苔的城牆上,照見那離城遠去的少年脊背漸漸挺直,風中獨自清卓,挺韌如竹。


    直到背後的城牆再瞧不見,官道兩旁漸現江河密林兩岸風光,少年才將懷中的身份文牒拿了出來。


    目光一落,腳下忽然一個踉蹌!


    暮青素來冷靜,竟也難得在打開身份文牒的一瞬黑了臉。


    這名字……


    周!二!蛋!


    ------題外話------


    我覺得很遺憾……


    520小說美名錄的活動昨天結束了,要不然的話,我打算讓你們去提名周二蛋,這個名字甚美!絕對能一枝獨秀力壓群芳!你們覺得呢?


    為了安慰我內心牆裂的遺憾感,把係統免費贈送的評價票貼我身上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仵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今並收藏一品仵作最新章節